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继承道观,开局武媚娘来上香

继承道观,开局武媚娘来上香 第154节

  “昔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仅仅是宫中的郎官而已,他给大汉丢脸了吗?脸面是靠自己的挣的,就算给你封个一品官,在他国面前奴颜婢膝,同样获得不了任何尊重。”

  几个言官还想弹劾,平时在朝堂上不是摸鱼就是打盹儿的李格非,突然站出来,弹劾那几位言官收礼吃请,党同伐异。

  他这一弹劾,整个朝堂顿时成了一锅热油,因为几个言官全是旧党,而李格非身为苏轼的弟子,属于旧党的中坚力量。

  旧党突然内讧,让满朝文武顿时不困了。

  赵煦担心这些官员集火李格非,当即掏出自己的混元宫令牌,“哐啷”一声扔在了御案上:

  “汝等整日弹劾,可敢发誓一心为了大宋,没半点私心吗?若敢的话,朕便召回张叔夜,治他失礼之罪,若不敢的话……”

  那几个上蹿下跳的言官,一听这话,全都哑口无言了。

  神仙令牌的威力他们早有耳闻,根本不敢发誓,生怕真的引来神雷将自己劈成梁师成那样的焦炭。

  吏部尚书蔡京看到几个言官哑火,疑惑的看了表妹夫李格非一眼,然后出列,趁机弹劾几位言官对大宋不敬,对陛下不敬,对神仙不敬。

  这一通弹劾,把整个旧党全部包含进去了,连远在海南岛烤生蚝吃象拔蚌的苏东坡都没放过。

  赵煦耐心听完,用手指敲了敲高力黄铜做的令牌,看着蔡京问道:

  “蔡大学士,他们不敢发誓,你敢吗?”

  蔡京正了正官帽,义正言辞的答道:

  “臣敢!”

  ——————————

  77章把李维刚的梗写进了书里,最近才发现那张截图在网上刷屏了,“李维刚被写进小说里嘲讽”的索引一搜一大把,这里借周易之口给李维刚加个BUFF,希望没给他造成困扰。

第176章 开元世界给赵煦的礼物种马!

  在群臣惊讶的目光中,蔡京还真的发誓了,而且还是断子绝孙的毒誓,这下新党成员露出了钦佩之色,旧党也彻底没话说了。

  发完毒誓,天上响起一声闷雷,却没有雷电劈下来……哲宗时期的蔡京还是一心为社稷的干臣,远不是北宋末年的样子。

  赵煦收起御案上的令牌说道:

  “上天已经记住了你的誓言,还请蔡大学士多多为国尽忠,否则他日应誓,朕也无法保你周全。”

  为了勉励这位现在还没黑化的大臣,赵煦特意赏赐了一盒清凉油:

  “此物提神醒脑,蚊虫叮咬后涂抹一番,亦有疗效。”

  蔡京双手接过,塞进怀里,继续讨论朝政,当然,最主要的是抨击旧党官员。

  这会儿那群言官一个个全都哑火了,新党成员开始痛打落水狗,赵煦趁机修正了一些规定,比如逐步把算学加到科举中。

  他本打算直接出一份试卷,但遭到反对,只好退了一步,在试卷上增加数学相关的题目,算对了额外加分,类似后世的附加题。

  不过能开个头就行,以后可以逐步提高附加题的占比和分数,潜移默化的提升算学在社会中的地位。

  朝会快结束时,赵煦说道:

  “桂花仙子之师公、大学士苏轼年过六十,却不思悔改,贬为封丘县尉,为避免他死在途中,御医一同前往儋州,朕倒要看看,他能嘴硬到几时!”

  满朝文武一听,全都呆住了,这哪是贬啊,这是让大学士回来享福的吧?

  封丘县就在开封正北几十里,典型的京畿之地,虽然县尉只是个从九品的小官,仅仅比文吏强一点,但苏东坡的名声,还需要这些加持?

  届时光拜访他的人,就能把开封通往封丘的官道堵死吧?

  群臣面面相觑,想弹劾,又张不开嘴,尤其是刚刚赵煦用的是桂花仙子的名头,一旦弹劾,这位性格泼辣的坤道,怕是会堵在自家门口破口大骂。

  被她骂其实还是小事儿,要是召唤一道雷过来……算了算了,一个糟老头子而已,回来就回来吧,反正新党旧党都不待见他,就让他在京畿之地了却残生算了。

  眼睁睁的看着仇人死去,也挺舒心的。

  可惜这些人忘了,有李清照在,苏东坡咋可能那么容易过世啊!

  朝会散去,群臣各怀心思走出大殿,旧党成员耷拉着脑袋,估计一直不明白李格非为什么跳出来弹劾自己人。

  不过新党也并没有太高兴,蔡京发毒誓通过了神仙的考验,但他们就未必能行了。

  每个人都心怀鬼胎,想要聚在一起弹劾陛下,弹劾神仙,又担心这话还没说出口,就会被雷劈死。

  时代……要变了啊!

  离开皇宫时,蔡京小跑着追上李格非,主动抱拳行了一礼:

  “格非,马上就是六月观莲节了,你我两家一同过节如何?我们本是亲戚,却因为党争形同陌路,皆我之过也!”

  李格非没同意,也没拒绝,而是打量着蔡京问道:

  “就不怕真的降下神雷劈中你吗?”

  蔡京昂首挺胸说道:

  “我一心为了大宋,问心无愧,神仙总不会不辨是非吧?”

  李格非拍拍他的肩膀:

  “记住你说的话,否则天雷随时会降下来。”

  说完,他大摇大摆的走了,自始至终没答应蔡京两家一起过节的事。

  皇宫里,赵煦喝了碗醪糟蛋花汤,然后在赵佶的帮助下,开始收拾要去混元宫的礼物。

  第一次见霍去病陈汤等人,一定要显示出大宋的诚意,汝窑的顶级名瓷一人一件,官锦一人一匹,官绣大氅一人一套……总之,一定要把大宋的富庶表现出来。

  赵佶打包这些物品时,赵煦对他说道:

  “带一些你信得过的人,去城外的庄园里看看,养马的人家多不多。”

  大宋缺马,但史料上却说,金兵围攻开封期间,在附近庄园中搜出很多宝马,全都是高官相公们的豢养之物。

  虽然哲宗时期的贪腐还没那么严重,但赵煦却不敢掉以轻心。

  想要拿下西夏和大辽,一定要组建一支或数支精锐的骑兵部队,没有骑兵就没法实现战略目标。

  赵佶答应道:

  “小弟会留心的,兄长此次会在神仙洞府过夜吗?”

  赵煦也不敢打包票:

  “恩师说给我抽血化验,我已交代章惇,若我在那边留宿,他会全权负责政务。”

  大唐开元世界,公孙大娘和李白坐在一元观,商议着礼物的事:

  “赵煦初来乍到,咱作为前辈,得给他准备一些礼物,但什么礼物适合大宋呢?”

  李白念叨着网上看到的表情包说道:

  “世间百病皆可治,唯独软骨最难医,大宋上下充斥着软骨病,最适合的礼物就是汉唐的霸气。”

  公孙大娘看到一元观外有马车经过,突然想到一个主意:

  “听说大宋最缺马,原因是士大夫们觉得牲畜杂交有违人伦,好端端的马政就这么废了……李白弟弟,咱们可以牵一些种马过去,给赵煦一个惊喜……哈,真是个天才的想法,我这就去让高力士准备一百匹公马,给大宋的马匹注入大唐的强横之气。”

  说完,这丫头就准备去了。

  李白想了想,觉得这个想法确实可行,但一百匹公马的话,数量有点少。

  他打算回到混元宫,让二师弟霍去病想想办法。

  混元宫内,周易买了只白条羊,正在跟着网上的教程腌制时,突然接到了明叔的电话:

  “小易道长,你要的后土娘娘神像,半个月后才能装车托运,不耽误你的时间吧?”

  周易说道:

  “不耽搁,就是神像的品质你可得把好关,别敷衍了事。”

  “你放心,我亲自盯着呢,你要的东西以后全都是我负责,绝对不会出岔子。”

  说完正事儿,明叔压低嗓门小声说道:

  “小易道长,你听说了吗?金雕客被人警告了,说他手伸的太长,再这么下去,势必会殒命在邑阳市。”

  警告?

  周易擦擦手走出厨房,好奇的问道:

  “咋警告的?有人写匿名邮件还是寄刀片了?”

  明叔好半天才反应过来:

  “小易道长,你不知道业内有风水交流群吗?有人在群里匿名发了消息,但金雕客一直没回应。”

  周易无语道:

  “他连眼珠子都没有,就算消息刷屏也看不到啊……这群有啥门槛吗?我能不能加进去玩玩?”

  明叔没敢答应:

  “现在里面剑拔弩张的,等过一段时间我再带你进去吧。”

  挂断电话后,远在泉州的明叔擦擦脑门上的汗水说道:

  “大意了大意了,早知道应该提前问问的,周半仙儿没给小易道长说过群组,就是不想让他掺和那些烂脏事,我这嘴怎么就没个把门的呢?”

  明叔懊恼的拍了拍自己的嘴巴,打算等会儿惩罚自己一瓶五粮液……无规矩不成方圆,既然说错话了,那就要从严惩处!

  第二天,周易刚起床,就听到外面响起了马匹的嘶鸣声。

  他以为自己听错了,直到院子里响起陈汤和李白打招呼夸马匹健壮,才意识到嘶鸣声不是幻觉。

  他来到外面,看到文宣王殿门口满是各种颜色的骏马,每一匹都高大健壮,姿态俊美,浑身的皮毛仿若缎子一样闪着油光。

  李白大步走来,向周易行了一礼:

  “拜见师尊,弟子和公孙姐姐想送给宋朝皇帝一些公马做礼物,这是五十匹,高力士从马监帮我们挑选的,下次来了,再带五十匹过来。”

  古代的马用途不同,培养的方向也不一样,战马不管公母,大部分都会阉掉,无法繁育后代,而种马则是需要精心照料,有宽广的活动场地,每天都能撒撒欢,同时还得经常接触到别的公马,通过打架抢地盘保持野性。

  可以说,每一匹种马都是宝贝。

  混元宫内没有圈马的场地,周易想了想,让陈汤、武媚娘和公孙大娘全都来帮忙,大家驱赶着马群来到后山的缓坡上,让它们在这里吃草。

  后山有一圈钢网扯的栅栏,马匹跳不过去,前面有混元宫的院墙挡着,这群马在这里很安全。

  回到混元宫,陈汤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我只带了几只羊,早知道也带一群种马送给宋朝皇帝了。”

首节 上一节 154/1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灾变猎人:我有一个经验值系统

下一篇:内娱顶流:从跑男出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