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

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 第99节

军队爱民护民。

梁山军甚至有活动,经常会帮助村落挖河,修路,包括给百姓打井这些大规模的活动,军队都会出动。

百姓偶尔也会费力出动全村的人包大量的肉馒头,配上一定的肉食之类,送往军营犒劳那些将士。

农耕司的人经常出现在田间地头。

村里的马厩,牛栏里的挽马和耕牛也越来越多,租用者不用再排队了,几乎随时都可以。

农具都是营造司打造的精铁好货,犁,铲,耙,叉……样样都闪着寒光,在地里做起事来事半功倍。

还有军队巡逻,维持治安。

根本没有人敢小偷小摸,或是打架斗殴。

欺负外乡人之类的事,从来没有发生过。

吃食都是厚生司发下来,在收获前都是免费供给。

此后按年分批交还就可以了。

村人生病也有厚生司的医生来诊治,诊金和药材也是暂借,有了收成之后可以慢慢归还,不必砸锅卖铁,更不必卖房卖地卖儿卖女。

王伦大当家也经常带头领到各村巡视。

大当家毫无架子,经常观看地里的庄稼长势,看各种相应的民生设施是否配套到位。

也会问吏员有无犯禁,有无欺侮村民,勒索百姓之事发生。

虽然军法司的人经常来调查,但大当家亲自问,效果和感觉也是不同。

所有随行的吏员都会变得极为紧张。

这样一村一村的巡视,盛夏酷暑也没有停止过。

梁山不光是好汉英雄,打打杀杀。

更多的细节就是在王伦这样巡行,处理军政事务,调整架构,包括生产,耕作,运输,治安,教育,民生……类似种种的安排中,一个基业才能如外人看到的那样,一直是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岳飞等人,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下,怎么可能不对梁山产生真正的归属感?

看到大旗升起时,不光是这一伙少年激动的热泪盈眶,便是成年人也有不少唏嘘不已感慨万千的。

“唉,就盼日后能这样下去就好了!”

“是啊,有田有地,没有官吏欺负,也没有坏人欺负好人,没有苛捐杂税……当年王安石相公搞的那些变法,无非就是要富民强国,现在梁山算做到了!”

“就盼官兵不要来打梁山,咱们能这样过下去就挺好。”

“这,不太可能啊。”

“哼,反正在赵官家治下,俺是一天好日子没过过,谁来,俺都跟着大当家同他拼了!”

“俺也是!”

“俺也是,他娘的,赵家连蚊子腿上都要割肉,此前盐六十文一斤,现在大当家卖俺们十文一斤,就冲这个,俺就和赵官家拼了!”

“龙椅就该王大当家做,天下人就都有福了!”

最后一个人说的话,过于大逆不道。

一时冷了场。

但众人的眼眸中,明显都是显露出赞同的眼神。

后世再怎么吹大宋,大宋也确实有超高的财政收入,铁矿,炼钢,工业,贸易,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也对文人士大夫极好。

甚至宋律也不会轻易杀人。

很多罪名在汉唐都是斩首,到大宋可能就是刺配。

无论如何,宋朝是古典主义华夏的巅峰。

渣渣龙备佣群18798㈠389

文明是在进步。

但细民百姓被压迫,被苛捐杂税压的喘不过气来,在士大夫,文人,商人,地主,城市居民享受大宋的繁华富裕的同时,这些普通的农人也承担着极大的痛苦。

看着眼前的种种。

听着议论。

岳飞的脑海中也是罕见的跳出一个念头:“皇宋为梁山取代,对天下人也许是好事吧?”

他被自己吓了一跳。

但看看四周……

伙伴们显然对刚刚的话并不抵触,甚至一张张脸庞上都露出颇为赞同的神色。

想当年……

跟着周桐习武时,大伙儿可都是说要习得一身本领为大宋效力,忠于赵家君皇……

岳飞突然自失一笑。

谁对百姓好,谁才是真的帝王之姿!

学堂里老师也是有现实的教材,令所有学生都是大开眼界。

皇宋收了租庸调之后,又加征的各种杂税,各地州府匪夷所思的各种收法,正赋之外,各地的各种杂税多如牛毛。

各种明耗、暗耗、折变、和买、预借、义仓、脚钱等等。

杂税有各种头子钱、科罚钱、契约钱、勘合钱等等;“其色不一,其名不同,多随所在有之,不能尽举”。

南宋又立经总制钱、月椿钱、版帐钱等等,如台州的税目,计有上供钱、折帛钱、坊场正名钱等等,总共四十四项,其中的正税仅有上供钱、绸、绢、绵四项,其余四十项均为附加税和杂税。

宋朝又不杀士大夫,贪官别说被处死了,甚至很少有被问罪的。

南宋年间,某知州兴造工程,又不肯给征发的徭役足够的保暖物和吃食,结果前后冻饿死了一千多人。

这是何等惨剧。

结果被有良心的官员发现,上奏弹劾,朝廷这才派人过问,最终那个官员也就是被贬职而已。

此类事,在北宋还少,北宋不缺名相,徽宗之前吏治还算好。

南宋就是彻底的一团烂污。

从头到尾都是对小民敲骨吸髓,对读书人和士大夫则是百般宽容优待。

徽宗治下,不光是杂税,还有大量任用奸臣,败坏吏治。

花石纲和括田法所害超过百万人。

大量农民起义就在此时爆发。

经过这些教材的教育,再结合自己看到的现实……

这些少年已经明白,皇宋不光是奸臣作祟,遍地贪官污吏害人,问题其实是出在那位九五至尊身上!

甚至当年章惇的评价,现在少年们都知道了。[]

430 “端王轻佻,不可为人君。”

原来如此!

既然皇帝如此胡作非为,君待臣为草芥……

臣自然能视君为寇仇!

想通了的岳飞也是通体舒泰!

这一刻,也可以视为岳飞真正成长的开始。

原本时空的岳飞,哪怕将要被处死,也最多是:天日昭昭!

而这个时空的岳飞……若是知道赵构要对付他,将会直接举起反旗!

这便是梁山学堂教育的成果。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华夏向来不缺反抗的种子。

贵族制在陈胜吴广起兵喊出口号时,在华夏就被粉碎了。

阳谷县。

因为是济州比较偏远的县,梁山的影响要稍弱一些。

在林冲的率领下,一千骑兵,两千步兵,加上扈成率领的各司的官吏大批赶至。

以力量威慑城中的驻军和官员。

还好,打下祝家庄的余波还未彻底散去。

此次扈成亲自前来,也是有借助此事的打算和想法。

另外扈家在阳谷还是颇有能量,在城中也是埋有伏兵。

真要打起来,也不至于要攻城,直接有几百人出面抢下城门就好。

好在一切顺利。

阳谷知县率本县马步都头和乡兵,以及县丞主簿在内的所有官吏,大开城门迎接梁山兵马和各司的进驻。

阳谷知县是一位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子,眉宇间颇有忧郁之色。

林冲下马,抱拳笑道:“李知县,一会有人送你去石碣村,那里有官员们的培训班,您去学习一下,就能到我梁山诸司做事了。”

李姓知县愕然道:“不对啊,不是有两个选择,一是离开,二才是效力吗?”

林冲笑容可掬的道:“您还有另一位知县大人,都是王大当家特意点明要留下来的,请您不要叫在下难做。”。

第九十四章 人才如潮涌,兴旺景像

被王伦点名留下的就是李纲。

这位十来年后的名臣现在只是个知县。

政和二年李纲中进士,授承务郎,镇江府教授。

宋朝进士和明清不同,起步较低,很少有直授知县或留京任职。

首节 上一节 99/2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逆天悟性:异火大陆加入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