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诸天地球大融合

诸天地球大融合 第222节

等到的所有人都吃完了饭,庄焱和叶寸心被派来陪着他们三个在主世界游玩,他们俩也是有经验的,之前赵宋的那些人都是他么接待的,朱元璋之前也是他们俩陪着的,所以一事不劳二主,接待的事就全都交给他们了,反正他们闲着也是闲着。

他们俩带着三人组从地下到了地上的传媒公司,从正门走出来的时候已经都换上了主世界的流行服饰,那些千禧的服饰也都给换掉了,那些的风格都太老气了,有些暮气沉沉的,和现在的时代完全的不相容的,有些落伍了。

不过也是,那是时代的人还都有些迷茫,有些不知前路,在服饰的选择上不是过于老气,就是过于杂乱,完全的没有自信。

“穿这个衣服没事么,这都没有什么名牌呀,穿出去是不是有些不体面了?”

孙楚斟酌这词汇说道,他想说的不是不体面,而是没有穿那戴些欧米的名牌服饰,会不会有些丢人。

“这身衣服价格在市面上是三十万左右,用的是贡缎,缝合用的金丝线,都是顶级大师的手工力作,比那些名牌好多了,鞋和皮带也都是手工真皮的,我们在你们来之前订做的,绝对合身。

还有你们的手表和配饰也都是手工打造的,全都是全球仅此一件的,这些都是我们卓群卓总的私人珍藏,你们是贵宾我们才给你们拿出来用的,其他人想动都是不可能的。”

庄焱神色严肃的说道,他说的都是实话,这三位一出现在龚汉章的落脚点,这些衣服鞋帽卓群就让人去制作了,就是为了今天用的。

“都这么贵么?卓群这样是不是太奢靡了?”

孙楚立刻觉得自己穿的就是一堆钞票,连路都有些不敢走了,脚都有些发软。

“奢靡,不奢靡,这些衣服可是有防弹功能的,都是实用品,不是奢侈品。”

叶寸心笑着说道,当然是奢靡了,但是要的就是这份奢靡,想当初隋炀帝四十里丝绸缠树虽然都是后人加上的,但也是有着实例的,那就是王凯与石崇斗富的故事,虽然结果都不好,但是却告诉了后人财力也是可以展示出来的。

而现在卓群就是在展示自己的财力,或者说主世界的财力,只用在大多数人都不愁吃喝的时候,奢靡之风才会出现的。

在古代这是亡国之像,在现代这却是经济繁荣的表现。

出了传媒公司就是影视城,这里每天都有大量的剧组在这里拍戏,每天出现的剧组都是不下十只,虽然有很多都是无法上映的,但是不得不说这里是十分的热闹。

“这是影视城,就开在京城的边上吗?这里有些鱼龙混杂了,是个不小的安全隐患!”

阎建平看了一会儿,就觉得影视城开在杨宋镇不是个好选择,这里的人员太复杂了。

“我们这是是娱乐至死的时代,这是盛世的标配,只有在国泰民安国力强大的时候,人民才会来追求这些的,至于鱼龙混杂,我们要的就是鱼龙混杂,每天在这里进出的流动人口可是过十万的,这里面可是有好几万是我们公司的人,要是这里的人来历都是清清楚楚的,犹如泾渭分明的话,我们怎么安排人呢?”

庄焱看着带着他们边走边说道。

“庄导,庄导好。”

一路上不时的有人和庄焱打着招呼。

庄焱也都一一的回应了。

“小庄,他们怎么叫你庄导呢?你是导演么?”

陈朗听着那些人的称呼问道。

“是的,庄焱呀,是戏剧学院导演系的高材生,而且呀,还是好几部军旅剧的导演呢,收视率还都是不错的,这里的老人和常驻人员,几乎都是认识他的,他拍的军旅戏可都是真实的哟,为我们征兵做出不小的贡献呢。”

叶寸心挽着庄焱的胳膊说道,庄焱拍的片就是《士兵突击》、《我是特种兵》、《火蓝刀锋》这些的,都是将这个世界的真事拍成电视剧放给民众们看的。

------------

第八十五章 千禧世界对主世界的调查1

“没想到你还有这种本事,你还真是深藏不露呀。”

孙楚看着身材健硕的庄焱说道,他可是看到了庄焱早上的训练内容了,在早上的那群小超人里,他和其他几个人的训练强度也都是最高的,可以说是牲口级别的训练强度了。

而且阎建平之前也说过了,这小子的手里人命也是不下百条的是一个纯粹的战场杀戮机器,还是高效的那种,没想到居然还能拍戏,还有很高的收视率,真是人不可貌相了。

“我拍的都是一些真事,只是把他们给改变了一下而已,都是些征兵片而已,没什么的。”

庄焱摆了摆手,表示这不是自己的功劳。

“征兵片?怎么你们征兵很困难吗?”

阎建平听到征兵片就询问了一下啊,他们那个时候征兵还是很容易的,对学历的要求也不是太高,在农村很容易就能征到大批的优秀兵员,所以不是很理解为什么要拍征兵电视剧。

“那倒不是,征兵还是很顺利,但是我们的要求很高的,现在需要的都是大学学历的兵员,对这些人就需要征兵片了,这种光鲜亮丽,极为刺激的片子可是很能吸引这个时代的年轻人的,他们厌恶千篇一律,追求的是与众不同的人生,我们就告诉他们,军队就是让他们与众不同的最佳选择而已。”

庄焱笑着说道,他倒是很满意自己能够学有所用,为自己心爱的部队做出贡献。

陈朗也从这些对话里得到了一些情报,主世界的军队现在需要大量的大学生兵,这应该是装备越发先进的原因,他们千禧世界也要为这些事做准备了。

不能事到临头才去准备,现在就要开始学习如何拍摄征兵片了,或许可以把这个世界的征兵片拿回去播放,这应该是可行的。

阎建平也从庄焱的话里得出这些结论,他和陈朗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知道对方也发现了这点。

他们一路闲逛着就离开了影视城,开着车向着市区驶去。

这一路走的全都是繁华的商业区,或者是人员密集的工厂和学校,都是些方便三人组收集情报的地方。

这也都是设计好的路线。

就是让他们看现在的繁华,就是要让他们知道主世界到底有多发达。

而这也是他们想看的。

通过商品数量和种类的多寡能看出一些经济的繁荣情况。

工厂的开工情况可以看出一些关于失业率的问题。

学校可以看出社会人口结构的问题。

三人组一路上都是多问多看多走动,而小庄和叶寸心却是三人不问不说话,尽量的不去干扰三人的收集。

到了晚上他们回到酒店后,就将一天收集来的情报,进行了汇总和分析。

“他们的商场里面出现的服装鞋帽和日化用品这些商品里,买的最火的不是那些国外的名牌产品,而是一些本土品牌,根据我的观察他们并不是不喜欢那些名牌,也不是没有钱去买国外的名牌,而是他们的消费更加的理智一些,买东西的时候不只是在看牌子,而是在进行这对比,还有那些本土品牌的质量和价格都是很高的,而且他们之间是有着价格分成的,从低端产品到中高端和奢侈品是一样都不缺的。”

孙楚负责的是经贸,他注意的当然也是这个,在千禧世界卖得最火的都是哪些国外的名牌,而那些国产品牌不是没人想买,而是大部分都是开放市场中被那些外国品牌收购了,然后又都放弃了尤其是服装鞋帽和石化用品这些最常用的东西,几乎完全的国外品牌和合资品牌的天下了,而在主世界,人们看的和买的最多的都是些正统的国货。

还有哪些作为高端品牌和奢侈品的国货,在千禧世界就更是不可想象了,这种最赚钱的奢侈品可都是国外的品牌,一提起国货,千禧世界的人们都会认为是土,是落伍,不潮,哪个人要是一直使用国货,这个人就一定会被排挤的。

“这个世界的消费理念和我们里有些不同,他们的国货品牌维护的都很好么。”

孙楚笑的有些苦涩,千禧世界里国货已经快要消失了,而大家还在说这是在进步,这一点让他在对比了俩个世界后,有些不舒服。

“你说的那些还都只是些日常用品,我们经过的那些住宅小区,也没有发现那些和我们那边一样使用洋名的,用的都是古代名字,不是以宋代的名人的故居定名,就是诗词的截句定名,还有的直接按照古代的宫殿定名,在对抗外来文化上面,他们做的也是很不错的,而且那些房屋的建筑风格也不是现代那些了,都是带着诸夏古典风格的,老一点的建筑还是现代风格和西式风格,而越新的就越是古典的中式风格。”

陈朗翻看着路上拍摄的照片和录像一点一点的查看着,那些冷冰冰的西式风格在一点点的消失,即便是没有消失,在房产的价格上也是低于那些中式古典风格住房的。

这让他感觉主世界在建筑上的崇洋媚外在某个时间段被人用外力给斩断的,而且就是在这几年之内。

陈朗的感觉没有错,确实是被人斩断了,还是蛮力斩断的。

动手的人就是卓群,方法也是很简单的,拿钱砸出来的,他对着那些在10年以后出现的古典中式风格的小区花高价钱购买,而且是那种倍数以上的价钱购买的,有对那些西式现代风格的住宅和房屋,压低价钱,再通过上面的配合,造成了在楼市的低潮期,中式风格的逆势而起。

大家都是买涨不买跌的,而中式风格的房屋在涨钱,而且是那种拿到手里没几天就开始翻番儿的涨法,这明显是买到就是赚到,而西式风格今天买了明天就是八成的价格了,这谁受得了,当然是赶紧的抛掉手里的,老房子去买那些新盖的中式房产。

就这么一涨一抛,连续的玩了有半年多的时间,诸夏的一线城市,就都开始追捧起中式风格了,而那些西式风格的房屋和住宅,就这些被人抛弃了。

一线城市的房屋建筑的流行风潮,在短时间里就席卷了整个的诸夏,在经过了俩年的发展后,现在的那些西式建筑就便成了底层民众的住宅区,而中式建筑则成了中产阶级和那些有钱人的亲睐住房。

做到这一切卓群可是花出了上万亿的人民币,本来也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自己顺心,没想到的是他这一顺心,却改变了整个诸夏的房地产市场。

------------

第八十六章 千禧世界对主世界的调查2大豆战争

要说卓群真的有那么大的能力,改变国内的地产市场的一些格局么,当然是不可能的,他只是开了个头。

在后期真正发力的是那些地产大亨,他们可真的是手眼通天又机敏果决的人物,在卓群第一次出手的时候就开始了对地产市场的调整,以求来迎合诸夏额变化。

一个个变得那叫一个快呀,今天还在鼓吹欧式极简建筑风格,半夜就换成中式古典风格的宣传页了。

这些衣食住行的东西是最常见的东西,也是能在潜移默化间给人洗脑的东西,而现在这些不是国产就是国风,在潜移默化间,将民间那种崇洋媚外的风潮,给打断了。

这些都是都不是三人组能知道的,他们只是看见了大家都在使用着国货,外国商品的影响力和挂着外国名的建筑正在一点点的消失。

只是觉得主世界的爱国主义教育弄得不错,想要取取经,完全都不知道这些是多么的机缘巧合。

他们依旧在讨论着在这个世界看到的东西,并开始在文件上不停的写写画画。

“他们的食材价格倒是十分的低廉,比我们那个时候都低,而且,不知道为什么那些豆油桶上都是写着,国内大豆,非转基因,没有这些的,那些进行采买的大爷大娘们都是不要的,即便是价格低他们也是不要,我都不知道是什么要写上这些。”

孙楚翻看了了自己对那些食材和粮油的记录说道。

诸夏在1995年以前一直都是大豆的出口国,即便是到了千禧年,那也是世界前四的大豆出口国,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在未来的某一天诸夏会从大豆的出口国变成世界最大的进口国。

说来惭愧了,早在4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种植大豆了,诸夏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大豆源产地。

直到1995年,我国还是大豆净出口国,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90%以上,年产1000万吨左右,不仅自给自足,还能向日韩出口。

从96年以后我们就开始成为了一个进口国。

从诸夏理念的大豆进口从数据上看,1996-2001年六年的进口量分别为111万吨、279万吨、320万吨、432万吨、1042万吨、1394万吨。

在这个时候,诸夏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量约占世界贸易总量的13.。

2003年中国进口大豆达到2650万吨.这一年国内大豆进口量首次超过国内产量。

而在2004年前后发生的一场最激烈战役(被业内成为“大豆战争”),国产大豆一败涂地,彻底失去了与进口转基因大豆相抗衡的机会。

这场大豆站争看起来是发生在2004年,实际上在2001年就已经开始了。

那一年诸夏的大豆进口量从一年前的432万吨猛增至1045万吨,增长了2.5倍。

诸夏的榨油企业和豆粕饲料的需求是越来越大,而诸夏自己的产量还不到自己榨油企业的需求量的一半甚至是五分之一更不要说豆粕饲料的追求了。

到了2004年,诸夏的榨油企业每年需要产油7000万吨。当年,我国的大豆产量是1000万吨,从国外进口2500万吨。

也就是说这些大豆只能满足一半的需要,在多就没有了,而且一旦都给了榨油企业,那饲料就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诸夏不得不去买外国的大豆,尤其是白头鹰,这个当时世界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早在2001年,白头鹰的资本家就开始在全球炒作诸夏的大豆需求旺盛,一步步推高大豆的价格。

国内的豆农看到价格飙升,以为赚钱的机会来了,于是大量扩种。压榨企业更唯恐落后,纷纷投资增产。

2004年,白头鹰传出“大豆普遍减产”,诸夏的粮油企业听闻,便在期货市场高价买入,转基因大豆的单价暴涨到2倍左右。

然后,谁也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白头鹰突然公布,当年的大豆没有减产,反而大幅增产!

接着,全球大豆价格断崖式下跌。

从2004年4月到12月,白头鹰大豆从1064美分蒲式耳,跌到500美分蒲式耳,拦腰跌去一半还多。

国内的大豆价格也一路下滑,当初那些花大价钱囤货的豆农、豆商,全都血本无归,不少人都准备去天台了。

而在这次事件里损失最大的,

是国内的榨油企业。

首节 上一节 222/10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灵气复苏:我回收超级加倍

下一篇:诸天:从玄黄大世界开始无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