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出大唐 第200节
李靖回忆一遍,全无半点印象。
不过看这人的表情神态,说的不像是假话。
大家从无交集,对他说这番假话,完全没有意义。
只当是真有“托塔天王”这么一号人物。
李靖又细细打量眼前这人,他的眉宇之间,有股难言气质,像是能洞察一切,又好像对什么事情都不太看重。
忽然,他微微一笑。
眉色微扬,直如两条离渊之龙。
觉察不到他会武功,但只刚才一手,非是江湖一流人物无法做到。
在周奕开口之前,李靖抢话再问:
“朋友是谁?”
周奕笑问:“你想听我真实身份,还是想听我随口说一个。”
李靖大感有趣:“朋友的真名,想必是非同凡响。”
“略有薄名。”
李靖再道:“朋友若信得过我,尽管报出真名。”
“好。”
他不禁朝周奕看了一眼,没想到他这样干脆。
又听到悠悠开口:
“在下太平道,太平天师,周奕。”
李靖平静的脸上乍现一抹惊容。
他默念一遍,这个名头,实在太过特殊。
又想到中原一地的消息,不禁二目闪烁,细细打量这青年。
压下复杂心神,李靖二度抱拳:
“原来是天师当面,难怪有此手段。”
李靖反应很快,“我正在想是什么人物值得杜将军如此重视,现在总算弄清楚了。”
周奕摇头:
“杜将军是江淮霸主,只将我当做南阳霸主对待,并不知晓我有太平天师这一身份。”
短短一句话,带来的信息有点多。
李靖的大脑虽然精密,但也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
南阳霸主?
太平天师是南阳霸主?
根据近来听到的消息,南阳不仅有众多势力盘根错节,还有一方魔窟。
而这位.
李靖有点惊异,第一次感觉到一个人的名头如此之重。
还有,这份突如其来的信任。
他轻吁一口气:“天师为何这般看重于我。”
“我喜欢以小见大,比如你帮助那位姑娘,再从你与那祁三说的一些话中,便大抵知道你是怎样一个人。”
周奕望着祁三的尸体:“江淮军中,似这样的事多吗?”
“看见的地方少,看不见的地方多。”
李靖没再提身份之事:“杜将军虽有禁令,但军中良莠不齐,一些命令没法执行彻底。”
“方才瞧见的,只是冰山一角。”
“下方军头、队正为了满足征兵数目,经常做拉夫入伍之事,杜将军有时候去江湖上行走,下方管事的人,也不见得多么靠谱。”
“除了精锐人马,外围多为充数,这些人最难管,持久下去,必然天怒人怨。”
“若杜将军不改变,江淮军纵然一时得势,未来也难有前途可言。”
周奕看着他:“李兄可有解法?”
“我人微言轻,加入江淮军不算久,谈不上什么解法。”
“哦?那未来有何打算。”
李靖道:“暂时没什么去处,先在此地待着,以观天下之变。此前江淮军连连征战,并不稳定。当下扎根六合,希望杜将军能作出改变吧。
北方强大的反王居多,如是杜将军快速在江南打下根基,择机北上,或有搅动乾坤的机会。”
“李兄心有韬略,却无用武之地,实在可惜。”
李靖笑了:“天师若请我去南阳,我也愿意去瞧瞧。”
“李某对天师不算多了解,只听过一些传闻,比如在天师南阳这消息,我还是首次听说。”
“不。”
周奕果断否定:“我想请李兄弟经略江南。”
李靖稍有迟疑,复看了周奕几眼。
“当然,你若想多了解我,可以去南阳看看,我原先在雍丘,你也可以去夫子山附近打听一番。”
“在下算不上什么大好人,但也没做过恶事。”
李靖没有立刻答应,因为一旦作出承诺,再想改变就没那么容易了。
太平道的名头,可不敢乱背。
他谨慎问道:“天师打算怎么安排?”
“我在此地帮你要个身份,依然属于杜将军的江淮军,愿意试试吗?”
二人目光对视,李靖想到自身处境,又想到方才的祁三与那姑娘,再看向周奕。
沉思片刻,他终究是点了点头。
毕竟,还在江淮军这艘船上
当天傍晚,杜伏威的临时将军府内传来阵阵笑声。
“见过大都督!”
王雄诞、阚棱、西门君仪、王阑芳等人一道拱手。
被冠上名头的是周奕,最高兴的却是杜伏威。
也就是说
江淮军与南阳之间,多了一道紧密联系。
老杜心里,总会添些安全感。
而且
之前江淮军往外宣传,只有他这位大将军,现在,又来个武功高强的水军大都督。
声势大壮啊.
“江淮水军大都督!”
李靖来到六合官署侧院,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由露出异色。
没想到,杜伏威如此有魄力。
“我不能在江淮军中久留,水军虽然人数不多,却需要得力干将来掌握。”
“杜将军叫我在军中自行挑人。”
“药师,你便先担水军校尉一职,我不在时,这支队伍全由你训练调度。”
李靖不由后退半步:“这”
算上这次,他们也只是见过两次面。
他没想到,要来的身份如此重要。
第一次,便将真实身份坦言相告。
第二次,便委以重任。
难道真是因为那位叫“托塔天王”的朋友?
即便如此,这也是一份从未有过,叫李靖深深感动的信任。
一股热血上涌,后退半步的李靖往前一部踏来,半跪抱拳:
“江淮水师校尉李靖,参见大都督!”
“哈哈哈!”
周奕朗笑一声,快步将他扶起:“今得李兄相助,真乃天赐英杰也。”
“大都督,还请将水军细则告知。”
不愧是战神,立马进入工作状态。
周奕暗赞一声,便将杜伏威的安排转述给他听。
之后,在王雄诞的带领下,见到了那两千号人。
相比于整个江淮军,这两千号人不算多。
但李靖知悉周奕的安排后,只觉这人太多了。
用了八天时间。
将两千号人筛走一多半,只剩下六百人。
周奕问道:“虽说兵在精不在多,但会不会用力过猛?”
李靖耐心解释:“我在江淮军中没有威信,这几日能训兵全借大都督与杜将军的名头,剩下的六百人,不算最好,却是最听令的。”
上一篇:紫微仙途
下一篇: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