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

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 第56节

第六十八章 盐山,晁天王亮瞎眼

众人都是一脸懵懂。

阮小五带头,众人骑马随行。

绕道向前,吴用等人也知道,前方不远是一个大型浅湾,属于湖水和河水交界。

涨水时,这里就是浅湾。

枯水季,这里就是大片的盐碱地。

地没法种,水里还没鱼。

完全的废地。

郓州这里,这样的地还少。

要是豫南,鲁西南,苏北,方圆几千里,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地方,都是因为黄河改道出现了大量的盐碱地。

不知去那边是何意?

没过多久,在原本的荒地外围便是看到长长的看不到边的木栅栏。

沿着正门,隔里许就有一座数丈高的箭楼。

上有梁山军持弓箭来回巡逻守卫。

戒备好生森严。

晁盖和吴用等人心中都是凛然。

进入木栅后就有夯土道路。

然后是大片的营房区。

不少似乎是下了值的工人在营区休息。

再向前,就是数十座高大的棚屋,接下来众人便是看到一幕奇景。

盐。

大堆的盐堆积如山。

数百人在那里用袋子打包装盐,一袋一石,过称之后码堆放好。

好多个棚子下方已经堆码了如小山一样的盐包。

晁盖简直要疯了。

眼都要被这雪白的盐山亮瞎了!

他一个私盐大豪这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盐!

就在此时,一大群人迎了过来。

为首的便是一袭白衣的王伦。

哪怕身边无数半兽人一般的壮汉,王伦仍然是最引人瞩目的人群中的核心。

“见过天王。”

晁盖不知怎地,居然有点受宠若惊。

“不敢当,见过王大当家!”

王伦笑了笑,又对吴用道:“这位想必是智多星吴教授?”

吴用感动的有点想哭。

30自己都不敢自称“智多星”了。

和眼前这位比,自己“智”在哪里?

猪多星还差不多!

当下深揖还礼,吴用也是极为恭谨的道:“吴用见过大当家。”

接着王伦深深看了道士打扮的公孙胜一眼。

这家伙一直有点闲云野鹤的感觉。

但在劫取生辰纲这段时间,一直在郓州一带廝混。

王伦现在的武力,可以说当世无敌。

前提是没有法术之类。

看公孙胜的模样,也不象是有法术在身,最少以王伦的直觉来说,此人对自己也并无威胁。

高手确实是高手,公孙胜应是和史文恭一个档次了。

“贫道入云龙公孙胜,见过大当家。”

“道长少礼。”

众人一时见礼毕。

同样有幸拜见王伦的白胜和刘唐都是一脸的荣幸。

他们也是绿林中人。

和王伦的地位却是天差地远。

就象是后世的普通人遇到偶像的感觉。

“天王可看到这些盐田产的盐,看看质量如何?”

“好,俺去看。”

不仅晁盖,吴用和公孙胜等人也凑近去看了。

“晶莹如玉,洁白似雪,这么精细的细盐,不逊色四川和河套那边过来的井盐啊,不知大当家是怎么制出来的?”

要是现在还猜不出来王伦叫自己等人过来的用意,晁盖也是枉为托塔天王了。

很明显,晁盖在附近几个路,几十个州几百个县都有私盐渠道网络。

大量细盐可以通过晁盖的网络销售。

梁山要是自己搞,要铺网络,通人脉,钱财还在其次,时间耽搁不起。

这里都好多座盐山了。

“这盐,都是晒出来的。”

既然要用晁盖,王伦 嗖索45;9]7[7}5:0.50 也不瞒他,直接揭开迷底。

这盐场戒备森严,外人进不来,里面的小工全是俘虏,三年内不得外出。

三年后……

王伦感觉三年后自己该得天下了。

“晒出来的?”

晁盖张大嘴巴,和吴用几个一样,都是目瞪口呆。

晒盐其实是在南宋中后期在福建出现。

一直到明清,福建都是采用晒盐法。

那么为什么这种简单方便快捷节约成本的方法没有在全国推行?

一是地方官和朝廷不在意。

民如牲口,节省那些民力物力做什么?

其二,是对技术的忽视,或者说完全不放在心上。

其三,就是便于控制。

宋明清三朝官盐都是重要的收入来源。

全放开推广了晒盐,阿猫阿狗都能到海边晒盐出来,朝廷怎么控制生产和流通,怎么收取高额的盐税?

煮盐法要大铁锅,要大量的柴薪,要成为编户的灶户。

方便控制,出盐,核算成本,便于控制运输。

就算这样还有大量的私盐贩子。

要是推广晒盐法,宋明清三朝海量的盐税就完蛋了。

为了朝廷收益,就只能牺牲灶户,还有普通百姓的盐摄入量了。

煮盐法,时间周期长,费时费力费工费炭,相当不易,所以成本相对高昂的多。

石碣村这里的晒盐法,就是挖蓄水池,由高至低开渠,让浅湾盐水源源不断的涌入进来,一直到将蓄水池装满。

这边的浅湾都是死水,含盐量极高,不逊海水。

然后蓄水池的水慢慢引流入坎池。

坎池底铺瓦片,等于是省了纳潮后用海水和茅草加盐土制卤水的过程,也是将煎盐这一步给省了。

经过暴晒和风水之后,引到最低处化晶池的卤水再经过人力不停的搅拌,逐渐化为晶盐,然后再用木铲铲出,垛堆晾晒,最后打包成盐。

晒盐法,省了煮盐的工具。

省了制卤的过程。

省了烧煮的过程。

这要节省多少人力和物资成本?

最大的本成,就是在化晶池里搅来搅去。

所以一个坎池配套的化晶池,需要有最少十个壮汉。

另外还要有铲盐和装盐的仓库人员。

运输人员。

由于这里是梁山泊,运输可以完全借助船只来进行。

这方面又节省了大笔的成本。

王伦说的很详细,甚至蹲下来,用手划出蓄水池,坎池,化晶池。

首节 上一节 56/2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逆天悟性:异火大陆加入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