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剑出大唐

剑出大唐 第182节

  “也好。”

  二人喝了一口茶,算是有了一些结交情谊。

  周奕不由问道:“淮水下游的战事,可是杜老兄所起?”

  “有些是,有些不是。”

  杜伏威道:“不过,你若是为了这事寻巨鲲帮,我可以帮你解决。”

  “对我来说,这仅是举手之劳,就在寿春渡口,我派人送你,你坐我的船,可纵横淮水,直入东海。”

  杜伏威嘴上一说,貌似很简单。

  但单派一船送行,人力物力损耗乃是一大笔人情。

  周奕想起那个老船家还在等待,便问:“淮水下游战事,不知还要多久。”

  “不会太久,商旅行船,五至七天就可走。”

  “可耽误这些时日,你至江都就不一定能找到石龙。”

  “也许他已逃走,也许成了阴沟里的尸体。”

  杜伏威古板的脸泛着笑意,感觉这年轻人极有意思:“这点人情,其实杜某一点不在乎。”

  “你好像很怕欠人情债。”

  周奕笑了笑,没有回答:“杜老兄来此为何?”

  “一方面,我要杀一个人,他路过钟离时,杀了我的儿子,我现在知道他与铁骑会有关。”

  “巴陵帮那边我已经问过了,他们并不知情,所以来巨鲲帮试试。”

  杜伏威止住话语,忽然用手沾茶水,在桌面勾画地图。

  “我征服了下邳的苗海潮,又杀掉了海陵的赵破阵,势力大增。”

  “近来又遇到隋将薛越彬,此人曾经和隋朝猛将史万岁征战,看不起我这个出身卑微之人,结果他惨死在我江淮军手下。”

  “灭了隋将,自然声势更甚。”

  “我大军暂时不动,正考虑下一步该怎么走。”

  他看了周奕一眼,指向了两个位置:“我想攻历阳,或者奇袭丹阳郡。”

  显然,这是想听听周奕的意见。

  “丹阳郡近,但必须跨江。又被历阳、江都所夹,对于杜老兄来说,太过深入。”

  “历阳太远,对江淮军来说可有可无,江南的中心依然是江都,不利于后续推进。”

  周奕笑道:

  “莫要考验我,老兄的目标只会是六合,此乃军事之要地,江北之巨镇。老兄来巨鲲帮,能得到六合的虚实。去巴陵帮,却不一定。”

  “他们与杨广关系未断,又认识老兄,恐怕反要将老兄的情报泄露出去。”

  杜伏威深深看了周奕一眼,目光与刚才又有不同。

  “周兄弟,大隋朝那样繁荣强大,短短时日,却已是面目全非,你如何看待这种巨大变化?”

  周奕问:“老兄可听过,万物变化,固无休息。斡流而迁,或推而还。”

  杜伏威摇头:“我粗人一个,基本没读过什么书。”

  “这是贾谊作赋,言天地万物的变化乃是常态,从无休止,王朝更迭,再大的变化也只是其中一部分,拉长时间,就没那么令人惊奇了。”

  杜伏威听罢,不禁说道:“本人成立江淮军,也只是为了谋生,成皇成帝,倒也没想过.”

  若是旁人一听,也许会认为这是黑道霸主的虚伪之言。

  但周奕却很清楚,多半真是他的心迹。

  这位主动给李渊献上一大块地盘,早早发起投降,地位甚至高过齐王李元吉,是李唐第四号人物。

  可惜,晚景凄凉。

  杜伏威眉头一皱,立即止声。

  不知这年轻人一言一行,诸般姿态中有什么样的魅力。

  自己与他初初相识,竟有种敞开心扉之感。

  他定睛又看周奕一眼,忽然道:

  “周小兄弟,你若没有依靠,不如来我江淮军。”

  “你有文有武,我军绝少你这样的人。”

  “本人自命将军,再新立一水军,由你做我江淮水军大都督,如何?”

  杜伏威露出追忆之色:“我收服苗海潮时,曾对他说.”

  “如果你能够做首领,我定当恭敬地跟随您,如果你估量自己不能胜任,可以前来听从我的指挥,不然的话,我们就打一仗来一决高低。”

  “于是,苗海潮服从了我。”

  杜伏威望着周奕,颇有诚意:

  “如果周兄弟成了我军大都督,又能让我心服口服,叫杜某自觉比不过,那么本人可以和苗海潮一样,也听你的号令。”

  “你我此前素未谋面,但今天杜某的话出奇之多,委实是不愿放弃你这样的人才。”

  周奕端起茶,又朝杜伏威相敬:

  “杜兄太过抬爱,在下感激之至,但你对我了解太少,此乃一时冲动,未来会叫你大失所望。”

  周奕没有把话说死,又喝掉茶水。

  杜伏威微微点头。

  他是一方霸主,自然也是要面子的。

  今日这话,说的已经足够。

  他也看出了周奕微妙的态度。

  “周兄弟,我若去南阳寻你,该用什么名头?”

  “只需对守城之人说一声,要寻观主。”

  短短一句话,却是叫这位黑道霸主内心一震。

  他岂能不知这意味着什么。

  眼前这位气度非凡的年轻人,竟是盘亘在龙兴之地的霸主级人物!

  南阳势力众多,却敢说这样的话。

  难怪面对他如此诚邀,也能面不改色。

  如果说杜伏威原本还抱着较高的姿态,那么此刻,真的是无关年岁,平辈而论。

  在这种心态下,他又问出了一个之前没打算提的问题。

  “周兄弟觉得,李子通此人如何?”

  周奕心下了然,应道:“此人胸有大志,不肯屈居人下,倘若他像杜兄所说的苗海潮那般寻你,一定要心怀戒备。”

  杜伏威目色生变,此乃江淮军秘事,竟被一言洞悉。

  “兄弟还打算去江都?”

  “正是。”

  “走,杜某送你上船。倘若兄弟在江都有难,可派人传消息给我”

  “……”

  等巨鲲帮的人去而复返时,直接傻眼。

  雅致茶室中的两位贵客,竟都走了。

  周奕回到寿春码头,将淮水上的消息告知了那位老船家。

  跟着

  杜伏威派出一艘战船,上百精锐,在淮南古渡口,与他挥手告别。

  江淮军的名号不是乱叫的。

  如今正是他们势旺之时,沿途各大势力都没有阻拦。

  战船在淮水上畅通无阻。

  接着再转邗沟

  江都,已是近在眼前.

  ……

  ……

第102章 江都

  杨广诏令疏浚的“山阳渎“果然名不虚传。

  河面宽四十步,水深三丈,船行其间如履平镜。且渠旁皆筑御道,沿路树柳。

  代价是,动用淮南民力十余万.

  船行水道,周奕瞧见了众多漕船,这些漕粮、江淮物资,运到洛阳关中,乃是一条经济、军事命脉。

  第二日过了博芝湖,水面豁然开朗,高邮湖的万顷烟波扑面而来。

  “周兄弟,咱们的船再往前就不好走了。”

  一个面相粗犷的大汉朝周奕抱拳。

  他说的“不好走”,并非水路不畅,而是他们的身份不合适。

  这位王雄诞不仅是杜伏威义子,更是他手下最得力的大将。

  武功甚高,更得忠勇二字。

  “多谢王兄弟一路相送。”

首节 上一节 182/4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紫微仙途

下一篇: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