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土风情 > 异能小农民

异能小农民 第171节

还有大型的七彩鱼,血鹦鹉,都是一应俱全。

因为是考虑到以观赏为目地的,所以王小强便不考虑经济价值,只是根据个人的喜好来选择。最终,王小强选了六尾锦鲤,六条月光鱼,又选了六条七彩鱼。便就此作罢。

王小强又买了喂鱼的饵料。

唐老选了两条宝莲灯,斑马,然后唐老不动声色地付了钱。他陪王小强来逛的目地就是为此,目地达到他很是开心。必竟,欠人家太多心里总是不好受。

钱不算多,王小强也没有拒绝。老板用玻璃缸将二人选的鱼装起,然后搬到车上。王小强先是把唐明远送回家,然后与之告别,将选的观赏鱼带到别墅前的池塘前,小心翼翼地放进池塘里,静静地观赏了一会,只见锦鲤的红白相间,月光鱼的淡红,七彩鱼的斑斓,色彩非常艳丽,各有千秋。

王小强对观赏鱼还真没养过,对此一窍不通,将买来的饵料撒一些到池塘里,然后将手伸进去,注入了一些充满生机的系灵气。

在池塘边又驻足了一会,王小强来到旧村委大院,恰是午后,四个小狗崽懒洋洋地卧在地上打盹,它们已经长到膝盖高了,看上去都很虎实,因为它们现在已经断姐,所以它们的父母,老黄狗和大花狗,此刻已经不在亦步亦趋地跟着它们了。

王小强发现老黄狗和大花狗没有午休,而是在一起亲热呢,老黄狗看上去还是没有老态,很生猛样子,时时地趴到大花狗身上动作,大花狗见主人来很是害羞的样子,不肯给老黄狗。

老黄狗见主人驾到,也便停止了跟大花狗亲热,两只狗一起到王小强跟前,摇头摆尾,以示欢迎。

见四条狗崽不需要大狗的呵护了,王小强交代它们要分工干活了,老黄儿的任务交给大花狗,看守鱼塘和山药田以后就归大花狗,老黄狗的任务是蔬菜基地和果园,因为蔬菜已经结下来,几十块钱一斤的蔬菜,可不能遭贼,这两个地方晚上是没有人看守的,只能靠老黄狗,所以王小强语气很是郑重。

老黄狗在听了王小强的交代后,摇摇尾巴,嘴里呜哇一声,听到它习惯性的叫声,五小强便知道它已经领会了自已的意思。

考虑到这两只狗任务重大,王小强于是又给它们输入了一些灵气。

然后到楼上,看了一下两盆兰花的长势,并给他们注入了一些灵气。

晚上回家里吃了饭,王小强又回到别墅,睡不着便开始上网,到网上查有关玛卡的信息。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步,将玛卡二字输入到百度搜索,竟然出来上百万个相关结果,原本王小强一无所知的东西,居然这么火,从这些信息中,王小强了解到,玛卡是国人的叫法,不过书写时好像是玛咖,这些对于王小强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种植技术,不过一眼看去,那些搜索出来的结果,大多都是玛卡衍生出来的保健品,上面说的很牛,似乎这种药比东北长白山的野山参还好,比燕窝、灵芝、东虫夏草还好,而且最主要的是提高人的免疫力,抗疲劳,提高男人的性~功能和生育能力。

这些王小强倒不是太于关注,因为他本身的男人功能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这已经在李香红身上得到了验证,如娘似虎的李香红每一次都是倒戈投降,而他也自觉四次五次没有疲劳现像。

王小强要关注的是玛卡的经济价值和种植技术。

研究一番,王小强发现要种植玛卡,不太容易,因为玛卡对于生长环境要求很是苛刻,它要求是:

一,玛卡所需要特殊的环境和气候。它要求海拔4000米以上,气候恶劣而土地肥沃,日夜温差达60度以上,这样的地方在全世界都是很少见的。

第二种情况是,即使这样少的土地,种一次玛咖后,土地要休养七年以上用以恢复肥力,否则土地不能耕种。

王小强想,第二种条件倒是没问题,他有五行灵泉可以供应土地精华,无后顾之忧,第一项条件却无以满足。

海拔四千米以上山头,附近有吗?

王小强思索了一下,最终把目标定在了大青山上。

大青山是挺高的,具体有多高,王小强也不清楚,就知道站在山下,是看不到山颠的,因为被雨雾给笼罩住了。

王小强的想法是,试试,看看大青山顶端可不可以种活玛卡?

虽然说,玛卡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但它很易成活,达不到这种要求也可以存活,只是其营养成分大打折扣而已。

王小强有五行灵泉可以利用,不用考虑这一点,实际上他就是把灵气通过一种比较值钱的方式卖掉而已!

现在公司有了夏桂芳四人分摊打理,夏米在外面跑业务,王小强就成了甩手掌柜,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当是玩票吧!

有了这个打算后,王小强便在网上查询玛卡种子的来缘,玛卡在秘鲁玛卡有分黑、红、花、黄、白等5种颜色,而黑玛卡是极品,才占货色的5%,量少需经过严格挑选才有,其次为红玛卡根,而一般在秘鲁大量人工栽培,施化学肥料培育的均为黄色、白色,这些是目前做提取的原料。目前除秘鲁外,在乌拉圭、巴西等南美国家都有引种,当然在国内大陆云南、西藏、台湾等地也陆续有引种,并量产。

王小强查到,云南的风景旖旎的九寨沟有黑玛卡和黄玛卡的种子。

如果要引种的话,就只能去云南。

第179章 隔空打牛

就在王小强准备赶赴云南引种玛卡时,村里发生了一件非常玄乎的事情。

三庙村只所以被称之为三庙村,是因为村里有三座庙,一座是土地庙,在村中心位置,早就破落了,香火断绝。

一座是山神庙,在大青山脚下,也破落不堪,香火凋零了。

别外一座是河神庙,在十八里河边上。社会的文明进步使得这些迷信的东西逐渐地凋零,渐渐地被人们所遗忘。但是河神庙例外。

三座庙,也只有河神庙还没有破落下来,不但没有破落,还一直香火鼎盛,不但三庙村里的老人常在初一或十五去庙里烧香,三庙村附近村子的人,也经常有人来烧香求拜。

庙里只有一个庙官,八十多岁年纪,眼不花耳不聋,腰不弯腿不拐,清晨早起沿十八里河跑步,健步如飞,村人引以为奇,以为是河神保佑,故而烧香者众。

据传这庙是一个道人传下来的,所以应当是属于道教一脉,初一或十五烧香的日子,这个庙官便穿一身道服,手持浮尘,盘坐蒲团作高深状,等到天旱水涝时他也会穿上道服手持浮尘作法祈雨。

平时靠庙里的供奉度日,据说他以往都是饮用十八里河的水,连做饭用的水都是从十八里河里取的。

村里人见了都嫌他脏。这天是八月初一,是烧香的日子,一大早便有村人去烧香,第一个到庙院的是蒋三生,蒋三生刚进庙便见歪倒于蒲团之上,脸如金纸,口鼻流血,心里不由得一咯噔,上前一探鼻息,仍有气息,顿时心安不少。不过庙官气若游丝,处于昏迷状态,蒋三生不敢怠慢,见其身上没有明显的伤痕,便以为是急病所致,立即打电话给村卫生站的许小雅。

许小雅闻讯立即带药箱匆匆赶到了,一番急救。强心针也打了,只是庙官仍不见醒,听到消息的王小强赶了来,见许小雅救不醒庙官,恓惶之下,正要拨打急救电话时。王小强上前道:“许大夫,让我试试……”

“那敢情好……”许小雅早就听说王小强以推拿手法治好了父母的腿伤,还包括本土企业家郑大拿的腿伤,也相信他是有一些土法子的,于是便让开请他诊看。

王小强哪有什么诊病的本事,不过见围观的人不少,而且都是村里的熟人。尤其是看到村支书刘明山也赶来了,自不敢大意,按照以往人们急救的方法,将庙官托起在身子的膝盖上,使他的身子直立起来,然后伸右手掐在他的人中穴位上,输入充满生机的木系灵气进去,半分钟不到。庙官睁开眼醒了过来,面色也缓和了许多。

众人见庙官悠悠醒转,不由得一阵惊奇,许大夫都没法子,王小强略使手段便让庙官醒过来,不由得对王小强纷纷称赞。

“噫,小强咋这么能呢?”“小强真有办法……他学过医吗?”

“比许大夫还灵!呵呵……”

众人的议论并没有让王小强得意忘形。却让许小雅很是脸红惭愧。

见此王小强道:“其实庙官爷爷能醒过来,并不是我的功劳,是许大夫打的针起了作用,只是刚才针效没有发挥出来而已……”

王小强的解释让大家将信将疑。却让许小雅面子好过了些,俏眸抬起,感激地盯了王小强一眼,悄声问“小强,庙官爷爷是啥病?”

首节 上一节 171/27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极品小农场

下一篇:乡村小邪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