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

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 第154节

王伦嘱咐一句,接着道:“还有我交代的那几样,也是极为要紧的,营造司不要疏忽了。”

孟康和汤隆等人俱是笑道:“大当家放心,俺们绝不敢怠慢你交代的事情。”

“这便好。”

农田,水利,交通,营造,王伦这几天看了一圈,心中也颇觉满意。

翻身上马之际,不远处有烟尘翻滚。

再近些,便是一个全身红袍的骑兵,正在飞驰赶过来。

这是梁山军的驿兵,专责传信。8

孟康也不是笨人,当即便笑道:“大当家,看来是和议成了。”7

王伦微笑道:“不一定,也可能是皇帝抽疯了,十万大军和九节度不要,也要和咱们死嗑到底……”4

“哈哈,赵老倌应该不会蠢成这样吧?”9

“听说他一笔好字,一笔好画,应该不是笨蛋!”9

梁山内部,特别是身居高位的,提起徽宗已经是没有好话了。7

以前,大伙儿是反贪官不反皇帝,现在,却是对赵佶满怀鄙视。7

有些高高在上的贵人,揭开他披着的神秘的外衣,里面的内容可能比普通百姓还要不堪的多。1

赵佶就没有当天子来培养过,就是一个闲散亲王的格局。2

他要不当皇帝,就是普通亲王,他的一笔好字,好画,倒是可以流传千古,留下美名。

一个皇帝成艺术家,是皇帝自己的悲剧,更是他治下百姓的悲剧0

赵佶都不如朱由校,天启帝任用魏忠贤,喜好打木匠活,但天启本身接受过皇帝教育,有帝王心术,驾驭九千岁如使一家奴,各种部署都很到位,天启年间除了东林党倒霉外,对内,对外都算安稳,要不是天启骤然崩逝,明帝国是可能撑的过小冰期最后的几十年的……

也是时也命也。

有的时候,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也是难说的很。

“大当家!”

骑兵在远处一行军礼,但并未下马,只是稍减马速。

“大宋朝廷同意和咱们的和约,不日将运送铜钱,精铁,药材过来换人!”[]

信使说的简单,这也是规矩,先将公文内容用最简单的话概括出来。

接着才掏出正式的公文,这是军令司发过来的。

王伦展开一看,也是眉宇舒展。

朝廷那边果然没有讨价还价,一应条件都答应下来了。

“恭喜大当家!”

“对朝廷,对十节度大胜收场!”

“原本咱们就多半要放人,现在还大捞了一笔,哈哈!”

孟康和汤隆等人也是喜笑颜开,他们当然欢喜了。

药材是厚生司的,和营造司无关。

但精铁百万斤全归营造司,简直是如虎添翼,可以在几个月内打造大量精铁点钢兵器,交发给梁山军上下。

免得那些军头见到自己,就是抓着不放,要铠甲,要兵器,吵的孟康等人头大无比。

王伦就此折返中军大营。

一路上飞驰而过,不少见到王伦的百姓和各司人员都是极为恭谨的行礼。

此役过后,梁山地位更稳了。

甚至如果王伦愿意随时都可招安。

朝廷向来就是如此。

好打的,就顺手剿了。

不好打的,自然能招安就招安。

王伦若同意招安,一个节度使可跑不掉。

现在的梁山可不是宋江的梁山,宋江这打打那打打,依托梁山泊地利扛住了朝廷征伐,但招安的资格还不太够,还得跑到开封去跑路子,主动要求招安。

真是够贱的。

现在的梁山,坐拥十几万兵马,十二州之地,招安资格不光够还远超,宋江才是楚州安抚使兵马都总管,后人穿凿附会,说这是三品官,这是瞎扯。

宋朝的官职有专门的武阶来决定,什么都统制,兵马都监本身是没有品阶的。

武将几品官,就看寄禄是几品。

宋江才是正七品的武德大夫,属于横班之下的诸司正使,八大阶层里的第三,在太尉,横班之下,也算高品武官。

别看只正七品,宋朝武官的正七品地位也可以了。

只是宋江折腾来折腾去,也就混个散州安抚使和统领,武阶才七品,真是就是挺无语的。

至于普通兄弟,除了一群原本就地位高的降将0.2外,其余的不管天罡还是地煞,也就是个“郎”,才八品或九品的小武官而已。

现在,王伦最少得是个太尉兼节度。

麾下诸多大将也得是横班或诸司正使才是。

宋江麾下的梁山是根本没得比了。

只是王伦绝无招安意图,沿途官吏,百姓也是清楚,梁山之主无意招安,仍然是管着眼下这一大片地盘。

就是这样,人们才欢喜,才心安。

在欢呼声中,白袍白马的王伦回到营中。

大票兄弟迎了上来。

人人都是喜上眉梢。

“恭喜大当家,朝廷允了交换条件,物资两三天就陆续开始送过来。”

李应这个提举军令司有点大当家的感觉,但有时也力不从心。

梁山现在摊子太大了。

不提军队,各司吏员和下属人员已经也是好几万人了。

光一个营造司人员就快过万了。

李应负责军令加民政,就算分了一部份职司给军政司,也是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

艘suo295-59O07&1:老汉

“朝廷这么大方,咱们也不要小气。”

王伦想了想,笑道:“先把此前的俘虏放回去,几万人呢,天天吃我的喝我的!慢慢放,一天放几千,几天后收到物资就放快些,等全部物资收到,就把大营的几万人也都放走。”

“那甄别有罪人员?”

“移交时当众处死就是。”

提起那些祸害过百姓,烧杀抢掠侮辱过女人的乱兵,王伦的神色就冷峻起来。

众人也是凛然生畏。

都说大当家仁德,那得看对谁。

对那些该死的,大当家从不吝惜刀枪!。

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军行伍,小种相公

交换移交事宜拖了小半个月。

要不是梁山军这边不耐烦,连续催促,朝廷怕是还能拖。

到最终交换时,王伦在内的梁山上下才明白过来。

朝廷临时从西边调了大队骑兵,约有万人以上,大旗招展,鼓声震天,甲胄明亮,进退有据,明显也是精锐骑士!

这些骑兵,也是西军各路的精华。

当时西军也是北宋最后的精锐军团,连续和西夏作战,保持高强度的战备状态,加上晋北,陕北,关中,延绥,这些地方一直是民风彪悍,百姓性格坚韧,弓箭社多如牛毛,武备强的吓人,比起河北,京西,京东,两淮,江南两路,还有两浙,八闽,两广,晋北到陕西陇西都算是武备极为强悍之地,可以说最少在宋时是海内第一!

其实明末时,也是海内第一。

不管辽东,还有燕赵之地,或是两淮出精锐的地方,又或川蜀,云贵,广西……论兵员素质和整体的强悍坚韧,西军从宋末一直强到明末。

宁锦大战时,西军精锐一股作气冲击皇太极大阵,连败满洲精锐,白甲,葛布什贤都不是对手,眼看要成功时,又有大股清军主力赶至,以至功败垂成。

十几个总兵会战,先逃的都是宣大,辽西明军,一直勇武作战,抵抗到底的都是陕西过来的西军老秦人。

李自成攻打北京,一路上象样的抵抗都是陕北的军镇。

就算是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也是出自陕西边军……

眼前这一股西军精锐骑兵,确实有点样子。

部勒严整,阵列森然,进退有序。

更重要的是弥漫着一股军伍肃杀之气。

这是百战精锐才有的气息。

相比之下,十节度的兵马也曾经是贼寇,和正规精锐官兵原本就有差距,又多年不曾征战廝杀,安于逸乐,相比年年都在征战廝杀的西军精锐,确实是相20差甚远。

“朝廷也是要扳回颜面,同时震慑我们,这才派这些精锐骑兵过来。”

“说不准,俺师父王教头也在军中。”

武松虽憨直,见解倒不错。

一语就把朝廷的用意给道明了。

史进则是喃喃而语,想起了自己的师傅禁军教头王进。

所谓八十万禁军教头,不是说八十万禁军就这么一个教头,只是一个虚称。

按宋制,八十万禁军有二百多个教头,其上还有都教头,然后是都虞候等中下层武官,然后是指挥使等。

按现代标准,教头算是高阶军士长,或是连长级别,距离中层武官还差的远。

首节 上一节 154/2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逆天悟性:异火大陆加入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