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飨食人间香火,我这竟是阴间

飨食人间香火,我这竟是阴间 第182节

今日,琰城港口一如往昔,人声鼎沸,往来挑夫、板车络绎不绝。

不时有船舶靠岸,挑夫立即一拥而上,吆喝抢活。

亦有船舶准备启程,正摆祭品上供香,几名黄袍道士站在案几前,念念有词,或洒符洒水,或挥舞拂尘,设坛作法。

“敢问老哥,这是在祭拜哪路神仙?”

一名抱着扁担一边歇息,一边看热闹的挑夫,忽闻耳旁传来问询声,回头望去,便见一位唇红齿白的青衣道士,正作揖发问。

“祭鬼呢!道爷有所不知,最近河里闹水鬼,走船不祭拜,十之八九船翻货洒!“

挑夫操着本地口音,唾沫横飞说着。

“还有这事?”

那青衣道人一脸惊讶。

“可不是,这个月都出了五起事故了,其中还有跑船二十年的老舵工哩!”

挑夫一脸唏嘘不已。

“这附近没有道士和尚过来管管?”

“喏,这不请来管了?”

挑夫向正在设坛施法的道士们,努了努嘴。

莫川来时已然以炼神御气之法瞧过,心知那几位不是骗子,便是不入流的道观弟子。

‘道法衰微啊?那些宫观怎么不在这里开枝散叶?,

莫川心中嘀咕。

“道爷,这是要坐船?”

“是呀,敢问小哥可有推荐?”

“有有有,我认识一位艄公,又便宜,使船又好,保准把道爷送到目的地。”

“哎呀,这感情好,麻烦老哥引介一二。”

莫川面露喜色,连连拱手。

随即在挑夫热络引介中,穿过热闹港口,在港口旁边一块不起眼的浅滩旁,停下脚步。

莫川打眼瞧去,便见浅滩上,一艘船头平宽破破烂烂的渡船,正静静停靠河岸。

船头,一名老艄公正在整理渔网,瞧样子怕是身兼多职。

在岸边,已经站了好几位等着渡河客人。

莫川刚刚走近,便听到一阵窃窃私语声:

“娘,咱们换个船家吧,这……这么僻,不会是水匪吧?”

水匪?

啧,这感情好。

“道爷,我跟你说,这位艄公可是咱这十里八乡出了名……”

“就它了,多少钱?”

“哈?”

正怕客人跑路,准备大肆吹捧一番的挑夫,闻言登时一愣。

(本章完)

第一百七十章 英雄拔剑

“坐稳,走咧——”

一声起船吆喝,老艄公提着长篙,轻轻一撑河床,坐着十几号人的渡船,恍如一片柳叶,轻轻打个飘儿,晃晃悠悠向河心划去。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老艄公这本事一出,本来还有些忐忑不安的乘客,顿时心安不少。

待渡船驶出偏僻河岸,河面顿时热闹起来。

单桨无橹黄鸭船、泛舟唱游彩船、蹲满鸬鹚的渔船、还有挂着风帆的商船……洋洋洒洒不知多少艘。

传闻承邺闹水妖之事,仿佛不曾发生。

莫川瞧着宽阔河面,心生别样情绪。

身为地地道道的旱鸭子,他甚少接触江河湖泊,最亲密的接触,也不过是赤脚走在沙滩上。

因此瞧着宽阔河面,心中竟然生出几分怯意。

这让他心头洒然而笑。

道法若有灵,喝水之术定将他嫌弃。

“哎哎哎……要撞上了!”

正胡思乱想着,船上突然传来惊呼声,循声瞧去,便见一艘大船横冲直撞而来。

瞧着气势惊人。

然而以莫川目力计算,以两者速度根本撞不上。

“莫慌!莫慌!撞不上!”

果然老艄公也不采取避让动作,出言安抚中,任由两船一前一后交叉而过。

“呼——”

乘客们松了一口气,不想,真正危险才悄然来临,脚下渡船陡然颠簸起来。

船上熟客,抓着船体,沉默硬抗。

至于新客,脸色煞白,大呼小叫。

“天杀的桡胡子,赶着投胎蛋朝天。”

老艄公嘀咕咒骂,双手撑篙,平稳船身。

原来,这一阵颠簸乃是渡船骑上了商船舵线,俗称一串铃。

此时水势最为复杂,最好法子便是绑舵不动,莫跟水拗,待水面平息,危机自解。

渡船无舵,全靠艄公一杆长篙,瞧着摇摇晃晃,没多久,便有惊无险渡过。

莫川不懂水性,也瞧出几分真本事,赞道:“老伯,好功夫!”

大概甚少被人夸赞,老艄公眉开眼笑,老脸皱纹都为之展开。

“道爷谬赞,不是给道爷吹,咱八岁跟爹上船,使船也有三十来年,这可算不上什么本事,回头到了鬼不叫,那才是现真本事的时候。”

“鬼不叫?”莫川一脸狐疑。

“那是一段险滩,漩涡和暗礁无数,走上去又是漩又是泡,跟磨盘似的相互挤压,一不留神踩上去,再大船都被压到水底。”

“呦,听起来很危险啊!”

“可不是!”

“那这怎么走?”

“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辗着漩轮子蹚过去便是。”

在闲聊胡侃间,渡船顺流而下。

不过几句闲聊功夫,已然将琰城甩到身后,再也看不见。

河面行船也逐渐减少,视野尽头仅余几点商船,仿佛孤灯鬼影。

满船乘客,经历过最初的颠簸,也逐渐适应下来。

有人四处打量窃窃私语;

也有人闭眼假寐。

莫川在闲聊间,逐渐和老艄公热络起来。

“老伯,贫道在码头上瞧见不少商船祭祀,听说承邺河最近在闹水鬼,可有此事?”

此言一出,渡船倏然一静。

满船乘客或好奇,或惊恐的瞧了过来。

“嗨,都是以讹传讹罢了!”

老艄公摆手一笑,一边撑篙调整船身,一边侃侃而谈:

“世上活路三样苦,跑船打铁磨豆腐,这承邺河哪一里没有沉船,哪个月又没有船难?难不成都是水鬼使坏?”

“那这水鬼之说,总不会是空穴来风吧?”莫川好奇问道。

“道爷有所不知,前段日子,承邺河水大涨,水势大变,不少老师傅都吃了亏,那新手还能好过?王爷升天,关公挑袍还不成了常事?”

——这“王爷升天”、“关公挑袍”正是船家忌语。一个船沉货损,一个篙弹落水。

“这也不是汛季啊,好端端的怎么涨了水?”

“嘿,还不是慧通禅寺惹的祸!”

老艄公冷冷一笑,旁边便传来惊呼声:“艄公也知道慧通禅寺的事儿?”

打眼瞧去,却是一名农家汉子,正听得熟悉地方,激动之下插了口。

老艄公笑道:“瞧小哥这话说的,咱使渡船,接八方客,消息灵通着嘞!”

又一名身穿缎子,一脸富贵商人模样的中年人,好奇插口道:“哎,慧通禅寺这是出了什么事?怎么还跟承邺河扯上了关系?”

老艄公没说话,那农家汉子已然激动的唾沫横飞起来。

“这我知道,我就是奉河县人士,我跟你说,这可是名震奉河县十里八乡的大事情。”

“据说,慧通禅寺那帮吃胡荽的老秃驴,做了天怒人怨的坏事儿,惹怒了海龙王,连夜发了大水,将那禅寺冲成了废墟,你是不知道啊,那是水淹千里,漫到奉河城墙根,千里良田毁于一旦……”

农家汉子说到激动处,下意识就要站起身来比划。

直到船身晃动,才吓得他脸色一白,又连忙坐下。

首节 上一节 182/3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自己爬棺材的老祖宗

下一篇:高武:背景无敌的我,居然是反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