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综武:开局擒拿张无忌他妈

综武:开局擒拿张无忌他妈 第249节

待抵过三轮箭雨,武当弟子无一人伤亡,宋青书见弓弩手又要射箭而来,登时再发呼哨,这次音调昂扬许多,武当弟子齐齐怒吼一声,施展身法,朝着孙德崖的部队杀去!

登时,一百四十名武当弟子挥舞手中长剑于空中,剑刃破风,嗡然之声长久不绝,甚至还激起一阵疾风陡现,刹那间组成一片光影剑网。

不过片刻,他们已然赶至孙德崖部队之前,第四轮箭雨这才射出,但仍是毫无作用,瞬息间后,他们彻底杀入军中,与上千名起义军面对面交战起来。

但见一百四十名武当弟子左右联合,剑光交织,四座大型武当七截阵中,一阵主攻,一阵主防,另外两阵时刻支援,但听宋青书号令不断,他们亦时刻变化阵法,真堪称严丝合缝,几无破绽。

孙德崖部队人马其实绝大部分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上过数次沙场的老兵不多,他们之所以能够气势昂扬,皆是因为被孙德崖调动情绪,一时被怒火冲昏了头脑,此时蓦然被一百四十名武当弟子携阵冲击,登时散作一团,阵型崩溃。

孙德崖接连惊呼,想要稳定军心,但奈何形势颇人,兵马混乱,而他武功不高,纵使高呼咆哮,但在这喧嚣吵闹的战场中,声传不过十余米便再无力传播。

过不多时,孙德崖部队彻底溃败,奔走逃窜、丢兵卸甲,甚至留下满地尸骸,几近造成血流成河的惨状。

而这一幕,也正是朱柏和云海刚刚赶到时瞧见的一幕!

原本他们还想着帮助宋青书抵御孙德崖部队。

毕竟一百四十对战上千兵马,几乎是十倍差距,形势可谓极其不利武当。

但不成想,孙德崖部队几乎只是一照面,便被施展武当七截阵的一百四十名武当弟子打到溃不成军,浮尸遍地。

反观武当弟子,除却几个略受轻伤之外,剩下的人皆毫发无损,只是略微粗喘大气,稍显体力消耗。

孙德崖见识不好,第一个领兵逃走,但逃走前亦怒喝道。

“你们有本事别跑,等我再调兵回来,灭了你们!”

朱柏听到这话,不禁莞尔,云海更是哈哈大笑,调侃道。

“这家伙怎么跟小屁孩儿似的,打不过就放狠话,还等着别走,感觉好弱智啊!”

朱柏亦是笑笑,而这时身后疾风呼转,有一人奔来,云海正欲出手袭击,却被朱柏拦下,笑着扭身看向来者。

“见过大师伯!”

但见宋远桥一脸惊诧,自高木树丛中奔来,道。

“你怎知是我?”

朱柏淡笑,却不回答,而是恭声道。

“恭喜大师伯,宋师兄一百敌千,杀得敌人片甲不留,展现我武当赫赫威名!”

宋远桥先是一喜,环视了眼四周环境战况,旋即笑容收敛,道。

“青书固然有功,但这其他弟子功劳亦是不小,尤其是师傅她老人家。这段时间以来,他老人家苦思冥想,费尽心思才将武当七截阵简化了不少,传给这群弟子修习,总算这群孩子没有辜负师傅他老人家的苦心,有所收获。”

朱柏点头应道。

“何止是没有辜负师祖的苦心,这套阵法威力巨大,生生不息,莫说是对阵上千人,便是再来一千,也能轻易战胜!”

宋远桥哈哈大笑,正欲出言调侃,蓦然极远处又传来阵阵马蹄奔跑的声音,朱柏目力极好一眼便认出正是孙德崖又再度杀反回来。

而且,遥遥望去,这次军队人数比刚才还多了五倍不止!

朱柏暗骂自己乌鸦嘴,随后赶紧将此事说给宋远桥听,宋远桥登时点点头,急忙奔向宋青书,冲着宋青书说道。

“青书,抵御敌人的任务已经完成,快,咱们快撤退!”

说罢,又将孙德崖领兵杀来的事情告知,宋青书刚获大胜,正是骄傲之际,听父亲这般急切诉说,颇有些自傲地道。

“父亲莫慌,不过是又来四五千散兵游勇,咱们武当七截阵威力巨大,定能轻易战胜他们!”

宋远桥脸色一黑,正欲呵斥宋青书,但一旁朱柏与云海已然奔来,前者先是与众武当弟子打了招呼,旋即冲着宋青书道。

“宋师兄指挥得当,咱们武当弟子本领高强,配合武当七截阵自然天下无敌,战胜孙德崖麾下那群散兵游勇更是不在话下,只是咱们此战不为和他们争斗,只为争取时间,让更多人撤离,如今目的已经达到,又何必与他们多做纠缠?

难道宋师兄是怕见师祖,不想早点得听师祖教诲吗?”

最后一句显然是调侃意味,而且也说明了宋青书与张三丰关系亲密,经常能得张三丰指点武功。

宋青书听得心里一阵舒坦,笑道。

“师弟这话有理,爹,那咱们撤吧!”

他看向宋远桥,嘿嘿一笑。

宋远桥无奈摇头,但总算撤退的目的达到了,也便不愿在众人面前过多训斥宋青书。

一众武当弟子亦听令指挥,有序撤退,朝着溪水山另一处方向奔去,追赶郭子兴等人。

而小半炷香后,孙德崖才率兵姗姗来迟,见满地尸骸却没有武当弟子踪迹,登时心道不好,急忙派遣兵马搜山,想要搜捕出武当弟子的踪迹。

但奈何武当弟子早有经验,临走前将遗留痕迹全部抹除,令孙德崖麾下部队如何搜查都不能找出他们究竟去向何方。

气的孙德崖原地蹦起三丈高,大声骂娘,却又无可奈何……

第270章 终抵滁州叫国瑞

武当一行人奔向滁州。

长空浩瀚,蓝天白云,唯有冷冬啸风瑟瑟,吹遍严寒大地。

天气越来越冷,朱柏等人也是越走越心凉,只因他们见到一路饿殍遍地,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宋青书感慨道。

“这元朝,算是把老百姓霍霍惨了!”

宋远桥等人亦赞同不已,郭子兴更是破口大骂,说元朝昏聩崩乱,早就该亡。

唯有张三丰含笑不语。

朱柏知他活得长久,见识最广,不由问向他。

“师祖,这事你怎么看?”

张三丰见朱柏询问,众人亦将目光看来,微微一笑,道。

“其实,元朝腐败溃烂,灭亡是迟早的事情。但谁又能保证下一个朝代不会如此呢?

七八十年前,老道还尚算年轻之时,宋朝才是当时最强盛的国度,但朝廷腐烂,官员贪污,皇帝昏庸,令得整个朝廷乌烟瘴气,那时也有许多起义军揭竿而起,要推翻宋朝的统治。

但他们都失败了,而且还给了元朝可乘之机,将宋朝大半江山吞没,成为如今最强国度!

那时的元朝一盘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百姓的生活也呈现繁荣景象。

但可惜,这些年来元朝也开始步入宋朝的后尘,逐渐开始溃烂、崩散,整个朝廷又是一片乌烟瘴气……

你们说,谁有能保证下一个推翻元朝的国度,不会也步入这般后尘呢?”

众人闻言,皆是无语反驳,唯有朱柏目光炯炯,看向张三丰。

张三丰知道他有想法,于是问道。

“柏儿,这事你怎么看?”

朱柏环视四野苍凉,不远处更有零星房屋建筑,只是早已荒凉,显然没有人所居住。

“师祖,你的话十分道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背离,如周朝八百年统治,终究亡国四散,又似春秋争霸,七国连战不休,却终究被秦国一统。

但是,咱们不能因为知道将来的结局,而就此袖手旁观,不再去作为!

我想,虽然咱们不能改变后世结局,但咱们至少能做好眼前的事情!

元朝溃败腐烂,咱们就须得推翻他的统治,建立新的王朝,而且还还是一个能够有利于百姓,成全于人民的国度!

能够让现在的百姓过好日子,便是咱们所能做到的最大贡献!

至于后世如何,咱们也只能预防,却无力更改!”

众人皆看向朱柏,深感他所言有理。

这时朱柏又低声道。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使百姓福泽安康!”

众人听得这话,皆低声复述一遍,皆感这话虽然直白,但却极为有理,便是张三丰亦点头说道。

“不错,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使百姓福泽安康!

咱们学武之人除了强身健体,修身养性之外,所能做的事,不就是为了能够遇到不平事时,能出手拔刀相助!

国,既已溃烂,那便灭亡他,再建立一个新的国度,还现下百姓一个富裕快乐的生活!”

众人会心一笑,皆感心情畅快。

只因他们现在有了奋斗的目标,有了奋斗的方向,更有了奋斗的精神。

……

滁州,具备吴风楚韵,气贯淮扬,与金陵(既南京)接壤,自古便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实为兵家必争之地。

约莫过了七八日时光,众人总算是来到滁州附近,朱柏和云海乘着火焰灵详细打探了一下四周情况,得知果然有一只起义军正在横涧山休整,准备进攻滁州。

不少百姓说起那只起义军时,不但不惧,反而颇是向往,大有想要投军入营的意思。

令朱柏好奇不已,究竟是什么样的统帅和部队,才能让老百姓如此向往。

朱柏与云海返回与武当众人汇聚,说起此事,众人皆感好奇,唯有郭子兴、马秀英二人大笑,马秀英更是说道。

“不错,那人定是我夫君朱国瑞,也就是你的义父!”

朱柏尴尬一笑,每次听到马秀英说起自己这个便宜义父的时候,他总是心有尴尬,但又无可奈何,而且……

他听到朱国瑞这个名字时,总感觉有点熟悉,但又想不到究竟是谁,只能自我安慰道。

“应该是因为他也姓朱,所以才觉得熟悉。”

(PS:别觉得主角不熟悉剧情或是不了解那位,毕竟说起那人的大名谁都知道,但说起这个表字,估计大部分人都得犯蒙……)

众人休整一夜,待到次日清晨,张三丰才叫集众人,准备护送郭子兴和马秀英等人前往横涧山,去投奔朱国瑞。

待到横涧山时,天色已然大亮,但见长空碧青,远方白云涌涌,高山重重叠叠,森然如城池耸立。

刚至山脚下,便看到无数军营大帐错落布置,期间更有将士来回巡查,而在营帐前,黑压压地站立一大片将士,朱柏一眼扫过,算出最少超过五千人马,操练嘶喝之声如雷鸣轰动,而在他们的最前方正有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手舞令旗。

令旗每每一动,五千将士便呼声冲天,动作快如一体,严密整齐。

见此情形,朱柏暗暗庆幸,这一趟他为防止朱国瑞做出最坏情况,将张三丰、宋远桥两大高手也请动出山,又请来宋青书率领五十五名习得“武当七截阵”的弟子,双重保险,决心要保护好马秀英的安全。

再看马秀英与郭子兴见得那手持令旗任意指挥队伍的汉子登时面露大喜,马秀英更是大声吼道。

“国瑞,国瑞!”

此时她以修习多日武当混元功(朱柏得张三丰首肯,才将此功传授给马秀英),内力已有长足进步,声音吼出,登时响彻四野。

首节 上一节 249/2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元芳?

下一篇:修仙从熟练度面板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