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第205节

  二先生惊道:“扣这样大棚一万块都不够,一共要花三万多!”

  “钱不是事!”吴昊站起来说道:“分两批盖,先盖一个大棚和正房。”

  “等完事再盖其他的,种完地就开工,具体细节再商量。”

  大公说道:“找个工程队更省钱。”

  吴昊看向大伙说道:“工程队就算了,咱们屯有许多不能去林场干活的困难户,让他们来当小工,给二十块钱一个月。”

  “大家今年也不用扛着行礼出远门了,都在我这赚点钱,困难家庭的妇女也可以干点力所能及的活。”

  “一个月十块钱我还出的起,她们的日子也能好过不少。”

  “仁义!”于占峰在门口竖起大拇指。

  大伙齐声说道:“仁义!”

  有些家庭困难的女人眼圈都红了,赚十块钱,一个月都花不了,人家吴昊是真照顾她们。

  吴卫国看见这场景,心里有气也生不起来了,这事传到乡里,谁敢说他们老吴家一句不好?

  当然了,背地里也会有人骂他家傻逼的,他自己都在骂小犊子,但是不能反悔了。

  吴昊让大伙去分钱,他们爷三回家,妈妈心疼钱没出门。

  小豆包跟在后面挠头,盖的房子太多,她都算不明白花多少钱,只知道自己真当地主了。

  到家以后,高丽娟听完老吴告状说道:“全县没有比咱家阔气的了,可是哪来那么多钱啊?”

  吴昊笑道:“去北面打猎,夏天卖椴树蜜和山货,秋天挖人参,盖房子的钱肯定够。”

  有关子龙在,卖山货的确靠谱,吴卫国提醒道:“咱们这边人参太少了。”

  吴昊安慰道:“我知道几个老坑,那里的人参,卖一两万块钱没问题。”

  没提那珠一百多年的人参,太值钱了怕吓到爹妈,而且那棵人参不好拿啊。

  今年卖山货挖参,明年还可以卖君子兰呢,这钱同样不少,一点都不怕赔钱。

  他在安慰父母,小豆包坐在炕上看着墙角竖起耳朵听。

  大人说正事,她不插嘴。

  吴昊跟爹妈说完话,进里屋躺下,他盖这么多房子是有原因的,昨天回忆一下确定一件事。

  明年山省寿光确实卖十块钱一斤的黄瓜,大棚投入五千块,黄瓜收入两万七千多。

  所有黄瓜都是十块钱卖的。

  他也想搞次大的,为啥改变主意了呢,是因为要让正黄旗来给妈妈磕头认错。

  不然妈妈心里会有疙瘩。

  他挺大老爷们说到做到。

  还有苏雪那封信提到身份的原因。

  他都不用出远门,更不需要去城里发展,就在山里打猎摸鱼掏鸟。

  再去几次北面就能收拾正黄旗!

  如今全国北方冬天都在吃萝卜白菜,就算有扣大棚的,也是扣一小块地精心呵护,全是小打小闹。

  如果他冬天种出很多蔬菜,那就是结束北方冬天只能吃萝卜白菜的历史。

  这可不是小事!

  真卖出十块钱以上的天价,还是大批量卖的,“京城电视台”必然来专访,各大报社都会把这事写在头条。

  有先例的事,不是他想的。

  带来的结果,那影响就大了。

  省里和京城的农业专家必然来考察,这时候的专家可和后世的不一样。

  他们会蹲在田间地头干活,帮解决成本高和种子改良的问题,可能会长期住在这里。

  多盖房子完全就是接待以上这些人的。

  他可以去镇里和县里买种子,再从商店里买一些优良种子种植,养猪完全是为了给地下肥。

  只要扣大棚的成本降低,那么就会普及全国,这可不是小事。

  他回忆不少种植大棚的技术,自己就可以降低成本,但是家这边太冷了,为了以防万一才加大成本的。

  以后大棚技术还要靠专家帮忙。

  县里,市里,领导也会来考察。

  而且这个时期的领导敢给他背书,会让他放手干,出事人家真扛着。

  过几年还能带动地方经济,普惠整个北方。

  这种事不是个例,受表扬的人不止一个,有的还能

  随着时间发展,他将来就是,“市,里劳模”,“省,里劳模”,全,国人,“大,代表”。

  这也是有很多先例的。

  这个算不算拿得出手的身份?

  八五年,外汇储备只有二十六亿,缺外汇都缺疯了。

  吴昊估算一下,荒地用好种子和农家肥的产量,一亩地大概产三千斤黄瓜。

  赚两年钱把一千亩地全扣上大棚,产量就是三百万斤。

  老毛子那边更冷,比这边还缺菜,而且他们在八七年以前一直都很有钱,卢,布比米金兑换比例高。

  卖给老毛子菜,哪怕就卖十块钱一斤,但是他要米金呢?那就是三千万米金。

  一个人弄到三千万外汇是什么概念?

  人家罐头换飞机那位老爷子在八十年代初期就赚一个亿了,他目前跟人家没法比。

  地里产量随着专家到来还会提高的,一年比一年卖的钱多。

  如果用菜换老毛子的东西,比如换他们那边不值钱的钢材,可以获利更多。

  可以把建农场用的东西换全,包括一些建农场所需的高科技,老毛子的寡头可不是好鸟,绝对能弄来他想要的东西。

  还可以找别人帮忙买高科技,自己商店里也提供农场所需的高科技,找帮忙的人多了,谁知道他跟谁买的?

  如果他把全省的蔬菜都卖给老毛子,会帮国,家赚多少外汇?

  哪怕只卖几块钱一斤,那也不是小数。

  八五年H河口岸就会打开,但是老毛子不给米金,国,家还是缺外汇。

  他可以跟老司机要米金帮国,家创汇。

  靠关系肯定弄不来多少钱,但是有庞大利益就不一样了。

  老毛子九一年以后,卢,布陆续贬值几千倍!

  一个超级,“大国”解体,里面利益庞大。

  各种能源和各种债券都有操作空间,这块肥肉恐怖啊!他自己吃不到可以让老司机的家族吃。

  在这么大利益面前,卖给老司机家族一个省的蔬菜,和他要点外汇难吗?

  八七年以前老毛子不缺米金。

  八七年以后也可以不缺,有他帮忙,大司机家族不缺就是他不缺。

  一个省不可能这么快普及大棚,但是比他家多几十倍产量还是没问题的。

  让省里人帮忙收菜,然后他运北面去卖米金,就算每年帮省,里赚十亿外汇,那也是京,城大佬关注的对象。

  山里一个农民,一个打猎的年轻人,都不用出远门,也不用去做官,就在家里打猎玩。

  然后坐在炕上念叨一句:正黄旗耽误我赚外汇。

  耽误不耽误重要吗?京城那些大佬用目光就能让她去要饭。

第222章 大司机给未来孙子的见面礼

  吴昊躺在炕上看着北方,他清楚老司机家族有多大势力,远,东军有四十二个机械化师。

  飞机大炮坦克所有武器齐全。

  如今老司机家族在那里掌握大权,不是封疆大吏,是一方霸主。

  这样的家族想在老毛子解体的时候弄些利益太容易了,他提前帮帮忙,那一省的菜就好卖了。

  当然了,所有的事要一步一步来。

  吴昊在家休息的这俩天,他打到猪神的事终于在乡里传开了,大部分会夸一句多了位吴炮,没人会不服气。

  张亮听见消息,喝完酒往炕上一趟,他更抑郁了。

  邓大六反应不一样,他被爆,菊花嘲笑不了张亮了,但还是不服吴昊,老邓家就这根。

  吴昊今天早上吃完饭,背着枪单独去林场摆平领导,找到姓王的老司机一起去乡里。

  他从家里拿一千五百块钱全买酒了,这次要的建筑材料多,没法跟大司机细算账,只能多送酒。

  怕把酒瓶弄碎了,老王开车速度慢一些,将近两个小时才到达镇里。

  赶马车走直线走也需要将近三天时间,吴昊坐在车上真眼馋了,只因为这车拉东西省事,赶路也方便。

  可惜,现在买不起。

  让老王停车,他进镇政府和二把手说一声去北面换东西过来,该缴税就缴税。

  不管关系多硬,都得跟人家打招呼,又借电话跟边营那边说一声,才回到车上让司机继续往北。

  老王开车到界河边问道:“还往哪走?”

  吴昊笑道:“开中间去。”

  “那不行!”老王不停摇头:“在河面咱们这边路过没事,开车过去有可能挨枪子。”

  “你等我手势。”吴昊下车背着枪就往对面走。

  “兄弟你背枪过去不要命了?”老王摇下车窗喊,眼看这小子过去直接进林子了。

首节 上一节 205/3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