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

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 第201节

她们也能自食其力,到有钱人家去做事,也是有吃有住,过的不差。

但在梁山这里,这些失去家人的妇人更宁愿是被梁山庇护,在梁山的安排下做事。

这个抚幼局便是如此。

孩子都是孤儿,来源多半是逃难的流民,有的是在家里时,大人便因为疫病和饥饿而死,孩子是跟着宗族或同乡一路逃难过来。

有的就是在路途中失去亲人,到梁山0.2境内时已经瘦饿的如此骷髅。

类似的水患旱灾,其实在大宋年年均有。

但很少有灾民流民能得到妥善安置。

基本上把壮年男子招为厢军,就是大宋赈灾的全部了。

神宗年间,就有一次著名的上“流民图”事件。

王安石因此罢相。

但攻击新法和新党的旧党,也没见他们对流民有多好。

一切照旧。

到了梁山,进了厚生司下的抚幼局,这些孩子才算真正安定下来。

岳飞一伙,是讲武堂实习任务完成,年前他们也回到学校,参加了毕业考核。

现在他们已经是正式的武官,岳飞授副千户,都头,其余一伙也都是都头。

他们学习的时间很短,比别的学员要少半年以上。

主要就是在大战的时候,他们参与了战场,算是参加过实战。

提前半年多毕业。

这伙少年,还都是十四五岁的年龄,但吃的好,锻炼多,一个个的个头都是长起来了,光从身形来看,已经是成年人了。

牛皋更是长了满脸的大胡子,看起来穷凶极恶。

但抚幼局里的孩子们没有一个害怕他们的,皆因他们都穿着梁山军的军袍。

这一次是毕业回乡假期,回到居住的村落就是接了亭长的任务,到军需司的粮仓领取抚幼局过年的物资。

岳飞等人,都是相当愉快的接受了任务。

细面,蔬菜,腌肉,酸菜,生猪头,洗剥好的全羊,没一会儿功夫,抚幼局的厨房里就堆满了各种吃食。

孩子们正好下学了,一张张小脸冻的红扑扑的,但都是在欢呼雀跃着。。

第一百五十八章 少女心思,少年愁绪

“来,都过来。”

岳飞从怀中掏出准备好的麦芽糖,笑道:“各人都有,人人有份!”

孤儿中,十来岁左右的男孩有好多个。

此时他们反而是往后退了几步。

然后一个个道:“年龄小的向前,大一些的在后,排队领岳飞哥哥的糖,谁也不准挤,不要给院子丢人。”

这个抚幼局是附近几个亭合办,孩子大约有五十余人,最大的十一二,最小的才四五岁左右。

但最小的也是开始读书识字了。

梁山有绘本和注音,看图识字。

对这个时代的孩子来说四五岁已经足够学这些了。

他们才刚会走路就得学着做农活,打下手。

几岁大已经跋涉千里逃荒流浪。

苦难中,人成长的就快。

不象后世四五岁大的孩子,还完全在长辈的羽翼之下。

当然,还是后世更好。

眼前的这种成长,是催残心智,是强行早熟早慧来适应残酷的现实,对孩子的成长并不是好事情。

揠苗助长就是这个意思。

好在,到了梁山之后,一切均是变了。

抚幼局里的妇人都是寡妇,为首的白大娘则是梁山的军烈属。

外来的打杂,梁山的人负责管理。

亭长会定期过来检查。

孩童心理是否健康。

身上是否有伤。

是否被同伴或师长欺负等等。

另外便是定期查伙食,查帐目。

这个事,上头的紧。

济慈,抚幼,厚生,这些事王伦看的很重,抓的很紧。

别的事,比如贪污,欺凌良善,可能是一到三年苦役。

抚幼局发生这样的事,三年苦役就是起步,很有可能要判绞。

还好,到目前为止,因为管理的相当严格,小的事情有,大的恶劣事情还没有发生过。

搜索79{5⒍29#7七4>

五十来个娃,大的和岳飞等人之前一样,都在小学堂里念书。

和抚幼局不同,小学堂就是一个亭就有一座。

这件事上,梁山越有钱就越肯花钱。

之前的小学堂就是砖瓦校舍,还有校园,操场,门禁,一应01俱全。

现在更是规模扩大,还给房间加了大玻璃窗,这样白天上学取光更好。

玻璃油灯也是必备,倒不是说放学时间晩,是怕阴天之类的天气伤了孩子的眼。

很多人到学校转一圈,初进时对梁山和王伦未必怎么敬服。

转一圈出来,整个人的态度就变了。

一个对教育,对孩童这么上心,不惜工本的人,怎么能是恶人?

就算是为了梁山自己培养人才……大宋不也是一直在用科举手段给自己招揽人才?

也没见朝廷给任何地方免费修个小学堂!

更不要说修那么好的学堂!

大块黑板,桌椅都是打造的很舒服,校舍内部有炉子,冬天取暖的炭火都是军需司负责供给……梁山是把教育摆在极高的位置上,而不是用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来诱惑人。

北宋也好,南宋也好,不光是给官员高薪俸禄,还几乎是不问官员贪污之事。

只要政争党争没站错队,贪污就只是品行微瑕,是小事。

真是混帐。

一个亭是一千户,最少三四千人。

在后世都是大的行政村的规模了,更不要说在此时。

一般大宋的自然村,小的才十几户,几十人。

大的也就几十上百户,二三百户就算是大村落了。

五户为伍,两伍为什,十什为一里,十里为一亭,这样重编后,行政规划就很方便了。

而且就近编组,各里之间也就相隔里许,最多距离不超过十里。

一亭有亭长,亭佐,亭父,求盗,亭卒,按各司的要求行使基本的行政权力,将教育,治安,司法等基本职能。

至于赋税,厚生,营造,交通,征兵,这些事就是诸司直接执行,不需要通过各亭。

县一级,也是差不多,但知县级别,可以与诸司协调,偏重于哪一项,就看知县对哪一项工作更感兴趣。

象掖县知县就全力用在营造,矿山,交通等事上,成绩也是斐然。

眼前的抚幼局的孤儿都是在本亭的小学堂上学,有几个很快会升入中级堂,还有几个十岁出头的娃儿,虎头虎脑的,都是打定主意要和岳飞几个学,看看自己能不能考入讲武堂。

不过,普通的少年机会并不大。

要是成绩优异,身体素质过关,还有机会。

岳飞几个是特例。

岳飞的诗,词,功底很深,书法也相当出色。

说明少年时的功底就很深厚。

青年之后,一直戎马不停,不可能有大块时间学做诗做词,锻炼书法。

只能是从小打好的底子。

文才过人,和真正的诗词传世的大家相比有差距,但在名将中,可以说是顶流的存在。

武艺更是过人,二十左右的岳飞跟随王渊等人在金人后方奋战廝杀,多次遇险而逃出生天。

又曾多次击败金人,斩首不少,这才凭战功步步向上,受到宗泽赏识,一飞冲天。

后来又在赵构眼前展现了统兵之能,才一跃成为统兵大将。

岳飞不象别的中兴大将,吴家兄弟是将门,刘光世的父亲现在就是一路总管,官拜节度,是一位高级武官。

韩世忠也是早早就在西军中冒头,受到好几位西军大人物的赏识。

只有岳飞是从战乱中的小兵出身,毫无根基和背景。

一路廝杀,统兵立功,展现价值。

最终才能成为方面大将,而且是实力最强的重将。

还有王贵,汤怀,张显几个,明显也是没有弱者。

首节 上一节 201/2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逆天悟性:异火大陆加入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