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飨食人间香火,我这竟是阴间

飨食人间香火,我这竟是阴间 第114节

甚至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来仙镇鬼蜮的幻灭,并非一件好事。

因为这座鬼蜮或许正在以另一种方式,保存着来仙镇的秘密。

如今一朝破碎,反倒令来仙镇沦为俗土。

事情转机,乃是在两日前,当时正值黄昏,一名老道士行至来仙镇,在镇外驻足良久。

来仙镇鬼蜮名动周边,常有黄冠佛子前来降妖,按说有道士寻至此处,应该并不稀奇。

不想,早已急得肝上火的黄不语,鬼使神差之下,尾随而去。

意外发现那老道士就在附近结庐隐居。

“弟子尾随至其居所,意外发现那地方,草木旺盛,灵气充沛,端是风水宝地,又瞧着那茅屋成色颇新,寻附近村民一打听才知,那老道士在此结庐隐居已有五六年。”

黄不语说到这,下意识压低声音:

“来仙镇覆灭正是六年前,这与老道士结庐时间颇为巧合,弟子怀疑那位老道士怕是知道什么,弟子不敢打草惊蛇,故而上报先生。

莫川听到这,终于意识到黄不语表功之前为何先请罪了。

这所谓的发现,根本谈不上线索。

最多算是一个破局方向。

也对,妖就是妖,虽能借着隐秘特点,打听到诸多秘密,但也最多止于凡俗,一旦涉及修道者,终究力有不逮。

“那道士居所位于何处?”

“回先生的话,来仙镇西南方向行约八九里,便到了,那茅屋背靠山坡,门前有个荷花池,先生若去,弟子愿为先生领路。”

黄不语连忙道。

“不用,能守着来仙镇五六年之人,不是秉性纯良,便是另有图谋,若是前者还好,若是后者……”

莫川话语至此戛然而止。

黄不语心中一凛,不再多言。

莫川随即散而为气,消散于废弃瓦舍之间。

黄不语连忙拱手作揖,恭送先生离开,好一会儿才直起腰来,眼中闪过一抹后怕。

无知者无畏。

初闻来仙镇,他满心为求仙缘,根本不以为意。

然而至此之后,才知来仙镇之诡谲。

正所谓:

雁过留声,水过留痕。

偏偏关于来仙镇的消息,仿佛被一股无形力量尽数泯灭,探访周围村镇老人,对于来仙镇的记忆也多十分混乱,仿佛遭到了某种血缘诅咒。

这非常不符合常理。

毕竟乡野婚娶,多是十里八乡之人,纵然来仙镇沦为鬼蜮,也不该这么快就从人们记忆中消失。

因此这里面必有不祥。

这份不祥,令黄不语感到不安,这是他方有几分线索,便迫不及待上报的根本原因之一。

……

按照黄不语的描述,莫川出阳神,遁于草木间,不过一炷香时间,便寻到老道士隐修居所。

整齐编排的篱笆围墙,围住三间泥墙茅屋,看起来平平无奇。

环顾四周间,远处隐隐可见一座村落,有袅袅炊烟升起。

莫川取回肉身,这才行至柴门前,朗声喊道:

“有人在吗?”

没多久,一名衣衫陈旧,额生福痣的老道士,从堂屋走了出来。

“贫道明辰,途经此处,腹中饥渴,可否求口茶水吃吃?”

莫川拱手相问。

那老道士意味深长道:“道友衣着整洁,红光满面,可不像是托钵乞讨之人?”

莫川笑道:“让道友笑话了,贫道此来,其实想打探些消息。”

此时,老道士也走到院门前,随手打开柴门,道:“农家井水粗劣,道友不嫌弃的话,请。”

莫川微笑,抬脚迈入,心中暗道:黄不语这厮眼光果然了得,这老道士有意思。

待进了堂屋,环顾四周,堪称家徒四壁。

倒是正堂供奉了一副画像,瞧着应该是老道士的祖师爷。

莫川见状,拱手致礼。

“道友稍等,待贫道取壶茶水。”

将莫川引入简陋方桌之后,老道士随即出门取茶去了。

没多久,老道士提着铜壶进屋,沏了两杯粗茶送上,这才道:“不知道友欲打听何事?”

莫川端起缺角陶碗,轻呷一口苦涩茶水,这才道:“道友可知来仙镇?”

老道士闻言毫无惊讶之色:“贫道在此结庐五载,正是因为来仙镇,不敢说了解全貌,倒也知晓一二。”

莫川精神一震,没想到问话竟如此顺利。

“哦,那不知来仙镇发生了什么?道友又为何在此结庐隐修?”

老道士目露几分唏嘘道:“在回答道友问题之前,道友可否先回答贫道一个问题。”

“但说无妨。”

“来仙镇鬼蜮,可是道友所破?”

“侥幸破之。”

“道友大神通啊!”

老道士闻言神色微惊,继而满脸唏嘘感慨之色。

莫川微笑,既无谦虚之言,也无自傲之意。

“如果贫道猜的不错,来仙镇之灾,乃是一场人祸余殃。”

“此话怎讲?”

“道友可知,来仙镇之名从何而来?”

“传闻乃是仙人造访,故而得名。”

“此话对也不对,大概在二十年前,来仙镇来了一位炼丹大家,此事不知为何不胫而走,故而常有黄冠佛子往来求丹,期间不免有神通展露,来仙镇因此才得名来仙。”老道士语气沧桑。

“来仙镇有此高人坐镇,为何还一夜之间沦为鬼蜮?”莫川闻言大奇。

“世事无常,没人知道那一夜发生了什么。不过,据贫道考证来看,来仙镇之祸,怕是丹毒泄露所致。”

老道士语气平静,仿佛向无数人诉说过,又仿佛早已笃定这个答案。

“丹毒?”莫川愕然。

从他打听到的消息来看,来仙镇覆灭之前,确实有瘟疫传言,来仙镇之所以举办社火,也是为了冲邪禳灾。

说是丹毒,还真的大有可能。

“什么丹毒能够在一夜之间屠杀万人?”莫川有些难以置信。

老道士脸上肌肉抑制不住的跳了跳,额头福痣也因为脸色失血,愈发黝黑清晰。

他表情痛苦得仿佛溺水之人,许久长长吐了一口气:

“贫道探赜索隐,结庐至今,也未有答案,如今鬼蜮幻灭,答案或许已然随之消逝。”

“敢问那炼丹大家名号是什么?又去了哪里?”莫川略一沉默问道。

“他曾化名无鼎道人,至于去了哪里,没人知道。说起来,贫道知道这些,也是因为前两年,凑巧有道士求丹而来,这才让贫道拼凑出几分真相。”老道士主动解释道。

“原来如此,敢问道友如何称呼?”

“贫道见真。”

“原来是见真道友,今日得道友解惑,终去贫道心中疑惑,区区薄礼,还望道友收下,若有缘法,来日再见。”

莫川起身告辞,同时送上一份薄礼。

“道友客气了。”

见真道士起身拱手相送。一直将莫川送出柴门,眺望莫川离去之后,他才幽幽叹了一口气,返回屋内。

简陋茶桌上,茶残水冷,薄礼静立。

见真道士盘膝坐下,伸出中指,轻轻沾了一下莫川喝剩的茶水,旋即以拇指捉去,掐住中指,海量元炁喷涌而出。

【地煞·知时】

——察寰宇之机,知十方之秘。

第一百零七章 活子孙寿

《阴符经》言:“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法和术正是“观天执天”之手段。

见真道士以【地煞·知时】之术,窥天地之隐秘,以残茶冷水为契机牵引,于弹指刹那间,得见莫川跟脚。

那常人无法洞察之隐秘,终于揭开幽秘幕帐一角。

这一刻,知时在人间和幽冥的巨大鸿沟之间架起桥梁,弥漫着森森鬼气的世界,映入那胆大包天的窥机者视界。

漂浮着残魂碎魄的尸尘骨灰,从天地十方喷涌而出,汇聚成一道哗啦作响的冥河,从虚空中奔流而下。

无尽怨魂在哀嚎中绝望,怨愤的彷徨几欲冲垮见真神智。

“望我独神,心神合一!”

首节 上一节 114/3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自己爬棺材的老祖宗

下一篇:高武:背景无敌的我,居然是反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