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鉴仙族 第579节
“也不全是坏事,没必要将你我通通杀了,兴许还有不少好处,我到时会来寻清虹,若是一同前去,好歹也有个伙伴。”
李清虹沉默了一息,目送他远去,驾雷回峰而去,李曦明正巧迎上来,轻声道:
“姑姑…看他似乎有他意。”
李清虹同样有所察觉,此人对功法没有什么迫切之心,这法器的样子也像个添头,更像是利用这一点来拉近关系而已,随后透露出的消息恐怕还更重要些。
至于最后临走时的那一两句话,恐怕才是这人来此处的真正目的,李清虹心中有数,并不与他多说,口中只柔声道:
“放心,你可还好些?”
“姑姑放心。”
李曦明的语气很是柔和,原本蓄的胡须也剃干净了,身上的法力闪着明光,李清虹很少从他口中听到这样的语气,微微讶异,这青年拱手而拜,轻声道:
“姑姑,我闭关修行去。”
李清虹“嗯”了一声,望着他往岸边灵机最充沛的巫山上去,殿中遂寂静一片,这女子静静坐了片刻,离案归洞府去了。
……
平崖洲中。
晨光从远方的山间跃起,洒在湖面上金滟滟,平崖洲地势平坦,岛屿相连,白气涌动,错落有致着亭台楼阁,一片仙家气象。
最高处的大殿照映着晨光,李承淮一步步踏过台阶,踏入最高处的大殿,殿角刻着的飞兽双目微红,口中露出四齿,显出火脉旺盛之征,他掐指算了算:
“夏日将近,也是个大日子,周行辈授法得气,选的日子倒是不错。”
李曦明、李清虹相继闭关,时间便如流水而过,李氏在统一望月后迎来了第一次授法,李承淮持着十六府两峰中的青杜峰,自然早早到了。
入了大殿之中,上首已经先到了一人,背对着他站着,负手而立,对着地图仔细查看,暗红褶衣绘着金纹,夏日便解了大袍,显得干脆利落。
衣制是兄弟俩定下来的,李承淮自然晓得这是家主服饰,暗红着金,为家中之枢,自己身上则是外青内白,是代表族正的青杜之首。
李家十六府两峰一山,执掌十六府的峰首皆着红袍,两峰分别是代表族正的【青杜】外青内白,代表纠察的【玉庭】淡白着灰,一目了然。
至于【密林】一山太过广大,不能轻易授人,至今还空缺着,定下的紫衣到现在还没有派上用场。
李承淮上了数阶,向着李承辽行了一礼,轻声道:
“家主,洲中周行一辈与十六府诸望姓晚辈,皆至殿外了。”
李家如今周行辈大多踏上道途,最年长者二十六岁,已至胎息六层,是伯脉的李周昉,李承辽大多数都见过,直言道:
“让他们进来罢。”
李家承明辈大多有修为,加上承明辈大多在北方战死,有一大半都没留下子嗣,故而周行辈人数并不多,甚至比父辈要少得多,有天赋进到这大殿里来的就更少了,李承辽放眼望去,竟然不到十个。
“诸世家常有人丁稀少,相互过继之事…果真如此,一旦有了修为,子嗣便艰难,练气筑基以后更甚…”
这事情也不全是坏处,李承辽早就仔细观察过,同族之间,三五辈常常难以论亲缘,可如此过继一番,原本疏远的关系又再度拉近,四脉之间亲近许多。
他暗暗思虑道:
“有些大族几百年屹立不倒,恐怕这过继是极其重要的手段…”
他收了思虑,下方的众人皆拜了,为首之人看上去不到十六岁,修为同样是胎息六层,李承淮看得轻轻颔首,露出点笑意。
此子是季脉的独苗,他的长子——李周洛。
李周洛灰目长眉,已经是少年模样,身着黑色褶衣,言谈之间,毫不露怯,李承淮虽然生得一般,妻子丁氏却很美丽,这孩子把父母的长处学了,显得风度翩翩。
李承淮从来不愿长久闭关修行,李周洛是在他身边一点点长大的,举止文雅有礼,这在侧旁站着的男子看得心中欣慰。
“父亲若是见到他,应当会欢喜。”
父亲李曦治上次回家一句话也没有同他多说,李承淮早已经习惯,也是三十余岁的人了,并不觉得有什么,常常忘了他,如今偶然想起,有些恍惚:
“父亲…”
算算时间,李承淮记事起就没有见过他几面,他驾霞踏虹,是宗里的大人物,可李承淮记起父亲,还是迷惘居多。
“我不欠他,他不欠我,如此而已。”
他在阶上站着,俯视大殿中的众人,李承淮晓得生来的一切是从何处得来,更明白失去的也并不显多,从没有怨心,难得想起他们,心中暗自忖道:
“我常忘了他们,他们应当也不常记起我,如此而已。”
第649章 龙请虺拜
李承淮思索之间,李周洛抱拳向前,将诸位兄弟姐妹介绍了,伯脉的李周昉与李周旸年纪最大,兄弟俩却有些怯场,不敢多言,便由他这个四公子来开口。
往下是仲脉的李周垦,仲脉这一代天赋不佳,他虽是仲脉之人,却是伯脉过继而来,实际上与李周昉二人是亲兄弟,向着两人拜了。
其余几人年岁都不大,不过总角稚儿,看不出什么,一一问了好,李承辽先去看那十六府的优异子弟,大约有三十余位,入选的条件自然比自家孩子低了一节,他放眼望去,都不似愚蠢之辈,只是修为大多不尽人意。
“安氏足足七位,陈氏两位,西潭三位,诸望姓十位,寒门十位…”
李承辽心中有数,陈田窦徐诸黎泾望姓如今面临的处境可与李家主脉差不了多少,同样是个嫡系人丁稀少的局面,自然人数不多。
反观西岸和东岸的府山,新兴的诸姓和寒门正迅速积蓄实力,站稳脚跟,李承辽坐在洲上,夜夜提着朱笔观察此事,恐怕没有几人比他更熟悉了。
“陈窦田徐,黎泾巷口,四姓姻亲的时代将要过去,十六府流官任免,仙凡相隔,望姓有人无田,兴衰不过一代之事。”
他颔首听着下头的少年禀报乌涂府的风俗,笑着点头,心中想的却是别的事情,这十六府安定无忧的局面并非李承辽的功劳,他心中敞亮,自己不过是接手了一个极稳定,极好摆弄的李家罢了。
十六府流任升免,权枢归府,玉庭青杜纠察,乃是李渊平、李曦峻精心设计,甚至在李家仅仅占据东岸一角时就有了想法,经过李曦峸、李曦峻一点点将新地盘的地方势力扫除,终于在今日把这个框架套上广阔的湖域十六府。
“只是…”
他心中还记着四姓在北方同李氏的牺牲,诸望姓如今的力不从心也与主政者身亡不无干系,早时灵物和法器赏赐是一方面,亲昵还是要的。
李承辽便挑了四姓的人关心一阵,给十六府的优异者各自赏了灵物,划出岛上的洞府给他们定居修炼,众修便先行告退。
他这一系列事务安排完,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时辰,再去看自家子弟,发觉众人皆站在一旁,空站了这样久也不敢出言。
李承辽放了笔,笑道:
“周洛,带你几个兄弟上来。”
李周洛恭敬应声,李周昉几人近了殿前,却发觉眼前的李承辽突然有了喜意,急忙起声,避了主位,恭声道:
“见过大人!”
李周洛回头去望,发觉殿中已经站了一女子,身着长翎羽衣,足踏银靴,黑发盘起,钗着一朵白花,手挽银白长枪,静静站着。
她杏眼中紫色朦胧,仅仅站在此处,身上的雷霆也没有怎样显现,却让李周洛不敢去看,心中当然明白此人是谁。
“清虹老祖!”
李清虹向着他点头,问道:
“过去多久了。”
“回大人,一年又六月。”
李承辽应了一句,李清虹顺手收了枪,她这一年多其实不完全闭关,时常去海上采雷,如今她对【六雷玄罚令】的掌控越来越深,已经可以信手将雷电储存其中,还能多几分威力。
发上的白花钗也是在东海得来,虽然只有练气级别,却是难得的霄雷法器,能储存些雷霆,虽然不多,可聊胜于无。
“与席子康约定的时间近了,便回来看看。”
她站着众人皆不敢坐,跟在李清虹身侧,顺着台阶出了殿,女子看了眼洲上景色,赞了一声,李承辽恭声道:
“一年前玄岳门孔婷云前辈来过,听说大人在闭关,便不打扰,留了话在我这处,希望大人出关后给她去信,能来拜访一二。”
“还是我去玄岳见她吧。”
李清虹低眉应了一声,并没有大的神色波动。
李承辽治家有方,至少洲上已经有了仙族气象,她一路观赏,到了天色暗沉之际,果然见着银白色的雷光落在洲上。
席子康手中持着玉简,衣袍银白,向她抱拳行礼,笑道:
“清虹道友,好久不见!”
李清虹轻轻颔首,客气了几句,席子康也不磨叽,将手中的功法递过来,朗声道:
“道友且看看,此乃『昭澈心』!”
李清虹灵识在其中游走一周,席子康所给出的功法还真如他所言,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过二品,叫作《昭见澄心诀》。
她只仔细看了一眼,抬起头来,有些疑惑之色,席子康当然明白这价值不能对等,当即答道:
“子康晓得此物差了一筹,不过我有他物作补,兴许能抵上价值。”
他从袖中取出一枚玉盒来,轻声道:
“这是一明阳一道的遁法,乃是三品,唤作【流日折光】,两者相加,应能比得上这【策雷泊云法道】的价值。”
李清虹略有迟疑,遁法在江南是很难得的东西,自家也不懂什么【策雷泊云法道】的价值,在李家看来,《紫雷秘元功》不过一道寻常的三品功法罢了,怎么也抵不上一道三品的遁法。
若是往恶处想一想,此人是为了得到功法好对付自己,李清虹也早就改练了《霄云问雷法》,仙基虽然还是原来的仙基,诸多关窍早已经不一样了。
她思量再三,还是小心谨慎为好,轻声道:
“《紫雷秘元功》毕竟是我的功法,涉及到不少隐秘,道友若是能放得下心,你我先把玉简交换了,等到你我从东海回来,再交换解封的口诀…”
她认认真真看着这少年的神色,发觉他目光清澈,干脆利落地道:
“好!”
他爽快地应了李清虹,呈现出北海雷修的利落性子,随口与她应了两句,顺路告辞,毫不留恋地驾风离开。
李清虹目送他远去,轻声道:
“我等不在,伱多多谨慎行事。”
李承辽低头应是,李清虹忖着:
“估摸着明煌也快突破了,就去一趟玄岳,趁机去一趟东海,向衡祝借一借灵纱,先把他给接回来。”
这事情再如何动干戈李清虹皆不嫌麻烦,若是可以,她甚至想着请上孔婷云去上一趟,以防半路出了问题。
……
宗泉岛。
东海水降雷升,天气始终阴沉沉,难得天上的雷云散开,明光灿灿地撒下来,照耀在岛上的楼殿之上。
北海天漏之时东海海水下降,宗泉岛拓地百里,面积一下大起来,甚至还裸露出不少灵矿,岛上的收入一下好起来,甚至有了些富庶之兆。
岛中的荒山上立了一小院,两旁没有护卫,也没有奴婢,唯有一和尚弯着腰在庭中洗衣,正洗了一半,抬头望望天色,喃喃道:
“两年…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