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穿越天龙:从珍珑棋局开始

穿越天龙:从珍珑棋局开始 第118节

  如今的哲宗皇帝身穿朝服正襟危坐,尽显天子威仪。

  赵穆依礼向哲宗朝拜:“臣!赵穆!参拜陛下!”

  赵穆礼毕之后,哲宗一抬手说道:“皇叔免礼平身!”

  尽管宫中已经传出哲宗与赵穆叔侄相称,但今日哲宗在大朝会上,文武百官的面前当众喊出来,还是有些让群臣惊讶。

  赵穆闻言回答道:“谢陛下!”说罢赵穆便站了起来。

  尽管朝中众臣都在上次的接待使团的晚宴上见过赵穆。但这一次赵穆身穿蟒袍头戴金冠的样子,依旧是那般引人注目。若非朝会金殿上不能做太大的动作,大家的目光绝对都会望向他。

  而群臣虽然都是面无表情,但心里都不断地嘀咕。

  这是因为赵穆的封爵擢升实在是太快了一点。

  赵穆就在一年前还只是个小小的县侯,凡是能上这金殿参加朝会的,只要是有爵位的,那么都比赵穆大。

  但就在半年多以前,赵穆回到京城后,就因为和大理国和亲的事情,一下子从县侯直接擢升到了郡公,这可以说是破格擢升了。

  但就在半年后,赵穆再度回来,这一次皇帝却直接册封他为嗣王。这也就罢了,不过哲宗给出来的理由著实有些敷衍了。因为和大理国和亲的需要,所以擢升赵穆。就算是封王,擢升一个郡王也就可以了。

  但如今赵穆的爵位却是仅次于亲王的嗣王。这让大家都有点想不明白。这是因为大宋有一个潜规则,除了嫡出的皇子之外,任何人的爵位都不得高于郡王。哪怕哲宗他自己在上位之前,也只是均国公,延安郡王。而赵佶等人的爵位,还是哲宗继位后给他们加封的。

  而赵穆既不是哲宗的兄弟,又不是哲宗的儿子。作为一个太祖一脉的旁系血亲,这加封嗣王著实有些令人难以理解。

  虽然大家都有些想不通,但朝中有一个特殊派别的人却是喜闻乐见。

  那就是忠孝王,商王,邓王为首的勋贵集团。

  

第256章 哲宗帝平衡朝堂,中山王告祭太

  庙

  大宋如今的朝堂格局相当的微妙。

  虽然大宋与读书人共天下,但是读书人们有一个特别不好的“臭毛病”那就是“朋党”。而朋党坐大之后的最强形态那就是“门阀”。

  文官的朋党,武将的藩镇,都是历代皇帝的心病。

  如今的大宋也不例外。以前的皇帝可以拿外戚,宦官,武将来制衡那些世家。

  但大宋自杯酒释兵权后,便让武将失去了在朝堂上和文官们相互制衡的能力。而鉴于隋唐的弊端,大宋也是严格禁止给予外戚和宦官太大的权力。

  而皇帝用来制衡文官集团的,则是一股新的力量,那就是勋贵集团。

  而勋贵集团的组成,便是开国元勋为主,皇室宗亲为辅,然后再夹杂一些诸如驸马都尉在内的小外戚。

  而为了巩固勋贵集团的力量,勋贵们便经常在内部通婚。比如东平郡王府的柴太妃是商王府的郡主,小王妃钱氏是邓王府的郡主。

  而商王府也是一样,商王妃是帝胄,世子妃是东平郡王府的郡主。

  忠孝王府的老王妃的祖上是大宋开国功臣威武郡王石守信。而世子妃也是东平郡王府大郡主。

  正是这错综复杂的血缘姻亲关系,组成了勋贵集团牢不可破的联盟。虽然勋贵集团内部有相互的“鄙视链”,但在维护自己利益的大事上,大家还是非常团结的。

  因为勋贵集团的利益和皇帝的利益是一体的。

  文官们无所谓,大宋没有了,他们还可以给大元,或者其他的什么政权做官。就拿赤壁之战前的东吴举例。鲁肃曾言“众人皆可言降,唯主公不可言降。如我等降曹,仍可不失州郡之官位。”

  正因为这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因此历朝历代的文官集团大多都很撕裂,忠心的是真忠心,但卖主的却也会毫无道德障碍的“识时务者为俊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不过大部分都属于后者。

  但是勋贵集团不一样,国家才是勋贵集团的根本。只有大宋皇帝在,大宋在,他们才是世袭贵胄“老贵族”。若是没有了大宋,那么他们就什么都不是了。

  他们的祖辈是为这个国家流过血负过伤的,他们自然看不惯这些靠著十年寒窗就一举成名,和他们同居庙堂的“书呆子”了。

  而正是因为勋贵集团和文官集团的相互掣肘,才保障了大宋如今的局势稳定。而皇帝要做的就是好好平衡好这两股力量。

  而哲宗擢升赵穆,除了有拉拢他,重用他的心思在。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那就是平衡朝堂的势力。

  自从王安石死后,朝中的大权则被宰相司马光为首的文官集团独揽。哲宗虽然尚未正式亲政,但也隐隐感觉到了文官们的力量太大,他这个皇帝有些指挥不动了。至少很多议题,文官集团都给他驳回了。

  哲宗在见到赵穆之前,就曾经同众人商议过不再给西夏和辽国岁币的事情。但是文官集团过惯了安稳日子,他们当然不希望战端再开。于是纷纷给哲宗谏言,然后就扯什么天下苍生为重的鬼话。

  还有就是关于王安石新法的态度。

  王安石新法虽然有利有弊,但其中的几项也侵害了他们这些“金榜题名新贵”的利益。他们寒窗苦读十几年,刚刚戴上乌纱帽,还没来得及为自己和家族谋福利,就碰上改革,他们自然不会同意。

  但是勋贵派对于新法的看法倒是较为平和。

  这一派人的主要收入是“食邑”的皇帝赏赐的田亩,那些食邑万户的勋贵们,每个月什么都不用做,都有大笔的银钱进帐,加上皇帝赏赐他们一点田产,他们吃著“铁杆庄稼”自然也不屑去与庶民争利。

  反正又不是看自己的福利待遇,因此他们对朝廷改革的态度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波澜。

  不过近些年来因为东平郡王等老一辈勋贵的逝世,勋贵集团的影响力已经大大折损了。虽然还不到失衡的时候,但相较起文官集团来已经有些势微了。

  因此哲宗在考虑之后,便打算给勋贵集团注入点新鲜血液来平衡朝局。

  而赵穆就是那个最合适的人,一方面赵穆没有太大的野心,只是个酒色之徒。而他却也很有能力,立下了大功劳。加上哲宗想拉拢他,在这一系列的巧合下,哲宗便屡次破格提拔他,最终将他擢升到了现在的位置上。

  也正是因为赵穆的晋升符合勋贵集团的利益,因此那日在朝堂上忠孝王才力排众议,支持哲宗册封赵穆为王。

  只不过赵穆现在还没有真正感受到这朝堂上诡谲的微妙气氛。

  赵穆起身后,哲宗便对身边的太监使了个眼色。于是太监便开始宣读对赵穆的册封圣旨。

  这圣旨写的十分的繁杂,先是一大套可有可无的场面话后,最后才宣布擢升赵穆为中山王。

  尽管大家知道结果,但众文官们的脸色都不是很好看。就在半个时辰前的朝会上,司马光和苏辙还曾经劝哲宗收回成命,将赵穆改封为郡王。将“中山王”三个字中间加一个“郡”字,改成“中山郡王”。

  但哲宗这回可没惯著他,哲宗说他已经请示过太后和太皇太后了,她们两人“从大局出发”都同意了这件事。说大理国用嫡公主和亲大宋,大宋自然也不能辱没了人家。亲王给不得,一个嗣王还是可以的。

  有了太后和太皇太后撑腰,面对司马光的时候,哲宗也硬气了很多。

  听到太后和太皇太后都同意了,司马光和苏辙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随后也就不触这个霉头了。乖乖的闭上了嘴。

  圣旨宣读完毕之后,赵穆便跪接圣旨和王爵印信。赵穆当众谢恩后,便捧著圣旨和印信转身出了大殿。

  而朝堂的册封结束了,哲宗也就宣布散朝了。各部堂官们都各自回自己的岗位。

  而赵穆则是乘车前往了太庙。进行册封之后的祭礼环节。宗正寺的少卿和礼部的官吏先赵穆一步来到了太庙。

  而在太庙的御阶上,柴太妃早早的就等在了那里。

  赵穆下车之后,手捧著圣旨和印信,随著礼乐声的奏响,一步步的迈上太庙的神道。

  等来到太庙的中段的时候,赵穆将圣旨和印信放在了当中的祭台之上,而这祭台上摆著一个牌位,这个牌位不是别人的正是自己父亲东平郡王赵德的。赵穆这第一拜便是拜亡父,告知亡父这件事。赵穆恭敬地行了跪拜礼。

  随后赵穆继续手捧圣旨印信,慢慢的走到了第二道玉阶之上。之后便再度将信物置放在供桌之上。

  而站在旁边,一袭华贵礼袍的柴太妃此时也跟著赵穆跪了下来。母子二人恭恭敬敬的行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

  而这个大礼则是告慰大宋先帝和诸位列祖列宗的英灵。

  母子二人在祭拜完毕后便各自起身。

  见到母子二人起身后,宗正寺少卿便捧著大宋的宗族世谱来到了两人的面前。

  

第257章 建言献策

  宗正寺少卿捧著宗族世谱来到了母子二人的面前。

  随后柴太妃拿起笔来,她按图索骥后,便找到了自己的名字。之后她把赵穆的名字写在了自己的名字下面。并且在旁边写了三个小字“中山王”。

  从这一刻开始,赵穆就是柴太妃的嫡出儿子了。至少以后的记载上是这样的。

  柴太妃写完后,便将笔递给了赵穆。

  而宗正寺少卿也是将宗族世谱再单开了一页,赵穆在空白的页面上,按照其他宗族世谱的格式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宗正寺少卿随后高喊:“礼成!”从这一刻起赵穆就是朝廷真正承认的中山王了。

  随后礼乐再度吹奏了起来,宫廷雅乐那浓浓的历史沧桑感扑面而来。

  跟著这礼乐声,赵穆便同柴太妃一同走下了玉阶神道,随后母子二人便各自乘上了自己的车驾离开了太庙。

  赵穆跟随柴太妃的车驾回到了东平郡王府,他对著自己这个名义上的母亲行完大礼,交还了哥哥的王辇后,便乘上了自己家的车驾回家去了。

  当他转了几条街重新回到颖国公府的时候,这上面的牌匾已经又换了一次。

  之前是“南阳郡公府”的字样,但这一次则是“中山王府”的字样。

  看著牌匾上的字,赵穆闭目吸气,随后便又长长的吐了出来。从一个没落贵族变成真正的世袭王公,现在才是他的计划真正开始的时候。

  当赵穆抵达后,梅兰竹菊,秋霜冬雪,木婉清,赵姬都在门前迎接他。而迎接他归来的人当中还有两个熟悉的身影,一个是赵穆的大姐赵岚,一个是一袭女儿装的呼延瑾。

  赵穆下车之后,呼延瑾最先行礼叫道:“呼延瑾参见中山王爷!”

  而最爱玩的梅兰竹菊四人也是有样学样的给赵穆行礼。

  看著她们的样子,赵穆摆摆手说道:“好了!大家别开玩笑了。我的时间不是很多,娘!帮我准备一下,等一会我要进宫谢恩。”

  说著赵穆便将垂赐之物尽数交给了母亲保管。

  众人跟著赵穆一齐走进王府内。

  呼延瑾也恢复了平日里的稳重,呼延瑾问道:“这么著急吗?”

  赵穆一边走,一边点点头说道:“不错。皇上赏赐我这样的殊荣可不是一时兴起的,我总要给皇上创造相应的价值才行。”

  呼延瑾微笑著说道:“呵呵,王爷您心系国事,真乃国之大幸哈哈哈。”

  赵穆也是无奈的笑著摇摇头。

  赵穆回到屋内重新换了一套衣服,扔下了前来朝贺喝喜酒的亲戚朋友们,马不停蹄的便立即前往宫中谢恩,并且打算将自己下一步的战备计划告知给哲宗。

  哲宗再过一两个月就要正式亲政了,那个时候就是他们叔侄二人里应外合为大宋扭转乾坤的时刻。而正式亲政后的哲宗,除了大小朝会,就有堆积如山的奏折等他批阅。要么就是尚书房内的例行问话。就没有现在这么多闲暇的时间来接待赵穆了。

  而赵穆婚后,也要南下姑苏去见见慕容复了,总不能老是给他画大饼,也该来点实际的了。之后还要前往大理国,以及关外进行相应的布局,因此赵穆的时间也不是很多。

  改革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准备才行,与其之后赶时间,倒不如现在就行动起来。

  赵穆来到了宫中,哲宗皇帝正在进早膳。

  赵穆因为是哲宗的近臣,哪怕是皇帝正在进膳,也没有阻拦他。

  哲宗正端起一碗粥,他看著前来的赵穆,随即放下碗筷说道:“啊!皇叔这么早就来了啊,朕还以为皇叔要等到午后才会来谢恩呢。”

  赵穆正要向哲宗行礼,哲宗今天因为在朝上煞了司马光等人的威风心情大好,于是摆摆手说道:“皇叔不必如此多礼。皇叔也未曾用膳吧,今天这春卷和粥都不错,给皇叔也盛一碗来,给皇叔赐座,皇叔来跟朕一起吃啊。”

  赵穆闻言立即行礼说道:“与陛下同案而食,臣万万不敢!”

首节 上一节 118/1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同学还没入道,我已三千大道圆满

下一篇:开局奖励小李飞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