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诸天地球大融合

诸天地球大融合 第25节

第四十三章 民以食为天

“那就赶紧看看吧!”

一听和自己的性命有关,赵恒就急了,不管以后怎么样,先看看再说。

“官家,按照记录上卓群所说他认为我们最看重的会是种子,和那个化肥,臣就来看看这两样到底是什么样的宝物,能让他如此自信……”

丁谓话不停手也不停,很快就找到了一个标明为种子的文件夹,随手就点开了。

“我来看看,什么样的种子,能比占城稻好多少?”

占城稻亦称“早占”、“早米”、“早占城”。宋代水稻良种。真宗大中祥符(1008—1021)年间从福建推广于江淮、两浙等路。

根据古书记载,占城稻有很多特点。一是“耐旱”。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

此时占城稻已经开始了种植,虽然种植面积小,却是宋朝公认的良种,亩产应该有309斤。

“我来看看,杂交水稻,嗯,也是稻种,还有宋朝亩产的对比,大宋南北亩产平均309斤,不错,不错,我来看看……”丁谓看着屏幕揉了揉眼睛,之后呆若木鸡的看着屏幕嘴里念叨着“亩产800公斤,亩产800公斤……”

“谓之,谓之。”寇准看丁谓一直在哪念念叨叨的,就推了他一下,问道“谓之,你看见了什么。”

“我也看看”说完看着也看向了屏幕,“谓之呀,不是我说你,大丈夫当麋鹿兴于左,而目不……”

“假的,不可能,这时障眼法,怎么可能。”寇准在大殿内突然开始了踱步,“不可能,怎么能差这么多。”

“平仲兄,这应该是真的,卓群不会拿假的来哄骗我们。”丁谓此时也回过神来了。

“杂交水稻必须得到稻种,年年都要!”丁谓咬牙说,“答应卓群,他不是要三层么,给了,只要给种子就行。”

“那可是三层产量?能种两季的?”寇准说道“太多了吧,那可是一亩千斤呢?”

“那也给,拿到种子一年亩产3000斤,给他一千斤又如何。”丁谓的牙咬的咯吱作响,“我是计相,由我来定,再说我们没种子,而这个种子你也看了,只能产粮,不能留种。”

“你们在说什么?”王旦喝了盏茶,问道“种子,亩产1600斤的种子,能种两季的种子。”丁谓咬牙说道。

“你说什么?”大殿内处寇准外的其他人都看向了丁谓,连门口的兵士都把耳朵竖了过来。

“谓之说的没错。”寇准叹气说道,“所以,三层吧,唉~~”

殿中几人都是看过记录的,三层的粮食产量换种子,当是他们看时还以为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儿狂言,没想到自己才是井底之蛙。

一时间殿内鸦雀无声,只有丁谓还在查看着其他的种子。

“张杂谷,粟米,亩产400公斤以上。”

“杂交小麦,亩产600公斤。”

丁谓每念一个种子,众人就心痛一分,三成产量换种子,太心疼了,大家伙都快哭出来了。

“懒人稻?”丁谓念到了最后一个种子,“不需每年播种、插秧,只需栽一次即可多年收割。亩产600公斤?”

“都是好种子,这个懒人稻多要一些,不过,不能给三成,最多两成。”王旦说道“试试看吧!应该可以的,他要粮,我们要种,谈谈吧。”

“诸位,还没完呢!”丁谓看着其他的文件夹,“蔬菜种子,各式各样的,各种种子,亩产都很高呀,从最低的几百公斤,到最高的上万公斤,这些种子也是要的。”

“亩产万斤哪,真是厉害啊。”

“这还有呢,土豆和红薯?西北种植,亩产上万公斤,可以代替主食呢!”

丁谓一样一样慢慢的看着,看到最后,“皇竹草,草中皇帝?”

“有何用?哦?用来喂养牛羊和禽,鱼?”

丁谓看完种子一类,回头看向大殿中的众人,说到:“这些种子我们一定要,但是不能给三成粮了,最多两成,再想要就让他来买。”

“他不是要做大粮商么,那就让他拿钱来买,就要他们的钱。”丁谓说道。

“为什么,有又要用他们的钱了。”赵恒问道:“朕有些不明白。”

“他想让咱们为他们产粮,应该不只是产量,应该还有别的。”丁谓没有回答赵恒的话,而是看着其他的几个文件夹,上面写着,规模化养殖技术,牛羊大规模养殖技术,家禽养殖技术,淡水鱼类养殖技术,可惜这些文件夹都是空的。

“看看吧,大规模的家畜和家禽的养殖技术,要是有了这些技术,全国的百姓天天吃肉的都可以了?那可是真正的盛世呀!”丁谓不无感慨的说。

“吃肉?什么肉,是羊肉么?”赵恒欢快的问道:“能够在中原养羊么?”

赵宋皇帝都十分的喜欢吃羊肉,这是有祖训的,皇宫有御厨止用羊肉的说法。传说羊肉泡馍就是宋太祖赵匡胤落魄时发明的。据记载,宋太祖宴请吴越国君主钱俶的第一道菜是“旋鮓”,即用羊肉制成。

据史书记载,有一天,赵匡胤半夜突然坐起来,也不睡觉,也不说话,原来他此时非常想吃羊肝汤,却犹豫不决,正在天人交战,不肯下令。左右侍从一脸茫然,说道:“您有什么事就吩咐吧,我们定会照办!”赵匡胤想了又想,最后回答道:“我不说,如果说了,每天必定有一只羊被你们杀死!”当然,还有一种说法,赵匡胤属猪,因而他不但不吃猪肉,还把猪视作宠物,经常蓄养。这一祖宗家规,从太宗起都严格遵守,其后的帝王都不吃猪肉,一直延续到熙宁年间。不管怎么说,反正赵匡胤是把爱吃羊这一嗜好流传给了子孙。

宋真宗时御厨每天宰羊350只,仁宗时每天要宰280只羊,这都是有史料记载的。

想想吧,这几百只是每天的用量呀。

虽然宋皇室那么爱吃羊,但是宋朝产羊的地方不多,主要依赖进口。但是辽国又规定羊不许出境,于是只能进行国家贸易。宋仁宗、英宗时,朝廷从“河北榷场买契丹羊数万。”这是多少钱,都是高价羊。

所以,赵恒听到大规模的家畜养殖第一反应就是能养羊么。

所以说中国人从古至今的第一动力就是吃,想想看第一个把狗尾巴草培养成小米的人到底经历了么?第一个喝牛奶的人又经历了什么?

------------

第四十四章 大怂要崛起

“官家,不止是养羊,还有养牛,养猪的技术。鸡鸭也能大规模养殖,还有鲤鱼呢。”丁谓说道。“猪,谁会吃呀,那都是贱肉,怎么能吃?”赵恒嫌弃道:“还是羊肉好吃,要是牛羊多的话。”

“官家,方法是有,但是没写呀。”

“没写呀!”赵恒表现的好失望。

“官家,之前我只是认为不过是不错的良种而已。”丁谓摇头说:“官家您不是问为什么又要用他们的钱么。”

“唉。”丁谓叹气道:“这些种子只能有他们的钱来买,不然粮食打出来了,我们也没法收。”

“那不是和交子一样的钱么,交子都出了问题,他们的钱难道不会出问题么?”王旦问道。

“这个问题我也想知道,所以我们才要用他们的钱,不只是用他们的钱,还要了解他们是怎么做的,之后我们也要重开交子!”丁谓说道:“毕竟交子方便呀。”

“再看看还有什么吧!”丁谓回头看着电脑,开始查找起来。

“谓之,你就敢用他们的钱?”王钦若问道:“交子之事不可重演。”

“我也不想用,但是……”丁谓看着电脑说:“不要不行呀,那么多的粮食可不是好事!”

“百姓有粮如何不是好事?”王旦疑惑道:“有了粮不就能吃饱了么,再说,这么多的粮,可以卖钱呀。怎么不是好事?”

“王相是官宦世家出身吧?”寇准问道。

“家父出身乃是太原王氏,致事前乃是尚书兵部侍郎知制诰,后又加集贤院修撰,迁翰林学士。”王旦向天一拱手问道:“我出生官宦世家关粮食何事?”

“因为谷贱伤农呀。”丁谓说道。

“此事容易,让厢军去南方军屯种植那些水稻不就好了!”王旦安排到:“史书上写了,南迁之后,江南开发,天下皆言,苏杭熟天下足,我们选派得力的能臣干将,带领厢军南下屯田,产下粮食,厢军留下三成不就好了。”

“我们拿到七成粮食,就可以和卓群小子来谈判,到时我们只给他这七成里的三成,不就好了么?”王旦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继续说:“剩下的粮食我们即可以卖给他,也可以囤起来,以备荒年,再有多的,那就低价卖于百姓,平抑市场米价,再说有了粮,禁军的操练力度,也可以更强一些,三日一操改为每日一操,兵马更强一些,再去打燕云十六州吧,现在,北边还不能动呀。”

“定国,你准备一下。”王旦这时拿出宰相的手段,“你是枢相,选派一批厢军前往江南开辟田地,准备屯田,兹事体大,由你亲自负责。”

“那辽国那边?”王钦若问道:“当如何?”

“随他们去打,我们不去打他,直接灭了李德明,将河西之地完全纳入宋土。”王旦敲着椅子“到时多多训练骑兵,只要粮草跟得上,就让那些将军去练兵,一两年后我们再去打燕云十六州,到那时兵精粮足,一战灭了他契丹。”

老实人王旦说的话杀气十足,吓得殿内众人不知所措,都直愣愣的看着王旦。

“老夫王氏一族可是出过武庙七十二将的。”王旦喝着茶说道:“兵事老夫也懂!”

“王相家学深厚,源远流长。”寇准讪笑道。

“我怎么就把这事忘了呢。”寇准心中一寒“不该去惹他呀,王氏多出狠人呀。”

“定国呀,既然王相这么安排了,那你就带人去江南屯田,回来后政事堂宰执之位定有你一席。”赵恒保证到。

“是,陛下,臣现在就回去准备,一切都听朝廷的安排。”说完,王钦若就退出了延福宫一路狂奔的就跑回家了一句,就像身后有只老虎在追他。

“定国,他跑什么?”王旦看着其他人问道:“我又不会吃了他?”

众人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着“他是想早点回家休息吧,毕竟也忙了半个月了。”

“官家,玉清昭应宫不可再建了。”王旦说道:“道士无用!”

“不,王相且慢。”丁谓对王旦说:“玉清昭应宫还是要建的,不仅要建,还要加快。”

“劳民伤财!于国无益!”王旦呵斥道。

“王相息怒,不是我们来建,而是把地卖给卓群,让他们来建,就在内殿直班院的旧址!”丁谓捋须说道,“不可让其继续住在内阁三馆,也不能让其住四方馆,只能让他们住玉清昭应宫,不过要自己建。”

“那卓群不是说,还要修路么,那就让他来建四方馆,看看他们的本事。”丁谓笑着看着众人,“我们建了九年,看看他们用多久。”

“可行,不过怎么卖?”王旦问道“收钱么?”

“不,要种子和化肥。”丁谓说道“我刚刚看了,这些种子都是要用化肥的。”

“这化肥可是好东西呀,可以肥田增加粮食的产量。”丁谓说道“没有化肥,他们的种子就打不出那么多粮。”

“那只买化肥,不行么?”赵恒问道,“不要种子,只要化肥。”

“不行的,官家。”寇准劝道:“种子必须要,这个是没得商量的。”

“官家,臣知您是为了百姓不用缴纳那三成粮食,可是没办法呀,我们没那种子。”

说话间丁谓已经走到赵恒身边,附耳说道“官家,不可说不要种子,殿外的侍卫可是都听到了,人多口杂呀。”

赵恒闻言缓缓点头,“那我们就必须都要,种子,化肥,全都要。”

“还要人!”寇准说道“要有人教我们种粮和施肥,我们没种过这些种子,不知它的禁忌。”

“嗯,可是要是要人的话,那给的粮食就更多了!”王旦沉吟道“谓之,这事还是要交由你去处理,你是朝廷的三司使,责无旁贷!”

“对!丁卿,这事就交由你了,你若是办好了,参知政事就是你的,日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也是你的!”赵恒说道:“事情办好了,朕还要给你封侯!”

王旦和寇准也说道:“我等之后你就是宰执了!南人亦可入政事堂,为相。”

丁谓闻得此言,立刻行了大礼,兴奋道:“臣,遵旨!”

南人入朝为相,可是南方势力多少年的愿望。,今日就要在丁谓手中实现了,他怎么能不兴奋。

------------

第四十五章 卓群的价值观

“卓群,你为什么要我教他们用电脑,还要给他们带走一台?”

秘阁内,唐笑笑趴在床上看着坐在对面床上看书的卓群。

“没什么,就是让他们了解一下,现代粮食的产量,和现代的规模化养殖技术,和化!肥的作用。”卓群放下书看着唐笑笑,“你是军人,就不能坐正了么,非要趴着!”

唐笑笑趴在床上,“你不要管我,我这半个月都没怎么睡觉,黑眼圈都出来,我要好好休息休息,谁都别想把我叫起来。”

“你说就行了。”唐笑笑趴在床上有气无力的说:“我听着呢。”

首节 上一节 25/10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灵气复苏:我回收超级加倍

下一篇:诸天:从玄黄大世界开始无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