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

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 第107节

几个月下来,宗泽在军令司如鱼得水。

他年龄虽大,却是精力充沛,对律法军令的体系理解极深。

加上知兵,还有点老军头的气质,和军队方面打交道时也很顺利,很多梁山军的高层对这个年迈的前大宋知县相当佩服,特别是来自登州的孙氏兄弟等人,他们之前就知道宗泽,也知道这位为官清廉,而且极有能力。

李纲进入的是农耕司,他想搞清楚梁山持续丰收的奥妙。

但现在李纲明显是对王伦定下来的田亩制度更感兴趣。

到了新春之时,所有来自七州之地的土地已经全部重新分配完毕。

基本上所有的人都分配到了地产。

只要自己申请就好。

还有几十万亩地没有分配,那是“农场”由农耕司自己直接管理。

再过一阵子,就会雇员人员,种植一些农耕司自己要种值的作物。

有一些作物,比如苜蓿,那会安排百姓种植,反正按相等小麦的市价回收就行。

有的时候为了大局,亏钱也得认。

有一些作物,叫百姓种,百姓会心存疑虑,或是连农耕司自己都不太确定收成和种植办法,那就是要在农耕司的农场里试种了。

比如今春要大举铺开的棉花种植。

如果成功,未来最少要三百万到四百万,甚至五百万亩左右种植棉花。

农耕司现在基本上是王伦在直管,大家都按令行事。

对棉花是否能在京东东路这里大规模种植,大伙都是心存疑虑。

北宋末时,棉花才刚开始规模化,唐朝时少量种,唐中后期开始量产。

到宋末明初时,形成了松江府和兖州府两个大型产地。

兖州就是京东东路,产量数值远不及松江府。

松江府的棉花产业在明清两朝都是独步天下,到处都是松江布的市场。

不光是攻占了国内一年几百万上千万匹的市场,还有大量布匹出口到倭国,南洋,吕宋等各国。

要不说南方人擅长做生意……

这个时空的王伦,不会把这么大市场拱手让出。

特别是他要打造的国度更需要贸易收入来支撑。

棉花大规模种植是势在必行。

农耕司也只能全力配合。

在兖州和江南雇佣了不少擅长种棉的老农,给予重金酬劳,然后在今春开始大规模试种,若一切顺利,明年开始推广。

除了经济作物外,小麦长势极好。

少数的豆类种植也是。

还有不少近水的地方种植水稻,去年秋收也是丰收。

高梁,小米,花生……统统丰收。[]

种什么丰收什么。

这叫李纲百思不得其解。

当然,农耕司有营造司给的大量的优质农具。

有鱼牧司给的足够的耕牛和挽马。

种子也是精心挑选过的良种。

但普遍的丰收实在是令人有一种感觉,老天都在帮着梁山。

有时候李纲也是忍不住夜观星相……

难道真的是大宋气运将尽,梁山将兴?

和李纲,宗泽不同,秦桧进的是厚生司。

他感觉安道全医术很好,但管理上颇有瑕疵。

秦桧进厚生司之后,很快也是崭露头角,做出了很多实绩。

地位也是开始扶摇而上,距离同提举也相差不远了。

除了这三人,时文彬等原本的知县,县丞,主簿,或是州,县的吏员们,他们拥有丰富的从政经验,也是在诸司迅速成长起来。

王伦的眼光扫过宗泽,李纲,秦桧,这三个大名人在靖康前后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

对宗泽和李纲,王当然是极为敬佩。

他已经打算把农耕司交给李纲,宗泽则暂时在军令司当李应的副手。

秦桧这滑头,对他的能力魄力王伦相当认可。

但此人骨子里的东西是不会变的。

要用而防,倒不至于现在997就斩了此人。

此人最大的过错是杀岳飞和求和,但最大的黑锅原本也不是他的,而是赵构。

秦桧跪了一千年,赵构却还是皇帝,真的是反贪官不反皇帝啊。

王伦不会把厚生司交给此人,但他打算叫秦桧协管军法司,将来再调赴廉政司。

越是骨头软,就越叫他做一些需要强硬和得罪人的差事。

能适应下来,能做好,那就继续用。

要是不行就涮下来撵走。

若犯了错,正好借他人头一用。

时文彬调任厚生司,协助安道全管理就行。

接下来都指挥使们也陆续赶了过来。

第一都指挥,还是王伦自领。

第二骑兵都指挥史文恭,这是王伦最为倚重也最成熟的将领了。

第三骑兵都指挥林冲,林教头也是颇有大将之风了。

然后是水营的三个都指挥,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水营其实只有八个千户,只是提前把都指挥的指挥体系和架构搭了起来。

然后是第七步兵都指挥鲁达,第八骑兵都指挥史进,第九步兵都指挥武二,第十骑兵都指挥秦明,第十一骑兵都指挥花荣,第十二步兵都指挥栾廷玉,第十三步兵都指挥呼延灼,第十四步兵都指挥黄信,第十五步兵都指挥孙立。

此外还有第十六步兵都指挥苏定在外。

十六个都指挥,九万多人,加上晁盖坚决请求领兵参战,这位也是尚武嗜武,喜与人争斗,也完整参加了军官培训。

只是此前一直在主持贸易司。

看来是想把贸易司给吴用,自己此后只拿盐田和军官职田分红,钱已经多的用不完。

晁盖内心,还是想着能建功立业!

因为此前没有带过兵上过战场,王伦只给晁盖一个千户。

还有杨春,陈达,邓飞,李忠,周通,燕顺,郑天寿,吕方,郭盛……

梁山现在千户级的将领很多,有不少都是独立千户,王伦是给他们独自带兵的资格和历练的机会,为将来再上一步做好准备。

眼前的武将更是将星闪烁,济济一堂。

只有少数武将带着兵马留守在外。

“大当家,”站在人群正中的朱贵抱拳道:“军情司前期情报已经确定,朝廷将在月内出兵,今有金眼彪施恩,石将军石勇从河北南下,路过京畿时亲眼看到大军调度,并且有了十节度的名单,正好与军情司的情报贴合无误!”。

搜锁45_97}75>050$

第九十九章 新的产物,十大节度

王伦对军情司的最新反馈也是意料之中。

老实说现在军情司搜集情报的能力并不强。

孙二娘,张青,朱富,这些人陆续都派了出去。

在各处要道开设酒馆。

也在开封和大名府,还有北京太原城都派驻了人手,或是收买了一些相关的小吏来收集消息。

但因为地域远近,层次高低等若干限制。

等军情司确定和送回消息之后,连施恩和石勇这种过路人也同样听到了消息。

延时性太久了……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王伦对间谍细作这一类的组织培训也局限于影视剧,了解不多。

改变的就是收集和递送的方式方法,分化为若干小组,然后收集传送情报。

使之更快捷,专业,还有保险一些。

大宋也是有特工组织的,赫赫有名的皇城司就是。

几千专业人员在开封,专门对付的是辽国和西夏的细作,也查察监视大臣和高级武将有没有要谋反的。

事实上皇城司做的还行。

北宋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权臣,虽然富弼和宋英宗说过“伊尹之事臣能为之”,扬言要废帝,但那是基于宰相在特殊时期的权威,而且是得到了皇太后的暗中支持。

就算如此,富弼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此后就是仕途断绝了。

这也就是放大宋。

搁汉唐,明清……

哪个权臣敢亲口对皇帝说这样的话,诛族就是唯一的下场,没有别的可能。

富弼不仅无事,还成功告老还乡,以致仕宰相的身份回到洛阳养老,并且一直保持着对朝局较高的影响力。

首节 上一节 107/2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逆天悟性:异火大陆加入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