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第101节
自己想做报纸,可目前还有点无从下手,因为除了资金外,其他他也没什么优势。
不过如果能够找到古龙,让他来写小说,虽说不一定能复制明报的发展过程,但至少会对自己的报业有点不小的帮助了。
只是还不知道古龙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如果已经写出小说了,那还容易找出来,如果没有,那就难找了,因为在前世,古龙的名气是远比不过金镛的,且去世的又早;
大部分人只是知道古龙这个人,但他的具体信息没几个人会知道,杨文东倒是记得他姓熊,其他一无所知,除了嗜酒如命。
宴会继续,台上表演的白玉姗,很快也就下去了,她的位置显然在另外一边,比较远,在会场之中算靠后的了。
待所有人吃的半饱之后,廖宝珊更是带着自己的几个孩子,一个一个桌子的敬酒、客套的聊天。
来到杨文东的桌子后,笑说道:“这位就是便利贴大王杨生吧?”
“廖生你好。”杨文东与桌上的其他人也是站了起来,东家来了,肯定是要给面子的,且廖宝珊如今在香港华人商界的地位,说是前五也不为过。
廖宝珊又看了一眼杨文东,说道:“杨生这么年轻,前途不可限量,以后有机会的话,还可以与我们廖创兴银行继续合作,我们必然会做好更充分的准备与服务。”
“好。”杨文东笑了笑答应下来,你61年还有一年半,或许还真的会有合作的机会,只不过大概率是贷款了。
廖宝珊随后又对着身边的廖烈文说道:“烈文,你大杨生几岁,不过他的成就可比你强多了,以后要多跟杨生走动走动,学学别人。”
“是。”廖烈文自然不敢这个环境下忤逆父亲,且这句话也没错,人家的确比他强多了,败给这样白手起家的人物,谁也不会觉得心里有什么不服。
杨文东笑了笑说道:“廖生客气了。”
现场的客套话而已,自然也不会聊时间长,廖宝珊很快又与桌上的其他人客套了一番,然后便离开了。
所有人再次坐下来,随意的闲聊,随意的吃着喝着,不一会后,杨文东便觉得膀胱快扛不住了,于是便起身离开。
刚刚出门口,差点与一人直接撞上,杨文东看清了来人,笑说道:“白小姐,我们挺有缘的啊?”
“杨生?”白玉姗顺手整理了下额头边上有点乱的长发,说道:“想不到居然又碰到了,你也被邀请来这里了?”
“对啊,廖创兴银行的太子爷跟我算认识吧,也合作过。”杨文东点点头说道:“他邀请我来的。”
白玉姗笑说道:“也是,你现在可是名震港九的便利贴大王了,估计就是汇丰银行都可能会请你了。”
这凑巧的偶遇概率,让精通数学的她有点怀疑,只不过现在人家的身份,就注定了不太可能做那种事了。
“你家也被邀请来了,是哪家公司?”杨文东又问道。
能够被廖创兴银行邀请来的,虽然没有明确定下最低要求,但基本上身价都是几十万以上了,只有少数政府官员或者像金庸这样的文学之士才算特例。
白玉姗笑说道:“我家就是开装修公司的,叫伟博,在港岛金钟还有点名气,你听说过没?”
“嗯……,没有!”杨文东实诚的回答道。
即使是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人也不会知道几家自己城市内的企业,除非是自己同行业内的,或者规模非常大的企业。
而现在,就是实业行业内的一些大公司,杨文东都不一定能全部知道,更不要说装修公司了。
白玉姗说道:“我们家的主要生意,就是给一些大厦、豪宅装修,之前跟廖创兴银行也有合作,这次廖创兴银行的新大厦,很大概率就是我家负责大厦完成后的装修了。”
“那可是大生意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给大厦做装修,那可不是小生意,一些豪华大厦,装修的费用甚至能高达总成本的1/10,酒店的话会比例更高。
白玉姗又说道:“杨生以后如果需要建大厦或者豪宅,也是可以找我们的。”
“好。”杨文东也是随口答应道。
白玉姗笑了笑,随后看了看周围,又说道:“那我就先回去座位了?”
“OK。”杨文东点点头,随后又说道:“等等,这是我的真名片,如果你以后有什么事情,可以凭借着这个,来长兴实业的任何一个工厂来找我。”
“看来杨生的假名片也有很多啊。”白玉姗接过名片,笑了笑说道。
杨文东耸耸肩说道:“总不能碰到一个人就说我是大老板吧?那样恐怕连一个正常的新朋友都交不到了。”
白玉姗收起名片后说道:“好,我能够跟便利贴大王做朋友,算是我的荣幸了。”
随后,二人分开,杨文东的膀胱发出了指令:快点,快憋不住了。
白玉姗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突然,一名越40岁男子问道:“玉姗,你认识杨文东?那便利贴大王?”
“啊?”白玉姗吓了一跳,但面对自己的父亲,却是本能的说道:“算认识吧?见过几次面。”
“怎么认识的?”白父又问道。
白玉姗回答:“之前我去美国的时候,在飞机上认识的,那时候我只知道他叫杨文东,但不知道他是什么便利贴大王。”
“哦,也是,那个时间他还不出名。”白父回想了下自己女儿出国的时间,那时候香港还没有什么“便利贴大王”呢。
白玉姗心中缓了一口气,却听父亲说道:“这杨文东未来的潜力很强,现在商界之中对这件事已经有结论了,你既然认识他,以后可得多结交结交。”
“啊?”白玉姗一听,反问道:“爹地,我们家是做装修的,那杨文东可是做工厂的,这工厂虽然需要装修,可跟我们家业务也不一样啊?”
白父摇摇头说道:“现在的确是这样,但香港的富豪,有钱之后,大概率会去投资地产的,华人爱土地与房产,是本性,改不了的。”
“哦哦。”白玉姗听完后,也觉得有点道理。
香港很多人,辛苦一辈子,不就是为了买一套房子吗?只是大部分人,终其一生,也是买不起的。
廖创兴银行的宴会结束后,在大酒店保安的帮助下,杨文东顺利的从地下车库,直接坐上了自己的车离开了,没有被外面的记者骚扰。
还好廖创兴银行这次的晚会,没有邀请记者,根据杨文东询问其他人得到的原因,是因为香港的很多有钱人群体,都是不喜欢高调的,那廖宝珊喜欢出风头,可不也不好一次性得罪这么多客户。
时间很快就到了7月3日,位于尖沙咀的新工厂,全部竣工了。
杨文东一早上便赶了过来。
“杨生。”魏泽涛上前迎接老板,笑着说道:“您来的真早。”
杨文东笑了笑说道:“这工厂可是关系到我们公司未来,我昨晚可都是没睡好呢。”
“哈哈,我也是。”魏泽涛笑说道:“那我们进去里面看看吧。”
“嗯。”杨文东点点头,随后跟着魏泽涛以及另外几人一起向内部走去。
还没到门口,就看到了数辆卡车,上面拉着便利贴的设备,数辆叉车也在卸货,旁边还有更多的人,在周边帮忙。
杨文东问道:“第一批来的设备有多少台?”
“一共130台,大概会分三天运到这里。”魏泽涛回答说道:“厂里的电路已经接好,只要调试不出问题,那一周之后,就可以开始批量生产了。
剩下差不多200台,还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生产完成,不过这些会是长盛那边生产一台,我们就拉过来一台。”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也就是到了9月份,我们的330台设备就能全部到了,那产能的话,一天能达到150万份?”
“对,这是保守估计,可能会有180万。”魏泽涛笑说道。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按照我们目前的出厂价,那一天的营业额就能到15万了,一年差不多5000万港元了。”
“是的。”此刻,魏泽涛都不敢大声说话了,轻声说道:“这还只是开始,就现在这些设备,估计都满足不了美国市场;
再加上还有欧洲市场,我估计,等到了明年,我们设备更多,隔壁二期土地也可能会动工,到那个时候,营业额突破1亿港元,也不是问题。”
“差不多。”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只是这高的营业额,足以在香港产生巨大的轰动,我们还是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在原先的历史上,便利贴这款小产品,是世界500强中排名靠前的3M公司的核心业务之一,虽然单个价值小,结构简单,但市场就是大的离谱。
如今自己注册了专利,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不得不与3M合作,让出不少利益,可剩下的,对于香港这样的城市来说,足以成就一家巨头企业了。
更不要说还有欧洲、日本了,哪怕这两个地方,也需要寻找类似3M这样的渠道巨头
求月票
第143章 黑白两道的布局
魏泽涛点点头说道:“是的,所以我们现在就需要开始准备了,跟香港的很多势力结合在一起,形成利益关系,这样才能够保证明年出口额翻倍式增长后引起的关注;
下一次关注,一旦出口数据被爆出来,轰动性比这一次还要大。”
香港的各种“实业大王”,其实一两年就会出现一个,很少见,但也算不上稀罕,民众在得知之后,也就这样了,知道了有这么一回事。
也就这一次自己老板白手起家的过程比较有吸引力,加上年轻,才更有关注度。
但即使如此,半个月的时间,也就差不多热度降下来了。
可如果年度上亿港元出口的数据出来,那将会是更震撼的,这个时代能够跟“亿”这个字搭上关系的,香港范围内也就英资那几大洋行或者银行了。
杨文东说道:“赵成光会给我介绍一个香港警察内部的高层,到时候我们一起去见一面,记住,和他之间,只有正当的合法交易,那些低等手段不要拿出来。”
“明白。”魏泽涛点点头,又说道:“警察这边既然能搭上关系,那帮会那边?”
杨文东想了想,说道:“也一样,通过合法的手段,跟他们进行交易,一定程度上喂饱附近的帮会群体,他们也是有工人的,这样算是利益一体化了。
我不会找他们做什么违法的事情,但要他们保护我的利益,不然他们的利益也就没了。”
在前世的互联网上,很多网络传言都说香港在很久之前有着大量帮会人员,动辄十万级别,但用脑子想想,也是不可能的,哪有什么团体,能够养得起这么多闲人。
香港所谓的社团,大部分都是“挂名”的模式,挂个名字然后交点费用,然后就可以受保护;又或者,一些帮会还直接将大量成员送去自家工厂或者其他人工厂上班赚钱的。
大家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赚钱,只有有时候实在是赚不到钱了,才会走歪路,有人能在正道上让他们赚钱或者说养活那么多成员,那绝对就是利益共同体了。
魏泽涛说道:“这方法倒是可以,很多工厂也在用这种方法养一些帮会的人,这样也能受保护;
只是我们工厂的原材料是纸张与胶水,其他一些小东西,采购额虽然不小,但是想养活那么多人,恐怕不太够。”
“现在是不行。”杨文东耸耸肩说道:“不过等两三个月就不一定了,你别忘了我们可是还是有粘钩与旋转拖把的。
我考虑了下,你之前说的很对,这些东西都我自己生产,显然是不可能的,目前的我们根本就做不到,那就外发出去,这样一样能够通过间接手段来控制一些工厂,外加这些帮会了。”
虽然他的想法一直都是自己生产,顺便还能囤地,但事实就是,一个便利贴就能消耗他们高层的所有精力了。
按照他的推测,粘钩一旦出现,可能会比便利贴还要火爆,旋转拖把或许比不了,但它的体积大,对生产需要的人群、管理、工厂面积等丝毫不比便利贴低。
虽说便利贴只要生产后,他们不会很缺钱,可这真不只是钱的问题,扩张也是需要时间的,管理那么多人,至少对目前的现有管理层来说,是很费劲的,甚至如果扩张太快,那反而会产生严重质量问题,这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因此,跟前世的很多大企业一样,进行合理的外包,就是解决目前问题的最佳方案,反正包出去的也是利润最低、最耗费精力的塑料件生产。
至于囤地这个目的,等他明年有钱了,直接去中环买地都行。
魏泽涛笑了笑,说道:“那就好,粘钩背后的胶水还有差不多一个月就能做完试验了,到时候就可以准备推出市场做前期测试了。”
“嗯,好。”杨文东点点头,又问道:“那旋转拖把呢?”
魏泽涛回答说道:“老洪他们已经从日本买到了轴承,现在正常使用,已经能顺利的对拖把进行脱水了,后面会进行正常的测试,可能还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嗯,好。”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试验的话是为了保证质量,也急不来。”
魏泽涛又说道:“杨生也不用急,长兴实业的发展速度已经太快了,光是一个便利贴就超过全港的大部分工厂了。
现在产能很多了,更重要的事情是,保证现在新厂生产的便利贴不发生质量问题,直到所有的员工都熟练了。
等这个问题解决后,我们再推动粘钩与旋转拖把逐个上市,这样的时间安排,算是比较稳妥的。”
上一篇:技能会变异,我召唤师一人成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