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

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 第213节

王伦直接都将他们陆续提到提举各司的位置上。

这几个文官在大宋的官僚体系里都是顶尖人才,后来能出人头地也不是白来的。

李纲做到尚书右仆射,中书侍郎,观文殿大学士,为首相。

赠太师,谥忠定,封开国公。

宗泽为东京留守兼开封府尹,死后追赠观文殿大学士,通义大夫~,谥忠简。

秦桧死后不太好,活着的时候可是为首相十多年,压的高宗毫无办法,可见其政治-手腕和能力高下。

这几个人,现在也就是不及蔡京,要说能力,蔡京的书法一绝,不在徽宗-之下。

任人,任事,都是极为出色。

要说能力,蔡京还是要压过宗泽李纲等人,比秦桧也强。

就是此人的能力完全没用到正道上。

也就是在他的主持下,北宋最后的十几年一直在党争。

搜索459*7&7]5}O⑸0.

就算他压制了元祐党人又如何?

治国一塌糊涂,对上只知道谄媚逢迎,本事大又不用在实处,只知逢君只好,巩固权位。

归根结底只是个奸相。

李纲,宗泽,甚至现在的秦桧都不同了。

梁山各司权责分明,做的好有奖励,奖励还十分丰厚。

他们都取了家人在此,在梁山算是扎下根来。

文官体系到提举各司就算到顶了。

王伦没有设三省六部的想法,当然不会出现尚书侍郎殿阁学士,还有两府执政这一类的官职。

但众人心里明白,这些迟早会出现。

而且,王伦大当家也明确表示过,将来会确定新官制。

新官制不会学大宋,搞什么官,职,差遣,乱七八糟,除了给自己人添乱,毫无意义。

此后就是名实相符,什么官做什么事,拿什么俸禄,一目了然。

这也是给了这些文官体系的高层未来的希望。

他们一样能位至部堂,乃至侍中,尚书仆射,乃至中书令,尚书令,大学士。

也能封国公,候,伯。

他们也是一样有职田,只是文官体系的比起武官要稍逊一些。

这也是王伦的理念,军队的待遇要始终高过所有一切阶层。

哪怕此后一统,也是如此。

好战必亡,忘战也必亡。

华夏经过唐末藩镇之祸,对武人提防和压制的过了份。

中古到上古时代的尚武风气一扫而空,从始儒学和读书人成了人上人,而武夫在大宋是受到压制,到了明朝就成了乞丐,流民,罪犯的集合体。

总兵级别的将领到了兵部,得向七品文官下跪请安,任你高阶将领,也不敢得罪一个举人乃至秀才。

武官敢稍有反抗就是跋扈嚣张,文官和读书人会对他群起而攻。

戚帅那样优秀的武将,文武俱全,反而成了读书人出身的文官们最看不顺眼的一位。

如果将领都和戚继光一样,他们的优越感还从哪来?

强敌尚在,外患未除,先自废武功。

世界上没有比这个举措更蠢的事了。

可以限制武夫的权力,比如把政权和财权收回,人事权收回。

但给武夫较高的社会地位,分配给他们足够的财富,给他们荣誉,叫他们忠孝仁义,这才是该做的事情。

把武夫视为奴隶,奴才,潜在的罪犯……

那他们就真的毫无荣誉感了。

由于明朝的文官做的比宋朝还过份,结果就是大宋在危机时,还有不少武人自发为王朝效忠。

愿意投降的有,但并不形成威胁。

而明朝的明军……真的是毫无荣誉感和忠诚可言。

南明就是投降的明军消灭的,包括大西军和大顺军在内,和他们打的主力就是昔日的大明官兵。

而投降清军后,这些家伙跟开了挂一样,变得异常的凶猛强悍,战斗力直接暴涨。

主要就是新主子更凶残,更暴戾,而且给他们的好处更多。

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都是封王。

后来他们被平定,也是因为要裂土封缰,占着地盘,还要拿清廷的好处。

满清多凶残,能忍他们二十多年已经很不错了。

其余封公,候,伯的不计其数。

还有不少辽东就投降的汉军降将,拥有汉军旗的世袭牛录和世职。

有不少汉军降将,入关后就成了封疆大吏。

明朝能给武夫这么高的地位和官职?

梁山治下,武夫的地位永远在第一位。

人人以从军为荣!

荣耀,地位,财富,都是军人为先!

哪怕未来的宗室,皇族,也得以从军为荣。

从军的荣耀和实际的好处要给。

伤残军人和战死军人的抚恤要到位。

这些事做好了,整个民间都会有尊重军人,乐于从军,尚武好勇的风气就培养出来了。

为什么从春秋到战国到两汉都是武德充沛,几个边郡太守就能把异族打的服服帖帖?

春秋时是贵族,最少是“士”一级才有资格为国从征,沙场廝杀。

战国到两汉,都是以军功授爵,军功至贵!

什么样的因,结什么样的果。

王伦对未来的思索便是如此。

哪怕将来会陷入军国体系,去侵略和欺负别人……那也总比被别人欺负和侵略要好吧?

况且儒学虽然到了要压制的时候,但千年之下的传统,很多东西也融入了华夏的基因之中。

有儒学为舵,华夏将来不会走的太远,太过激进。

这就行了。

接下来是李纲和宗泽禀报。[]

“军队现在是步卒三十个都指挥,水营三个都指挥,骑兵七个都指挥。”

“得益于辽东战马的骤然增加,我们的骑兵也是增加到了三万五千人,战马五万匹左右。”

“渔牧司方面,可以保障在两年左右,每年提供三万匹成年的合格战马。这个数字,在五年之后可以到每年六万匹,此后每隔五年可以再翻一倍。”

大唐的官牧是在十几年时间达到七十万匹以上的数字。

那是开元年间的事,不愧盛世。

只有这样的规模的官牧,才能给几十万唐军源源不断的提供优质战马。

供唐军不停的与异族交战,开疆拓土。

唐军的军功还超过两汉,也不是白来的。

梁山这里,养马地不够大,但得益于“六畜兴旺”的效果,母马的繁殖率高的惊人,小马驹的成活率和成长的速度也要快出一倍。

FFF2$2>⒏⑸7[〇7-5@0+

这样才能提供这么庞大基数的战马。

可以使梁山骑兵在未来三五年内,扩充到十万骑兵左右的规模。

这就足够了。

王伦微微点头,脸上露出微笑。

这一轮扩军,直接到了四十个都指挥。

每个都指挥五千人。

除了纯粹的七个都指挥的骑兵,将领和亲兵加传令,侦骑,加起来也有几千骑了。

其实是四万左右的骑兵。

整个宋军也多不出太多了。

那可是以大宋举国之力养的禁军,骑兵数量也不比梁山多多少了。

骑兵,这是这个时代的决定性力量,多多益善。

这就是用钱如泥沙的力量!

孟康此时道:“新军训练用兵器已经全部发给各都指挥,另外步兵用的直身扎甲,弓箭手用的短皮甲,骑兵的胸甲,骑枪,步兵的长枪,长斧,棹刀,盾牌,环首刀,还有弩,弓箭,撒袋,都已经全部到位。目前俺们的小型火炮已经有两千三百余门,火药,弹药都足够使用。箭矢已经备到了数百万支,目前俺们的军储,足够打一场三十万人规模的会战也是绰绰有余。”

李应此时欠身道:“四十个都指挥都有合适的人选,俺们麾下将领都是一等一的好汉,带兵和自身武艺都足够强。另外,按大当家吩咐,编成了二十个万户,万户人选,就请大当家亲自拟定了。”

编制调动,组建新军,这些事是军令和军政两司的事,若涉及到新军训练,还要加上军训司。

编成都指挥,三个司都可以协力进行。

但编组新的万户,任命万户这样的高级军官,那就得王伦亲自来了。

首节 上一节 213/2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逆天悟性:异火大陆加入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