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

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 第137节

“是,大当家。”

岳飞脸色有些苦涩,因为他现在还没有答案。

王伦见状笑了笑。

未来的不世名将,在只是个少年。

没事,给他时间成长便是。

至于王伦,当然早有自己的答案。

象蛮夷异族,抓普通百姓为自己一方效力,攻城时填河平壕,对垒时驱赶“生口”填平敌方阵地的事,这些鞑子蛮夷可没少干。

比如南宋末,蒙元抓“生口”也就是等同牲口的汉人,南人,当成奴隶炮灰,驱赶送死的事可是做了极多。

陷城之后再屠城,更是家常便饭。

整个北方,蒙元灭金之战打完,从三四千万人口降到了数百万人,十不存一。

从夜半时分,对面官兵营地里就传来接连不停的嘈杂声响。

接着顺风传来饭菜香气。

官兵吃的远不及梁山,香气里明显有肉香,也是下了血本了。

梁山营地这边也是早就做好了准备,半夜之后也是令全军提前起身准备迎敌了。

天色微明。

太阳尚且不见踪影。

启明星和残月犹存。

初夏时,早晨也不太冷。

只是湿气较重,梁山军的将士等候近一个时辰,身上挂满了露水。

很多人在用干布擦拭着自己的武器。

营造司的出品非比寻常,都是点钢兵器。

那枪头如短剑般的长铍。

可以砍,抡,削,刺的长斧。

还有如同简化版陌刀的棹刀。

一柄柄点钢的环首刀,虽短而锋锐,近战利器。

梁山军的环首刀更类似于汉剑,几乎是直柄,只在刀锋处略有刃弯。

可以挥砍,也可以戳刺。

是骑兵三阵,或是步兵盾牌手所用。

临阵时,盾牌层层叠叠的架起,盾手于空隙处用环首刀戳刺挥砍敌人。

保护自己一方的长枪阵列不受骚扰。

如果敌人用锐兵突击干扰布阵,盾兵也就会适时迎上,与之死斗。

冷兵器战争,布阵是为第一。

阵而后战,是无数为将者留下来的血淋淋的教训。

为什么有的战事,明显有兵力优势却最终惨败?

并不是人多就好的!

曹老板在官渡以少胜多。

在赤壁被孙,刘两家以少胜多。

还有符坚想以百万大军投鞭渡江,结果被几万北府精锐击败,百万大军就此溃散。

人太多,冷兵器时代指挥不利。

加上磨合不足,各族士兵和将领太多太杂。

彼此缺乏信任。

训练度不足,兵莠不齐。

人多一方反而是拖累。

布阵就很难。

一个方向崩溃了,反而会影响到整体战阵。

先秦时,数万人以上的大战就极为重视阵列了。

连兵马俑都是按战阵来摆放的。

在敌我双方决定会战,战场相逢,各自布阵的同时。

骑兵扰敌。

或是派出小规模的精锐干扰敌方布阵,这种兵种就叫“锐士”或是“死兵”。

若不明就里,不知道为什么派“死兵”,还以为是敢死队之类的兵种,纯粹去送死,其实并不然。

只是这些死兵,要抱着必死信念,在敌人大阵未成时,以少击多,冒死去破坏几万人乃至十几万人的阵列而已。

当轰隆隆的鼓声越来越近,能清楚的看到官兵大旗,还有人的呐喊和战马嘶鸣声时,更近的就是杂杳的脚步声,还有无数人惊恐的呼吸声。

因为人太多,脚步太重,呼吸太过沉重,这声音听起来也是相当清楚,也是带着几分诡异的感觉。

待脚步声再近一些,便是能看到官兵前列是大量的乡兵,民夫。

人数有近四万人左右,大股的人群拉开,每个人都想躲到别人身后,但还是被后阵的官兵用刀枪逼迫着一径向前行。

他们衣衫褴褛,面色枯黄,身体因长期的营养不良和劳作而显得瘦弱且精干。

这很矛盾,他们的身体有着后世长期控制营养和饮食摄入的那种精悍的肌肉,但他们明显呈现老态,这是因为营养不良加上透支身体的劳作,他们的寿命很短,平均寿命只有四十多,年过三十五就有人开始身形佝偻满头白发,到了四十多之后就精力衰颓,开始因缺钙而驼背,缺微量元素而大量掉头发,甚至满嘴牙齿都开始掉落,很多人活不到五十就因为一场小病而逝世,他们孱弱的身体经不起任何一场小病的折磨,况且他们也没有钱寻医问药。

士大夫们会很长寿,活到七十多还活跃在朝廷的大有人在,普通百姓活到七十可真的是古来稀,在汉代年过七旬的百姓可以持杖进入县廷,县令要以礼相待,并且在过节时会赐给这些老人酒肉。

并不是皇帝有多大方,实在是这些人活到这个年纪太过困难。

王伦站在营门前看着这些人被驱赶向前来。 收索4[⒌9*㈦750<50> []

眼眸中隐隐也是有怒火。

这些百姓……

他们才是华夏的脊梁!

任劳任怨,勤劳耕作,男耕女织,秉承先祖教诲,为人仁善为先,持夫子之教,哪怕更迭朝代,甚至异族为王,仍然是保持着华夏文明的内核。

靠一些史书,一些文人可能办到文明不绝?

当然不可能。

靠的是这些一个个蝼蚁般的普通百姓。

好事轮不着他们。

坏事就一个都跑不掉是吧?

整个梁山大营的将士们也是沉默下来。

原本他们是在用鄙夷的眼光看向官兵一边,嘴里还在说着嘲讽的话语。

但当看到大队的百姓被驱赶向前,他们身上都背着沉重的装满了土的布袋,这就是所谓的负土前驱……看到这一幕时,梁山军的将士们眼眸中都满是愤怒的光芒。

他们曾经就是这些百姓中的一份子!

不同的就是他们有胆魄,有冲劲,也有武力。

他们敢杀乡间劣绅的狗腿子,敢杀下乡催科的吏员,敢杀那些祸害百姓的无赖。

然后他们分别走上造反道路,或是梁山,或是对影山,清风山,桃花山……

在大宋朝廷治下,无数的山峦之中就藏着这些好汉,他们敢反抗暴政,和黄巾,赤眉,绿林一样,都是胆魄惊人的好汉子,也是信奉王候将相,宁有种乎的豪杰。

他们一样也是华夏的脊梁!

“还好昨日大当家做了安排……”

“嗯,要是叫俺向这些百姓射箭,挥刀砍杀,俺是真下不了手。”

“他娘的,狗日的十节度真狠啊,逮到了一定饶不了他们!”

“你就放心吧,敢为难百姓的,大当家饶过哪个?”

众多将士也是交头结耳,议论纷纷。

也是在庆幸王伦昨天的安排。

有不少嗓门大的站在箭楼上开始呐喊起来:“扔下土袋,从大营两侧跑!”

“机灵点,不要从正面冲过来,往两边跑!”

“丢掉土包,哎,别那么蠢,背着土袋怎么跑的快?”

对面的数万人先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但他们靠近才发现,之前侦视时看到的几条长壕,两侧都被填平了。

两侧的鹿角,拒马,羊马墙也消失了。

正中大营位置还有防御两侧近十里宽的侧面,这些防御设施都消失了。

头脑机灵的早就开始向两侧移动。

在梁山军喊话后,更多的人开始向两侧跑。

官兵在后押阵,他们原本就是要用这些百姓冲阵填壕,除了一些押送的人员之外,大半主力相隔有一二里远。

百姓如潮水般向两侧逃走时,官兵也是真的措手不及。

待他们想出动马队时,又发觉梁山军在两侧更外围的地方有大量骑队出没。

为了防止被骑兵冲阵,官兵也不敢骤然加速或出动骑兵。

于是只能眼睁睁看着大量百姓从两侧逃走。

不到半个时辰,数万百姓和乡兵逃了个精光。

首节 上一节 137/2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逆天悟性:异火大陆加入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