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道争锋

大道争锋 第26节

“无妨,”石守静笑着摇了摇头,“甄师弟,我将那口镇浊鼎送于张衍,你看如何?”

甄守中一听,眼中一阵精芒闪动,抚须道:“如此,甚好。”

张衍才步出大殿,刚才那个引路的道童过来一个稽首,道:“师兄,请随我来。”

张衍心中一动,随着道童来到位于渡真殿旁侧的一座偏殿内。

道童离去后,他打量了一下环境,这里虽然打扫得干干净净,但是凄冷寂静,一看就是很久无人居住。

不过他并不在意,自顾自寻了一个蒲团上坐下,入静打坐起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等他从入静中退出时,抬眼一看,不知什么时候石守静已经坐在了他面前的蒲团上,张衍一惊,立刻站起行礼,恭敬道:“不知上师到来,弟子失礼了。”

石守静倒是和颜悦色,与先前的态度截然相反,温言道:“不必拘礼,坐。”

等张衍重新坐定,石守静拂尘一摆,道:“张衍,你可明白我唤你来何事?”

“弟子日思夜想,皆是为一入门弟子,是以在弟子想来,应是此事。”

石守静呵呵一笑,道:“你倒是坦然。”

张衍觉得到了这里,自己心中的想法石守静应该清清楚楚,既然如此,又何必遮遮掩掩?所以他并不讳言。

石守静又说:“你且坐近一些。”

张衍又上前几步,在石守静三尺之外坐下。

石守静仔细看了他两眼,道:“你资质不高,修道一途恐难登大乘,只是在蚀文一道上却颇有见地,也算得上是有缘人了。”

他从袖中拿出一本道册,递给张衍,道:“拿去。”

张衍不问是什么,只是起身恭恭敬敬地接过。

石守静叮嘱道:“此本道册,乃是一本开脉上乘法诀,然歧路颇多,稍有不慎便毁断根基,只是我观其法,确是一等一仙门典籍,上古正宗,不忍弃之,故如今交予你手,是否修炼,你可自作决断。”

说罢他拂尘一卷,闭目道:“话已说尽,你可走了。”

张衍忙起身告退,等他走出门来,门口那道童躬身道:“恭喜师兄了。”

张衍一怔,道:“喜从何来?”

道童笑嘻嘻说道:“师兄莫非不知,适才上师入关前已传下法旨,师兄已是我善渊观第十三位入门弟子。”

“入门弟子么……”

张衍长舒一口气,自己为入门费尽心机,但到这一刻真正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他心中却波澜不起。

他点了点,对拱手道童道:“多谢师弟了。”又自怀中取出一枚正源丹放入道童手心。

道童眼前一亮,他认得这是好东西,看了看左右,便小心收好。

他又凑近了一点,低声说:“还有一些上师关照过的杂物说要交予师兄,我自多差人手送至师兄洞府,师兄勿虑。”

张衍暗自一笑,听这道童语气,这些“杂物”想必搬动不易,如果不是这枚丹药,怕是要自己亲自动手了。

“如此,有劳师弟了。”

道童眉开眼笑,道:“哪里哪里,师兄好走,好走!”

张衍从善渊观山下来后,并不急着折返洞府,而是先在山路上转了两圈,待天色入夜,确认周围无有他人窥探跟踪后,这才回到了洞府。

推门入内,他一眼看去,却发现洞府中正端端正正地摆着一只青铜大鼎!

第十九章 洗髓蒸骨 元成入真

张衍仔细看了看这是古朴铜鼎,上面有“镇浊鼎”三个古字,近前观望,还能察觉到一丝修道人才特有的气机。

按那道童所说,这只大鼎应该是上师石守静命人送来。

只是不给丹药道书,而偏偏给自己送来一只铜鼎,这到底是何用意?

玄门中的高人每做一件事都是隐含深意,石守静更不会无缘无故送他一件东西,一定是想用鼎来向自己表示什么。

“鼎,鼎……”

张衍来回踱步,深思其中奥妙,突然,他脚步一顿,想起一个可能,上师所指,莫非是说……力士?

“力士”这名字虽然听来威风,但是真正知道其底细的人却从不这么认为。

盖因为力士多出自毫无根底的记名弟子或者旁门散修。

修炼到筑元这一步,假如迟迟不能开脉,待年龄一长,巅峰期一过,经脉不复从前强壮,更是彻底断绝了这个可能。

所以当一些弟子知道自己仙路无望后,索性将全身元气散入四肢百骸,用来滋养筋骨肉体,成为一个力士。

如修为能再进一步,则能依靠门派之力用秘药培炼,金砂灌体,能使肉身能更为坚韧。

所谓“扛鼎力士”一说,只是特指在筑元期成为力士的修道者。

而到了上院,更是对应不同层次有“拔山力士”、“覆海力士”、“翻天力士”等等称呼,虽然看似战力强大,实际上完全依赖外物,而且从此以后断了练气修仙的门径,沦为门派打手。

可以说,他们完全是操诸他人手中的工具。

张衍曾闻那些力士由于食量宽大,所以每餐吞食都要用一只大鼎来烹煮,石守静送他一只鼎,莫非用此来暗喻他的前途,提醒他今后所应选择的道路,希望他成为一个力士?

他越想越有这种可能。

石守静这是要让他主动退让,将本该属于他的那些修道资源拱手让给其他入门弟子,而不要与他们争抢。

首节 上一节 26/28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武侠神功系统

下一篇:都市古武高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