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长生不死,我以气运修仙

长生不死,我以气运修仙 第319节

  不,经过这么些年的暴法苛政,苏国连年逃亡日众,就楚国这边与苏国边境,几年下来,就接收了超过一万逃民。

  楚国就已经如此了,苏国与九真郡、与南海国、甚至与西南夷国的边境,又该有多少逃民?

  甚至苏国国内,那些逃入山岭,以躲避赋税的人,又有多少?

  此时苏国之内,怕是早没了两百万之民。

  如今一场叛乱,又让百万之民,成为逆贼。

  苏国这般打下去,最后还能剩多少人?

  这真的是个问题。

  不过以如今已经渐行渐远的楚、苏、南海三国同盟,盟内日渐穷兵黩武、野心逐渐增长,开始不安分的苏国遭此一乱,对于楚国和南海国来说,倒也并不见得是件坏事。

  这不,在看完了消息,同时听到陆渊的感慨之后。

  旁边的左相崔长青,不仅没想着要不要派些援助,而是立刻道:“大王,苏国内乱,叛乱叠起,此正是人心纷乱之时。兵戈一起,苏国地方百姓定惶恐不安。

  为躲避战乱,怕是要四处迁徙了。

  尤其是苏国北地三府,此时附逆之人最多,日后遭受屠戮,也定然最重。

  彼辈为躲刀兵血光,怕会纷纷向北逃亡。

  臣请命,请大王调遣一部禁军,立刻布防两国边界。

  若发现北逃之人,则立刻收拢,而后者有司安置。

  如此既能避免地方不受这些苏国逃民影响,使其等的落地为匪,扰乱治安。更能收拢大量逃民,使其充盈国内户口。

  可谓两全其美。”

  嗯,经过了几年的移民工作,此时崔长青一听战乱,一听逃民,下意识的就想到了移民充实地方。

  这也确实是他一直做的事情。

  而且三年下来,已大有成效,不仅楚国收入翻倍,国力也日渐鼎盛。

  往日因为战乱,一派凋敝的洞、庭西川两郡,也因为地方户口的充实,日益繁盛。

  吃了这么多好处,自然难免让这位左相对此事形成应激反应,念念不忘了。

  反正按崔长青保守估计,这一波收拢苏国流民,少说也能为楚国再增来十几二十万人口。

  这已经差不多是一个下府的人口总数了。

  不费大力,却为国内再添一府人口,这种便宜,为何不占?

  至于楚国公然收容苏国逃民,会不会得罪苏国?

  说实在的。

  经历了这么一场动乱,苏国哪怕能够平定,国力也必然大减。原本因为压榨百姓,穷兵黩武而得来的几分强盛迹象,也将彻底打断。

  这种情况之下,苏国哪还敢因为此事,和楚国说三道四?

  甚至再退一步讲。

  苏玄歌脑子真的不正常,真想找楚国要个说法,就他刚刚平定叛乱后的实力,还真能拿,楚国如何不成?

  出兵北伐,你敢吗?

  最后还不是要咽下这口气,吃了这个闷亏。

  因此对于苏国的反应,崔长青是半分不怕的。只是有一点,让他感到为难。

  却见崔长青说了以上方略后,苦着脸道:“就是苏国遭此一乱,户口大减,民生凋敝,地方越加穷困。原本苏国每年援助的二百万两白银,一百万石粮食,怕是要缺斤少数,甚至根本不拨了。

  而没了这笔钱,大王想要在明年动兵,讨伐大长河国,钱粮方面,怕是有些艰难了。”

  近日陆渊召集崔长青与李良,与这两位城中文武最高首脑商议,自然是有重要之事。

  那就是陆渊打算在明年,也就是神武四年,开始正式出兵大长和国,介入对方的这场内乱。

  大兵一起,后方钱粮该如何供应,又要抽掉哪些兵马,国内又要留何人看守,这些都要处理妥当。

  所以找崔长青与李良,让两人帮着弄出个方案来,也就顺理成章了。

  只是没想到。

  三人还没商议出具体方案,苏国那边就先送来了这么个“惊喜”。

  那些粮食还好说。

  有着江汉平原和洞庭湖,楚国之内并不缺粮。

  可没了苏国供应的两百万两银子,陆渊十万大军出征的军费,便就只剩下南海国的三百万两银子了。

  虽然三百万两银子,也能保证大军最低限度的用度。

  但这最低限度之下,一切束手束脚,这仗打起来有个什么意思?

  陆渊打的这是灭国之战,至少都奔着夺下一郡之地的目标去的。

  这种级别的战争,束手束脚的去打,最后又能得到什么好结果?

  ‘难不成最后还是要动用内库?’

  陆渊心中这般想,叹了口气的同时,看着眼前重臣,脸上却还是平静道:“这个无忧。今年苏国、南海国的援助已经输来,五百万两银子都入了账库。

  有这笔银子,就算明年开始,只有南海国的三百万两银子援助,也能让大军撑个三年了。”

  崔长青闻言,不由点了点头,然后无奈道:“只是这样一来,大王此次讨伐大长和国,便不能把战事拖延太久,最好能在三四年内结束了。不然时间拖久了,朝中财政就无法支应了。”

  只是虽然这么说,但崔长青对此,却也没抱多大希望。

  灭国之战,哪是那么轻易,就能结束的。

  以大长和国的体量,楚国想要吞下对方,不做好打个三五年,甚至上十年的准备,是别想完结的。

  毕竟大长和国位处西南夷,那边局势实在太过复杂了。

  眼下对方国中内乱,自己打的不可开交,那自然没多少人去管,因为这属于西南夷的家事。

  可如果是代表着东扬人政权势力的陆渊,领着大军杀了过来,这其中含义就不同了。

  其它两位西南夷霸主,大理国、南诏国,能不生出别的心思?

  他们会不会认为,楚国出兵大长和国,是东扬人既接连消灭了苗、羌、蛮、越等族之后,终于开始把手伸向了西南夷,想剿灭他们这些夷人了。

  而若是这般想,那性质就截然不同。

  一下子从原本的单纯国家争霸,给上升到了种族之争,文化之争,存亡之争。

  到时这两国心生忌惮之下,派兵干涉大长和国内乱,然后三国合兵,一起对抗陆渊,也都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所以这一战,从来都不是什么讨伐大长和国,这根本不是重点。

  重点是陆渊代表的东扬人势力,在经过了上千年的时间后,终于打破了原本的默契,开始插手到西南夷的地盘上,开始对他们这些夷人下手了。

  这才是这场战争的关键核心。

  正是因为有着这种分量在,陆渊才会对出兵大长和国的事情,一直顾虑重重。

  不仅是没有钱粮,更是有些担心,战事一旦打起来,开了这个头,那就再也没法结束了。

  到那时,一场大战,打个十年,真不是虚言。

  毕竟陆渊面对的,是以西南夷三国为首,有着六七郡广大的地盘,人口过千万的整个西南夷势力。

  跟对方打,不亚于此时跟宁国开战了。

  两边本就是同一个体量的势力。

  西南夷唯一比宁国差的,也就是人口更少,兵马没那么精锐,地盘也不够富庶。同时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分做三股,各自为政,并没有那么齐心罢了。

  但即便问题多多,以楚国的体量,想和这种庞然大物争,压力也是极大的。

  若非是如今财政收入翻倍,周青就要先天,同时孙思文也在加紧追赶,楚国各项软硬实力都迅速膨胀的话,陆渊也是不敢轻易做这个决定的。

  而如今好不容易决定下了,苏国又给他来了这么份“惊喜”,出征前遇此挫折,这个征兆实在太不吉利了。

  清楚这是个修仙世界、同时修炼了气运之道的陆渊,此时都有些怀疑起来,自己这决定是否正确了。

  不过还不等他沿着这条线细思,旁边的弟子李良,在听了两人对话后,却又提出另一个思路:“大王,左相所言,确实有理。没了苏国的军费援助,此次出征平添了许多困难。

  不过以臣看来,赢钱方面的损失,其实并不重要。

  此次苏国内乱,或许于我等讨伐大长和国之计,也是件好事。”

  好事?

  听到李良这等言论,陆渊愣了愣,然后问道:“你此言何意?”

  李良行了行礼道:“大王。以臣观之,此次输国内乱,本质上只不过是苏王为了养那十万兵马,对地方百姓压迫过剩的缘故。

  所以解决的根本,要么是缩减兵马,令朝政开支不那么多,百姓自然也可以得到修养。

  要么便是开疆拓土,另寻一地,用以供养那苏国无法承担的大军了。

  前者以苏王秉性,多半是不可能的。

  但后者,却可商榷……”

  说到此处,这位陆渊弟子看了看两人,然后笑着说道:“方才大王与臣等商议,不是正在发愁,要是西南三个夷国联合起来,我大楚该如何对抗吗?

  楚国力薄,只有大王一人,以及十万兵马。

  可楚国周边,可是有盟友的。

  苏王既有实力,又有野心,开疆扩土之志,已展漏无疑。

  既如此,反正也要打大长和国,大王何不邀苏国一起?

  纵然有这场叛乱,但以苏王之能,平定并无问题。而苏国经此一乱,财政锐减,怕是更难供养那十万大军。

  怕是苏王也在发愁,该如何应对此事吧?

  此时大王邀其一起出兵,一同攻打大长和国。急需占领新土,增加赋税的苏王,定会答应。

  届时大王自东而攻,苏王自南而攻,两国南北夹击之下,大长和国又如何能够抵挡?

  甚至不仅是苏国,西川国那边,可也是有领地与西南夷相交的。

  西川穷困,国狭民寡,实力衰微。

  西川王难道就不想开疆扩土,把佛法传到西南夷那边去?

首节 上一节 319/8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综武:瞎眼说书,曝光十大通天路

下一篇:人在综武钓鱼,修炼天赋逆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