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942节
“确实如此。”
布朗回答道:
“但我们一样在F136上面投入了40%的研发资源,不可能眼看着这个型号突然暴毙。”
“可……”
麦肯米克话才出口就戛然而止。
他突然意识到,对方之所以表现出这样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或许不是,至少不光是因为同时踩着两条船:
“你有办法?”
“施瓦尔茨说的很明白了。”
布朗转过头,透过舷窗看向下面越来越小的机场建筑:
“只要我们能在10月之前通过关键设计评审,那么在2007年以前就不可能失去资金支持。”
“而前些天,负责F136设计的汤姆·哈特曼主管向我报告说,他已经找到了在F136上使用永磁发电技术的办法。”
麦肯米克先是一喜,接着又感觉不太对劲。
如果能这么快解决问题,那罗罗之前没必要拖这么长时间才对。
于是,他几乎下意识问道:
“什么办法?”
“这你别管。”
布朗的口风很紧,当然更有可能是因为他也不完全清楚:
“总之,预计很快就能拿出具体的设计方案……至于自然变循环,还有预变形叶片这些,至少在纸面上的实现并不困难。”
所谓关键设计评审,有点类似于设计方案论证。
是不需要造出一台真东西的。
直到系统开发与演示阶段才会出第一台原理样机。
而原型机那就要更往后了。
也是老油条的麦肯米克冥冥中觉得肯定有哪里不对劲,但眼下这情况他也顾不上太多细节了,只能先抓主要矛盾:
“可是你难道没听出刚才施瓦尔茨的意思?”
他有些急切地反问道:
“时间节点明显只是个借口而已,重点恐怕是国防部根本就不想要F136这个备份型号,就算我们把这次撑过去,也迟早会被找到其它的理由干掉!”
“我当然听出来了……”
布朗无所谓的耸了耸肩:
“所以,我们接下来的目的也不是把F136给真的设计出来。”
“Ah?”
麦肯米克人都懵了。
布朗轻轻拍了拍老伙计的肩膀:
“拖延时间,尽可能多拿到几轮经费,然后想办法止损吧……”
第1077章 目标是全球适航
几乎是在布朗和麦肯米克二人为了F136发动机,乃至整个自然变循环技术路线而发愁的同时。
华夏,镐京。
尽管时间已经临近入夜,但镐发集团的总部大楼却仍然灯火通明。
在连续敲定了多个对欧合作的大单之后,镐发,或者说整个航空动力集团,也终于完成了涡扇20立项前的全部准备工作。
而今天,就是立项审批正式开始的日子——
完整的立项工作需要对大量技术和可行性研究文件进行检查,实际上是个相当枯燥的工作,绝非三两天时间能够完成。
因此,现在进行的只是一个启动仪式,由常浩南简单介绍项目情况,以及总体技术方案。
当然,涡扇20毕竟是常浩南时隔两年亲自主抓的型号。
因此不难预见,规格肯定还是要拉满的。
至少会比一年前的QC300要高上不少。
不过预见归预见。
当常浩南真的看到今天出席的专家和领导名单时,还是略感到吃惊。
空气动力学、工程控制学和材料学相关的研究人员自不必说。
工建委层面则是由刚刚正式走马上任的李忠毅亲自出席。
以及,还有主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更高级别领导到场。
虽然对方嘴上说的是只旁听,不发表任何意见,让常浩南等人不要有太大压力。
但在这个节骨眼上专门跑来露个面,本身就代表着来自高层的关注。
或者说是支持。
相对应地,过去跟常浩南打交道更多的总装备部,这次却只是派出了一个级别和规模一般的代表团参加。
不难看出是在有意弱化涡扇20的军用属性。
但这也着实苦了镐发方面负责会务安排的同志。
常浩南前一天检查最终方案的时候,发现甚至有好几位院士,都没能分到会议桌旁边的位置……
而在名单当中,常浩南还看到了一个完全出乎预料的名字。
他的导师,杜义山。
虽说院士,尤其资深院士除非身体原因,否则多数情况都是退而不休。
但或许是因为确实带出来了个比较争气的关门弟子,总之杜义山在离开一线之后,确实比较深居简出。
很少再参加这类官方层面的活动。
就连常浩南和刘洪波等人,除非逢年过节,否则前往拜访的请求也常常被回绝。
如今出现在镐京,恐怕也是被上级特地邀请而来。
“老师。”
在迎接过大领导之后,常浩南在门口东张西望了好一会,才等到被几名工作人员簇拥而来的杜义山。
遂赶紧上前准备搀扶对方落座。
但却被后者抬手拒绝了:
“行了行了,我还没老到走不动路……”
说着还特地加快了些脚步。
实际上,杜义山这话说的还有点谦虚——
在退休之后,他看上去反而比之前年轻了不少。
只能说,哪怕到了院士这个程度,工作也确实相当折磨人……
经过跟在场熟人的一番寒暄之后,杜义山总算坐在了给自己安排的位置上。
常浩南也得以借着“陪老师”的借口,忙里偷闲地轻松一会。
“老师,说实话,我都没想到您能亲自出山。”
他一边把装着茶水的杯子放到杜义山面前,一边略有些感慨地说道:
“虽然毕业到现在才4年功夫,但总感觉已经有很长时间没在这样的会场里看到过您了。”
“也算不上什么出山……你应该看过名单的,我其实不在项目评审组里面,只是作为受邀专家到场出席而已,其实都不太应该坐到这么靠前的位置上……”
杜义山不紧不慢地喝了口水,接着用半开玩笑的语气说道:
“我估计啊,上面也是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给你的项目干评审了……当年涡扇10立项的时候,就被你小子搞成了现场讲座。”
“这次从京城出发之前,老丁还跟我说,想知道涡扇20还能再整出些什么花样来……”
突然在这种语境下听到丁高恒的名字,还让常浩南有点不太适应。
不过转念一想,倒也合理。
在把主任岗位交给李忠毅之后,丁高恒就安了个闲职,等待过两年退休。
虽说身为院士级别的专家,真想要来参加也能找到理由。
但眼下毕竟是机构改组的关键敏感阶段,涡扇20又是工建委新单位挂牌之后经手的第一个重点项目。
他这个刚刚卸任的“老领导”要是和李忠毅同时露面,难保不会被有心人多想。
不过,常浩南还是卖了个关子:
“等会您就该知道了……”
……
当晚七点,启动仪式正式开始。
以常浩南如今的江湖地位,已经无需过度客套了。
因此,他只是进行了一番简短的欢迎致辞,之后便迅速切入了正题:
“各位,涡扇10自去年初完成生产定型鉴定之后,已经投入批量生产超过一年时间,包括此前的小批量试制在内,总计投入使用127台,安全飞行时间超过10万小时,未造成任何三等以上飞行事故,得到甲方,以及客户的一致好评……”
“与此同时,我集团在过去两年中,还与国外企业合作,成功研发了中等涵道比的SeA650涡扇发动机,目前已经装备在猎鹰8Z公务机上进行试飞,并承担了罗尔斯·罗伊斯公司遄达900发动机涡轮零组件和配件的一部分生产业务,在民用发动机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我们还帮助查明了一次关乎遄达900项目前景的事故原因,不仅在这一过程中接触到了很多前沿的设计思想,还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在国际航空制造业当中的话语权。”
“……”
这一番话,既是背景介绍,也是对航空动力集团成立以来工作的总结。
虽然其中的每一件事,在座的所有人都有所了解,甚至有所参与。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