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家族修仙:崛起蛮荒

家族修仙:崛起蛮荒 第5节

  什么?不信?

  不信你就来李家,先扯两个月皮,想见人总之是不可能。

  你白露门是蒲县的执牛耳者,我当归山李家也为恒月门流过几十年的血,如今虽断了香火,人情还在,你想用强,除非让你门的悬灵真人过来,那我李家必定服服帖帖。

  但这是不可能的,白露门不可能为了这点事情出动金丹修士,况且悬灵真人还在章宁府的白露门旧址闭关,压根就没随宗门来蒲县。

  “你这次难得回家族,可要好生修炼。”

  李谦河叮咛了一句,随后在身上翻出一个小袋子。

  “这是为父送你的成年礼,拿着,你这些年没领的月例都在里面。”

  是储物袋!

  李相鸣眼前一亮,他早就想要一个储物袋,奈何以他的身家,根本买不起。

  接过小袋子,李相鸣神识探入,喜形于色。

  里面空间不大,只有不到一立方,但堆着百多块灵石,四十余瓶丹药。

  李相鸣取出一瓶,拔开花盖,闻了闻,是黄芽丹。

  黄芽丹能够加快修士提炼法力的速度,并且性情温和、容易消化,深受广大修士喜爱。

  不过黄芽丹价格也不便宜,在坊市要卖到6块灵石一瓶。

  李家作为修真家族,每月都会采购黄芽丹,充当月例发给族人。

  练气初期的修士,每月可领取3枚黄芽丹,练气中期,可领取6枚。这么多黄芽丹,是李相鸣十年积攒下来的。

  可他在绿云洞修炼的时候,没少服用李谦河送过来的黄芽丹呀。

  面对李相鸣疑惑的目光,李谦河淡淡笑道:“之前那些都是我给你的,你的便省下来了。”

  闻言,李相鸣愣住,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李谦河居然将自己的那份资源分给他,而且一给就是十年。

  “你不必在意,为父资质平庸,吃再多丹药也无法筑基,不如将你供出来。而且我在蒲水坊市也不是吃干饭的,日常的修炼用品不缺。”

  说到这里,李谦河回忆起往事,叹息一声道:“当年没能拦下你去绿云洞,是我的责任,不然以你的天赋,早就步入练气后期了。”

  十年前,李家对外政策发生变化,打算扩充盟友,李谦雄物色了好几家修真势力,包括绿云洞,相谈甚欢。

  其间滋生了不少生意上的往来。

  但是还不够,李家屈于恒月门之下,无法大张旗鼓结交朋友,便决定安排一些家族子弟拜入这些修真势力,巩固双方关系。

  安排谁去呢?

  族老会一开始是计划送支脉的孩子进去——李家有直脉、支脉之分。

  所谓直脉,是指百多年前流落到章宁府的四位李氏筑基修士的后代,共有四房,而支脉则是其余未筑基修士的后代,不分房,统称支脉。

  当初李家窘迫,资源稀缺,拥有四个筑基修士的直脉掌握了大部分权力和资源,造成直脉强,支脉弱的局面,一直延续至今。

  这种状况引起支脉李氏强烈不满,只不过支脉确实没出什么人才,矛盾也就没有爆发。

  直到听说要送孩子拜入外地宗门,而直脉自己的孩子不去,反送支脉的孩子,支脉爆发了。

  二十几号修士围住族会,差点掀起李家内乱。

  一向胆大气盛的李谦雄,在这件事情上采取了相当保守的策略,他甚至连口舌都没有用,直接搬出李家的老爷子李辉南。

  李辉南是李家的缔造者,是当年四位筑基修士之一,并且带领李家参加了讨伐南滨妖族的战争,在族里威望甚高。

  李辉南不愿看到家族分裂,亲人反目,便勒令直脉做出让步。

  作为直脉最大的头子都这样说了,其他人还有什么可言?

  最后约定,四房直脉各出一个孩子,支脉总共出两个,共计六人送往外地的宗门。

  李相鸣那会刚满8岁,三灵根主水,符合绿云洞的要求,于是就被倒霉地选上了。

  为什么说是倒霉?

  绿云洞也是一方筑基势力,洞主绿云仙子沉浸筑基几十年,人脉广泛,根基不见得就比立足章宁府区区百年的李家差。

  问题在于,李家送出去的这六个孩子,不是真心要拜入宗门。他们只是一个充当联络的棋子,最终还是要回归家族。

  绿云仙子对此心知肚明,因此只收了李相鸣为记名弟子,将其放养,哪怕李相鸣表现再好,在绿云洞也无出头之日——没有任何一个门派,愿意将衣钵传给外人。

  就这样,离开了家族,又得不到绿云洞资源倾斜的李相鸣,在修行之路可谓是举步维艰。

  好在还有父亲李谦河,每半年上一次绿云洞,为他送灵石和修炼用的丹药。

  能在十年后的今天,修炼到练气六层,除了李相鸣自己的勤奋,李谦河功不可没。

第6章 天一静神露

  “我修行顺利,两三年内应该有机会破境。”

  李相鸣交代了自己的情况,他晋升练气六层也有两年,法力修得愈发雄厚。

  但随后他想到了什么,皱起眉头:“有一事我不知道该不该说。”

  “何事?”

  “我近日打坐吐纳,感觉有点力不从心,效率不如从前。”

  “详细说来。”

  李谦河脸色凝重,待李相鸣说完,叹息一声道:“你这是遇到瓶颈了。”

  “瓶颈?”

  李相鸣低头,关于瓶颈,他听过不少故事。

  可切身体会,还是第一次,他该以何面貌去应对?

  “切莫心急,每个人的瓶颈都不一样,若碰上顽固的,你未必能在两三年内破境,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李谦河慎重地道,随后又说了不少自己和其他族人的经验。

  李相鸣脸有悟色,点头道:“知道了。”

  李谦河犹不放心,起身在茶室走来走去。

  好一会儿,才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出门叫李相清看住外面,然后在茶室更里面的一间小居室里翻找,找到一个精美的玉盒。

  “此物珍贵,我不放心带在身上。”

  说完,李谦河打开盒子,露出里面的玉瓶,当看到瓶身特有的白露门标志,李相鸣瞳孔一缩。

  “天一静神露。”

  李相鸣缓缓说道,仍止不住震惊。

  “你出门在外,倒也有好处,涨了不少见识。”

  李谦河呵呵笑道。

  李相鸣摸摸头,倒不是他阅历多么丰富,而是这玩意太出名了。

  瓶子里的,是白露门至宝——菩提天师树上结的露水,露水天天有,可称得上天一静神露的,万中无一。

  传言每年也就诞生十来滴,极为珍重,白露门自己都不够用,从不外流。

  当然,说是这样说,白露门每三年都会上贡一部分给恒月门。

  时间一长,难免就会有零星的天一静神露流落到坊市。

  一旦落到坊市,立马就会引起修士的争抢,概因这玩意能够凝神静思,强健神魂,如果是闭关服用,甚至有概率达到顿悟的状态。

  此外,天一静神露对于打破瓶颈、突破境界亦有奇效。

  如此强大的灵物,可遇不可求,就连李家都没有库存,李谦河怎么会有?

  李相鸣疑惑。

  见状,李谦河解释道:“两年前,度阴上人正值二百大寿,在戴山开辟飞狐洞,白露门送了三滴天一静神露作为贺礼。”

  “这三滴天一静神露,有一滴被度阴上人赠给了自己的玄孙,可不知为何,这滴天一静神露没有服用,反而被飞狐洞的余六拿到坊市售卖,我素与余六交好,便将珍藏的那块血窍石换了这滴天一静神露。”

  “血窍石价值不菲.”

  李相鸣欲言又止,血窍石天然蕴含大量血气,对于疗伤有奇效,这玩意能够保命。

  别说蒲县,就算去章宁府最繁华的毫县,也找不到卖的。

  而天一静神露虽然也是奇珍,但毕竟还有得卖,无论从稀有度还是发挥的功能,血窍石都要比天一静神露更胜一筹。

  “血窍石虽然宝贵,但在我手上,却也没发挥多大作用,不如换回这滴天一静神露。”

  李谦河摇摇头,灵物的价值要根据修士面临的境遇而变化,不能简单地对比。

  “你可知相仁已经练气九层了?”

  “略有耳闻。”

  李相鸣答道,两人口中的李相仁,是李家相字辈的大哥,也是李家不世出的天才。

  “相裕也练气八层了。”

  李谦河缓缓道,李相裕与李相仁并称李家双骄。

  “家里已经开始为他们筹备筑基丹,若只是相仁一人,你以后未必不能争取到这个机会,可还有相裕”

  “此外,相儒、相画的天赋都不亚于你,家里不可能每个人都配备一枚筑基丹,说不好听点,能买下两三枚就已经是极限了。”

  “如果将来家里顾及不了你,这滴天一静神露,就是我为你准备的筑基灵物。”

  如果单纯地将血窍石换成天一静神露,肯定是亏的,但如果这滴天一静神露能够造就一名筑基修士,那就大赚特赚了。

  李谦河的想法,李相鸣明白,同时也大为感动,这种被关爱的感觉,是他前世少有体会的。

  “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你现在遇到瓶颈,瓶颈有大有小,大瓶颈蹉跎时光,遗害甚大,我也没有好的办法。不如将这滴天一静神露提前交给你,你自己酌情考量,是现在服用它,还是留到筑基的时候再用。”

  “此物珍贵,现在用有点浪费了。”

  李相鸣颇为犹豫,他虽然碰上瓶颈,但还没达到临界点,瓶颈只是让他修行变得慢些,而不是不能修行。

  “你不要有顾虑,灵物就是用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也许将来为父搞到筑基丹呢?”

  李谦河开玩笑道。

首节 上一节 5/6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以科举证长生

下一篇:长生有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