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

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 第120节

但缺独当一面的真正的大将,名将。

岳飞是完全有这个能力。

从河北的敢死义士开始,从小校到一方节度使,岳飞一直是自己对抗金军,和友军的合作很少,得到的朝廷帮助和补给也不多。

从军事角度到后勤,再到民政,岳飞差不多都是自己打理。

这是一个五星人才。

缺陷就是过于忠直,在赵构看来岳飞有两大罪状。

一是执意北伐。

二是擅言朝政,特别是言立太子之事。

后世不少浅薄之徒也拿这事来攻击岳飞。

他们是不理解这个时代。

这个时代,象赵构当时都年过三十了,膝下无子且无后,这对朝局,对赵构自己和对南宋都是一种危险!

一旦赵构出现意外,南宋小朝廷可能瞬间分崩离析,甚至内战也有极大可能。

南明之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内斗。

内斗的根源是崇祯没跑,也没有放皇太子或诸王之一南下。

若有崇祯之子在南京,那就没有任何可争议的地方。

不象马士英等人拥立福王,东林党要拥立潞王或桂王。

双方明争暗斗,江北四镇支持福王,左良玉则支持东林,在清军南下的时候,左良玉率数十万大军攻向南京,开始内战。

这样情形同样也会发生在南宋。

北宋被一锅端,要不是赵构跑出来就不可能有南宋。

南宋除了赵构就剩下一堆太祖太宗年间的宗室,说是宗室,和赵构的关系都不知道远到哪去了。

除了赵构早点选一个,任何大臣拥立都会有人不满。

一旦赵构有意外,南宋肯定立马崩盘。

岳飞这种忠臣,怎么可能为了保全自身而缄口不言?

但对一个皇帝来说,劝其早立太子就是不忠。

没别的可说的。

岳飞之死,更主要的还是死在这一条上。

对王伦来说,岳飞的忠,直,还有能力,都是无可挑剔。

自是要助其快速成长,数年之后就可以大用,甚至成为方面重将,统帅。

“这边就是金堤河大营。”

八万梁山军构筑了十几个营垒,将河滩,河堤,官道,田野大半遮蔽。

以免敌军自金堤河北岸绕道过河夹击。

每个大营相隔里许,犄角相连,构成了近十余里长的庞大营垒。

加上后方的野战医院,军需仓库等设施,战场范围更是广阔无比。

岳飞策马来回飞驰十余里,一直到人马俱是大汗淋漓才停止。

王贵,汤怀,张显几个也是跟着一起跑。

他们的命令是到军前效力,报道过后暂且无事,正好观察一下大营。

“以俺的眼光和讲武堂的教授们讲的兵学,俺们的营垒毫无破绽。”

“营内也立栅和拒马,鹿角,防止一营溃,诸营同溃。”

“挖深沟避火,同时可排水,一举两得。”

“外围多设鹿角,箭楼,外挖壕沟,设土袋,可防敌夜袭的同时,可以防止火攻。”

“诸营刁斗林立,戒备森严,古名将统兵不过如此!”

一群少年都是叹服不已。

他们已经在讲武堂半年光阴,学的兵书也不少了。

不光是文人向的孙子兵法等兵书,还有就是大宋编著的“武备志”,也是比较详细和务实的兵书。

另外就是王伦编的“纪效新书”,对行军,扎营,军号,军旗,金鼓,都有详细的规定。

眼下的营盘就是按纪效新书加武备志的精华部署设立。

不过纪效新书没有用王伦的本名,而是署名为戚继光,令得梁山军上下一头雾水。

谁也不知道这个戚继光是何方神圣 嗖索2<9[5;59(00㈦1老汉 ?

当然没有人知道……

只是王伦不想叫戚帅的名头被埋没而已。

众少年夸赞了一会,接下来又接到军令,他们奉命到中军大营,充当会战时的护卫。

其实王伦是有自己的亲兵都指挥,五千人都可以算护卫。

但临战时为了兵力充足减少不必要的伤亡,亲兵都指挥肯定也要出动。

郭盛,吕方被调到了亲军都指挥任千户,另外还有杨志,孙立,雷横,可三个武艺高强的天罡配两个能打的地煞,五个千户可以说是豪华组合了。

调一群学员孩子过来当亲兵护卫,无非是给他们长见识的机会。

众少年接令后策马而行。

天色渐暗,夕阳西下。

处处营垒中陆续点亮了篝火。

几人高的火堆一个接一个,地面宛如星空,似是有点点繁星。

只是亮度远超过星光月色。

接下来一阵阵浓郁的饭香味道随风飘来。

在这初夏的夜色,晩风吹拂,闻着饭菜香气赶路,少年们的心情也是从紧张变成放松,接下来就是愉悦起来。

中军大营的守备没有想象中的森严。

各人验看了腰间悬挂的身份铁牌,再出示了军令司的军令,所有人都被放了进去。

营中有专门拴马的区域,但各人的战马自己负责照料。

现在他们都没有专门战马,但也要把自己使用的战马照料好。

如果不是有特殊原因导致战马受伤,死亡,严重削瘦,他们都会受到惩罚,也会影响他们在讲武堂毕业时的评定。

所以各人再累,也是先把战马引到长长的看不到边的马槽边,放上干草,覆上精料,再取出行囊里的鸡蛋,给战马先喂上几颗鸡蛋。

接着倒上清水,给战马饮水。

然后给战马身体脏污的地方清洗洗涮。

战马甚至普通马都是每天都要洗涮。

一是使毛色顺泽漂亮。

二是降低皮肤病的风险,比如最常见的皮藓。

三是护理马鞍和马背皮肤,减缓一天乘骑的摩擦带来的无形损伤。

最后就是检视战马有没有发热,皮肤有没有暗伤,肿胀,跛行,马蹄铁有没有松动,脱落。

这些事,只要少做一样,战马就敢伤病给你看。

不细心照料的话,战马就敢死给你看。

这东西,真的是骄贵的很。

拿破伦东征俄罗斯时,带了近二十万匹马,最终回到波兰的不足万匹。[]

二战时的德军,共征用了二百七十五万匹军马。

一百三十六个兽医连,四十八家军马医院。

整个战争期撞,有十六万后勤辎重兵和专门的铁匠负责照料军马。

光是巴巴罗萨一次行动,直接参战的军马就达七十五万匹。

每天需要的饲料就得四千五百吨。

就算是精心照料,德军光是在四一年的冬天就直接损失了十八万匹军马。

到四五年,从高峰期的近三百万匹,损失到只剩下一百二十万匹。

就算如此,德军也是使用军马最多的二战列强。

没有之一。

近现代的军队照料的战马都是死亡率超高,就不要提古代了。

医疗,后勤保障,饲料,都肯定不及千年之后。

好在有军需司和鱼牧司做的详细规定,战马损耗还是避不可免,但相比较宋军来说还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照料好马匹,少年们都有些疲惫,接着岳飞找到一个中军的值星官,询问好自己五十人的帐篷所在地,接着众人绕过中军大帐,向着自己的帐篷区走去..

帐篷都是用长竹杆为中央支撑,然后用插杆顶起羊皮篷布,既防风,也防雨。

皮革都是处理过的,定期会维护,擦油。

特别是淋过雨后就一定要及时晒干,抹油,否则就废了。

士兵的帐篷是简陋版的,先秦两汉时贵族干脆就是用类似现代的大型帐篷,后世从中山靖王刘胜墓地中起出过华丽的帐篷,各种插件都是用纯铜镀金打造,零件有一百零二个,还刻着一二三的配件标志,帐篷不设立柱,而是用更复杂的桁架结构,铜构件在工艺上采用凹槽叠压扣合、承插、折叠及销孔固定等不同形式,既便于拆装,又不失牢固。

这种帐篷长宽数米,都是贵人才有资格使用,还有地台等配件,哪怕荒郊野外也是能住的相当舒适。

现在的宋军高层,估计还是在使用这种帐篷。

当然,它也有一个好听的名称,幄帐,如果加上长围,就是外围幕布遮挡,内里有幄帐,这东西合起来就叫帷幄。

小鬼子那边就把这玩意叫幕府,后来演化为将军政权的代称。

首节 上一节 120/2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逆天悟性:异火大陆加入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