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长生不死,我以气运修仙

长生不死,我以气运修仙 第391节

  虽然整体上看起来还很稚嫩,但以这种速度,继续训个一两年,再拉出去打一两个低烈度的战争,让新兵见见血,一支精锐也就成型了。

  见此,陆渊已经传信回巴陵,让那边驻守的禁军,按照同样的方式,以老兵带新兵的办法,将剩下的两支禁军给扩编出来。

  如今信件应该已经送到了巴陵,想来两支新军的架子,差不多搭建出来了吧。

  现在楚国扩张迅猛,西川和黔中两地,都需大量兵马镇守,陆渊急需更多兵马来填充各地防御的空缺。

  此时不得不将原本预计两年的扩军方略,再小小的提一下速,争取在今年内完成了。

  好在黄玄那边劫掠剑川国,又获取了大批钱粮,就是这笔收入填补,倒也勉强能补上扩军带来的缺口,倒也没带来太多压力。

  一切还在陆渊掌控之中。

  只是这么一来,他也不得不再给黄玄下令,多苦一苦剑川国的夷人百姓,让从那边多压榨一些钱粮出来,以填补国内亏空了。

  反正都是夷人,苦一苦也无所谓。

  想来相比于死,当地夷人应该会很通情达理,体谅楚国的难处吧。

  ……

  正当楚国这边忙着梳理地方、购买粮食、整军备战的时候,周边各国,一个个也大小动作不断。

  首先是八月初,在济慧带着白凤寺一干僧众,刚刚抵达黔中郡,就任佑国寺和护国法师的时候。

  西南那边,先后传来两大消息。

  先是宋国那边。

  在今年开春后,宋王谢宁数次率军与大理军大战,结果都无法取得进展。

  不仅没夺取更多土地,反倒损兵数万,将已有的一些地盘丢了出去。

  自此之后,谢宁终于意识到,在大理国已经反应过来之后,他想如开始时那般势如破竹,大占便宜,已经是不可能了。

  再加上开战两年,宋国连年兴兵,课税日增,国内疲惫,再加上粮价暴涨,生存都出现了问题,百姓渐生动乱。

  一些原本静海国的遗民,开始在地方闹事,甚至掀起来几场小规模的叛乱。

  虽然这些叛乱都被迅速镇压了下去,但造成的影响,无疑是极大的。

  这已经体现了,宋国百姓对于战争的厌恶。

  如果再持续下去,很难说,最后会不会酿成一场当初苏国那般,波及全国的大叛乱。

  作为世家出身,谢宁可不像苏玄歌这种江湖武人一样,一切都喜欢用武力说话,完全凭自己喜好来,而不考虑什么影响。

  他的政治智慧,还是相当足的。

  因此意识到国内隐患,还有前线士兵连连征战,也确实厌倦疲惫之后。

  谢宁果断选择了停战。

  他派出了使者,前往了大理国,商量着两国停战歇兵的事情。

  而大理国那边,也因为这场战事,打得精疲力尽了。

  再加上北边大长和国的覆灭,楚国这个庞然大物突然与其接壤,也给予了大理国极大震慑。

  大理国迫切的需要向北境增兵,以此应对楚国带来的庞大压力。

  因此面对宋国送来的橄榄枝,他们也没纠结太久,双方扯皮了一阵之后,就正式在八月初的时候,签订了合约。

  两国约定,各自以现占有的地盘为界,互相承认对方对各自国土的统治权,今后和睦为邻,再不兴兵。

  于是签订了这份和平协约之后,宋国除了派个人去苏国说了一声外,立刻就开始撤兵了。

  十万宋军呼啦啦的从前线后撤。

  在宋国新设的银生郡,除了当地一万五千的郡府兵外,谢宁就只留了两万禁军,让一位亲信大将镇守此地。

  而他则率着剩下兵马,返回了国内。

  至此,宋国参与这场合纵之战后,历时两年,以开拓了一郡五府的成果结束。

  宋国退了,只剩下一个苏国,自然不是大理国的对手。

  因此苏玄歌在得知消息后,哪怕心中不甘,也只能大骂两句宋国不当人子后,无奈选择了和大理国和谈。

  相比于宋国,苏国国内的情况更加糟糕。

  因为苏玄歌的不当人,在苏国国内,几乎每天都有百姓逃亡。

  逃亡的人群,包括了苏人、夷人的遗民,蜀国的士兵、还有强征来的民夫,通海、郁林两郡的地方苏、夷百姓。

  可以说。

  在苏玄歌的种种操作之下,在苏人、夷人心目中,他已经成了远超桀纣的暴君。

  跟在这么个国君底下,就没谁愿意受他统治的。

  借此便利,在郁林郡和洞庭郡的边界,楚国已经又接收了五万余的苏国百姓。而黔中郡与苏国通海郡的边界,同样也有三万余的苏国逃民,其中不乏夷人。

  至于苏国与南海国、宋国边界之处,据皇城外司的探报,逃民同样也有很多,不下万数。

  在苏国底层之中,各种逃亡现象,简直不计其数。

  苏国的统治根基,已然彻底崩坏。

  如今之所以还能撑着,不被灭亡,完全就是靠着苏玄歌的先天武力,还有他麾下那些属于既得利益者的数万精锐强兵了。

  但如今少了掠夺大理国的路子,没有足够钱粮来源,内部生产也已全部崩坏,若不再进行改革,苏国灭亡,也已是迟早的事情。

  就是不知道苏玄歌有没有看到这点,并且有没有这个魄力,去做改革了。

  但不管怎么说,在八月中旬,继宋国之后,苏国与大理国间,也在和谈之下,正式结束了这场战争。

  同样历时两年,苏国最后以一郡四府的成果,退出了合纵。

  在这两年战争中,大理、宋、苏三国,都付出了极为惨烈的代价,各自损兵数万、十数万不等。

  其中苏、宋两国虽有收获,但也需大量的时间,才能消化战果。

  大理国在丢失了接近一郡之地、损兵近二十万之后,也需长时间的休养,才能重新恢复元气。

  和谈虽然对于三国来说,都不是出自内心所愿,但已经是如今局面下,于彼此最好的结局了。

  而他们之间的战争结束,整个西南地区,剩下的也就只有楚、赤黎、昆海三国,与南诏国的战争了。

  不过不等这场战争出现结果,在西川郡之北,另一场战事,却已出现了重大转折。

  ……

  神武六年九月初二。

  周国十五万大军在该国南柱国大将军东方无云的率领下,围攻汉中国都白石城三月之后,正是于此日破城。

  汉中王乔康全只得于城破之时,领着几千残兵,护着亲眷百官狼狈南逃,撤往南边剑门关。

  在南边剩下两府,收拢残兵,继续坚守。

  周兵则趁势席卷汉中国北部三府,夺回了已经丢失近十年的汉中故地,再度全部掌握汉中郡十府。

  同时,失去了汉中国屏障,周国在西面,已与楚国襄阳郡接壤。

  周国兵锋,已至襄阳西境。

第305章 议和移封

  锦官城,王宫。

  “楚王,周人来势汹汹,前后点计兵马不下三十万,领兵之将东方无云,更是神威难抵。

  我王与之相抗半载,十万兵马损失殆尽,白石王都更是沦陷敌手。

  如今我国仅余残兵三万,退往剑门雄关驻守,以此勉强抵御周人入侵。

  可周人势大,以大国临吾小国,汉中实在难以抵御。

  先前我王与大王在前越时,便有一同北伐,同抗周人之情谊。

  如今我国临难,还望大王施以援手,派兵救援。

  我王愿向大楚纳表称臣,请为藩属,此后世代为臣,为大楚屏蔽北方。”

  西极殿内,来自汉中国的使者,此时拜倒在地,一脸悲泣的向着陆渊哀求诉说。

  周国来势汹汹,短短半年,就击破了汉中国都。

  此时汉中以北三府之地,已尽数沦陷。

  唯有南部西川二府,靠着剑门雄关这等天险,才能勉强抵抗来自周国的入侵。

  但以周国之强大,兵马之雄壮,哪怕有着剑门雄关作为屏障,汉中国也依旧难以抵御。

  若是没有外援,面对排山倒海压来的周军,剑门雄关也根本撑不了两月。

  而没了此雄关,周人长驱直入,怕是不等今年结束,汉中国就要继西川国之覆辙,提前覆灭了。

  面对这等亡国大难,乔康全自然不甘心接受。

  他抛家舍业,万里迢迢来到西川,耗费无数精力资源,好不容易经营出了汉中国这片基业。

  如今叫他这般放弃,心中如何甘愿?

  可想要让汉中国维续下去,只靠自己之力是不可能了。

  唯有请外援,请一个足以正面对抗周国的强大敌人,让其插入这场大战,以遏制周人的汹汹侵略。

  纵观周边,唯一符合这个要求的势力,也就只有陆渊的楚国了。

  因此,在逃回剑门关后,乔康全一边收拢残兵,并在后方仅剩两府征招兵马。

  一边派出了使者赶来锦官城,像在此逗留的楚王陆渊求援。

  于是也就有了眼前这一幕。

  “使者且先起来吧。”

  陆渊扫了眼在下方叩头不止,苦苦哀求的汉中使者,然后语气威严肃穆道:“周人来北境之狼,向来贪婪无度,野心勃勃。

  前越之时,就勾连蜀地李雄,悍然入侵西川,致使武安侯平蜀之战失利,不得已退往天门府。

  其后若非孤与汉中王等努力奋战,击退周人,此时西川之地,怕是早已陷落北人之手。

  而今罢战还不到十年,周人就又再度撕毁合约,攻打汉中国。

首节 上一节 391/8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综武:瞎眼说书,曝光十大通天路

下一篇:人在综武钓鱼,修炼天赋逆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