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继承道观,开局武媚娘来上香

继承道观,开局武媚娘来上香 第102节

  这会儿李清照正坐在书桌前研究公孙大娘留在这里的扑克牌,周易走进来,不动声色的将赌具收起来,跟她聊起了正事:

  “你能在东京接触到赵煦吗?”

  李清照摇摇头,如实答道:

  “民女的词此前在东京被人叫好,也有人上门提亲,但想面见官家,此事挺难的。”

  武媚娘从怀中掏出周易送她的令牌,摆在了李清照面前:

  “若是以神仙使者的名义呢?”

  李清照摸着不锈钢做的令牌,觉得这倒是个办法:

  “若以神仙使者的名义求见,百官定然不敢阻拦……这上面写的定遭天谴断子孙是真的还是假的?”

  武媚娘也不知道真假,笑着说道:

  “若有人对你不敬,你可以拿出来试试。”

  混元宫能沟通神灵,真有人对混元宫的人间行走不敬,神仙们大概率不会坐视不管的。

  周易给李清照拿来一块不锈钢令牌:

  “你要是同意,以后你就是混元宫在大宋的人间行走了。”

  李清照当然同意,她现在不仅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还打算改一改大宋被金兵入侵的命运,这块令牌至关重要。

  周易接着说道:

  “以后你需要穿道袍,行道门礼仪,媚娘的道号是牡丹仙子,公孙大娘的道号是石榴仙子……至于你的道号,就叫桂花仙子吧。”

  李清照的诗词中,有很多都跟黄花有关,所以一些人错误的觉得李清照是菊花的代表人物。

  但结合诗词的内容能看出,黄花只是李清照晚年表达愁绪的寄托,并不是真的喜欢这种花。

  就好像有人动不动拿黄连比作生活,是因为他真的喜欢吃黄连吗?

  李清照一生提到许多花,但最出名的还是《鹧鸪天·桂花》,里面那句“自是花中第一流”,不仅把桂花抬到了第一名花的高度,还成了历代夸耀女子的名句。

  现在李清照要成为混元宫的坤道,道号自然也得用这个最响亮的花名。

  武媚娘看着手机上的资料说道:

  “照儿妹妹自号易安居士……”

  听到易安两个字,李清照立马说出了相关的典故: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有【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两句,我的道号应该是取自这里,有逆境中安贫乐道之意。如今我不再涉及党争,不再与赵姓之人有瓜葛,易安之名便无从说起……桂花仙子的道号深得我心,多谢仙长赐名!”

  同一时间,大唐开元年间。

  公孙大娘乘坐马车来到长安金光门,络绎不绝的西域商队从这个门走进长安,前往西市做交易。

  公孙大娘站在车辕上举目远眺,兴奋的冲远处挥手示意:

  “李白弟弟,这边这边,哈哈哈,我们一元观全体成员终于在长安聚齐啦,赶紧给我写首出场诗,我已经迫不及待要伸张正义啦!”

第121章 霍去病出塞立战功!

  李白一行人跋山涉水,今天总算抵达了长安。

  沿途的驿馆早早派人来长安通知,正在宫里蹭饭的公孙大娘听到消息,便乘坐马车来到金光门,等着李白进城。

  进城的车流中,元丹丘骑着一匹新买的青鬃马,冲一旁骑驴的李白问道:

  “城门口那位女子,也是神仙洞府的客人吗?”

  李白个头小,不能骑马,又不想坐马车,只能暂时骑驴:

  “她与我一样,俱是恩师洞府的香客,不过我已拜师,她是师父座下的仙子,道号石榴,另一位……另一位姐姐道号是牡丹。”

  小家伙本想提武则天,但又怕吓到新交的好友,便用姐姐替代了。

  喊声姐姐,当今陛下的辈分瞬间降两级,爽歪歪。

  元丹丘说道:

  “你的仙缘真令人羡慕,家中长辈给我捎信说近期长安不安定,今日便送你到此,我准备去终南山一趟,再回嵩山,他日有暇,我会给你写信的。”

  元丹丘很喜欢李白,但他也很清楚,现在的长安是个旋涡,李白有神仙照拂,可以平安无事,但别人就不好说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开,连城门都不进。

  李白有些过意不去:

  “还未曾请你吃饭……”

  元丹丘笑着说道:

  “日子还有很长,你我他日定会再相逢。”

  他刚要走,李白说道:

  “丹丘子莫走,我送你一些礼物。”

  李白骑着毛驴冲出车流,快速来到城门口的公孙大娘旁边,拱手向他行了一礼:

  “见过公孙姐姐,您是否带有吃的?好友丹丘子要走,我想送他一些。”

  听到丹丘子这个名字,公孙大娘眼前一亮:

  “可是你在《将近酒》中提到的丹丘生?好好好,我这里有两盒芝麻酥,你送给他路上吃吧。”

  这丫头从马车里拿出来递给李白,李白又转交给了同样离开车队,打算顺着城墙一路向南走的元丹丘:

  “丹丘子,此乃恩师那里的特产,外面的透明之物是塑料,你可以用来盛放东西,前路漫漫,后会有期!”

  元丹丘想了想,打开随身的包袱,掏出一本道门典籍递给了李白:

  “此乃青城山的道长所赠,与我修的道不太相同,今日就转赠与你,希望你的仙途一帆风顺,他日再会,我定会与你痛饮三百杯。”

  两人交换了礼物,相互挥手告别。

  送李白的那些蜀郡人马不能进入内城,大家在城门口挥手作别,他们在外城的驿馆做一下登记,就可以买点土特产回去了。

  公孙大娘领着李白父子以及李家的眷属走进金光门,直接来到驿馆。

  驿丞给李家准备了一套四品以上官员才有资格居住的独院,算是超规格接待了。

  等李氏一家安顿下来,公孙大娘说道:

  “李白弟弟,你能去混元宫吧?赶紧去跟仙长汇报一声,就说咱们在长安碰头了,接下来就是一元观开光。”

  李白正好也想回混元宫洗个澡:

  “我这就去,公孙姐姐需要带什么东西吗?”

  “我想想啊……小脆筒、小布丁、即食汤圆、旺旺小小酥,反正吃的喝的你都拿点儿,要是媚……牡丹姐姐在,就让她准备,她知道我的小零食都在哪放着。”

  李白记下来,嘱咐父亲一行人好生休息,他直接从院中离开大唐贞观世界,出现在了混元宫的文宣王殿内。

  走出大殿,李白老远就闻到了午餐的香味:

  “沿途吃了不少美食,但还是师父的手艺最诱人,今天又是两碗大米饭起步……”

  他溜达着来到小院,径自走进餐厅向周易和武媚娘行礼问好,然后注意到下首处多了个身穿齐腰襦裙的年轻女子:

  “咦,来新人了?”

  武媚娘说道:

  “这是今日新来的李清照,你知道她的,照儿妹妹,他便是李白,可惜还未成年,没法与你痛饮三百杯了。”

  李清照呆愣愣的看着自己的偶像,居然只是个十二岁的少年。

  倒是李白,见惯了不同时空的人物,听到李清照的名字,主动行了一礼:

  “蜀郡绵州昌隆县李白,见过易安居士!”

  武媚娘提醒道:

  “照儿妹妹决定不用易安的名号了,仙长赐她道号桂花仙子。”

  李白听得眼前一亮:

  “自是花中第一流,此道号名副其实,欢迎桂花仙子加入混元宫。”

  李清照放下碗筷,起身还了一礼:

  “为何你们都知道我写的《鹧鸪天·桂花》,只有我不知道?”

  这是她三十岁后去青州乡下居住期间所作的一首词,用桂花来自比内心,如今不光周易和武媚娘知道,连偶像李白也对里面的经典佳句信手拈来,让李清照非常错愕。

  李白洗洗手,一边给自己盛米饭一边说道:

  “你习惯了就好,刚来时,大家都喜欢诵读我写的《将进酒》,可我四十岁后才写了这首诗,现在问我岑夫子是谁,我完全不知道。”

  他给自己盛了一大碗米饭,坐下来后先挑了一块五花三层的东坡肉放到自己碗中,笑着说道:

  “李太白和李清照吃东坡肉,妙哉!”

  一句话把文学圈三个巅峰人物全包含了,李清照说道:

  “家父是大学士的门生,却未曾听说过东坡肉之名,今日尝到,才发现此物肥而不腻,肉质软糯,端的美味。”

  她平时不喜欢吃肥肉,但今天吃了一大块之后,居然不觉得腻。

  周易往碗中夹了一筷子炝炒红薯叶,冲李白问道:

  “到长安了?”

  “启禀恩师,今日上午到达长安,在驿馆安顿好之后,公孙姐姐就让我过来向您汇报,去长安的途中,我还遇到了元丹丘,可惜他觉得长安要乱,没有进城,送我到长安后便调转马头去了终南山。”

  这也能遇到?不愧是一辈子的友情啊!

  正感慨着,李白放下碗筷,从怀中掏出一本道门典籍:

  “这是他送我的,弟子不懂修道,还是放在师父这里吧。”

  “行,不忙了我研究研究。”

  一本书,青城山的道长送给了元丹丘,元丹丘送给了李白,李白又转交给周易,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妙旅行。

  饭后,李白抱着换洗衣服洗澡去了,李清照回房间换了一套淡蓝色的道袍……最近买了不少道袍,各种颜色的都有,但李清照偏爱冷色调,选来选去,挑了一套淡蓝色。

  衣服换上,再束上同色的莲花冠,手持一根拂尘,从一个贪杯爱玩的花季少女,摇身一变成了谪落人间的仙子。

首节 上一节 102/1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灾变猎人:我有一个经验值系统

下一篇:内娱顶流:从跑男出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