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

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 第24节

毫无阵列可言。

于是毫不犹豫的激活了“严纲”的武将卡。

激活了白马义从!

白马义从是轻骑兵,主打的就是一个速度。

人数上限是三千。

正好合用!

对面不远处的官兵压根就想象不到……

梁山军居然敢主动出击!

两千五百骑!

五个指挥,二十五个都,全员骑兵!

每个指挥五百人,分为三阵,一百五六十人一阵。

第一阵,长骑枪!

一般的骑枪就是短则不到两米,长则两米左右。

太长,很难施展。

特别是混战时,长枪过长的话无法左右腾挪。

就算是步阵长枪,也基本上就是三米多为最长了。

但现在的梁山军,骑枪已经改到四米以上!

长长的第一阵的骑阵,手持长枪,犹如一片钢铁森林!

第一阵根本不考虑用骑枪交战!

他们的任务就是破阵!

如烧红的火炭放在冰面上,要的就是破冰!

所以,阵列一定要密集!

每个指挥都有一百五十人以上为第一阵,手持长骑枪,队列极为密集,这样的冲刺战术是骑战之术的巅峰。

需要高强度的训练,彼此配合默契,马速要控制到不会相差半个马身以上,最后时刻,端平长骑枪。

任前方是敌人骑阵,或是步兵阵列,都要一往直前,一直到撕碎敌人的防线!

拿皇在滑铁卢之战时,法军的胸甲骑兵也是用这样的骑阵做最为关键的冲锋。

结果……

一条地图上没有的壕沟挡住了骑兵。

功败垂成。

梁山军的眼前可没有什么壕沟,这些村落间是大片田野,只有一些浅浅的沟渠,根本挡不住大队骑兵冲锋。

而王伦在确认济州军和郓州军从东西两边而来,当即就决定了战法。

先易后难,主动出击!

这一仗,如果在梁山守,打赢了也没有什么出彩的。

就是要主动出击,在野战中不光击败官兵,还要赢的酣畅淋漓,赢的毫无争议,要一场大胜,毫无保留,没有给官兵丝毫机会的大胜!

这样才能震慑住一条条地头蛇,震住郓城县在内的所有附近的州县!

比如朱仝,雷横,原本是对梁山睁眼闭眼,反正商队给的保护费,有他们一份子。

听闻官兵大举进剿之后。

朱仝和雷横突然就认真了起来。

朱贵放在各处的征收点就被这两个都头带给扫了。

连人手都被抓了好些。

这一次,梁山军以雷霆万均之势出击,一举荡平两股官兵,全歼敌人,这才是王伦要的效果!

而第一阵的长骑枪阵。

第二阵的环首刀配盾牌。

第三阵则是以骑弓配环首刀。

第一阵破阵,第二阵杀敌,第三阵用骑弓射杀追歼,同时也可以用环首刀斩杀。

这种连环冲击法,可以说是近代骑兵战术的巅峰!

梁山军平时就在训练骑战之术。

王伦激活了白马义从之后,所有将士们的骑术更是增强了不止一筹!

整个骑阵,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如同流水般向着飞速流淌着。

迈过灌木,沟渠,田野……

整个两千五百人的骑阵,犹如一人的感觉。

完全就是如臂使指,上下一心。

怪不得也是著名的强力骑兵之一,哪怕是轻骑兵,凭着良好的骑术,射术,过硬的军事素质,白马义从在当时的草原上也是无敌,不知道杀戮了多少游牧骑兵,将对方杀的闻风丧胆,根本不敢有丝毫异志!

王伦在骑阵前方,策马向前,马速逐渐提高,有一种风驰电掣般的快感。

“严纲”是白马义从的将领。

武力值来说平均八十不到。

其实是把王伦自己的数值给拉低了。

但白马义从的整体性肯定远在梁山军之上。

梁山军弟兄以前多是普通人,没有正规军人,没有经过长时间的骑术训练。

渣渣龙备用群1捌798壹叁89

而公孙家的白马义从,选择的是汉时的边郡良家子。

诸朝以弱灭,惟汉以强亡。

汉之边郡良家子,其实也是生活在草原上。

比如吕布,他的老家五原郡九原县就是后世的呼和浩特,正经的草原地界,明清时早就被游牧民族控制。

在汉朝,这些地盘还是汉家郡治。

大量的良家子从小也是在草原长大,游牧为生。

吕布这样的,从小就是习骑射,武勇过人,长大后成为护卫,打击游牧强盗,武艺身手和胆略都是惊人的高。

公孙家的白马义从,来源多半就是从辽郡等汉人良家子中选取。

勇武忠诚,轻捷彪悍。

打的异族骑兵抬不起头。

激活白马义从后,梁山军的骑术,经验,战力,也是大幅度提升。

再加上王伦设计的这个骑兵战术……

整个骑阵,如同烧红的尖刀,狠狠的刺向了济州军!

“敌袭!”

“敌袭,是梁山军!”

“完了,完了,挡不住!”

“逃吧,快逃吧!”

官兵过于骄狂,陈应龙和黄安,何涛等人连尖兵都没有安排。

四千余人拉开阵列,裹挟着几千民夫,敲锣打鼓浩浩荡荡而来。

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梁山骑兵如神兵天降,居然主动下山,主动前来攻击!

刚一接触,济州军就如雪崩般的崩溃了。

第三十一章 击跨东路军

“梁山军?”

济州兵马都监陈应龙,一脸震怖骇然。

眼前地面线上,平举的长枪如同一从从的钢铁灌木,令人有一种深入骨髓的恐惧感。

骑队太整齐,骑枪太长,连枪头都如同先秦时的长铍,就象是一柄短剑装在矛杆上,而不是现在宋军用的那种只有尖头的短枪头。

这种骑阵,不论是地面的震动,还是轰隆隆如同雷鸣般的巨响,或是眼前整排的长骑枪散发的寒光,都是给人一种天威降临,无可抵抗之感。

济州军直接就乱了。

陈应龙这个兵马都监负责一州之地的兵马训练和指挥,位在统制,都统制,领兵指挥使等高级将领之下,又比防御使,团练使这些中下层武官高,算是承上启下的一个位置。

梁山好汉中,镇三山黄信,病尉迟孙立,没羽箭张清,双枪将董平等人都曾是兵马都监。

地方军队,不论都监还是团练使,防御使,统驭的精锐数量极为有限。

多半是缺乏训练和装备的普通厢军。

甚至也缺乏精气神。

大宋故制,一旦有水旱灾害出现流民,就在流民中征召精壮男子加入厢军。

这样杜绝了流民为患,一人入伍,全家最少饿不死。

但也就是饿不死。

指望厢军征战四方,保境安民,那也不现实。

军械,军饷,训练,都不能保障。

眼前的厢军就是如此。

四千余人,队伍拖出近十里长。

首节 上一节 24/2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逆天悟性:异火大陆加入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