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第304节

  冯胖撇撇嘴:“还有几只胖头,那玩意不好吃。”

  “喂狗。”吴昊让六个人往车上装鱼,让冯胖刮掉鱼鳞喂动物。

  这一网捞的鱼不多,只有一百五十多斤,全是杂鱼。

  这次他往水里多扔一些苞米面,还是大面积撒的,脚前方不远处扔的最多。

  等看见有三条大鱼,一网扔下去,这次拉上来的鱼多,其中有两条将近一米长。

  冯胖指着一条大鱼惊讶道:“这玩意在湖里太少见了。”

  吴昊认出这条鱼,正是十八子之一的七粒浮子,身体细长,嘴长而上翘,背部青黄色,肚皮是白的。

  这种鱼以后值钱,差点灭绝了,高端鱼子酱就是从它肚子里出来的。

  以后一克就要十来块钱。

  学名叫施氏鲟,是国宝级的珍品,养殖的七粒浮子黑不溜秋,以后很难吃到野生的。

  另一条大鱼是五罗的头一罗,叫哲罗,也叫哲罗鲑。

  冷水鲑鱼中的大型肉食鱼,稀有冷水鱼种之一。

  以后也是易危品种。

  看向哥几个说道:“全放车上。”

  五罗十八子都好吃,现在数量还有不少,过两年养殖都来得及。

  像七粒浮子和大鳇鱼这些值钱的家伙,养多了也是不小收入。

  以后有养殖大鳇鱼的,但是他在小湖里没见过,不知道能不能养成。

  小湖中没有河流经过,同样可以有稀少鱼类。

  有水就有鱼,俗话说:千年草籽万年鱼籽。

  其实很多鱼都是外来的,有飞来的跑来的。

  棕熊抓鱼会掉落鱼籽,食草动物同样吃肉,就像有些羊会抓耗子吃一样。

  这些动物吃到鱼籽沾到嘴角,来到湖边喝水,鱼籽进水就有可能繁殖起来。

  飞禽吃鱼最多,很多鱼籽都是它们传送到远处的河里。

  吴昊又扔了几次渔网,捕到个头小的稀有鱼就放回湖里去。

  然后让哥几个分开,四个人拿枪去河边打鸟,他领剩下的人抓兔子。

  人多不代表抓的多,大毛自己跑不动,一上午抓到三十一只,有些兔子的个头很小。

  通过捕捉的数量和个头就能发现,兔子的确多了不少,这里不适合下套子。

  吴昊准备买夹子收拾它们,下午扔几次渔网休息好就抓鱼,一共收获两千多斤。

  而且个头都不小,十多斤的鱼有很多。

  开车回家先把飞禽扔下去,等一会分亲戚一些,剩下的家里吃。

  这点飞禽给工人都不够喝汤的,他们都是山区人也不是没吃过,现在工人更爱吃肥肉。

  从南大门出去将车厢后面对准水槽子,打开塑料布,水一冲,鱼就进去了。

  两个水槽子并排放着,有些鱼掉地上再扔里去,嘱咐完做饭的妇女才开车进院。

  哥几个将车上的塑料布拿下来,拎起几只飞禽回家了。

  吴昊收拾东西的时候往西扫一眼,看见李二坏跟在他爹后面走过来。

  低着头,小脸上气轰轰的,嘎巴嘴欲言又止。

  他感觉今天这小子要挨揍,假装往屋里走,侧耳注意听。

  李二坏果然憋不住了,气道:“一秒两秒的事,你也能折腾半天,小爷等你都等饿了。”

  前面的二先生一愣,他对这句话有些敏感,回头冷声问:“啥一秒两秒?我让你等了?”

  他在家干了一个小时活,咋和一秒两秒扯上关系了?

  “二妈让我叫你吃饭,我自己回来不得挨骂吗。”李二坏昂起头,一叉腰提醒道:“我二妈晚上咋说的你忘了?”

  “草泥马的!”二先生额头青筋都在跳,过去用力踢他两脚。

  李二坏都没躲,被踢也不疼,反而斜楞他爹问:“你凭啥打小爷?”

  “凭啥打你?”二先生怒呵完又张不开嘴说。

  儿子大了在西屋睡,肯定是晚上起夜听见他妈说话了,这让他咋回答啊?

  气的不停转圈。

  李二坏看向门口指使道:“小吴,快点给我二爹找家伙,别把他气死了!”

  又看向他爹,一脸傲娇的说:“你二爷我好几天没挨揍了,今天如果动一下都随你姓!”

  “行!我二爷是吧!草泥马滴!”二先生气的脸都红了,平时他都很少使劲打孩子,今天必须下狠手。

  吴昊必须满足李二坏的要求,进仓房抽出一根竹子,他给李二坏准备一捆。

  得有四十多根。

  手里拿着的跟柳树条子差不多,这可老疼了。

  李二坏见他从仓房出来,注意到那根竹子,眼睛都瞪大了,上次被竹子打,知道多疼。

  被打出经验了,明白竹子越细他越不敢走路,攥紧拳头咬牙切齿的看着小吴说:“对你二爷真够意思啊!”

  “我二爷!”吴昊将竹子递给二先生加刚道:“打轻了,都对不起你二爷!”

  “呵!”二先生咬牙切齿冷笑。

  李二坏也有刚,自己解开腰间麻绳,摆好姿势说道:“来!来!给你二爷松松骨!”

  “啪!”

  老爷们打人,那是用力往下一抽!这可比二媳妇打的还疼,也真使上劲了。

  李二坏一下直起腰,“嗷”半声硬憋住,那眼泪就下来了,实在忍不了撒腿就跑进屋。

  留下一句话:“二爷以后随你姓!”

  吴昊笑了,那么细的竹子,李二坏再牛比也挺不住三下,他是抗揍。

  但是没虎到被打死都不跑。

第310章 进山抓鸟

  清晨,山林中升腾起白雾,吴卫国开车出门继续买猪崽,徐教授几人往南去工地。

  吴昊从里屋走到餐厅门口看着七八个小屁孩,最大的三岁多,最小的两个刚要断奶。

  本来不应该有这么多孩子需要看护,屯子里像老孙太太老刘头这样的人。

  别看人家年纪大了,一样能干活,在家里还呆不住,去工地摘个菜切个菜还是没问题的。

  他们听说有人看孩子,那就都跑去干活了。

  除了老老公太太那样的,她们能管好自己就不错了,如今屯子里基本上没有闲人。

  村里的小媳妇更放心中年妇女看孩子,早上吃完饭就把孩子送来了。

  二媳妇还挺乐呵,看着那刚会走路的小丫头一点都不犯愁,这帮孩子真不咋作人。

  小豆包背靠着墙一点一点挪动,到门边探出头从大哥和门框中间的缝隙偷偷看。

  瞅见这帮小屁孩,马上把头缩回来,用劲太大使脑袋上那俩冲天辫不停摇晃。

  举起小手拍拍肚皮嘀咕一句:“好像都吃到了。”

  每天必须把家里好吃的全吃到才能乐呵的出去玩。

  又探头看眼那帮孩子,从大哥身边挤出去撒腿就往外跑。

  刚会说话的小奶娃被她吸引注意力,伸手指着就喊:“姨奶奶!姨奶奶!”

  这孩子啥也不懂,被奶奶带着就会喊姨奶奶,多一个字都不会说,谁也不知道她为啥要加个姨字。

  小豆包刚跑出门口,一个踉蹡差点卡倒,回头看见小屁孩指着她呢。

  吓一蹦跶,说了一句:“我不是你姨奶。”

  然后用小手捏着兜撒腿就跑。

  跟小牛犊似的闷头就是冲,特别害怕辈小的孩子糊弄她钱,现在出门找那些小长工一起玩。

  在她身后还有一些动物跑出去,傻狍子跟着她,剩下的动物拐弯就去吃草了。

  小奶娃又指着门口喊:“姨奶奶。”

  把吴昊给整笑了,这小孩是个女娃,比三嫂家那个小女娃欢实多了,将来有可能是个小辣椒。

  男人都希望娶个年轻漂亮,听话懂事,贤妻良母的。

  但是作为父母哥哥,都不希望家里的女孩太老实,容易挨欺负。

  这小屁孩又管他叫姨奶奶,走过去捏下那小脸才出门,到大棚里扛捆竹竿回来扔车上。

  最长的竹竿有十五米,最短的四米多长,又准备几个绑在一起的铁钩。

  等进林子的时候可以把铁钩绑在竹竿子上往下钩鸟窝,家里的小肥啾数量太少了,需要再抓一些。

  现在有些小鸟刚出生,拿回家养几天就可以装进笼子里,冬天放出来在大棚里抓虫。

  也可以往竹竿子上绑马尾巴,前面系个活扣,一样可以套些老实的鸟。

  这么抓太费劲,还有一点就是黑风尾巴被剪了,两千多个工人干活,大部分都在山区长大。

  下雨放假了,这些人也去附近林子里抓鸟,会来他家借夹子套子,还把马尾巴上的毛给剪一半。

  不往出借这些东西还不好,借出去能还回来一半就不错了,包括竹竿子,现在也是好东西。

  不值多少钱那就不要了,别人买不到铁家伙,他商店里还真不缺,花一千财富值能买好几筐夹子。

  工人在这干五个月活,就当送他们了。

  吴猛领哥几个来到卡车边说道:“我又多带几颗手榴弹。”

首节 上一节 304/3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