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综墓:从黄皮子坟开始

综墓:从黄皮子坟开始 第68节

  而陈教授当即看向白旌笑道:“那这位白小同志,伱有什么擅长的东西吗,我也在京大执教了二十年的时间了,对于京大的各专业也是有了解的,我可以给你推荐推荐。”

  陈教授这话就有点谦虚了,那岂止是有所了解啊,那是相当了解啊。

  而除了白旌以外的其他几人,也都对大学充满了好奇,纷纷看向了白旌。

  白旌想了一下说道:“要说我有什么擅长的,那可能就是我对于山川地脉之类的变化有些了解吧。”

  白旌这话一说完,陈教授想了一下说道:“那你可能适合地质或者地理之类的专业,只是,我还不清楚,你是对于什么方面的山川地脉有所研究啊?”

  而这个时候,胖子也是憋不住了,直接说道:“不是我说白二哥,你这也太谦虚了,你之前不是才找到了内门的那个什么.”

  说道这里的时候,胖子顿了一下,他明显是忘了。

  但陈教授闻言却是想到了什么,有些惊讶的开口道:“你们说的难道是内蒙克伦左旗的百眼窟鲜卑群葬墓和关东军的基地?”

  此言一出,胖子当即大点其头,然后又说道:“对对对,就是那个,这还不算完,我们家白二哥就在前两天,还带着我们找到了辽代萧太后墓所在,虽然说这都是运气,但是,这样的运气可不是谁都有的。”

  此言一出,陈教授更加惊讶了。

  这是前天刚刚报道出来的消息,大兴安岭黑山头发现辽代太后墓,这可是自建国以来被发现的第一座辽代的帝王级别的古墓,绝对是一个大新闻。

  最关键的是,据说在辽代太后墓的后面,还被带出了一具距今6000-7000年前的保存完好的古尸。

  而如今竟被告知,这是眼前的几个年轻人找到的。

  无论是百眼窟之中的群葬墓,还是辽代太后墓,亦或者那具今6000-7000年前的古尸,都可以说是考古学界的重大发现,这位考古学界研究古代历史尤其是北方游牧民族史都是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的。

  这一刻,陈教授看向白旌的眼神显得有些不一样了。

  虽然说革命同志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但毕竟术业有专攻,白旌既然能够连续找到百眼窟和辽代太后墓这样的大墓,自然去到考古系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虽然按照白旌他们几个的说法这其中都是有着运气的成分的,但很多时候,科学就是要靠那么一点运气。

  科学实验中,有的人只试验了一种材料就成功了,但有的人找了一百种材料还是没有成功。

  这何尝不是运气呢。

  尤其是考古学,很多学者找了一辈子都找不到的墓,却被一个刚入门的新手找到了,这该如何解释呢。

  一时间,陈教授看向白旌的眼神变了。

  随即,就听陈教授说道:“小白同志,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加入到考古学这一个大家庭之中?”

  白旌想了一下,这陈教授是想要收自己为弟子啊,不过这也没什么不好的。

第116章 回家,入学

  最终白旌答应,有条件的话一定报考古专业。

  之后几人便是有说有笑的聊了起来。

  这一聊白旌才知道,这陈教授确实水平不低。

  陈教授在古西域文化方面的研究水平,可以说是全国范围内的权威人士了。

  而除了对古西域文化方面的研究外,陈教授对于其他方面的考古有都很有研究。

  除此之外,陈教授对于建国以来的很多次大型考古活动都有所参与。

  就比如明定陵(万历皇帝墓)的考古,陕省长安的半坡文化遗址。

  除此之外的活动倒是参与的比较少了。

  不过光是这两个,那就足以奠定陈教授在考古界的地位了。

  白旌缺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地位,现在有人上杆子收徒弟,那还矜持什么啊。

  就这样,一行人到第二天下午的时候到了京城,互相留下了通讯地址,这才告别了。

  随后白旌就是白旌他们五个了,尖果跟白旌他们四个虽然都是京城人,但是在当知青之前互相并不认识,好在他们各自家的位置也不算太远。

  将尖果先送回了家以后,白旌几人也是回家了。

  陆军和白旌、白旗、胖子他们都是一个高中的,自然双方的家距离也不会太远了,在胡同口分别后,胖子和白旌、白旗便是进了军区大院。

  说实话,此刻刚刚70年代,他们大院这块地方,完全就是郊区,这要是放到后世,这也算是寸土寸金的地界了。

  白旌和白旗的父亲白半拉虽然只是当到了团长,但是因为多次立功,最后退伍的时候被安排了升半级退伍,也因此,白半拉虽然退伍了,但还是可以享受在军区大院居住的权利。

  而一行人因为几年没有回来了,站岗的哨兵也不可能直接空口白牙的就把他们放进去,所以给家里打了电话。

  这一下子可好,白旌他们在大门口等了约莫十分钟的样子,呼呼啦啦的来了一大群人。

  这下子把白旌三人吓了一跳。

  再一看,白旌便是发现,除了自己的父母以外,母亲这边的亲戚也都到了。

  白旌的母亲是他父亲当团长的时候,他们师长的妹妹,从朝鲜战场上下来以后,他们师长,也就是白旌和白旗的大舅,就把他母亲介绍给了他父亲。

  之后也就顺理成章的先后有了白旗和白旌。

  白半拉虽然退伍了,但他大舅可没有退伍啊。

  白旌虽然对这方面关注的不多,在他看来,管他什么官职呢,还是亲人更重要不是?

  但他也知道,他大舅现在可是卫戍区的三把手,如果现在有军衔的话,那也是扛麦穗的人。

  只是京城这种地方吧,遍地都是高官,倒是显得他大舅比较一般了。

  也因此,他大舅自然也是住在这大院之中的。

  白旌兄弟回来的消息一传达给家里,家里便是立刻通知了大舅一家,刚

  好大舅一家的姐姐一家也在,自然也就一起都过来了。

  而除了白旌家里的,胖子他们家的母亲和弟弟妹妹也都到了。

  也因此,这一行呼呼啦啦的一大群人,来到了大门口来接人。

  卫兵见状也是赶紧开了门。

  就这样,一行人有说有笑的就进了大院之中。

  白旌和白旗回来以后,自然是先跟着父亲拜访了各个长辈,在听说白旌被推荐入学的消息以后,同时也是知道了白旌找到鬼子联队旗的事情。

  这一下子,白旌家一下子就在整个卫戍区都出名了。

  白半拉他们这些战友之类的人,那可是太清楚鬼子联队旗的分量了。

  之前只是知道联队旗进了军事博物馆,还专门开了展览馆,为此白旌父亲等人当时还专门去看了。

  如今才算是知道了,这东西竟然是白旌找到的。

  在听说白旌已经上大学的消息以后,这些人虽然失望,但也不气馁,瞬间把注意打到了白旌的大哥白旗的身上。

  俗话说,一个被窝里睡不了两样人,虽然这是形容夫妻的。

  但白旌和白旗也算是同床共枕了十几年的,想来白旌如此,白旗应该也不差。

  便是纷纷捣鼓着让白旗去参军。

  白旗本身就想要参军,这一下子可是王八看绿豆,看对了眼了。

  这下子白旗参军的事情算是稳了。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便是到了九月份。

  白旗他们正常休假,时不时的还一起聚聚,而白旌则是要去报道了。

  不出所料的,白旗还没入学的时候,他的事情就被陈教授宣传的满学校都知道了。

  这下子,白旌不想学考古都不行了。

  对此,白旗他爷爷听到这个消息,不由得有些疑惑。

  白旌就专门解释了一下什么是考古,听完白旌的解释,白家老爷子当时就惊讶的问道:“现在倒斗都这么明目张胆的吗?”

  听到白家老爷子的话,一时间白旌也是不知道怎么反驳了。

  但也只能告诉他,倒斗是破坏性的,以盗取墓中的文物和财货为目的,而考古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和理解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

  这两者有根本性的不同。

  但白旌的话老爷子是一句都没有听进去,只是在那里念叨着什么‘太猖狂了’‘明火执仗’之类的让人听不懂的话。

  白旌入学后大约半个月,白旗他们就又踏上了返回东北兵团17号农场的列车。

  再之后,到了冬天的时候,白旗他们三个都被部队里招收了。

  无独有偶,除了他们三个,白旌也收到了胡八一和王胖子的信,因为之前的立功表现,虽然他们没有成功上大学,但是却是可以去参军了。

  这一下子,白旌认识的五个人都去参军了。

  而白旌则是因为在京城上学,可以时不时的回家陪一陪父母和老爷子。

  白旌在学校学习的进度很快,门门考试都是第一名,并且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便是完成了别人四年的学业。

  但现在也没有提前毕业一说,只是他现在比较自由了,可以跟着院里的几位教授去考古。

  一转眼,时间来到了74年。

  PS:今天应该过渡不完了,明天开始精绝古城。

第117章 澜沧江易氏

  74年的时候,白旌现在虽然名义上还是学生,但实际上已经不能当普通的学生看待了。

  甚至于,现在的白旌已经开始给大一刚入学的学弟学妹们上课了。

  也是在去年的时候,白旌的师兄郝爱国成功的被评为了副教授。

  白旌和这位师兄相处久了,也是了解这位师兄的情况,虽然脾气比较倔,而且平时板着个脸,但是为人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时间转眼来到了74年的三月底。

  一则消息震惊了全国,陕省长安郊区,发现大量陶俑。

  京城考古队迅速成立,作为考古专业首屈一指的京大,自然也是有人参加,而作为第一届工农兵学员里的第一名,白旌同样加入到了考古队之中。

  也因此,白旌参与了兵马俑一号坑的发掘工作。

  这可以说是一笔厚重的履历了。

  而实际上,也是因为这次的发掘工作,白旌见到了真正彩色的兵马俑。

首节 上一节 68/1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开了一间精灵饲育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