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

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 第76节

孔明和孔亮还算是他的徒弟,宋江曾经指点过这兄弟二人的枪棒。

以宋江那三脚猫的功夫,孔明和孔亮是什么水准可想而知。

但因为这两人和宋江的关系,梁山好汉排座次时,这兄弟二人的排名居然还不低。

和铁扇子宋江一样,在地煞中都算是水货了。

“官兵还攻打了几次,梁山军毫无动静,看来王伦是想用打下祝家庄,分田给穷苦百姓来博取名声,遮掩打不下白虎山的尴尬和无能。哼,既然如此,就需得帮你好生再宣扬一下才是…~~…”

宋江眼珠有些发红。

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嫉恨王伦。

只有一种隐隐的感觉,这个王伦和自己相当犯克。

此人崛起之后,宋江在绿林,在县衙,包括宋家庄,真的是事事不顺。

甚至是狼狈不堪 搜所4㈤9{7+75}050} 。

而今对方大势已成……成为两州之主,甚至附近五六个州,五六十个县均为其掌控。

麾下数万精锐兵马。

几十个有头有领的绿林中的成名好汉。

自己却是落拓无比,还是一个小小押司。

而且还是个穷困潦倒的押司……

宋江不禁悲从心来。

其实他的答案相当明显。

宋江在江州的题词就看的出来,此人表面和气,内心潜藏雄心壮志。

现在一切冰消瓦解。

冰山融化,内里只是一个卑微的小人物。

以往的种种手段,心机,和王伦相比就是不折不扣的笑话……

时间匆匆而过。

转眼已经是五月中旬。

王伦往白虎山的路途中,很多村落已经在收割麦子了。

农耕司的效率也是极高,这些村子的田地多半已经是分过了。

王伦可以看到沿途的田亩中都插着新的地牌,显然是有了新的主人。

和梁山的田租契约,多半人选择是交四成地租。

这些地已经是熟地,农人们也苦惯了,不太需要新的农具和使用耕牛。

他们宁愿透支自己的身体来耕作,只为给自家多留一些家底。

对这种选择,王伦和各司的吏员们也是选择尊重对方的决定。

这些农人也有房舍,他们虽是羡慕流民们的新房,但也同样不太可能借钱来盖房。

毕竟已经有房可住。

欠一笔要还多年的欠款,虽然是无息,还是叫这些本份的农人心中不安。

他们宁愿多收一些粮食在家,多攒一些钱。

扯布制衣,制鞋,看着自家的粮囤里堆满粮食,这才是最为要紧之事。

苦上几年,翻修房舍院落不迟。

在王伦和替天行道大旗经过时,不少百姓从村落中跑出来,趴在路边躬身行礼,甚至有些跪伏于地,行稽首大礼。

对王伦来说,花掉的钱才是钱。

随着营造司造出来的货物越来越多,盐货也出货顺畅。

加上原本的收入。

以梁山现在才一万兵马的规模,收入已经极度饱和。

这个时候进行梁山版的土地赎买和分田恰当其时。

把钱用掉,把地弄到手。

此后每年有源源不断的田租。

在“神农”加持下,年年都是丰收,只是根据地块肥力和水利的不同,各有高低。

如果梁山一切顺利……年底前把京东东路各州拿下。

按现在的模式把地都分掉。

近八千万亩地,王伦已经调查过了。

京东东路,后世山东地区,原本就是华夏的重要的农业基地。

不论是粮食还是蔬菜,还是水果,都属于第一梯队成员,综合评定下来的话,应该算全国第一。

单产有超过它的,但综合绝对是它最强。

这一块地方是宝地,就如成熟的果实一样,快落到王伦的手中了。

快了,快了……

“大当家!”

李应策马从后方赶了上来,抱拳一礼。

上任军令司之后,因为有不少熟习流程的吏员辅助,李应也是迅速进入了状态。

栾廷玉,杜兴,扈成等人开始接受军训,他们希望能带兵,而不是进入诸司。

“张青,孙二娘等人已经完成武官军训,按大当家的吩咐,张青入农耕司,朱富和孙二娘入军情司,汤隆入营造司,焦挺入军训司。扈成等人还在训练,待完成后再行安排。”[]

“嗯,可以。”

“安道全掌厚生司,曹正也入厚生司,掌屠宰场事宜。皇甫端掌鱼牧司,阮兄弟就退下来只管带兵了,他高兴的很,当众翻了几个跟头。”

李应含笑说着,王伦也是笑了起来。

叫阮小七这夯货管鱼牧司也是真为难他了。

现在这些身手过人的好汉,逐渐从诸司脱身。

“还有,按大当家吩咐,军令司与军训司,军械司,军需司,库藏司做了夏季招兵和训练计划,初步是打算招募一万八千人左右,要求是能举百斤石锁过肩,能射五十步靶十中七靶以上,能在两刻时间跑完十里路为合格,可以入营训练。待遇上,月饷一贯,粮二石,冬春各有布匹,棉花,柴薪,盐等物发放。”

王伦听完,点头道:“就按这个标准实施,尽快在一个月内完成编组,两个月后训练完成,新军授旗。”

“是,大当家。”

李应干脆利落的一抱拳,接着便是掉转马头离开。

这是个人才。

知道把事做好就行,逢迎拍马并无用处。

王伦心头也是一阵轻松。

人才陆续加入梁山,可用的合用的也是越来越多。

不象去年,大小猫十来只,人人都要兼职,要不是有技能加持,怕是要事倍功半。

目前梁山军正军有一万人,陆续加入的绿林中人和各山寨过来的精悍喽啰有两千人左右,他们已经在陆续接受训练。

再招募一万八千人,梁山军的规模会达到三万人。

再过几个月,可以再招募两万人左右,年前达到五万人规模就可以了。

梁山目前走的是精兵路线,宋军倒是有六十万禁军和大量厢军,有何用处?

养着没用的军队,徒耗钱粮,才叫“冗”。

待遇来说,宋军禁军的军饷分为好几个环节,一是正常月饷,二是口粮,三是冬春衣,四是盐菜钱,五是三节的正常赏赐,六是特殊情况下的赏赐,比如新君登基照例有赏,没赏的话就会军心浮动。

一般来说,禁军能拿到五六十贯钱,加上几十石的粮食。

如果不克扣的话,足以养家。

老汉焦流4⑼14979{43

但到了宋徽宗时期,吃空饷和克扣军饷也成了常态。

禁军领着不到一半左右的军饷,加上做点小生意,给大户跑腿之类,才可以养家糊口。

梁山军月饷一贯加两石粮,足够养活一家老小。

还有冬春衣布棉花,赐盐,柴薪,日子已经很舒服,最少是温饱阶段了。

但这只是普通将士的待遇。

按年资,军功,普通将士分为一二三等,然后到了伍长级别,就是钱一贯半,粮三石,这就是小康级别了。

再到什长,就是钱两贯,粮三石。

屯长,就是钱五贯,粮五石,年收入等于是一个拥地百亩的小地主。

都头,月饷钱十贯,粮十石,就是在二三百亩地的中小地主的纯收入了。

指挥,月饷钱三十贯,粮二十石,等于是地产五百亩的纯收入。

千户,月饷钱五十贯,粮五十石,千亩以上的地产才有的收入水准。

梁山军暂且是编到千户级别,也就是好汉们担任的最高军职。

指挥五千人的都指挥,王伦暂且没有任命。

梁山军规模还小,等到达五万人的规模时再考虑也不晩。

至于待遇,可能是月钱百贯,粮百石,比朝廷的都指挥级别相差不多。

王伦也是感慨,宋朝的官员待遇太好了!

一个国子监博士,不带知军,监贴职,没有公使钱和职田收入,一年光是正职俸禄就有近六百贯钱。

同样级别的明朝官员,一年才三十多两银子,到洪武后期和永乐年间,还有一半发宝钞,或是拿胡椒,苏木抵工资。

相比宋朝官员,大萌的官员简直就是乞丐啊。

首节 上一节 76/2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逆天悟性:异火大陆加入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