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灶君

大灶君 第7节

  为首者正是太昌县县尉陈修。

  陈修乃是武举人出身,得官之后,依然每日练力,只是毕竟不如年轻时候能打了,此时骑着马,背着弓,身边是县尉所的几个差役,以及他自己的几个家丁,并县中大户所积蓄家奴,拉出来了一支百人的队伍,不做别的,只为维护秩序用。

  “开城了!开城了!大家快进城啊!”

  宋无忌且听见一声怂恿。

  接着便有人推着人,人挤着人,要趁着放出陈县尉等人出城的城门没有关闭,要闯进去。

  但下一刻,陈县尉便张弓将箭矢射出。

  趁机作乱的正是人皮伥。

  被这箭贯穿,当即泄气,化作烂皮一张,连惨叫也没来得及发出。

  陈县尉坐在马上,天然高一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谁作小动作一清二楚。

  况且,能开城门,决非没有做准备的,他以本想以九品官身,入了城隍司中,城隍却说他要入司只能成为司主,而司主只能是鬼神。

  不过倒是意外得知了,文官拜文庙,武官拜武庙,都会有所传承。

  太昌县虽没有文武庙,但城隍说过,只要有文武先贤之墓,之祠、都可以从中获得传承,此种修行,全靠自身,能不能入品也看个人造化。

  但绝不是二十四司司下行走那种,是依靠神力而成,只能是不入流的吏品。

  正好,县中有祠,是前朝“飞侯”之祠,今朝亦下旨敕封过,传承至今,香火虽稀疏,但也未曾断绝。

  飞侯者,曾误认为石作虎也,一箭射出,仓皇离去,等第二日来寻,却见箭已入石。

  陈修按照城隍所言仪轨,连夜便祭祀了飞侯。

  只觉得飞侯的雕塑似乎也要如城隍一般活过来,接着便是一道光芒,自雕塑的神目飞出,直入脑海。

  “九品.猎妖弓士”

  猎妖献颅而祭武道,即可增长武道修为。

  另有一射虎箭术、一门飞侯吐纳术、一门照鉴瞳术赐下。

  射虎箭术包含拉弓练力之法,连射之法,附着血气于箭矢之法。

  吐纳之法,配合射虎箭术之中的练力之法使用,能增长耐力,恢复精气,以维持长时间射击而不伤。

  鉴照瞳术能辨妖邪,传闻源自于“照妖镜”,这正是“猎妖弓士”二字的源头,不能照鉴妖魔,如何击杀?

  “果然有鬼!”

  陈修满目看去,灾民大多神情麻木,只是随着人流而动,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再往前挤!现场格杀!”

  “煽风点火者,必为妖邪附身,举报妖邪者先入城!”

  三两句下来,那些蠢蠢欲动的伥鬼便不再说话了。

  但此时灾民还没反应过来,况且如今维持城外灾民的,正是伥鬼中的头目,文伥、武伥。

  “果然,姓田的不是蠢人,他能开城门,必然是寻到了应对之法。”孙秀才眼神闪烁,和旁边的刘猎户说道。

  刘猎户回道:“早就劝你,不要指望这些小喽啰顶事。”

  “本来你我已成伥鬼,这辈子自由无望,好在大王要我们办事,答应事成之后放我们自由之身,我们才能放出来。”

  “只是性命依然掌握在大王手里。你主意多,如何摆脱大王掌控,还要看你。”

  “若能摆脱他,我们披着人皮,还不是一样可以过寻常人的生活,谁能够发现?”

  那文伥暗道蠢货,心中早明白,伥鬼无法摆脱妖王独立存在,那虎妖说的话也能信?”

  同时心中透露一丝悲凉,从前读书的道理,依旧有良知作祟,让他时常摇摆。

  “我既已死,便是人死贵终,可惜已为妖仆,不得不为那虎妖办事。如今便是想要自己再死一次也不能了。”

第11章 天行健

  城墙之上,见到陈修将一个伥鬼射杀,田承弼皱眉:“果然有妖魔鱼目混珠。”

  县学教谕站在田承弼旁边,他是一个举人出身,九品官身,主一县教育之事。

  但见他双目生出一丝丝浩然正气,竟然在望气。

  原来县学中也有“藏书阁”,亦有儒家先贤画像,多少年来,培育莘莘学子,积累道德之气,他按照城隍所言仪轨祭祀“文道”与先辈圣贤交感,亦得了传承。

  只是县学,理论上最多可以教导“秀才”读书,因此输出的传承,并不高深。

  只有一门《浩然养气诀》,一门《望气术》,对应的乃是九品浩然儒生。

  此时他施展的正是望气术。

  “父母官,我以望气术观之,发现灾民中有不少头顶腾出黑气者,似乎不祥。”

  在一旁的城隍庙祝,也在施展望气术,但他的望气术,是城隍给开了阴阳眼,和儒家望气术并不相通,属于阴阳先生一脉。

  他道:“那些冒黑气的是尸鬼之流。有头顶腾出猩气的,是身恶业有人命官司在身的,只怕已经吃过人了。”

  “只有头上顶着纤弱细廋灰白之气的,才是普通难民。”

  田承弼皱眉:“那妖呢?妖鬼之难,最主要还是妖,这里面没有发现妖么?”

  庙祝解释道:“就目前观下,并无发现妖气。”

  “县伯曾与我说过,妖气颜色妖异,且容易成团、成象,透露出根脚来、等见到了妖,就知道妖气是什么样子了。”

  “县伯又言,这大妖轻易不会离开出生之地,就如同县伯他不会轻易离开城池一般,他们的出生之地,就是妖洞,魔窟,能对其有所增益。”

  “这些尸鬼,只怕是大妖点化的奴仆,便如同县伯消耗神力,书写符诏,就可以点化六司行走一般,大妖可能亦有此手段。”

  田承弼早和城隍有所交流,知道妖魔也分“品阶”,犹如人之官身品阶。

  九品之妖盘踞一村之地,若能吞吃当地刚刚复苏的土地神之类的小神,更会有种种神通道法觉醒……等要晋升七品之妖魔,就需要占据一县之地,划地百里,作个“妖县令”。

  这正是妖魔攻城的根本危机所在。

  庙祝道:“这大妖吃人越多,便会得到人的记忆,知识,会变得更加狡猾诡诈、受到的限制便越少。”

  “就像是县伯,如果信徒越多,香火越足,权柄自然越盛,到时候神力充足,也可以不依靠城池之势,外出杀妖。”

  “这些妖魔既想要攻城,但没有十足把握之前,顾忌太多,所以只能坐镇老巢之中,防止其他妖魔觊觎他的出生之地,损其根基。”

  “张天师当年伐山破庙,剪除天下妖魔,最重要的一桩,便是捣毁妖洞,能杀的杀,杀不死的便封印,防止其作乱。”

  田承弼皱眉:“难道古时也曾发生过这种事?”

  但随即便道:“若上古神话为真,天破了,女娲能补之,天横十日,大羿能射之,洪水滔天,大禹可治之,黄帝能败蚩尤八十一魔神,颛顼能定天地之三才……如今无非重行上古之事,我亦可为之!”

  接着便是冷笑一声:“这些畜牲,派遣如此多的尸鬼小妖,想要混入城中,看来早就对城中百姓虎视眈眈了。”

  “教谕,你现在没有看到大妖,不代表没有,他们奸诈狡猾,极有可能躲在暗处观察,或者有高明的敛藏之术。”

  县学教谕吕瀚问道:“若不能将其辨别,还放百姓入城么?”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既然选择开城,就迟早会和他们斗上来的。”

  “这些妖鬼只想要混入城中,我还想来个瓮中捉鳖!直接到外面杀了他们,还怕打草惊蛇。”

  城隍庙祝连忙道:“大妖不出,这些尸鬼怪物其实不难打杀,唯小心他们舍弃皮囊,聚散无形,又或者有什么尸毒、妖毒,流散出去,便是遗患。”

  “还请县君,让灾民先到城隍庙中拜过城隍,也算多一道保障。”

  田承弼看了这庙祝一眼:“城隍县伯需要香火,但本官不可能强制让灾民信之,你且自行施为便是,但要本官下令,不可能。”

  庙祝叹了口气道:“其实城隍六司,查察司行走、也能辨别妖魔鬼邪,还请县君尽快安排人手。”

  说罢,他便离开了城墙处。

  吕瀚这才对田承弼道:“城隍要香火信仰,父母官在这个时候,怎么卡他脖子?要知道这是生死存亡之时,县伯越强,百姓就越得其庇护。”

  田承弼反问道:“城隍和妖魔的区别在哪?将希望寄托于神佛与将希望寄托于妖魔有何异?一个残忍其血肉,奴役其皮囊,一个愚昧其精神,奴役其魂灵,在我看来,都是心怀不轨之徒。”

  “如今便如之三国,我乃蜀汉,他乃东吴,共抗曹魏也。”

  “你只看到我在提防他,却没看到他亦在提防我,正如他所说,一阴一阳,政通人和,方是生机,不可偏废。”

  “你我当自立,当作为,陈修于飞侯处得传承,你在县学处得传承,这些传承难道是鬼神所赐,飞侯是前朝武将,浩然正气是孟子所创,这都是先贤也。”

  “再一个,唯有名与器不可授予他人,若我下令人人祭祀城隍,便是将名器拱手相让,我这个县令将来如何能服众?”

  “受教了!”

  吕瀚肃然起敬。

  体内不多的浩然正气,冲灵涤魄,背脊汗毛竖起,以往读的圣贤书,一应经义浮现脑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毋须如此,不必和太多人说明知晓此事。”田承弼摇摇头,却指着正在登名的孙秀才问道:“你主县学之事,可认得他么?”

  “认得,此人姓孙,二十多岁便中了秀才,文章有些气象,如今三十多岁,已然老道,我观之,若不生变故,四十岁前中举不难。

  “他两行事有些章法。”田承弼道:“但不知道为何,总觉得有些刻意了。”

第12章 入城

  由于陈县尉亲自镇压,又有施粥善棚安抚、孙秀才这个“文伥”主动维持秩序,百姓们觉得真的有希望进城,并不是哄骗的,因此都乖乖听从安排。

  等到了午时,真正开启城门的时候,竟然没有闹出什么大乱子。

  宋无忌早就等着了,刚刚又领了一碗救济稀粥,仍然觉得不饱,饿得慌,偷偷吃了一把城墙土,味道不敢恭维,但止住了饥饿。

  只叹自古以来一到荒年,百姓便以“观音土”止饥,坠肠而死的,饿死的,不在少数,没想到自己也干了一回这事。

  “灶神,灶神,管人吃饭,难怪这灶书上第一句便言:民以食为天。”

  宋无忌脑海中浮现一句诗:“不会苍苍主何事?忍饥多是力耕人。”

  宋无忌虽然吃了土,但多了一个“食土者无心而慧”的状态,百姓吃了土,那真是走投无路了。

  吃饱了土,宋无忌见文伥孙秀才亲自到城门前交涉。

首节 上一节 7/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玄鉴仙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