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第159节

  挑选了几套衣服后,苏依依说道:“东哥,我感觉这些衣服,大部分都是倾向于鬼佬的。”

  “正常,现在鬼佬群体有钱人居多。”杨文东回道。

  虽然目前香港的财富,正在逐步的向华人团体转移,但主流仍然是英资,特别是华人财团崛起的过程,财富又过于集中,目前来说,只有少数华人才算是富裕群体,其他的大部分也只能说能够保持温饱了。

  苏依依点点头说道:“要是有个专门针对华人的服装店就好了。”

  杨文东笑说道:“或许,你以后无聊了,可在香港开几家这样的店?”

  “我来开店?”苏依依惊讶问道:“可是我什么都不懂唉。”

  杨文东耸耸肩说道:“你觉得我是懂胶水还是懂建房子?不一样可以有自己的企业?

  这种投资就是玩玩而已,认真找个人来打理就行了。”

  前世很多香港的富太或者明星,都会开自己的品牌服装店,这个行业有钱就能进入,门槛特别低。

  当然,大部分都会亏钱失败,不过也是因为房租太贵,对于自己来说,早期购买物业,那后面随便经营,也不可能亏本。

  “哦,好啊,这样我们自己买衣服也方便点。”苏依依点点头说道。

  “嗯。”杨文东也没在意,这也是小事。

  不管是酒店、服装、超市或者其他终端服务业,永恒的难题就是房租,只要自己在早期的时候将房子给买下来,那后面想不成功都难。

  不过想要做大,哪怕是早期也是要投入重资的,目前倒也不急,先慢慢在香港囤物业,等物业数量多了,那不管是收租还是自己想做啥都不是问题。

  过了会,二人挑好衣服就离开了。

  3月9日,杨文东来到了港督府。

  5辆轿车的车队,也只有杨文东所在的这一辆能够进入,还进行了一会的安全检查。

  确定没问题后,车子被放入,一名带着黑色眼镜的白人鬼佬前来接待杨文东。

  “杨生,你好。”鬼佬礼貌的握手说道:“我是港督府的秘书西格尔,前来接您去见港督柏立基先生。”

  “好,多谢。”杨文东也是礼貌的回握。

  随后西格尔便带着杨文东,进入了港府办公楼的内部,来到了最深处的一间房间。

  这里的门口有一名约30岁左右的白人金发女性,看到西格尔及后面的杨文东后,电话汇报后,便让二人进去。

  在总督办公室的里面,一名高瘦男子,看到来人后,也是站了起来,笑着说道:“这位就是便利贴大王,杨生吧?我也早就听说过你的名字了;

  用中文来说,就是英雄出少年了。”

  “港督先生,您好。”杨文东礼貌说道:“非常荣幸您能够知道我,港督先生您可是港府开埠以来,最优秀的港督之一了。”

  这句话倒也不算吹捧,“之一”这个词,反正不知道分母是多少。

  且柏立基,本身也算不错,这位港督在来港之前是在新加坡做总督的,任内化解多场宪制危机,并参与自治谈判,算是维护了大英帝国的威严,同时,也避免了可能性的军事冲突。

  58年来港后,虽然不如麦理浩那样整顿吏治与腐败,但也做出了不少的成绩,特别是推出廉租房、兴建多家医院与学校、以及跟内地协商买水,解决香港长期以来的缺水问题等等

  “哈哈,杨生客气了。”柏立基听到夸赞自己,也算是很开心,随后说道:“请坐。”

  “多谢。”杨文东回道。

  二人坐下后,随意寒暄了会,柏立基便直入主题:“杨生,香港境内大量失业的问题,我想你也知道,现在它已经成为了港府乃至香港社会的难题,港府如今每个月都要投入百万来帮助这些人。

  而你们公司,既然也有着要组建一个大型工业园区的意愿,所以我想早日推动这个项目落地。”

  “百万?”杨文东有些惊讶,问道:“观塘那边应该不至于需要这么多资金吧?”

  柏立基摇头说道:“观塘那边,只是其中一个问题罢了,可能杨生并没有关注,这几年,来香港的难民数量特别多,一个月就有几万人;

  加上本土本身就有很多人没有工作,所以港府在这方面的支出是非常的大。”

  “难民?”杨文东点点头,这几年来香港的人非常多。

  不过,这些人其实也是未来香港经济发展的动力,因为这些人很多都是有学历的,随着他们的不断涌入,香港制造业的人工成本也不会如同其他国家地区一样提升,从而带动了工业的发展。

  只是,最初几年肯定是比较难熬的,对整个社会都是一种挑战,几十万年轻人,如果吃不饱肚子,估计会让港英政府的人夜不能寐了。

  “对,你也知道是怎么回事。”柏立基说道:“我也就不多说了。”

  “嗯,好。”杨文东点点头说道:“那我也就直说了,作为香港人,我的工厂要大规模扩大,自然首选地就是香港;

  可现在选择香港,也有很多问题,最基本的就是土地,香港缺乏大面积的平地,就算有,也已经被人用了,这对大型工业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柏立基赞同说道:“杨生说的很对,不过也只能说港岛以及九龙南部缺乏这样的土地,在新界北,还是不缺的。”

  杨文东摇头说道:“那边是不缺,可什么基础设施也没有,人也没有,路也没有,在那边办工厂是不可能的。”

  等几十年后,香港房价高企,如果他旗下的部分制造业还能留在香港,那也会考虑去前世的新界北,也就是天水围附近,那里还靠近深海,可以利用对面的工业产业链。

  但现在脑子里有水也不可能选择那里。

  柏立基同意说道:“是的,我们有着开发那边的计划,不过时间太长了,目前来看,观塘、将军澳这些地方,符合杨生的要求。”

  “是的,既然现在观塘那边迫切需要,我可以去投资。”

  杨文东顿了顿说道:“不过土地的问题必须要解决,上个月我问过湾湾那边的官方,他们可是表示,只要我去投资,那地皮,就是完全免费的,而且位置也在台北市附近。”

  虽然这个时代他不可能去湾湾投资,但不代表不能去问,得到那边的邀请及要求,也能给港府施压。

  对于有足够土地的地方来说,能够请来一个大工业,土地免费只是最基本的,前世富士康巅峰的时候去哪里投资,地方政府几乎所有的都免费,还会用财政给一大笔补贴。

  柏立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那你们想在观塘哪个位置建这个工业园区?”

  “稍等。”杨文东从自己随身携带的皮包里,取出一张观塘的地图,然后指了一个位置,说道:“这里。”

  “这个位置,涉及到的拆迁,应该挺多的吧?”柏立基看到位置后,说道。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对,所以我还想在这附近拿下一块住宅地皮,然后建成一个小区,然后按照面积比例,补偿给这600多户家庭。

  而如果他们不愿意住在我提供的房子里,那也可以按照市价,折算现金。”

  他选择的位置,自然就是最好的,也就是既靠近海岸又靠近观塘中心区域,而代价就是原本这里居住的人也更多,不过好在都是自建房,没有已经开发的商业小区,不然那就麻烦了。

  这样的位置,即使在观塘,那也是价值极高的,毕竟面积够大,等香港低端工业未来迁移内地的时候,再想办法转成商业用地,那价值千亿都是有可能的。

  “倒是个不错的方法。”柏立基点点头说道。

  杨文东又说道:“就是商业拆迁这一块,也希望港府能够以政府身份出面,这样速度回快很多,一旦他们拆迁完成,我这边就可以立刻开始建工厂,那光是建筑工人的需求,就能带动不少就业。”

  单纯的商业拆迁,如果碰到很多人不同意或者死要价,那会非常的麻烦;但如果政府出面,就简单多了。

  “好,这没问题。”柏立基也没有多想,现在最重要的是创造足够多的工作岗位,来满足大量难民的需求,至少要保证他们饿不死。

  杨文东又说道:“那交通这一块,我也要求港府修建一条这里到九龙仓码头的公路,至少要双向四车道。”

  “也可以。”柏立基想了想,答应下来,港府每年都是要修路的,现在只需要改掉其中一条就够了。

  杨文东又问:“那现在就剩下地价了,这个价格太高,我们是接受不了的。”

  柏立基又问道:“你要多大的面积?”

  “1000万尺。”杨文东狮子大开口的说道。

  其实经过计算,600-800万尺就足够了,这还是因为很多大型注塑设备不能上二楼,只能放在一层;

  而其他的组装等岗位,是可以在高层上的,这样能省很多土地面积。

  不过在这个时代,杨文东自然是能拿多少就拿多少,甚至这样的大面积土地,如果没有什么正当理由,那就是有钱也买不到的。

  柏立基沉思片刻后说道:“杨生,香港的地,免费给你是不可能的,哪怕我是港督,也不可能有这个权利,不过我会与布政使等人商量一下;

  具体会给你多大面积,以及什么价格,我们在商定好后,会再找你协商。”

  “好的。”杨文东笑了笑说道:“希望能够尽快,这样产业园区早日建好,那对我们三方都是有好处的。”

  香港的工业,能够在45年后快速发展,除了很多资本来自于内地,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税特别轻,这也是当时港府故意为之,想吸引很多资本家开工厂,然后带动就业,稳固大量游手好闲的年轻人。

  不过政府也是需要财政收入的,因此卖地就是港府的命脉之一,这就是原则性问题了,想免费拿下一大片土地,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只要价格很低,也是能接受的,长期来看,比起免费的湾湾地皮,价值高了千百倍不止。

  PS:求月票

第206章 官方拉拢与850万尺地皮到手

  “当然,我们也希望,香港的华人,能够正常的安居乐业。”柏立基笑说道。

  杨文东淡笑说道:“港督先生高义。”

  虽然心中也知道这些人也不可能真心为了华人,但自己表面上还是得夸赞的。

  不过,哪怕有其他目的,但如果能够为华人做些事,让香港社会更富裕,普通华人日子过的更好,那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总督了。

  论迹不论心就行了,也不可能指望每个人都跟圣人一样,就是华人当总督也不一定做的到。

  柏立基又说道:“杨生,你虽然年轻,但这几年来,也已经带动了数千人的就业,也给香港的经济带来了非常大的发展。

  如果不是你的年纪不够,我都准备向女皇申请,给你一个爵士了。”

  “爵士?”杨文东心中一动,这的确是香港或者其他英属殖民地,拉拢本地精英人群的一个方法。

  反正也都是给一个“名号”,没有任何实权。

  不过在政策上,对于“封爵”的人也是有一定的优惠政策的,至少一旦有了爵位,那也就是有一身官皮了,哪怕没有实权。

  柏立基又说道:“目前,大英帝国最年轻的封爵是31岁,还是二战时期一位优秀飞行员,功勋卓越之后才破的记录。”

  杨文东笑了笑说道:“那等过几年,时机合适了,再考虑这件事吧。”

  “行,如果我还在位的话,肯定会帮你获得一个爵位。”柏立基笑了笑说道:“不过,以你现在的情况,成为尖沙咀那边的议员也是可以的。”

  “也好,我也希望为尖沙咀的发展提供自己的意见。”杨文东说道。

  香港如今所谓的议员,跟西方国家还是不一样的,权利差的很大。

  其中官守议员有点权利,算是真正的官员,而非官守议员,就是用来拉拢香港本地的豪门家族、富豪等等,没什么权利,就挂着职位。

  只能说有比没有强那么一点点。

  柏立基又问道:“杨生,你作为目前香港最成功的华人之一,不知道你对香港未来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建议?”

  “我是做工业出身的,如果说建议的话,我只说关于工业的。”杨文东顿了顿说道。

  柏立基说道:“请说。”

  杨文东说道:“现有的香港制造业,发展的都不错,而我从全球的经济发展方向来判断,接下来几十年,电子产业,会是未来的重中之重。

  香港如果想发展的更好,那就应该鼓励发展电子产业。”

首节 上一节 159/6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技能会变异,我召唤师一人成军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