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

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 第68节

金人野性未驯,残忍暴戾。

除了段景住外,王伦要带的全部是顶尖高手才行,最少也得是林冲,武二这个层次的起步。

可惜现在天罡还是太少了。

史文恭有大将之才,要配合朱武等人留守,防止意外发生。

另外,在出发前,还得把眼下的乱子给搞定摆平。

众人随王伦离开。

李助这才睁眼,微微叹息了一声。

不远处,武二小声道:“哥哥,这李助虽强,哥哥不是击败了他,却又为何要留他性命?”

王伦好气又好笑的道:“他怀恶意而来,是该死,但未杀一人,我正好有用他的地方,他要替我效力才能离开,一报还一报就好。”

有些未尽之言,就不和这几个直肠子说了,免得破坏了自己的形象。

一则,李助死了,哪怕暴尸也没有太大说服力。

留着活的在这,备受羞辱,才能叫绿林中普遍相信王伦击败了此人,对经营王伦天下第一的形象至关重要。

二来,王伦现在已经在谋图楚国,要在李助和王庆间埋下怀疑的种子。

一个死的李助,哪有这么多作用妖?

江湖不光是打打杀杀,也得有些算计才是。

不然自己不也是和李逵一样了?

只是这些道理,却不好说给这三个直肠子听。

若是吴教授在这里,这种阴谋诡计,吴用肯定第一时间能理解。

说起来,吴用已经在盐场效力,算是半投靠梁山。

此人不妨用在诸司,当个提举还是够格的。

跨下马儿慢慢小跑向前方,太阳光下有点热意,不知不觉间,已经是初夏光景。。

第七十五章 金戈将起,好汉近半

石碣村附近原本的农田已经快要到麦收时节。

不少农人在做着收麦前的准备。

在看到王伦等人经过时,这些普通人都是赶紧站在田边路头,躬身行礼。

有点领民参见领主的感觉。

哪怕王伦名义上还只是个反贼。

但所有人都明白,他才是真正的两州之主。

有一些豪绅地主,则是远远的避让开去。

他们不敢如孔家兄弟那样,和梁山拼个鱼死网破。

但对王伦和梁山的观感肯定不好。

自从分配公田和减租之后,所有的两州百姓,也包括青州,密州,济南府,东平府等地的百姓,心思都是变了。

他们的田租很高,最少都是六成,多的达七成。

还要帮主家额外做很多力役,都是免费没酬劳的劳力。

比如帮主家收麦,晾晒,装袋,码放……

修路,补桥,帮主家修葺房舍之类。

要有红白喜事,得主动到场打杂。

否则主家可以随意提高地租,甚至夺佃不租。

那到时候就成了无地可种的凄惨局面了。

但现在有了梁山和公田分配,一切都不同了。

田主们的眼神中,是真的不乏恨意。

因为眼前的地,收成是有着明显的提高。

之前平均亩产一石半到两石。

这就算风调雨顺了。

而现在,最少三石左右。

有的土地肥沃,水源方便的地块,能接近四石的亩产。

简直是惊人。

但考虑到他们被迫减少了一些田租,以免佃农纷纷退租。

这些田主心里就对梁山和王伦极度不满。

收成越高,他们就越恨。

无视这些无能者的眼神,王伦的心情很是愉悦。

迟早会收拾掉境内田产超过正常值太多的大田主。

对中小田主进行约束。

时间不会太久了。

梁山现在前景大好。

山上附近的二十来万亩丰收,近八十万石粮到手。

第一批二百多万石粮,还有大量的肉食从南方采购,经海运北上运到梁山。

加上短期内会有百万贯的现钱收入。

充足的粮食和留下每月几十万贯的保安费治安费收入当日常开销。

梁山已经不知不觉间走出困境,并且积累更深,513发展会更快。

等入秋时……

三百多万亩的公田收入,数字会多到叫人难以想象!

眼前这些无能之辈的些许恨意算什么?

不光是实力暴涨。

更多的人对梁山,对自己只有深入肺腑的敬佩和感激!

“草民见过梁山泊主!”

“王大当家!”

“大当家又来了,俺家建好了,到俺家喝碗茶吧?”

一排排的五间房舍配一间门厅的小院已经建好。

村路也是铺了砖的硬化道路。

前面菜地和猪圈,后面茅房。

还有小院,盖着鸡舍,白天放养,晩上才关起来。

四处都是一副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像。

这个村落,共五百户人家,三千多人口。

分的田是有三万来亩。

有两万多亩是强行划的公田,土地肥沃,近水良田,毫无问题。

不到万亩是河滩田,荒地,肥力不足,灌溉不易。

分到这一部份的,就可以免费用耕牛,农具,种子,分的地也多一些,这样也不会有什么不满。

毕竟稍微辛苦一些,几年后地也就肥沃,收成还会比地少的高出不少。

村中的道路,除了一条主道往外头的官道外,内里也是如一个个“井”字,规划的相当合理。

包括几家合用的井都是营造司事 搜索柒9&562#㈨7<74 先打好了。

近河的人家,用水就更方便一些。

这时代的河水又没有污染。

连生活垃圾都没有。

这年头不存在厨余垃圾这一说。

连粪便都有人花钱买,毕竟没化肥,人的,牲口的,都是肥田的好东西。

很难有剩饭,就算有也是自家的鸡和狗,猪来消化。

鱼牧司和农耕司合作,购入了不少小鸡苗和苗猪,不少人家都签了欠帐单,将这些小东西抱回了家。

这也是未来的希望。

村落没有建草房。

毕竟营造司真的是兵强马壮,在“天工”的加持下,隔十来里建几个烧砖的砖窑简直是小意思,不费多少力气。

烧砖的泥不要钱,煤炭成本有限,打砖胚叫这些百姓自己打,稍微学学就上手了。

几天时间就出一窑几万块砖,够盖几十间房的。

何必再和泥巴,和稻草末一起盖那种不结实,不牢固的草房?

也就是梁山了……

现在整个大宋几千万人,就算是城市都有不少草房,全员瓦房,简直是豪气到家了。

安道全和焦挺,汤隆等人刚到郓州里,看到这些村落时,完全被震惊住了。

而村民们,也就是此前的流民,对梁山和王伦当然也是感激到了骨子里。

这里的日子,比他们在原籍不知道强到哪去了。

天差地远!

首节 上一节 68/2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逆天悟性:异火大陆加入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