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明仙宗 第164节
说来这重明宗的商队虽然规矩是要严些,行商路上连骚扰个凡人村寨这类寻常消遣都不许做,但却有一点好,便是按时足量发放聘金。
不像其他家商队,不是要拖些日子,便是要挑些错处出来少给些灵石。
这也使得他家商队在左近的散修中名声较好,一般只要进来了的,只要看在灵石的面子上,也都不怎么舍得走,能稳定地干些年头。
揣着满心期盼,散修们驾着驮队行到了重明坊市外间。
一个五短身材、黄发黑髯的矮壮汉子穿着一身灵甲,立在重明坊门外头,看着段安乐带着商队走来,面带笑容。
“储师叔,”段安乐走在商队前头,见到了轮值的储虎儿,当即下了荒牛,稽首拜道。
储虎儿半年前才由裴奕求请,引入宗门,拜在了康大宝的李师叔门下,成为了正式的重明弟子。
储虎儿的这番经历倒是激励了不少山都岗散修。
他们如今大多都挂着个外事弟子的名头,平常日子里都在重明坊市里做些巡逻值守的差事,缉拿震慑已经有些冒头趋势的劫修匪修。
康大掌门倒是着人在房室山与琴叶林这两处新得的灵地给他们安排了些洞府,可巡防兵假少事多,难得清闲,没几个人能去个几回。
只有孙不二这个有门酿酒手艺的老家伙占了便宜,不仅常驻在洞府修行,还将他那有灵根的小孙也带来了。
闲的时候,他甚至还能跟重明宗正式弟子一样,去赏功堂领些便宜任务做,再挣一笔资粮,当真羡煞旁人。
“好,韩师侄昨日路过坊市,说他在去帮几戊悟在重明城除妖的路上碰见过你们,我就想着你今日怕是能到了,便出来迎一迎。”
储虎儿揽着段安乐的肩膀,他进重明宗的时间不长,面对段安乐这个掌门弟子,可没想过要摆什么长辈架子。
“袁师兄前些日子回宗去了,离开之前,这巡防队暂交我管。邓百川那双眼睛盯得紧,师叔今日便不好给师侄你摆酒了,只简单用些茶饭,改日再补上。”
“储师叔,不消如此的。”段安乐听后,脸上浮出一丝无奈之色。
在这个老实孩子的眼里头,储虎儿这个新入门的小师叔倒无什么别的毛病,就是不分场合对谁都是这般恭敬客气,倒让他们这些晚辈好生不自在。
在与储虎儿和叶正文这两个常驻在重明坊市的长辈用过其实并不怎么简单的茶饭过后,段安乐迈步进了已经装潢一新的重明小楼。
周昕然照旧还是那副俏执事的做派,但这两年随着裴奕、袁晋各自手艺精进了不少,店铺一楼的货架上的货物已经丰富了许多。
周昕然身后案板上的素色玉简里,也已记好了几页熟客新下来的契单,其中也零星夹杂着一些一阶中品的丹药、法器的生意。
“周师姐,劳您取一瓶练气散和灵兽丹来,这是灵石。”段安乐先是朝着周昕然一乐,才摸出一把灵石排好放在案上。
重明宗每年虽都会给门下弟子发放一定数量的丹药,但对于段安乐这类勤奋修行的修士而言,其实还是不大够的,自然要采买一些。
买谁家的都是买,当然要先照顾自家的生意。
“师弟走了趟洪县回来,可遇到什么新鲜事了么?”周昕然跟着一乐,麻溜地收了灵石,递了丹药,便好奇问道。
“倒不曾闻过什么新鲜事,无非就是听说了又有几个筑基宗门被州廷剿灭了,几个从京畿道南下投奔州廷的小族又被不明来历的人在路上截杀了之类的。”
段安乐想了想,才摇头说道。
说完后,他打开瓶塞闻了闻丹药香味,心中一叹:“裴师叔这手艺其实还是差了些,照比几家筑基大派炼制的练气散来,效力应该差了一分之多。”
“宗里头近来有什么事么?”见得周昕然听了自己的话表情淡淡,段安乐也好奇问道。
不是他在席上不问储虎儿与叶正文两位长辈,而是他作为小辈,二位长辈只会与他说他该知道的事情。
若想知道些别的,便只能来周昕然这儿打探一番,毕竟周宜修那边,不会对她隐瞒太多的消息。
周昕然听得段安乐一发问,笑颜渐渐敛了下去,表情变得有些纠结起来。
“袁师伯前些时候,似是”
——重明宗,掌门云房
康大宝双目紧闭,盘坐在青玉蒲团之上。其双手上各自攥着一枚雪白色玉圭,一枚玉简正悬空而立,浮在康大掌门面前。
只见两枚玉圭在其手中时不时地便泛出一丝浅浅的灵光,沿着康大掌门掌心而入,再经由周身经脉运转周天。
每每吸纳一分这玉圭散出的灵光,康大宝的眉头就舒展一分,只不多时,便见得其缓缓睁开了双眼,长舒口气。
“这《长息决》总算练成了,没有这对玉圭,我肯定是练不成的。”康大宝收起面前玉简,感慨言道。
这对玉圭是由袁晋与康荣泉分别捡来交到自己手中的,分开之时平平无奇,与许多低阶灵玉不差多少。
可一旦被修士同时握持手中,那便瞬间会感到灵台清明,悟性大增,参悟道法的速度较之从前起码要提升两倍之多。
也因如此,自蒯恩那处得来的《长息决》才被康大掌门参悟了出来。
这等宝物康大掌门从前只在一些闲人编纂的话本的故事中听说过,倒真没想过能被自己遇上。
这可是个了不得宝贝,就是也不知将来参悟高阶的功法道法能不能同样保持这样的增益效果。这东西金丹有没有康大宝猜不着,但一般筑基肯定是没有的,康大掌门着实捡了个大便宜。
话说回来,蒯恩那小子只看一眼便知道不是个聪明人,也不知道他怎么也学会《长息决》了的?这里头定有古怪。
康大宝决定过段时间还得去趟蒯家,寻蒯武问问清楚,说不定还能发现什么宝贝来。
只是他现在还有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倒是暂时顾不得这头。
念头一动,黑骨出现在了康大掌门的手中,这时候只稍稍一看,便觉得这黑骨已有很大不同。
玉圭于康大宝最大的帮助还不是参透了《长息决》,而是将黑骨的神秘面纱揭开了些。
先时印在黑骨上头的那枚银篆仙文大部分已被康大宝参透,其笔画已由银色转为金色,只有最后一笔还闪着白光。
按照康大掌门自己所猜,若是再将这最后一笔也悟透了,届时这黑骨定会有新的变化,应该是天翻地覆的变化。说不得,自己就能稍稍见到些灵宝的威能了?
只是这望山跑死马,莫看只有这浅浅一笔,康大宝握着玉珏在这一关足足卡了大半年工夫,实在熬不过了,才转而参详《长息决》。
好在今日《长息决》终于功成,便可以继续把精力放在黑骨上头了。
康大掌门刚要再运起破妄金眸,小奇便从它专属的矮屋里头,憨态可掬地走了出来。
“一阶中品,你这惫懒货,总算成了!”康大宝查看到小奇的气息已有大幅增长,当即乐得笑出声来。
小奇却只昂头朝康大掌门稍稍打个招呼,随即便龙行虎步地朝着屋子另一角的狮虫巢行去。
小奇沉睡突破之前,因为有些好奇,便凑头往狮虫巢那头探了探。
只是未曾想,康大掌门当时正在诵经,未发现这头发生的事情,害得小奇被护巢的狮虫群狠狠围殴了一顿,连常年掩在背甲内的嫩肉,都有不少被狮虫群咬坏了不少。
小奇这番出关,自然是要跟这些蠢虫子算算账了的。
不料才发现小奇的动作,康大宝便将它拦住,握回了手中。
倒不是康大掌门好拉偏架,而是仅仅小奇沉睡突破这短短半年的时间,狮虫群不仅集体进阶为一阶中品,其种群数量也突破到了百数之多。
这要多亏那块星霜壤的功劳,自大部分狮虫进阶至一阶下品过后,康大掌门便按照高人所言给它们喂食星霜壤了。
莫看只有巴掌大小这么一块,可这么些日子过去了,也不见有多少缩水的。
而狮虫在服食过星霜壤之后,在进阶之余还在背上还生出了一些银星斑点,口器上也隐有银光闪烁。
只这卖相,一看便比先时要厉害不少。
如此数量、如此犀利的虫群,已经足以威胁到大部分的练气修士了,绝不是小奇可以报复得来的,康大掌门拉它才是救它呢!
只是这番好心却没得了好报,小奇在康大宝手中气得兀自挣扎不停,把四条小短腿蹬得似是要飞起来一般。
康大宝好容易才安抚好它,这时候却有一张信符飞进了他的小院,贴在云房外头的禁制上。
康大掌门推开房门,取来一看。
先前因为诸多好事而来的好心情便当即消散许多,“又要死人了呐”
感谢香小帅老哥的一百点币打赏
感谢星耀四方老哥的九章月票
感谢书友20180525184557300、哒哒耗子、看书超认真、木头竹子、几位老哥的两张月票
感谢书友20220429000943447、书友20180201210714132、书友20210301105262635998、听南11、不抛弃不放弃100、KevinHK、皆可休、一步恋人心、污皇磊哥几位老哥的月票
感谢大家的追读、订阅、投票、评论!
谢谢大家!
第211章 大战伊始
消息是从新云盟传来的,一张信符上只寥寥数字,却怵目惊心。
说起来,康大掌门这两年深居简出,已经很有些日子没有往重明坊市和平戎县衙这两边跑了。
康大宝收好信符,将小奇抓在手上,再伸手一招,一小群狮虫也从石室中扑棱着翅膀飞了出来,顺着康大掌门的手指方向渐次落进了其腰间崭新的灵虫袋中。
转手结太极印,云房门口架子上的一尊兽形小鼎绽出一道荧光,化作个扳指大小,套在了康大掌门的左手食指上头。
这尊小鼎是康大宝当年在唐固县灵石矿脉打杀了那个三香教弟子得来的。
那场大战过后,小鼎外部带着点些微损伤,康大掌门看着心疼,便交由了袁晋,要他修复。
但兽形小鼎毕竟是极品法器,袁晋这个很是勉强的一阶中品器师在参研了小半年工夫过后,才敢着手修复之事。
大功毕成之后,按照重明宗当代第一器师的说法,这尊兽形小鼎当是不会逊于市面上能见到任何一件极品防御法器的。
康大掌门听得自然高兴,唯一使人懊恼的是,原主已将其这件兽形小鼎从前已被人炼制成了本命法器,神识烙印凝实得很。
饶是康大宝花了不少时间将其打磨掉后,这件法器在他的手中仍然无法发挥出应有的威力。
为了弥补这一点,由袁晋制成的第四面戍土青元盾也照旧被康大宝带在身边,毫不嫌弃它和它的前辈们一样的粗笨耐用。
想起袁晋,康大掌门眯起了眼睛,推开了云房,走出了小院。
此时正值晚课,值守经堂的是周宜修和韩韵道,弟子书声琅琅、经师孜孜不倦。
周宜修早年出身破落家族,传承有缺,未在家中待了几年,几个家老便因了分家之事打得不可开交,他不想做那骨肉相残的事情,便孤身出来闯荡。
周宜修自己其实于道经上头都是个二把刀,说是他与韩韵道一道轮值,其实事情大多都是后者在做。
甚至连周宜修自己也跟着这些小字辈一道,学到了些过去未曾听闻过的经义。
此时韩韵道手握道书,眉宇间显露出一股英气,看向众师弟敛容屏气,颇有点台阁生风的样子。
在下头这些师弟眼里头,韩韵道这个当代大师兄严于律己的同时也严于律人。如今的早晚经课,除了蒋师叔值守的时候之外,便要属韩师兄的最难熬了。
按康大掌门定下来的规矩,重明宗弟子只要是突破过了练气四层,成为了中期修士,这每日的早晚经课便可停下来了,只消每三月通过传功长老的经义答辩便是。
可这经房的后头一间狭小的静室里头,却有一位身材矮壮的练气后期修士,独坐其中,诵经不停。
康大掌门只草草从经房窗户边掠过,看了一眼过后,便走到静室门前。
只见他手结玄印,静室房门上的禁制打开,经声一停,传出了一个有些责怨的声音。
“师兄今日怎又来得这般晚?”袁晋正盘坐康大掌门当年于五相门一役带回来的青玉蒲团上头,这是重明宗现今唯一一件法器蒲团,一阶中品,有聚灵清心之效用。
袁晋面有凄苦之色,身前是一摞摞道书佛经,上头用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批注,足看得出静室中人这段时间的用心程度。
上一篇:蜀山镇世地仙
下一篇:成人武侠,从金刚不坏开始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