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浪迹在诸天

浪迹在诸天 第624节

  “你是说西海?”

  听方青山这么一说,蚊道人也顿时双眼放光。

  就在此时,一声清脆钟声响彻整个洪荒,跟着鸿钧的声音也随之而来:“时辰已到,紫霄宫已开,有缘者可来听道。”

  “算了,等这一次听道之后,我们再去看看,到时候就知道了。”

  “也好。”

  如果西海海眼有重宝在也就罢了,自己还可以顺带着收取一件至宝,丰富藏宝阁。

  要是没有替代惊雷旗的宝物出现,那么方青山便可以确定,这更加确定是天道的一个阴谋。

  两人对视一眼,没有多说什么,一切只待勘察,现在还是先去紫霄宫听道,这第二讲可比第一讲要精彩许多,方青山可不愿意错过。两人脚下一动,神桥伸缩之间便朝着紫霄宫赶了过去。

  不多时他们便穿过混沌,落在了紫霄宫殿门前。

  方青山两人径直走入紫霄宫中,坐在蒲团上,闭目养神,片刻功夫,前来听道的人便全都来齐了,正好三千人,一个不少,一个不多,没有什么变化,全部都是上一次听道之人。

  要说变化,唯一的变化便是太一和帝俊两人。

  上一次两兄弟虽然不错,但是和其他人相比却并没有什么差距。

  但是这一次,三千紫霄宫中客,却是有一小半都跟在两人身后,簇拥着他们,众星拱月一般的行来,除了准圣修为和一批先天大神之外,其他人对此都不由得纷纷退避三舍,一时间,两人不由得意气风发。

  “呵呵,看来,妖族就要出世了。”

  见到这一幕,方青山暗道。

  “小人得志!”

  “大丈夫当如是。”

  “看来洪荒之中又要起波澜了。”

  ......

  其他人看到这一幕,虽然表面没有什么表示,但是心中也不由得升起了种种想法。

  众人刚刚坐定,鸿钧便和上次一样,自虚空中由虚转实,悄然出现在小高台上。

  虽然这一次,众人修为大进,但是依然没有人发现丝毫端倪。

  而且相比上一次,这一回鸿钧显得更加虚无缥缈,让人一眼看去感觉只有古朴,几乎和大殿容为一体,没有一丝的压迫感,可是却仍然给人一种不可抗拒的压力。

  看到这一点,众人本来还因为帝俊太一两人的事情而闪过万千念头瞬间一下子都熄灭了。

  相比道祖的实力,其他势力统统都是浮云。

  显然,大家在进步,鸿钧也在进步,而且进步的速度还比众人要快。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要知道众人大部分连准圣都没有突破,而鸿钧已经成为了圣人。

  而修为越到后面进步越慢,每一丝的进步可能都是以元会来计算。

  而鸿钧在混元期的进步居然比众人在大罗期的进步速度快,简直是没有天理。

  不过这是众人不知道,鸿钧现在已经开始尝试着以身合道了。

  想想他们只是观看了天道彰显大道就进步斐然,就更不用说鸿钧与天道相融合。

  故而,有此进步,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其他人可能没有多余的想法,方青山和蚊道人对视一眼,却有些不好的预感。

  毕竟,不论是从上一次紫霄宫算计自己,还是血海之中的问题。

  自己和鸿钧天道的关系委实是算不上好,既然如此,鸿钧实力大增,对自己可就未必是好事。

  鸿钧可没有理会太一两人的行为,也没有管方青山和众人是怎么想的,出现在平台上后,便自顾自的开始讲了起来。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 ”

  “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同乃虚,虚乃大。合喙鸣。喙鸣合,与天地为合。其合缗缗,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同乎大顺。”

  “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

  这一次,鸿钧从开始温习了一遍之后,便开始讲斩三尸之道。

  “人身中有三条虫,称为上尸、中尸、下尸,分别居于上、中、下三丹田。尸者,神主之意。”

  “三尸者,三虫、三彭、三尸神、三毒也。上尸好华饰,中尸好滋味,下尸好**。恬淡无欲,神静性明,积众善,乃成仙。亦指痴,贪,嗔欲望产生的地方。”

  “三尸者,一名青姑,伐人眼,令人目暗面皱,口臭齿落;二曰白姑,令人腹轮烦满,骨枯肉焦,意志不升,所思不得,故求仙之人,先去三尸。”

  ......

第九百三十九章 突破之法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天波易谢,寸暑难留。

  不知不觉中,三千年便又悄无声息的过去了,鸿钧停下讲道。

  众人渐渐地回过神来,虽然有些习惯了,但是依然不免遗憾的叹息一声。委实是沉浸在大道之中的感觉前所未有的美妙。更兼境界见识刷刷刷的往上涨,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享受呢?

  待所有人清醒过来之后,鸿钧开口说道,

  “道生盘古,次孕魔神。”

  “混沌有至宝,一孕育,一开天,一承载,一传法。”

  “孕育者,创世也,三十六品,防御无双;开天者,盘古也,破灭无量;承载者,混沌也,内涵一方小混沌,传法者,造化也,五十大道,四九天道,三千,八百,一元,无量应有尽有。”

  “洪荒出,混沌成劫,魔神,至宝有劫,魔神陨于盘古之手,至宝也破碎在天地初成之前,创世青莲化先天五方旗等灵宝,混沌珠化三十六定海神珠等至宝,开天斧化开天三宝,唯造化玉牒受损最小。”

  “天意垂青,我得传法至宝,造化神器,收集玉牒碎片,融成天道神器,成就鸿钧大道,故而传道众生,教化天下。”

  “九为数之极,三为圆满,故而我讲道三次,九千年,下一次讲道之后,就功德圆满,尔等此时有何疑问,为师可解答。”

  鸿钧讲了一番开天秘闻,又说了他紫霄宫开讲的目的,然后对众人问道。

  众人对视一眼,坐在蒲团首位的老子率先开口问道,

  “老师慈悲,不知如何才能追随老师的脚步,突破准圣,成就混元圣人。”

  这话算是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因此,老子刚一问完,下面之人一下子都屏住呼吸,齐齐地盯着鸿钧,混元的威力他们本来是不清楚的,但是见到鸿钧之后,这才升起无限的向往。

  见识过海阔天空,谁还愿意做井底之蛙?

  圣人之下,皆为蝼蚁。

  而傲骨天成的他们,谁愿意成为蝼蚁呢?

  不说他们,但凡是能够成为人上人,恐怕没有一个会甘于平凡。

  至于说什么高处不胜寒,高手寂寞如雪,全都是扯淡,纯粹是闲得无聊,有些矫情,况且不成永恒,永远不缺谈不上无敌是多么寂寞。

  对于老子的问题,没有出乎鸿钧的意料。

  故而,他很是云淡风轻的说道,

  “大道万千,殊途共归,走到极限,都可以成就混元圣人。”

  顿了顿,似乎觉得有些官方,不够仔细,便又说道,

  “混元者,混元大罗金仙也,圣人者,代天牧狩也,混元非为圣人,圣人即是混元。”

  “突破混元,不但需要伟力归于自身,完整的掌控一条大道,成道之时,还有天道劫难。成就圣人,元神寄托天道,天地不灭,圣人不陨,时来天地皆同力,天地为之庆贺。”

  鸿钧先是说了两者的区别,在不动声色的告知突破混元比突破圣人的难度以及危险系数,打消了众人想要走突破混元的想法,虽然这是事实。

  “其他不说,就我总结而言,共有三条大道可证混元圣人。”

  “其一便是效法盘古大尊,以力证道,以绝强的法力,神通,灵宝,强行打破天道枷锁,以力证道,此法乃是突破混元之法,不过此法太过危险,连大尊都失败了,故而,难难难!!!”

  “其二为斩尸证道,大罗之后本为混元大罗,只可惜突破太过困难,故而,老道从造化玉牒之中领悟的独属于鸿钧的大道,斩三尸之法,斩去善、恶、自我三尸,再三尸合一自可成道,这样虽然没有降低突破混元的难度,但是却不至于困在大罗进无可进,我就是以此成道。”

  专门推荐了一下斩三尸之道后,鸿钧又道,

  “至于其三嘛,就是功德证道,以大公德得天道认可,自可证道,这是最容易的办法,这是成就圣人之法。”

  “三条路,以以力证道最难,成就却是最高,以功德成圣最容易,实力却是最低。”

  “不过,若是能够结合斩三尸之法和功德成圣,却可以进一步降低成圣的难度。”

  事关自己能不能证道,故而所有人都不敢有丝毫疏忽,听到极为入神。

  可惜听了半天,回头总结一下,却发现只有斩三尸之法最为合适自己。或者说斩三尸和功德成圣相结合是最可行的办法。

  其他所谓三千大道,条条可通混元,就不说了,鸿钧没有讲,靠自己领悟,还不知道猴年马月,而且就算是领悟出来,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虽然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为了路。

  但是既然有现成的康庄大道,又有谁会去筚路蓝缕的遇山开山,遇水搭桥呢?

  所以,鸿钧总结的三条路子就是最为适合的。

  但是以力证道,盘古都失败了,在场谁敢言媲美,超越盘古,君不见鸿钧都没有用这个法子吗?

  他们却是搞错了一点,也是鸿钧故意诱导众人。

  盘古以力证道虽然看上去是失败了,身化万物,造化洪荒众生。

  但是从方青山得到的完整开天印记来看,似乎并不是这么一回事,盘古虽然看似陨落了,却只是沉寂下去,只待无量量劫归来。

  对于这一点,恐怕三清是,十二祖巫恐怕都不知道。

  天道,鸿钧可能知道,可能也不知道。

  不过不管知道不知道,他们可能是最不想盘古归来之人。

  因为盘古才是洪荒真正的主人,他们只是继承者而已。

  主人不死,财产肯定就没有继承者什么事情。

  所以,他们才谋算巫族,才谋算不周山,就是为了消除盘古的影响。

首节 上一节 624/11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西游之逆佛

下一篇:神戒问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