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出大唐 第94节
陈老谋眼中精光一闪:“本帮只赚一个人情,怎么样?”
嗯?
周奕现在一穷二白,当然心动。
这等于白嫖了一个情报部门,此等便宜岂能不占。
“有气魄,但你不怕血本无归吗?”
情报二字轻巧,但背后付出的人力物力就是一大堆东西了。
“天师勿虑,”陈老谋抚须,“我们干这一行的,对人的评估极多,如果这评估最高为五层的话,天师能在第三层。”
周奕有些不愉快:“为何不是第五层?”
“因为我的目光看不到那么远。”
陈老谋又给出建议:“当下天师想在南阳安稳扎根只需做到两点。”
“哪两点?”
“第一不可挂太平道之名,否则杨镇会将你客客气气请出去。若论不稳定因素,周天师首屈一指,中原近来的风波大事,全有你的影子。”
“天师的搞事能力,小老儿钦佩至极。”
呵呵,这算是褒奖吧?
周奕干笑一下:“第二点呢。”
陈老谋顿了顿,面色一暗:“第二,天师需要去杀三个人。”
“什么人?”
“南阳销金楼的三大管事。”
陈老谋语如连珠:
“销金楼乃巴陵帮暗桩,主管中原一地的消息,就包括雍丘、扶乐一带,天师的消息这三大管事必然知情。”
“待太平道入南阳,依巴陵帮做派,稍有异动就会引发他们关注调查,届时两相印证,必然能查出身份。”
“周天师除此三害,一来造福平民百姓,二来解除太平道后顾之忧。”
周奕截住他的话:
“三来助巨鲲帮消灭一个竞争对手。”
“陈老高明,前面才说免费,结果我什么没得到,就要去帮你们做杀人买卖。”
陈老谋连道不敢:“连宇文成都和李密都吃了大亏,小老儿安敢算计天师。”
周奕默然间寻思。
险些忘了还有巴陵帮这群害虫。
这群人贩子该死得很。
不过陈老谋的话需要验证,不能被人当枪使。
“有笔墨吗?”
“自然有。”
陈老谋奉上笔纸,顺手研墨。
周奕早有腹稿,写了一封送给老单他们的信。
“天师放心,我会差遣最得力的人手送往阳堌。”
寄这封信没收钱,算是鲲帮的第一笔投资。
周奕又与陈老谋聊了几句,不多时,便起身告辞。
他走到门口,回头看向那“吴越鹰爪”的木匾。
蓦地凝视着陈老谋:
“陈老先生,贵帮对我太平道的熟悉程度远胜巴陵帮,我可以信任你们吗?”
陈老谋触及青年似笑非笑的眼神,陡觉心悸。
“天师勿疑,本帮断不会做这等背信弃义之事。”
周奕展颜一笑:“哈哈,陈老莫怪,适才只是相戏之言。”
“巨鲲帮乃是我在南阳最信得过的朋友。”
“暂且告辞,改日再来拜会。”
“好,天师慢走。”
陈老谋本来只想送他出门,这次一直将他送到巷口。
望着梅坞巷前的马车远去,他才转回茶铺。
那不是一句戏言,而是警告。
陈老谋并未生气,反而正视这个问题。
他可以保证自己不出问题,但下面的人呢?
“在南阳遣派的人手,需得谨慎。”
“难怪能搅动中原风云,当真是个难惹的主.”
……
第69章 上架感言
('-'*ゞ
收到编辑通知,明日上架。
——明天中午12点才能发上架章节,所以早上7点的更新会推迟。
这里先感谢一路追书的书友们,多谢诸位江湖朋友!
(感谢动作:原地旋转三周半,金刚腿大力碎石跪地抱拳!)
(动作指导:吕奉先)
作者菌飘零半生,幸得诸位之助,日夜相伴,苦劝良言,资以月票,捉虫捕害,追以评论,一掷千金,豪赏盟主
这才有此新书成绩。
or2
新书期有大量衡山老朋友涌来,还有后来的江湖同道,以及曾经的联盟老人。
今次满座高朋,豪侠过万,诸位男侠女侠,按照江湖规矩,苏叶先敬各位三碗。
(动作:抱碗仰头,喉结滚动,湿洒衣襟,尽显豪迈!)
—————————(分割线的尾巴)
说一下这本书的小插曲。
一些书友应该记得,本书开书时预告三月初发书,结果跳了一次时间,变作3月10号。
这里有个突发情况。
《剑出大唐》被我删了一次。
1.0版本内测失败,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全新的2.0船新版本。
其实是我写着写着,忽然发现.这味能对吗?
大唐有“江湖”“争霸”两大版块。
没与大家见面的1.0版本,争霸味更浓,江湖味道淡。
这个2.0版本,主打江湖,争霸的比重会小。
那天写1.0版本的时候,我突然放弃存稿,重新写了2.0版本,给我的编辑麒麟看。
麒麟(高冷脸):“可以,就用这个船新版本吧。”
于是一拍即定.
写同人,弥补遗憾是少不了的。
不过,大伙可千万别当成历史文看。
因为三四十丈的城墙,真不知道该怎么攻上去。
大唐双龙的原著内容极为丰富,我啃笑傲原著的时候,有各种电视剧、电影加持,感觉轻轻松松。
写本书之前,我将大唐原著啃了两遍,直接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没开书时作的准备工作。
人物关系、战力对比、联系边荒传说、盛唐等等.
大纲、细纲这些.已有近四十多万字的备注资料。
没想到一本武侠同人会耗费这么大精力(流汗jpg)
中途甚至想过放弃,因为出场人物太多,还要用一个故事将他们串联起来,很容易失去主线,因为松散而崩书。
毕竟原著是双龙两个主角,或者应该加上二凤,是三个主角。
三个主角,各有各的线。
可《剑出大唐》的主角,注定只有一个。
周天师(抱拳):“没错,正是贫道,见过诸位朋友。”
那么既要、且要,书友们就容易看懵圈,感觉毫无头绪。
比如周天师从夫子山来到南阳这一段路。
书友们能挺过来,真的挺不容易,毕竟没那么爽,还有诸多角色涌入。
再加上是隋末背景,十八路反王,阅读难度较大。
上一本写衡山时,潇湘夜雨,左大师伯.人物耳熟能详,就极少出现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