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

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 第183节

管你什么实学,什么格物求真,关他们何事?

最多是好奇一二,派人打听就好。

而他们也不会留在梁山治下,早就带着家小细软跑路了。

王伦这几年的治理之功,就是在这些人身上也是格外明显。

更不要说普通百姓了。

在普通百姓心里,梁山早就取代了朝廷!

百姓可不管你什么君君臣臣这一套,若两边差不多,还是旧主有香火情。

若新主比旧主强出百倍,还凭什么认你老赵家为主?

你赵家,不也是在柴家夺的天下?

有什么可光彩的?

对这些大儒来说,他们是明白从义军,贼寇,转化为真正的统治者意味着什么。

梁山转化成功,且推崇实学。

对儒学来说,真是千年以来最大的挑战!

眼看众人面露笑容,一脸轻松,谈笑商量着去哪一家酒楼,杨时等人,都是面色如铁,他们哪有什么心思吃喝,众人都是分别上车,准备直接离开。

“杨兄,回去之后学生就上表章,上奏朝廷!”

“本人则多写书信,提醒各地的通道。”

“不错,分头行动吧。”[]

杨时对这些办法都是点头同意。

这些人,都是洛学中坚,二程的亲传弟子。

后来他们在南宋时获得了更高的地位,因为蔡京等奸党的原因,宋高宗赵构对新学一脉也是深恶痛绝,极为厌恶。

王安石被从文庙中请了出来,新学被禁绝传播。

洛学成为统治学说,此后再无人挑战。

就算是朱熹,也就是在洛学的基础上再发挥和完善而已。

而实学……

完全是颠覆性的,和现有的儒学体系形成了尖锐的对立,双方的矛盾也是不可调和。

锼缩7@9{56(2977㈣

众多儒者神色凝重,纷纷登车而去。

杨辉等人自是善意挽留,招待一顿饭的诚意还是有的。

但众儒者都是神色冷峻的拒绝了。

此前,所有读书人,哪怕是心思用在杂学上,也得承认自己是儒家门徒。

此后,有了“实学”这个新的学派,有些人,比如杨辉,还有之前的沈括,因为杂学太过出色,加上政治上和家庭确实瑕疵,因此广受攻讦和鄙夷。

要是沈括还活着,此人必定会旗帜鲜明的投入实学的怀抱之中。

沈括在儒门中可是受了太多委屈。

多少“纯儒”压根看不起他的杂学。

但沈括的才干又是惊人。

根本压不住。

此人若活着,还真的是会引发轩然大波。

毕竟若是活到现在,哪怕没进过两府执政,也是朝廷备顾问的重臣。

直接加入实学一派……

真是想想都不寒而栗。

但杨辉等人加入,带来的麻烦已经不小了。

据杨时等众儒者听到的消息,梁山这边打算成立实学协会,有一定杂学基础,天文地理星相算学绘图水利……稍有涉猎有一定基础的就能申请入会。

可以领到协会每一期发布的“实学”杂志期刊。

有不少学术文章可看。

另外就是购买近视镜,天文镜等实物造物时,可以享受会员打折的待遇。

可想而知,这些东西展现出来时,光是为了打折购买,不知道多少有杂学基础的儒生会选择叛离儒门,投入实学之门。

很多大儒离开时,都是心情沉重。

现在对儒门来说,不是一叶落而知秋,而是如眼前这样,看似烈日当空,其实寒气逼人!

柴进几个没急着走。

人都走的差不多时,热气球又再次升空。

原来这是常态实验,一天得飞好多回。

怪不得刚刚的学员没想象中那么激动。

“将来可以制成飞艇,运送人员,物资,千里之地,一天可至。”

“飞天掠地,宛如神仙。”

“哎,这个实学,真的是厉害,可惜俺大字不识几个,不然俺也想学一下这个实学。”

听着项充的话,柴进也是哑然失笑。

众人留下来,也是为了亲自坐一次热气球。

依次上了吊篮,心中不免紧张。

特别是身旁就有人引火放气,火光澎湃炸响,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怖之感。

好在上头的几个人都是一副极为老练的模样。

加上试验用的热气球被绳索固定,不必担心顺风飞走。

以柴进几人的身手,只要不是整个气球突然爆炸,倒是不担心会被摔死。

在众人的担心之中,气球再次升空,很快到达百米高度。

此时能看到数十里远。

绵延不断的金岭高山,河流,满是积雪的大地,冒着炊烟的村落,更热闹一些的集镇,县城,尽在眼底。

十几里外,可以看到在雪原上有一人一马纯白色在雪地上飞速奔驰。

可以看到人如蚁,车如豆,大量车马在道路上奔驰。

这种感觉也是真的无与伦比工。。

第一百四十七章 登州水关,壮观景像

傍晩时,几次升空后,柴进等人才恋恋不舍的从吊篮中下来。

杨辉等人也是按最高标准接待柴进几人。

炙,烤,炒,烧,焖,煮,还有各种海鲜,鱼脍。

大伙心情都很好,杨辉这等算学家平时是不饮酒的,今晩也是破例与柴进等人饮了几杯。

虽然一边是学究。

一边是绿林豪杰。

但知与行也是并行不悖。

这也是王伦的见解和看法。

杨辉等人现在对王伦敬佩入骨,对他的话当然也是奉如圭臬,执行不悖。

所以现在也是一副奇景。

一伙真正的学究,不是吴用那种假学究,还有一群绿林豪杰坐在一起,饱啖美食,痛饮美酒。

数日之后。

“前边就是登州水关了。”

“没错,从掖县过来的货,经老界河直接抵水关出海,并没有直接下海。”

“这样能规避很多毛病,将来也可避免走私之类。”

其实走私是难免的。

后世那什么科技条件,走私还是难免。

现在这时代,哪来的雷达,无人机,各种监控?“三五零”

茫茫大海,海船也不多,机动性也差。

提前约好,来一艘大船停泊,一群小船趁夜送货,根本杜绝不了。

只能从一开始立好规矩,各河口迁走村落,禁止打渔,货物也根本不从这边走。

这样能尽量从制度上杜绝走私等行为。

王伦也是不信,南宋都能搞好的事,梁山搞不好?

此时此刻,在柴进等人眼前,就是一副无比壮观的景像!

天气寒冷,好在没有结冰。

有的时候岸边到深海区域,几十里的海面结冰都是常有的事情。

这个时代说是冷,但其实还处于温暖期的尾声,契丹的崛起,金国的崛起,后来蒙古的崛起都叫你觉得很奇怪。

之前它们在哪里?

答案很简单。

从唐中期之后到北宋,这个时间段一直是温暖期。

降雨带北移。

首节 上一节 183/2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逆天悟性:异火大陆加入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