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家族修仙:崛起蛮荒

家族修仙:崛起蛮荒 第402节

  哪怕蒲县猎妖修士众多,也仅仅在外围探索,不敢深入分毫。

  当年来婆婆等人,被兽魂宗追杀得慌不择路,躲进蒲阴山,遂决定横穿蒲阴山,彻底脱离“险境”。

  然而,他们十多个练气后期的好手,仅有五人抵达蒲县。

  这还是运气爆棚的情况下,如果运气差些,就算换作十多个筑基修士,全都折在蒲阴山,也不足为奇。

  因为蒲阴山,是有劫丹期的大妖存在的。

  而且,还不在少数!

  想到这点,李相鸣看向李相传的目光,悄然发生了变化。

  能横穿蒲阴山,他这位三哥,肯定经历了许多常人难以忍受的磨难。

  沉默了一下,李相鸣问道:“流沙郡现在情况如何?”

  “兽魂宗一家独大!”

  顿了顿,李相传摇头道:“我将所见所闻都记录下来交付给了家主,不过家主让我不要外传,你想知道,或许可以亲自去问家主。”

  听到这里,李相鸣遂跳过这个话题,与李相传讨论起了组建绣衣房的事宜。

  话头刚起,李相传便愁眉苦脸:“家主只给了我四个人,修为都在练气中期,凭这些人想打探蒲南的消息,难如登天。”

  李相鸣笑而不语,当年他刚出来独当一面,组建上计房的时候,李谦雄硬是一个人不给,让他自己想办法。

  相较之下,李相传已经幸运多了。

  当然,两人面临的境遇不一样,神秘势力对于李家的威胁,显然比李家尝试管理好长泰乡重要得多。

  尽管如此,李谦雄这位“铁公鸡”,仍是只舍得拔出四根羽毛。

  笑了一会,李相鸣询问道:“你对绣衣房,目前有什么规划?”

  李相传沉吟片刻,回道:“根据家主的想法,绣衣房除了情报工作,还负责清除一些不稳定因素,因此我打算将绣衣房的工作暂时分成两部分,但目前的重点,还是放在情报上。”

  “嗯。”

  李相鸣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见状,李相传继续说道:“只是受限于人力,我们不能用自己人,我打算亲自到金钱岭和宝龙谷一带收买人手,待到时机成熟,就将他们投入到蒲南,监控耿、柳、秦三家。”

  “你写一个章程给我!”

  李相鸣将新泡的茶水递过去:“细作固然是收集情报之根本,但一个合理的制度更显重要!你要亲自到金钱岭,我不反对,但家里必须要有人,你得解决情报传递和分析的难题,否则收买再多的人手,也不能让到手的情报发挥价值。”

  李相传皱起眉头,随后舒展开来:“是我着急了。”

  他知道李相鸣的意思,是让他先将泰来峰的绣衣房组建完成,然后再出去收集情报。

  金钱岭,或者蒲南的细作,是前线。

  而绣衣房则是后勤。

  没有完善的后勤制度,前线就算获取重要情报,也是干瞪眼。

  因为蒲南距离当归山,还有老远呢。

  如果不能快速传递和分析情报,那么情报很快就会失去时效性。

  而这些,显然不能让细作一个人都给包揽了。

  最终,在李相鸣的建议下,李相传重新定义了对绣衣房的设想,并打算将绣衣房的情报人员由低到高,分成三个身份,以鼠、蛇、狐等动物图腾来区分。

  “鼠”即是最低级别的情报人员,一般被安插在某个据点,也可被轮换,有权力发展眼线,收集情报,并向“蛇”汇报情报,换取奖励。

  “蛇”则负责一个区域的情报工作,下辖多个“鼠窝”,一般不亲自收集情报,主要从事情报传递的工作。

  至于“狐”,唯有李家血脉方可担任,专职分析情报,一般都待在泰来峰的绣衣房,但必要的时候,也会分配到“蛇窝”去,方便快速验证情报的价值。

  在情报人员外,李相传还打算培养一些擅长暗杀的刺客,授予“鹰”的身份。

  但目前来说,绣衣房根本无力培养“鹰”,就连“蛇”,也要李家子弟充当,“狐”更是只有李相传一人。

  “堂主,这经费.”

  谈到最后,李相传支支吾吾。

  李相鸣顿时头疼,再好的制度,也要钱财来维持。

  家里每年只拨给外事堂2000块灵石,可外事堂足有五房。

  上计房和捕兽房还好说,上计房主要的工作,是发展三乡和协助打通戴山的道路,用到的基本都是凡人,自家修士的俸禄,也是绩功居多,花不了多少灵石。

  捕兽房更不用说,只剩下一个空架子,李相风等人,都化作了猎妖团修士,经营自己的猎妖团,盈亏自负。

  但典客房和市锦房不行。

  这两个机构的工作,每年都要花费不少灵石。

  尤其是市锦房,更是吃灵石大户,动不动就向他伸手!

  家里拔下的两千块灵石,大半都供给了市锦房开销。

  偏偏市锦房赚到的灵石,全都交给司库房,入家族的账,他是一分都拿不到。

  现在,外事堂又多出一个绣衣房。

  想在蒲东、蒲南一带铺设足够数量的“鼠窝”,并让他们发展出数量庞大的眼线,可想而知要花费多少灵石。

  揉了揉眉心,李相鸣缓缓说道:“我先给你拨五百块灵石,你想办法在勤务院招募一些能力出色的外姓修士,先把架子撑起来,这些外姓不说对李家忠心耿耿,也与我们合作多年,至少不会拿了灵石直接跑路。”

  “是!”

  李相传前脚刚走,李相鸣还没来得及喘两口气,一个中年修士后脚就走了进来,恭敬地拱手道:“堂主,您找我?”

  “谦良叔不必客气。”

  李相鸣招呼对方入座,并问道:“出使黄家的事情,准备得如何?”

  “回禀堂主,已经准备好了,谦仕同意随我们同行。”

  “嗯。”

  李相鸣颔首,李谦良这次过去黄家,是要扶持黄镇灿上位,诸多手段很是繁杂。

  但如果有一份强大的武力做后盾,无疑让人放心。

  李谦仕身为勤务院掌院,不仅自己的修为距离筑基一步之遥,手下还掌握着诸多外姓修士,挑几个帮典客房撑场子,不在话下。

  “黄家与通臂教有过瓜葛,你们这次过去,不仅要将黄镇仪那个老头子拉下马,更要彻底斩断他们和通臂教,或者说神秘势力的联系。”

  李相鸣多嘱咐了几句。

  李谦良不断地点头。

  一盏茶过后,李相鸣换了个话题:“以往我们李家的附庸,仅仅只是上贡,尊李家为宗主。我知道能做到这点,已经殊为不易,但还不够。”

  “每个附庸势力的规模、实力和依赖李家的程度都不一样,我们不能一视同仁,否则两家相斗,我们该偏帮何方?”

  闻言,李谦良小心翼翼地问道:“堂主的意思是?”

  “典客房这么多年来,干的工作大差不差,既然现在工作的方向换了,工作内容也是时候变一下了。”

  李相鸣目光严肃,将一枚玉简推了过去。

  李谦良接过,脸色渐渐变得凝重。

  大概是陈、黄两家相争,李家左右为难,刺激到了这位年轻的堂主,玉简中,充斥了大量改革典客房的内容。

  主要是对李家的附庸关系和盟友关系进行了定级和划分。

  按照李相鸣的设想,李家将在长阳谷成立一个叫做互安社的组织,凡是加入这个组织的成员,都要和李家签订一个叫做互惠安全协议的条约。

  拿黄家举例,如果黄家签订这个协议,那么每年都需给李家上贡一定数量的贡品,李家在收到贡品后,有责任在次年为黄家提供庇护,前提不是由黄家主动挑起的争端。

  这其实就是李家目前的附庸制度,但李相鸣将其重新定义为一种平等的交易关系,李家不再视黄家为附庸,而黄家也不再视李家为宗主。

  假设这个条约的期限是十年,黄家在期限内中断贡品,那么李家有权即刻中止庇护,并可以要求黄家赔偿巨额的违约金。

  同理,若李家没能在黄家发生危难的时候及时提供庇护,亦要进行等量赔偿。

  听起来很公平!

  然而,李家家大业大,与黄家对于违约金的接受程度截然不同。

  以往,李家受限于黄家附庸的身份,不得不提供帮忙。

  一旦对于黄家坐视不理,背后总要被人戳脊梁骨。

  但现在,互惠安全协议打破了这个桎梏,李家仅仅支付一笔赔偿,就能避免因为附庸的纷争,而卷入更大的麻烦,并且不落人口实。

  毕竟双方,仅仅是交易关系而已。

  交易总有破裂的时候吧?

  当然,李相鸣也在构建新的附庸关系。

  比如黄家希望成为李家附庸,则需和李家签订宗主权条约。

  宗主权条约正式确立双方宗主——附庸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黄家不仅要向李家上贡更多的贡品,还需定期安排一定数量的修士到李家服役。

  作为回报,李家则给予黄家更高程度的庇护,并将黄家纳入自己的核心圈子,别说黄家遇到麻烦,就算黄家想欺负别人,李家也会帮场子。

  在宗主权条约外,李相鸣还准备了一个叫做全面保护协议的条约。

  该协议中规定协议成员全面归附李家,不仅上贡自家产出、提供人力,在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要受到李家的控制,就连李家遭遇战争,也要无条件参战。

  当然,李家也将无条件庇护该协议成员,并适当扶植他们壮大。

  玉简中指出,典客房今后的工作,不仅仅是要将周围的势力,拉入互安社,更要努力与他们签订更高级别的宗主权条约和全面保护协议。

  如此,李家才能更快、更全面地掌控蒲东。

  看完这些,李谦良咽了咽口水。

  但下面还有密密麻麻的文字,李谦良抹了抹额头的细汗,继续看下去。

  在同盟关系中,李相鸣也进行了详细的划分。

  以往,李家视宝龙谷陈家、上青原洛家和灵武门为盟友。

  但在玉简中,他们最多被算作合作关系,甚至撇到了中立那一块。

  新的盟友关系,依旧基于外交条例,主要分为三种类型:贸易同盟协议、战时互保同盟协议以及战略同盟协议。

  首先是贸易同盟协议,它指的是协议成员之间统一物价,共同分享资源,取消贸易壁垒,并进行深层次的贸易往来。

首节 上一节 402/6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以科举证长生

下一篇:长生有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