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诸天地球大融合

诸天地球大融合 第357节

而那些个号称矫勇善战的八旗兵丁们,到现在连着最基础的防御阵型还都没有排开呢,所有人还在那里混乱着呢。

皇太极和那些旗主将佐们带着自己的卫队一连杀百十人都没有把乱局稳住,没有办法,他们只能骑上马带着少数的精锐向着后营而去了,那些混乱的兵丁们他们是全都顾不上了。

这个时候还是逃命要紧。

他皇太极告诉自己,想那曹孟德还有赤壁之败,华容道之险,割须弃袍之时,所以他现在这个情况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即便是诸葛亮不也是有街亭之失么,只要能活着,那么就有转土重来之时。

所以这些后金贵胄们是不恤马力,让战马全速的奔跑,至于跑完了这一程他们马还能不能活着他们都不管了。

而到底是谁攻击的他们,他们还是一点都不知道的,还是认为是林丹汗对他们动的手。

而那些来报信的人也没有看到带着囧字的大明旗,他们只是告诉了皇太极,有几万骑兵向着大营冲来了。

至于这几万骑兵里面有多少是真正的骑兵,那他们就不知道了,而且他们也是分不清楚骑兵和骑马步兵的区别的,这两者都骑在马上的时候不动手是不知道区别的。

再说了明朝有没有这么多马都是一个问题的。

所以他们认定了这是林丹汗对他们下的手。

实际上是孙传庭把宣府所有能驼人的马全都找来了,不管是战马还是驮马都起来了,本来就是当成骑马步兵用的,谁能想皇太极竟然这么胆大,玩什么大宴三日呢,孙传庭当然是不会辜负皇太极的好意的,带着人杀了一天一夜,自己损失了近万人,让后斩杀俘虏了后金大军六万多人。

斩杀的足有三万余人,剩下投降的几乎都是科尔沁吴克善带来的人了,不得不说草原部族在这个时侯,已经没有什么战力可讲了,他们投降都投习惯了。

孙传庭看着这些被斩杀和俘虏的后金大军,心中是志得意满的,一时间觉得孙武在世也不过如此了,在草原上让人割下来那些战死的后金兵士将佐的头颅,进行了简单的硝制,就让人带着俘虏向着张家口而去了。

他现在倒是对蓝玉离开前说的那个惊喜有些好奇了,本来他以为这个惊喜就是皇太极的大营,但是又觉得有什么不对,但是也没有细想,只是带着腰缠人头的大军,去围杀张家口的八大蝗商了,来之前崇祯可是和他说了那八大蝗商至少揽银万万两,这些钱崇祯是记在心里的。

而孙传庭他们三人作为被崇祯简拔任用的人,也是对这笔钱记在心里的,他们也是下了决心要把这笔钱献给崇祯的。

而在张家口内八大蝗商现在已经是被困在了各自的府内出都出不来了,一个个都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乱糟糟的连逃都不知道该怎么逃,想要派人出去进行询问,结果是出去一个死一个,不管是男女老幼都是出去一个死一个的。

这让他们彻底的害怕了,等到孙传庭他们腰缠人头回来的时候,所有看到的人是全都害怕了,不管是百姓还是兵士都是两股战战的,他们别的不认识,但是那一颗颗留着辫子的人头他们还是认识的,至于是杀良冒功,他们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因为大家看头皮就能看出来这些都是常年剃发的人,再说了口外也没有人让他们杀得。

这些腰缠人头的大军在左良玉的带领下,取代了取代了蓝玉亲兵的位置,包围了八大蝗商和张家口守备的府邸。

磁的一声,站在范永斗府邸前面的左良玉拔出了腰刀,指着面前的范府。

“陛下有旨,查山西商人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八人勾结后金里通外国,罪不容恕,当抄家灭族以儆效尤,杀!”

随着左良玉的一声令下,大军就向着范永斗的府邸冲去,进去以后不论男女就是一阵杀伐,从耄耋老人到吃奶的孩子是一个都没有活下来,等到所有人都杀完以后,他们就抬着尸体退出了宅子。

剩下的查抄欠款的是就和他们没有关系了,那时锦衣卫的差事了,他们只是负责来杀人的。

这次战后他们自然是会得到自己应得的奖赏的,在这一点上他们倒是很放心的。

------------

第六十一章 三大案都是假的

不提锦衣卫是怎么查抄八大蝗商的,蒋瓛现在已经悄无声息的返回京城了。

他之前安排的人给他打了电话,三代帝王的事,有消息了。

从万历到天启这三代帝王在死亡的时候,可都是波诡云谲的。

万历的定陵在主世界可是被人给开启了的,里面的东西大家是都查了一个遍,大家对万历的死因也是进行了调查的,得出的结论是器官衰竭,而导致他死亡的原因大概可以分为三点:第一点,万历贪酒,明朝时期的人们都爱饮酒,作为皇帝的明神宗万历也不例外,甚至喝的还要多,众所周知,长期喝酒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降低身体各方面的免疫力;

第二点,万历贪色,这一点从他曾经一天之内连立九妃就可以看出,早在他二十四岁的时候,就曾经因为头晕眼黑召见过太医来为自己诊脉,当时得出了肝虚、肾虚的结论,肝虚当然就是喝酒过量导致的,肾虚更不用说,纵欲过度;

而第三点就是阿芙蓉,万历常年的吸食阿芙蓉,这一点从他的骸骨上是可以看出来的。

而朱元璋却认为阿芙蓉这种东西历代都有,还没有人因为这东西死亡的,因为这东西是药用的,每次使用都是有定数的,不会出大事的。

总之他都不相信万历是死于器官衰竭的,关键是万历是的时候时间太巧了,是在萨尔浒之战之后,万历准备加收天下商税重整大军的时候,这个时间点实在是太巧了,巧的就像是被暗杀一样。

这个时间点不能不让人怀疑,在加上明朝大臣有弑君的先例和后事,所以不得不考虑万历是被杀的。

之前蒋瓛就是被安排来处理这件事的,只不过又跑了一趟宣大,就把这事交给了他的下属们去办了,左右不过是严刑拷打么,再加上硫化喷妥撒纳剂和东莨菪碱,那些没经历过专门训练的家伙是不可能抗住的。最后的审讯结果让所有人都有些懵逼了,而三代帝王里只有两人是死于非命的,而大家认为被红丸毒死的泰昌帝是正常死亡的。

而所谓的明末三大案,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完全都是东林党自己编出来的东西。

这就他娘的搞笑了,在明史里记载的清清楚楚的三大案,居然都是东林党编出来的玩意,就这一条就让不少的明史专家直呼接受不了。

他们研究了一辈子的明史,完全不相信这些东西都是编造出来的,这也太扯淡了。

最后还是卓群说了一句:“明史不就是东林党编的吗,而且还是几易其稿的,还要被满清的历代帝王进行删改的么,现在历史就在这了,你们还想什么明史呀,要知道我们看到的明史本来就是充满了恶意的,与其纠结于旧有的明史,倒不如我们来编上一本新的明史。”

这才让大家舒缓过来,不然都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会钻进去出不来的,做学问就怕陷进去一旦陷进去了那就出不来了,这人或疯或痴都是很常见的。

在大家舒缓过来以后就开始了对明史的重新编撰,先是拿到了皇宫里的所有档案和记录开始进行史书编纂前的资料准备工作。

而后又分出了一部分人开始了对三大案的重新审理审查和记录,这段历史是很重要的,因为关系着整个的明末乱局。

所有人根据资料和当事人的口述开始了对三大案梳理。

资料全都是从明朝的藏书阁理搬来的,而当事人,这皇宫里最多的就是人了,郑贵妃现在还没死呢,李选侍现在也还活着呢,他们可都是三大案的亲历者口供还是有那么几分可信度的,再加上对她们使用了东莨菪碱,所以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使用东莨菪碱这件事大明皇室同意了,她们本人也同意了,朱元璋把大明的那些个皇族亲贵全都找到了京城里,那些有王位的都被他叫进了宫里,一起教导,朱元璋本人很喜欢这种大家族的氛围,就是家族的人口有些多。

第一案梃击案,也就是那个蓟州男子张差持梃入慈庆宫,击伤守门内侍的案子,这个案子被东林党说成是郑贵妃指示的,可是在所有的资料里都没有这个迹象。

而且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太子身世悲惨这个说法就被人提出来了,接着一大堆的传言都在传说,太子的母亲只是一个身份卑微的宫女,偶然间生下皇子,却被万历皇帝始乱终弃,母子俩终日生活在不幸之中,甚至是吃不饱穿不暖,连个太监都敢对他们母子使脸色。

而这一点完全是不可能的,不管郑贵妃多不喜欢朱常洛,但是她不可能让太子母子吃不饱穿不暖,终日生活在不幸之中,因为她只要这么做了,那这件事就是对朱明皇室的羞辱,郑贵妃可不是这么蠢的人。

再说了当时皇宫的太监大总管王安,可是早早的就烧了太子的冷灶的,是绝对不会让太子和他的母妃过的这么凄苦的。

所以梃击案就是个脑子有病的张差自己做出来的事,而东林党只是接着这个事来增加自己的伟光正,顺便往郑贵妃的身上泼脏水。

而红丸案,在当事人说开的时候,就让人无语了,泰昌皇帝病入膏肓,眼看就不行了,而太医院继续的使用保守疗法,避免皇帝病情继续恶化,而不是采用冒险治疗的方式赌一把。

因为给皇帝看病是有极大风险的,如果皇帝最终不治身亡,医生的命运通常不太妙,更何况泰昌皇帝还很年轻,没法用“天命已至”来推脱。

而采用保守的治疗方式导致皇帝死亡,是医生失职;用冒险的治疗方式导致皇帝死亡,可能被当成谋杀。前者是丢官或者被杀,后者肯定是灭族。

所以在太医院确定了保守疗法无法治愈泰昌帝的疾病的时候,郑贵妃这个皇室当时的长辈,力排众议,赌了一把,使用冒险的治疗方式,试图挽回泰昌皇帝的生命,结果失败了。

然后就被东林党利用了,而随后的移宫案就是东林党利用这个借口将天启和两代后宫之主彻底切割的一件事。

------------

第六十二章 帝王的死因1

在郑贵妃和李选侍的嘴里大家知道了一件事,那就是天启的生母真的不是李选侍杀得,而天启诏书里说的生母王氏,是被李选侍殴打至死的话,完全是东林党的想当然耳。

如果这事是真的,那魏忠贤早就不动声色的弄死李选侍给天启出气了,而实际上李选侍一直活到了八十岁,而且事无病善终的。

在李选侍的嘴里当时她还在哕鸾宫里抱着八公主痛哭流涕,而天启皇帝在那里安慰着她们,哕鸾宫就突然的着火了,然后东林党的人和王安就冲进来抢走了天启,她和八公主还都差点被烧死。

之后西李差点上吊,八公主差一点投井,东林党为了掩盖这件事就和王安一起伪造了那份西李打死王氏的诏书,可是实际上西李是万万不敢动手的,即便是她在受宠,在后宫也是母凭子贵的,他的地位并不比王选侍高多少的。

对于这一点大家还是相信的因为在之后,天启可是重用了魏忠贤干掉了王安,打残了东林党的,要不是沈一贯和方从哲的浙党突然的加入了东林党,在天启朝东林党就完蛋了的。

而浙党加入东林这件事,应该是江南的那些豪奢大户们搞出来的,为的就是增加自己在朝中的声势,在那个时候东林党的名声可是很好的。

而东林党的名声好,完全是归功于魏忠贤太能干了,干的太好了,硬生生的给天启每年弄到了近千万两的银子,用来支持朝廷的运行。

“要知道在魏忠贤被抄家的时候可是抄到没有多少钱的,而那些文官就把从魏忠贤党羽家里抄到的钱财,当成了魏忠贤的钱财上报的,不然一代权阉不贪财,那不就很可笑了么?”

太后张嫣看着朱由检笑着说道,但是她的笑容里充满了讽刺。

这个笑容让朱由检浑身都不舒服了,干掉魏忠贤一党在他看来可是自己的最大功劳,可是没想到在后宫这件事,被所有人都看成了一个笑话。

而移宫案居然会是东林党放火焚烧皇宫,这件事他还真是不知道,他知道的是李选侍自己放火焚烧了哕鸾宫。

现在这一切的情况真是彻底让他懵逼了。

他现在知道的东西完全和他之前知道的东西是不同的。

“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后宫嫔妃怀孕流产的时候,都是客巴巴不在的时候,她每次被赶出宫,后宫都是会流产。”

太后张嫣又说出了一个朱由检完全不知道的事实,“天启三年时我的安胎都是由客巴巴负责,但是她那次出去省亲的时候,我就流产了,然后先帝就召回了客巴巴,只是之后我就没有再怀孕了,而其他的那些孩子的死亡都是死于常见病的,小孩子么本来身体就弱,容易得病,那些太医一个个的都是稳妥治疗,结果就够没留住。

天启五年先帝落水之后,病症都已经好了,但是在天启七年五月有人趁着魏忠贤不在的时候对他下手了,客巴巴和魏忠贤是哀家和先帝最信任的两个人,他们先后被人逼着赶出皇宫,然后我和先帝就先后出事了,这还真是巧呢!”

所谓的客巴巴和魏忠贤都被赶出宫,说的就是两件事。

一个是客巴巴被传出于天启皇帝有染的伦理传闻。

另一个就是魏忠贤许出宫居住。

客巴巴是天启的奶娘在天启登上皇位以后一直都没有出宫,天启对她也是视之为母的,还给他了一个奉圣夫人的称号,什么叫奉圣,很简单就是奉养圣人,谁是圣人,皇帝就是圣人,这个封号明眼人一看就是说客巴巴奉养皇帝有功,特给的封号,结果被人传成了两人早有蒸之的丑闻,这一下事就大了,奶娘也是娘,这种丑闻就是有悖伦理的,然后客巴巴就被放出宫了。

而魏忠贤在天启遇害的时候则被允许回私宅居住的,然后在他回到私宅的时候,天启就突然不行了。

这些事朱由检也是第一次的听到,在天启朝他也是一直都幽闭府门,专心读书的,所有的事都是他的那些老师们告诉他的,而魏忠贤和客印月狼狈为奸的那些事,也都是东林的老师们告诉他的,具体什么情况他是一点都不清楚额的。

“皇兄不是在天启七年八月西苑游船时落水的么,然后阉党霍维华进献了仙药灵露饮之后全身肿胀而死的么?”

朱由检说着他知道东西。

“哼,你知道什么,灵露饮就是银锅木桶蒸出来的米汤,宫里所有人和朝中的大臣们都是吃过的,大家只是觉得甘甜可口,没有一人中毒的,所以红丸是案,但是灵露饮却什么都不是,至于你皇兄的死亡,也和神宗皇帝有关系的。”

张嫣咬了咬牙不知道接下来的事情是不是该说,因为这里面关系这两代帝王的死因呢。

而泰昌帝朱常洛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事就是个治疗方案选择上的问题,是谁也怪不着,你总不能说郑贵妃选择的冒险治疗方案是错的吧,这也太扯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太医院真的是不行了确实是需要整顿了。

“我来说吧。”

郑贵妃拍了怕张嫣额的肩膀,“皇家的两大寺没了!”

“什…什么意思,什么叫皇家两大寺没了,还请老太妃说清楚一点。”

朱由检没有明白两大寺是什么意思,就起身行礼询问了一下。

“检哥儿不是正统的太子出身,有些事还是不知道的,皇家的两大寺庙,你知道吧。”

郑贵妃笑着说道,说话的时候还是刺了朱由检一下,挑明了他不是正统的皇室继承人,有些事他没资格知道。

“凤阳府的龙兴寺,应天府的大报恩寺,这就是皇家的两大寺庙,这点朕还是知道的。”

朱由检回答的时候,用的自称是朕,就是在回击郑贵妃的话。

“那这两大寺是干什么,皇帝知道么?”

郑贵妃直接的反问了一句,这话就有意思了,你是皇帝,可你什么都不知道。

------------

第六十三章 明末的大明历史

在听到郑贵妃的话以后,朱由检脸色变了好几次,最后还是忍了下来,当然这只是尊重她是个长辈,绝不是当日被她手持四十斤的金瓜槌给吓到了。

首节 上一节 357/10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灵气复苏:我回收超级加倍

下一篇:诸天:从玄黄大世界开始无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