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修仙:崛起蛮荒 第352节
虽然大部分人修为低微,但谁没幻想自己步入更高的境界?
以前的考功房,只有普通任务,任务奖励也是大差不差。
现在的勤务院能够领取更多、奖励更丰富的任务,不少上进心不错的族人,都已经蠢蠢欲动。
反正再差,也不比现在差不是吗?
如果李相鸣知道这种想法,可能会暗暗发笑。
因为李家目前,根本就没有这么多任务可以颁布。
李家职能机构完善,炼丹炼器有丹器房,制符布阵有符阵房,就连捕获妖兽都有捕兽房及其麾下控制的猎妖团。
留给勤务院的任务还有多少呢?
总不能像以前那般,去接造田房、矿政房的活干吧?
那样的话,李家子弟绝不会满足。
李谦雄和族老们的承诺,与大饼无异。
至少李相鸣认为,三五年内,勤务院改制,一定会损害部分普通族人的利益,倒是对于一些精英族人有所利好。
但精英族人大多都在内务府五堂,他们职责所在,未必有时间领取勤务院的任务。
所谓的让优秀者更加优秀,不过是空谈。
尽管如此,李谦雄对于改制勤务院一事,十分坚持,就连族老们也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原本他们还想推迟一段时间,但李相鸣的回归,为李谦雄找到了召开族会的理由。
李谦雄当然不是故意设局坑害那些修为低微的族人,而是考虑到家族未来的规划。
自从白面虎掳掠灵根孩童被李家发现后,李家就开始重视起了储备灵根种子。
当年李相鸣就曾亲自招收了六名李氏灵根。
随后数年,李家都是满额招收灵根种子,只要怀有李氏血脉,通通都上泰来峰。
等到李相仁筑基,李家在相字辈和继字辈的投入更加疯狂,招收灵根种子一事也从不含糊。
从李相鸣回归家族算起,十余年下来,李家的族人得到一次爆发式增长,目前已经稳稳超出三百人。
然而,李家为了提高决策效率,决意成立内务府,或废除、或调整了一大批堂、房机构,形成如今的一府五堂格局。
可以预见的是,等到最新一批灵根种子成长起来,一府五堂已经没了他们的位置。
因为一府五堂,仅有二十余房,充其量不过容纳二百来人。
一个萝卜一个坑,前人没走,后人又怎么进得来呢?
可若不能进入一府五堂,就无法领取职位俸禄,这对于年轻一辈修士,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李谦雄思来想去,最终将目光放在了勤务院身上。
勤务院是以悬赏的形式发布任务,供修士自主选择完成。
这个制度并不新鲜,考功房也有类似的职能。
只不过勤务院面向外姓散修,有其特殊性。
现在,李谦雄希望大幅提高勤务院的战略地位,让其成为与内务府相提并论的“晋升”通道。
修士的“晋升”通道,自然不是简单的职位,而是获取修炼资源的空间。
李家子弟之所以要在家中任职,最大的目的就是职位俸禄。
但如果李家子弟有机会在勤务院获取远超职位俸禄的奖励,他们又怎么会削尖了脑袋想要进入一府五堂呢?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管理才能。
像斗法才能出色的李相仁、李相裕两人,他们在宗门成长的速度,绝对会比在家族坐着不动拿绩功快得多。
勤务院改制之后,李家将给予每一位族人选择的权利。
他们或通过一府五堂的考核,进入各个职能机构任职,安安稳稳地领取职位俸禄;或进入勤务院,类似宗门弟子,通过不断挑战任务,获取丰厚赏金。
当内务府臃肿的时候,李家会抬高任务赏金,将家族修士引入勤务院;当内务府急需扩张的时候,李家又能通过提升职位俸禄,让家族修士回流。
这样一来,李家就能完美解决了未来“人多饭碗少”这一无法避免的矛盾。
而且,勤务院的任务不像考功房这么简单,而是分了多个层级。
李家子弟,可以通过完成高难度的任务,磨炼自己,从而成为更加优秀的修士,这点正是温室里成长起来的家族修士所匮乏的。
不得不说,李谦雄的想法虽然有些天马行空,但却令人兴奋不已。
哪怕是保守的族老们,也都心动了。
但想法与现实,却未必能对得上。
当勤务院弟子接不到足够的任务,或者说任务奖励不够丰厚时,这个制度就会轰然倒塌。
只有内务府不断扩张,取得足够的财力后,才能维持勤务院。
换言之,勤务院是建立在内务府之上的。
然而,李家目前,虽然无论从修士的数量、质量甚至声望来看,都已经积攒到了相当可观的程度,但李家的势力范围依旧局限在当归山。
区区一隅之地,如何供养得起“庞大”的勤务院?
李相鸣不知道李谦雄是怎么想的。
哪怕他是家主心腹,李谦雄也不会将所有事情都告诉他。
他只能隐晦地提醒,但效果低微。
不过,李相鸣清楚,李谦雄绝非莽撞之人。
既然他这么着急推广勤务院,或许内务府也会迎来变革。
家里很可能是想一府一院齐头并进!
想到这里,李相鸣若有所思。
李家已经在蒲东沉寂了十余年,也是时候应该活动一下筋骨了。
第345章 相求
李谦雄和族老们没少相互骂娘,但当双方站在同一阵线上,注定了今日的族会一帆风顺。
哪怕初始牢骚不断,但在高层的劝解和威迫下,很快偃旗息鼓,李家自此形成一府一院的制度。
李相鸣也成功升任外事堂堂主。
其实,按照传统,筑基之后可以不管俗务。
如李谦霄就没在家中任职,而是镇守一方。
之所以会有这个传统,是因为过去李家急需高端战力庇护族人。
自然不敢耽误他们的修行。
但随着李相仁、李相鸣等人先后筑基,这种压力逐渐减轻。
毕竟李家真正的顶梁柱,老爷子李辉南还在呢。
如果每一位李家修士筑基之后,都对之前的工作撒手不管,那么家里的运转,必然会受到重大影响。
于是,轮到李相鸣的时候,李谦雄希望他做一个榜样,继续留在外事堂。
在他之后筑基的人,也都会继续留在家中任职。
对此,李相鸣自无不可。
虽然管理俗务肯定会费点时间和精力,但像李谦霄这样外放出去,就很好吗?
要知道,凡事有利就有弊。茅晶矿场可没有灵脉。
没过多久,族会落下帷幕。
李相鸣和李谦友走在一起,对他笑吟吟地道:“谦友叔执掌广丰堂,相当于别着钱袋子,今后外事堂多劳您照顾了。”
“哪里哪里。”
李谦友连连摆手,又握着李相鸣的手臂低声道:“相鸣放心,外事堂亦是我起家的地方,只要你出声,我绝无二话。你父亲那边,我也会稍加照顾”
“那就多谢谦友叔了。”
李相鸣微微一笑。
自从他筑基后,在家中的地位,直接上了一个档次。
哪怕身为前堂主的李谦友,对他的态度也极为友善,甚至称得上巴结。
或许这也跟李相鸣是家中第一位任职的筑基修士有关。
武力和权力他都兼具,在外人眼中自然很有压迫力。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随后分别。
很快,李相鸣回到自己的院子,却听到院中传来几声嬉笑。
只见两个稚童在追逐打闹,较大的那个是男孩,约莫六、七岁,较小的是女娃,仅有三、四岁。
“继业、继敏?”
“十九叔?”
两个孩子看到李相鸣,一下子扑了上来。
李相鸣无奈,一手抱着一个,进入院子里。
果然,叶芸正在和曹延菌品茗。
“见过嫂子!”
李相鸣先是向叶芸行了一礼。
不过,叶芸看到李相鸣,反而有些紧张,连忙起身回礼。
李相鸣眼中闪过诧异,平常叶芸可不会对他这么客气。
这时候,曹延菌的话传来:“大嫂这次过去,是想了解一下大哥的事情。”
李相鸣了然地点了点头。
李相仁在恒月门养伤的消息早就传回家中,叶芸知道他健在,加上有两个孩子在身边,也就没像曹延菌那般亲自去毫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