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第220节

  其他几人也在大概心算着利润,这场会议,是不说利润的,但很多信息能大概算出来。

  “嗯,先继续持有这些物业就行了。”杨文东点点头,这些地皮他不会留的,过两年到了房价最高峰,就会大规模出售,从而可以在66-67年的时候,再买回几倍大小的面积。

  PS:求月票

第262章 惊人的年度利润

  郑志杰接着说道:“其他还有一些物业,比如为家乐福以及依然之家收的,这些物业也都给这两家公司管理了。

  皇后大道的2号地皮,未来也会归四季酒店管理,等所有兄弟公司都营业之后,负债也会从长兴地产转移出去。”

  “好。”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自持物业当初的投入就很大,基本上都是杨文东从长兴实业调集过来的资金,而升值部分,是不算在年度利润里的,只有等套现了再说,毕竟,他不需要玩这些文字游戏来拉升股票。

  而为兄弟公司购买的物业,以后也会被这些公司自持,但负债自然也跟着一起过去了,就算以后资金不足,那也会是杨文东这个老板来额外调集资金去帮忙。

  郑志杰跟着说道:“我们还在港岛、尖沙咀还有一些小型物业,主要也是临街商铺,总计差不多两万多尺;

  以上就是长兴置业的所有物业了。”

  “好,临街商铺继续收购,今年放开手去做。“杨文东顿了顿,说道:“只要有合适的,资金方面可以来找我。”

  临街商铺的特殊就在于,它是非常稀缺且几乎不可增长的资源,因为商业综合体可以在郊区建,但市中心或者镇中心的商铺,怎么着也不可能变多。

  对于稀缺地产资源,他的原则就是66年要大规模收购,而其他时间也不放弃,除非是暴跌前夕,那可能就没必要了。

  所谓的66年地产大暴跌看起来虽然很恐怖,但对比与未来地价几十倍的增长,不过就是初期的小波动罢了,不值一提。

  只是自己的资金有限,所以现在最合适的投资就是这些优质资产。

  “好的。”郑志杰答应说道。

  杨文东又道:“各位,我对香港的经济比较看好,特别是地产,虽然各家非地产业务是不容许参与地产开发,但你们只要有需求购置物业,都可以提出来。”

  借着不同业务开发需求来囤地,是最方便的,特别是可以向港府申请地皮,也只有本身有业务需求,港府才可能会同意。

  “明白。”几名核心业务负责人也都答应道。

  杨文东又道:“地产说完了,那接下来就是航运了。”

  负责航运的郑玉华说道:“杨生,目前我们长兴航运在航行的一共有8艘货轮,主要就是为了长兴实业的拉杆箱,走欧美及日本航线;

  而上个月,我们已经与欧洲及澳洲的几家航运公司签下了合作协议,购买一共19艘货轮,这些轮船会在原始地的官方船坞里进行一次检修及全身检查,没问题的话,大概会在3到4月份到香港。

  另外在去年12月我们与日本三菱造船厂签下了5艘新货轮,按照合同,第一艘船会在今年10月份交付,再后面半年会相继交付。

  不考虑今年再继续购买二手轮的话,等那个时候,我们就会有32艘货轮,总计差不多47万吨船位。”

  这场会议,不会说利润,只是说一下各个公司的具体发展情况,这些事情其实也算不上秘密,不要说内部高层,就是一个尽职的记者,都是可以查个大概的。

  “二手货轮还是会继续收购的。”杨文东又说道:“郑女士,你这边接下来重点就是培养团队人才,为更多的货轮做好准备。

  另外,葵涌船坞那边,也要多关注,第一个船坞建完之后,就要建第二个,第三个保证我们未来有着足够的维护力量。”

  航运的未来虽然不像地产那样一直会常青树,但短期暴利程度还是在地产之上的,特别是能够赚到直接的大量现金。

  而哪怕以后航运爆发危机,暴利程度远比不上之前,但它自身携带的“大订单”特性,足以让船东成为各国贵宾,这就是地产远远比不了的。

  至于葵涌那边,价值意义就更高了,现在那里的土地不值钱,所以船坞想建就建、货仓想买就买,等到货柜码头提上日程,那其他几家修船厂,再想来这里就难了;在原先历史上,黄埔与太古的修船厂就是搬去青山了。

  “明白,杨生。”郑玉华答应说道:“这两件事我会继续跟进的。”

  “嗯。”杨文东点点头,又看向了秦志业,说道:“老秦,你们的业务也说下吧。”

  “是,杨生。”秦志业说道:“跟各位比起来,我们传媒公司就小多了,目前我们旗下的港华日报,日销差不多在1万左右,东方日报目前在1.5万。”

  “很不错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传媒,本身也不是用来赚大钱的,我们内部几个业务,地产、超市乃至于以后航运公司招揽货物订单,也都是需要依赖你们的。”

  “能为兄弟公司服务,我也很高兴。”秦志业也说道:‘而且对我们来说也算是比较稳定的大订单了。’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内部之间资源最大利用化,也是我最希望看到的,报纸方面,东方日报的潜力还是很大的,我希望尽快看到它的日销量能够到3万的级别。”

  香港如今卖的最好的报纸,日销就在3万左右,这基本上已经是一个城市的极限了;

  不过随着经济的提升,这个极限也会逐步增高。

  “好的,杨生放心,东方日报其实一直在呈现上升趋势。”秦志业笑说道:“估计再过几个月,就能突破2万。

  另外,我们也与东亚银行达成合作,在九龙那边大规模辅助当地符合港府条件的人申请开新报亭,这也会有益于东方日报乃至港华日报的销售。”

  “嗯,行。”杨文东点点头,这件事他也知晓,随后问道:“那电台呢?”

  秦志业回道:“香港如今电台用户的数量,估计在40万左右,我们的平均日用户数量10万,基本上已经是极限了;

  想要再提高数量,可能需要等市场自己扩大才行,现在香港收音机的价格已经比之前便宜多了,就是未来日本的晶体管可能会涨价,还不确定会有多大影响。”

  “这方面我已经在准备了。”杨文东说道:“我会从美国引进一条晶体管生产线,等香港能够自产了,那价格会比之前的日本货还要便宜。”

  他之前面试的王志群,已经正式加入自己的荣耀电子了,只是没有回香港,而是在美国寻找合适的生产线以及相关人才。

  这件事不容易,因此也需要一段时间,不至于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将人与物都筹齐了。

  秦志业道:“如果这样的话,再加上香港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那未来收音机的市场必然会快速增长。”

  “这倒不一定了,说不定很多人会更喜欢看电视了。”杨文东随口笑说道。

  等经济好了后,收音机不至于被淘汰,但也会逐步被电视机取代。

  秦志业回道:“也有可能,不过丽的电视台的费用还是太贵了,电视机本身更贵,所以短期来看,影响还不会很大。”

  “嗯,这个以后再说吧。”杨文东点点头,TVB不出来,那收音机绝对还是人们的主流。

  不然,一个月25港元的有限电视费用,也没多少人愿意支付的。

  随后,他说道:“好了,长兴集团的四个主要业务,基本上也就是这个情况了。

  让大家一起来听听,也是知晓一下集团的发展情况,以后各位之间,也还请尽量配合好,一起发展。

  另外还有刘生的家乐福超市、未来的荣耀电子公司、四季酒店等,也会是未来集团的主要业务,不过目前才刚起步,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好的/收到。”所有人都回答说道。

  同时看向了刚刚一直没有发话的刘华宇,家乐福超市去年是老板聚集整个集团资源推动成立的,未来的重要性,不用想也知道。

  杨文东顿了顿,说道:“另外还有一件事,几位也在长兴集团工作数年了,薪资方面在年后也会有提升,具体多少,财务这边会以信件方式告知你们的。”

  “多谢杨生。”几人连忙笑着说道。

  打工做到高层也是为了自己的收益,涨薪水自然所有人都开心。

  杨文东又说道:“除了薪水,还会有一些福利奖励,你们也知道我在跑马地有一些别墅,你们可以免费的住,还会有专门的保洁,免去你们生活的烦恼。”

  “谢谢杨生。”刚刚开心的几人,此刻更开心了。

  杨文东又笑道:“将企业做好,以后的好处更多。”

  对于对自己有帮助的人,他也不会小气,该给的高薪与福利也是会给的。

  而且现在也只是给居住权,并非物业权。

  “好的。”所有人答应说道。

  “那就散了吧。”杨文东又说道:“王姐留下。”

  过了片刻,会议室只剩下财务王姐了。

  杨文东问道:“王姐,公司目前的几个主要业务,基本上都能实现自我盈利了吧?”

  王凤芝想了想回道:“长兴实业与长兴传媒,是早已实现自我盈利了,长兴地产如果剥离长兴置业,本身也是有盈利能力的。

  长兴航运也是一样,不算最新买的新船及旧船,那之前八艘船,也是实现了正盈利了。”

  “嗯,大型投资不必计算进去,算正常折旧就行了。”杨文东点点头。

  “好的。”王凤芝又取出一份文件,说道:“这是我整理出来的公司几个业务的利润清单,不考虑去年物业增值,以及较大的投资后的数据。”

  “我看看。”杨文东笑说道,其实大概数据年初他就知道了,只是财务部门肯定要核算清楚,才能提交正式报告。

  王凤芝则是解释道:“这第一页就是清单,去年长兴实业的净利润是5126万,长兴地产的利润为967万,长兴航运的利润在366万,长兴传媒的利润是122万。

  不过去年投资的也多,包括观塘的产业园与地皮、四季酒店的地皮、24艘新旧货船、葵涌的船坞;虽然都尽力利用银行的资金,但我们自己也投入了差不多4000万资金。”

  “数据倒是真不错。”杨文东欣喜说道:“这些数据如果真的爆出来,估计足够再上一次热门新闻了。”

  几十年后的几千万,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只是小富。

  但在60年代的香港,绝对算得上是惊天数字了,如果是一家公司一年的利润,那足以让很多人惊掉下巴了。

  只按房价来计算,中环的千尺豪宅,差不多也就五六万港元,也就是说,长兴集团一年的利润,足以买下1000套中环豪宅,堪比几十年后的数百亿了。

  而就是去年,香港的人均工资也才有150港元,中环写字楼文员也才三四百,很多普通人,可能也才100左右。

  王凤芝说道:“对,从怡和的上市数据来看,他们一年也才1个多亿的利润,太古也只有七八千万。”

  “这些上市公司是有猫腻的,不能只看财报。”杨文东摇摇头说道。

  上市公司可以做手脚的方法太多了,哪怕一个普通人都知道,在上市之后,可以利用其他公司,通过合作的关系,来套取上市公司的利润,从中吸血。

  不是光香港,全球的很多上市公司都是这么玩的,一方面利用股市融资来聚集资金,另一方面还能通过各种手段为自己的独资公司赚取利润。

  且这些,还是完全合法的,就是十年后的廉政公署来了,也毫无办法。

  也可以说,这是资本社会的一种默契了。

  “我知道,可也能有个参考价值了。”王凤芝笑说道:“如果我们上市,市值估计也能有个大几亿了。”

  “上市的事情暂时不考虑。”杨文东否决说道。

  如果是正常的公司,发展到了一定程度自然可以考虑上市融资。

  但长兴集团的多个业务,最核心的并非现有的资产,而是他这个创始人脑子里知晓的一些未来信息.

  在发展初期上市就太傻了,等以后先知金手指作用不大的时候,才需要考虑这件事。

  王凤芝又说道:“杨生,虽然没有上市,但我们的出口规模、物业规模、航运规模都是瞒不住的,所以有心人还是能够知晓大概情况的。”

  “我也没想着隐瞒。”杨文东不在意的说道:“外人知道就知道吧,我们做企业,规模越来越大,肯定不可能跟那些收租公一样低调的。”

  香港的很多隐形富豪,能够“隐形”,也是因为主打的影响不大的产业,如地产、贸易,且发展时间也很长,可能两三代人;

  而一个快速崛起的新兴富豪,又能带动大量就业,税收,那产业规模也是瞒不住的。

  至于利润,找到一些业内专业人士,也就能看出一个大概了,这些是没办法控制的。

  “好的。”王凤芝也没再多说,随后说道:“那杨生,明年集团的主要投资方向,还是和今年一样吗?”

首节 上一节 220/6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技能会变异,我召唤师一人成军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