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皇宫里的妖精好上头

皇宫里的妖精好上头 第415节

“您说呢?”

“你!”

帝后特别生气,也想骂武十一几句。让他老实一些。可谁知道刚张口,就被武十一突然袭击。被他的嘴牢牢剥夺了话语权。

…小半个时辰过后。武十一望着被他饿虎扑食的帝后。

一张脸儿红扑扑的,说不出的动人。昔日的高贵已经被武十一碾压得粉碎,只剩下无限的温魅。

好美的帝后呀。难怪那么多男人追逐厮杀。

当然,武十一来见帝后,可不光是为了听铃铛响。

他是带着任务的。

帮帝后放松了一下心情后。武十一对帝后道:“娘娘。得和您说点不那么高兴的事情了。我在钦天监得到了一些很不好的消息。”

“哦?”帝后微微一愣。旋即神色也认真了不少。

之后,两个人床头,开始了对家国大事的认真而严肃的分析。而这场分析,也决定了整个国家未来的命运和走向…

武十一先把长孙瞳为国家所算的卦象告诉了帝后娘娘。而后又严肃认真的对帝后讲道:“娘娘。南方的事情真的很大。在这么下去的话,恐怕大行朝就没了。所以不能耽搁。”

“这样…”帝后闻言颇为严肃地点了点头。

在帝后点头之后,他便说道:“既然这么严重。那是应该派些人去看的。所以让寻妖司的人去办吧。”

武十一点头:“寻妖司?!这是一个好主意。只有一个问题…寻妖司没人了呀。”

武十一摆事实道:“眼下寻妖司能派出去的人已经无了。您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么个理儿,横竖不能让十六公主他们去那么危险的地方对付未知的妖兽吧。”

“可也是…”帝后听了武十一的话,不由得点点头表示认同。

于是,帝后问武十一道:“那既然这样,便让佛门的人走一趟吧?毕竟上次南海闹妖精的时候。佛门出力少,死的人也少。高手还健在。”

“他们?不合适吧。”武十一摇了摇头,又从帝后的出身讲述道,“娘娘。您是道门的人。深知大行朝崇佛的传统。眼下太子没了。国师就是您前进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如果让他投身此道,得了功勋。他就能成长为一股完全能和您抗衡的力量。您不希望看到没了太子,又起了他吧。”

帝后听了武十一的话,脸唰地一下就拉了下来。

点了点头。武十一问:“那依你之见呢?”

“以我之见…”武十一故作沉吟。而后才说道,“还是让长公主去吧。”

“不行!”帝后坚决摇头道,“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我女儿跳火坑。”

“让他一个人去您当然是不放心的。所以我想,拉上庞太师呗。”武十一笑道,“这庞太师是儒门八品的本事,长于战阵。打起来,不会落下风的。”

“有道理…可…去南方捉妖不是打仗呀。”帝后依旧担忧道,“儒门对付妖魔的招式很少。我怕遇见真正厉害的大妖。他是不行的。”

“没关系!”武十一随着一步步地引导。知道自己终于可以说出接下来的话了。

于是,他拍着胸脯道:“娘娘。您忘了吗?我也是道门七品大圆满的程度了呀。已经超过王璇玑了。所以…我也可以跟着去的。”

“你?!”

帝后听了武十一的话。突然就恍然了。

于是,她冷笑着对武十一道:“我懂了。你是想趁着这次捉妖,和璇玑‘度蜜月’是吗?武十一,你的野心也太大了一些。有了我还不够,还打长公主的注意?”

“娘娘!您真的误会我了。”武十一义正词严道,“我是和长公主关系不错。也确实和长公主有婚约。但若说我对您有二心,想一箭双雕。那也是不对的。”

说完,武十一冲天拱手道:“我是真心地为您好。想让您过安稳日子。如有违此誓。那我就天打五雷轰!”

帝后听了武十一那颇为郑重言辞的话,却没有当真。

毕竟,男人她也是接触过不少的。有几条花花肠子,他门儿清。

因为见惯了那些男人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嘴脸。帝后终究是说道:“我不能相信你!”

“没关系。我们这次去,您可以派监督呀!”武十一冲帝后建议道,“除了太师。您还可以派别人贴身看护着长公主。看我是否对长公主有什么超越您的举动。”

“说得真好听!那你给我讲讲。我拍谁能一天十二个时辰,都监督着你和长公主呢?”

“很多呀!不过最合适的自然还是寻妖司里的坤道。”

“坤道…你是说…”

“没错!”武十一笑道,“十六公主鹤光呗。有她监视我,我和王璇玑能出什么乱子呢。”

帝后听了武十一的话,感觉好有道理。

于是,就这样,帝后娘娘被暂时说服了。

但是她没有松口。

因为武十一得走好一阵的。这一阵,她的双修怎么办呢?

第604章 喂饱了再走

武十一好不容易说动了帝后娘娘。又见帝后眉头间起了不悦。

作为一个对帝后非常之深入了解的人。武十一当然知道帝后娘娘这时为什么会流露出那样的神情。

“乖!听话。”武十一抚着帝后的长发。用最温柔的声音告诉帝后。并又道,“今天晚上,我一整晚都和娘娘您待在一起,同吃同住。一定把您喂得饱饱的。再去南方。”

“讨厌!”帝后明知道武十一的话大有不敬之意。但也只是做出了口头上的抗议。

毕竟,帝后已经完全把武十一看作自己的第三个男人了…

那天晚上,整个坤宁宫里总是时不时传出悦耳的铃铛声音。

第二天一早。帝后娘娘红光满面地起床了。她的精神之好,就仿佛吃了什么特补大补的神药。

相对于帝后,武十一的精神状态则差很多。黑眼圈特别重不说。在早晨用膳的时候,手里的筷子都在微抖着。

哎。没办法,为了自己的孩子,适当牺牲点,应该的。

武十一和帝后一同刚用过早膳之后,陪同帝后的太监朴悟花便走了过来。

朴悟花冲帝后和武十一行礼。而后告诉他二人道:“禀告帝后娘娘和武大人。太师和长公主要觐见议事。已经在门外等候了。”

“哦?”帝后听了朴悟花的通禀,下意识地望向武十一。随后对武十一道,“昨天你刚和我说要带太师一起去南方。今日里太师就来主动找我。想必其中是有因果的吧?”

“大概率是的!”武十一点了点头。并又对帝后小声谏言道,“娘娘。太师也是个能掐会算之人。把他留在您的身边。您有身孕这件事便不好被人发现了。借着这件事儿把他支走,既利于咱们大行朝的安定团结,也利于您养胎呀。”

武十一的话,帝后基本都能秒懂。所以听了之后,帝后立刻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而后她扭身,用威严的声音对朴悟花道:“既然人都来了。让他在大殿里等着。我梳妆完毕,便去见他。”

“是!”随着帝后的话,朴悟花倒退出去了。

而后武十一按照帝后的命令,和每次一样,都将帝后抱到梳妆台前,亲自为她簪花加钗。并且还不忘帮她把深邃的小铃铛给取下来。

完成一系列的动作之后,武十一便目送着帝后离开。

在帝后离开自己的视线之后,便开始思考接下来的南方之旅了…

帝后这边。当玉蛟龙拉着排场走到坤宁宫的议事正厅时,立刻看见太师表情凝重,俨然是知道了某种不得了的事情。

太师见帝后升座后。立刻冲着她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而后这位大行朝最后的贤臣冲帝后拱手,并说道:“帝后娘娘!形势危急。我恳求您让我和王璇玑再次统兵南下,去平定妖雾之乱。”

帝后经过武十一昨天一晚上的工作,已经想通了不少。不过他还是下意识的感觉,太师来得太巧合了一些,貌似他和武十一串通好了一样。

虽然明知道武十一和太师没有什么交集。但帝后就是忍不住这么想。

也因为这个想法,帝后没有一上来就对着太师表态。而是先问对方道:“太师。您到底知道了些什么,为什么一向对神鬼敬而远之的儒门,如今也要参与平妖的事情。”

“儒门虽然对神鬼敬而远之。但是却对天命达而闻之!”太师先以道学之理回答了帝后。随后又告诉帝后道,“前日。长公主托人在钦天监卜算一卦。得凶相。主南方火起。这意味着我大行朝将乱于南。”

帝后闻言,点了点头道:“哦!原来太师是想顺路平叛!”

“不只是平叛!”拖拖斩钉截铁地告诉帝后道,“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我在听说这件事后。便也卜算了一卦。结果是能取代大行朝的帝星已然降生。此时正要赶往南方。如果让他和南方的那份火气汇合。那么恐怕咱们大行朝的崩溃,便只在旦夕了。”

“竟然是这样…”帝后听了太师的话,又不由得联想着武十一昨晚对自己的透彻分析,心中也跟着恐慌起来。

再怎么说,她也是个大行朝的帝后。自己的享受不能凌驾于帝国国运这件事,帝后还是非常之清楚的。

于是,帝后再三思过后。便终于彻底下定了决心。

她便又对太师拖拖道:“那么就请太师您带领江南军南下解决妖雾的事情吧…只是…我只能给您一半的精兵。”

“哦?”太师闻言,有点诧异。

毕竟,太师的本事虽然很大,但是在儒门的功法中,他所擅长的却是箭法和阵法上的本事。如果人手不够,那么他阵法上的优势便没有办法发挥出来。没有办法发挥阵法上的优势,自然也就意味着他对于南方情况的掌控要打一个折扣的。

帝后当然明白太师内心的顾虑。因此她对太师说道:“太师。并非本宫不愿意给您放权。只是您也看见了。京城刚刚派出御林军和金顶汗国作战。城防空虚。如果不留些兵力的话。我怕镇不住那些宵小之徒。”

“哦!”太师听了帝后的话,无奈地点了点头。

正所谓食君之禄,替君分忧。太师应允了帝后的分兵之请。只是隐隐间感觉,这并不是一步好棋。

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往往是大事业失败的开始…

“太师。您还有什么需要,尽量和我说。只要是朝廷能提供的。我都会一并提供。”

说完这些,帝后说话的声音突然收小了一些。

紧跟着,她又补充道:“当然了。朝廷现在的财政也很吃紧。毕竟太师您也看见了。为了迎接你们凯旋,帝君花了上万两库银。为了平复冤魂,又给了佛门万两金银做法事…实在是有些周转不开呀。”

“是!”太师无奈地点了点头。而后又对帝后讲道,“我只带一半士兵出去。那么消耗自然也是要少一半的。所以只需要批复一万两白银,十万石米面,也就够了。”

帝后闻言,踌躇了片刻。

而后她以及告诉太师道:“还是有些困难。只能减半。”

“这…”太师非常之犹豫。

但是在责任感的促使下,他还是点了点头。

第605章 鹤光监督武十一

三天之后,连屁股都没坐稳的太师便带着五万军马重新南下了。

这一次的出征,和三天前来时候的热烈欢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五万军马出征时,没有鲜花,没有掌声。甚至就连发给出征军队的犒赏银,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太师变卖了自己的豪宅,才勉强凑齐的。

而且更加奇怪的是,在这次大军出征之后,大京城里的人都没有人知道他们要去干吗,又具体到底要对付什么样的敌人。

长期处于“安乐”环境之中的大行朝军民只笼统地知道,南方起了一片血色的妖雾。里边有吃人的妖怪…

大京城里的人还知道。这次随军出征的战士里,还有寻妖司的司正王璇玑,以及许多骨干,甚至就连朝廷的十六公主鹤光也跟着挂印出征了。

这一次军事行动,对于道门、儒门和帝后来说,都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对于道门来说,那些随军出征的道人都被分配以“捉妖将军”的名号。算是正式的朝廷肱骨。

首节 上一节 415/4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长生:穿成狱警,我苟到无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