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第222节
“进口多少粮食我不太清楚,但去年差不多进口了500多万吨。”霍营东也不需要保密,这些都是能查到的。
随后又说道:“今年估计不会比去年少,这对货船就有很高的需求了,你也知道,前几年内地跟国外还没那么多交易,自身也没什么远洋货轮。
香港这边,也不会是唯一的粮食入口,但会成为重要港口之一,所以也需要这里的船只进行运输。”
杨文东又问道:“那粮食从哪些国家进口?”
“美国加拿大、南美洲、澳洲、欧洲都可以,内地的政策是不依赖某一家。”霍营东顿了顿,又说道:
“听说杨生的货轮,也是为了运输自家商品,目的地也是美国欧洲,那返程的时候,带上粮食,岂不正好?”
“嗯,的确是可以。”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这件事我现在也不好答应,明天我会约一下我船运公司的高层商讨一下。
如果没什么大问题,我安排她来找你的手下?”
霍营东摇头说道:“这件事不用找我,是华润在负责,我只是替他们寻找合适的合作商。
我会让华润的人去你那协商,如何?”
“也行。”杨文东点点头,又问道:“内地既然缺粮,那香港的粮食也还是内地供应的?”
“对,内地与香港是有供货协议的。”霍营东又说道:“内地就算缺粮,也需要供应香港,只是可能因为困难太大,所以香港最近的粮价也涨高了不少。
这次从香港引入海外粮食,第一步会做的是,就是利用海外粮食来供应香港市场,这样一来,也可以间接替国内省去一些零食,还能节省大量的运输损耗。
不过这也只是基本的主粮,菜肉还是需要从内地进口的。”
“嗯,行。”杨文东点点头说道:“我明天确定好了后,就会邀请华润的人前来协商。”
“好,杨生就是爽快。”霍营东又说道:“具体合作价格,你们与华润谈就行了。”
“嗯。”
……
第二天一早,杨文东便来到了吉利大厦。
“杨生。”郑玉华也早就知道了老板今天来是有事找自己,也就立刻赶来了。
“坐吧。”杨文东说道:“昨天让你查的事情怎么样了?”
昨天上午,他在黄大仙祠碰到了霍营东,分开后就立刻电话给了郑玉华,让她安排人在半天之内查清楚所有的事情。
“昨天接到您的电话后,我就立刻安排几人去调查了,还委托了秦志业秦生一起。”郑玉华说道:“从我查到的资料显示,去年内、地进口了差不多580万吨粮食。
而今年的进口趋势更大,说明内地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高。”
杨文东点点头,问道:“那对于船的需求,内地也不够?”
“应该不够。”郑玉华说道:“国内之前并没有大型远航船队,跟西方国家生意也不算很多,现在突然需要进口这么多粮食,必然会导致船只不太够用。
我查到的是华润委托了不少航运公司来运输进口的粮食,但这些船运公司很多都是海外的,坐地涨价,华人船东,要么规模太小,只能参与小型运输,要么就是不太敢参与这件事。”
“运送粮食有什么好怕的,这些人太疑神疑鬼了,欧美都没有限制粮食交易。”杨文东摇摇头说道。
虽然这个时代世界两大阵营对抗严重,相互封锁,但粮食是不受限制的。
现在内地买粮食,西方国家在卖,西方国家可是能够从中获得好处的,怎么可能拒绝。
郑玉华问道:“杨生是想承接这个运粮业务?”
“对,我们本身就是主要去欧美的,回来的时候接粮食订单,效率还更高一点。”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相比于不同的散货,大众商品的运输都是很方便的,就说米或者面,一包一包的搬运快,叠起来也整洁,能大大加快码头的装船效率。
这对于需要节省时间的长兴航运,也是有好处的。
“好的。”郑玉华说道:“那我待会就约华润的人来我们这协商,就是价格方面,杨生我们的底线是多少利润?”
杨文东想了想说道:“差不多就行,不要跟其他洋行一样落井下石,我不需要靠着这个赚钱。”
如果是其他商品,或许还会在商言商,但这是粮食,赚钱的方法多了去了,他没必要多赚这种钱。
甚至不赚钱都行,但这样做容易被打上标签,没意义,就算想帮忙,还是有很多间接的方法的。
“好的。”郑玉华答应说道。
PS:求月票
第264章 一举多得的香港博物馆计划
初七,2月11日,星期天。
杨文东又来到了吉利大厦,待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看着报纸,思考着一些问题。
快到中午的时候,郑玉华再次敲门进来,杨文东放下报纸,问道:“谈的怎么样了?”
“谈成了。”郑玉华说道:“我们出的价格,就是之前货物正常从欧美返回香港的价格,来给华润运输粮食,比起其他人要便宜至少20%,华润没理由不同意。”
“那就好。”杨文东点点头,又问道:“大概能接到多少单子?”
“这不好说,但华润那边口头回复,只要价格合适,可以给我们至少50万吨的粮食运输单子。”郑玉华又说道:“我算了下也差不多,我们去美国、欧洲的船两个月才能回一次香港,一次也只能带回差不多10几万吨货物。”
“那也行,这应该差不多有国内总进口的10个百分点了。”杨文东说道。
自己的运输能力的确有限,虽然被称船王,但也是有定语的,就航运运输能力,还是远远比不上香港的一些大型船运公司的,更别说世界级别了。
郑玉华回道:“是的,至少有去年进口数量的10%了。”
“行,那就这样定下来。”杨文东道:“以后我们的船从香港运我们自己的货物去美国,回来的时候就带回粮食;
你与华润那边协商好,时间要配合到位,这样一来,我们以后也就简单多了,不要为了一大堆不同散货单子犯愁。”
在集装箱之前,货物跨海运输超级麻烦,接了成千上万的订单之后,还得根据货物种类、货物大小来决定放在船上哪个位置,然后又需要码头那边配合好进仓
这些繁琐的工作,都是需要计算成本的,虽说最终羊毛虽然出在货主身上,可也是耽误船的时间的。
现在有了稳定的粮食订单,哪怕运费少一点,但只要能够节省时间,让自己的船可以早点回香港,那长兴实业的出口,会赚回更多的利润。
可以说一举两得了。
“是的,对我们来说,大众商品的订单更划算。”郑玉华点点头,又道:“就是现在不确定这样的生意能够做多久了。”
“估计有个几年吧。”杨文东摇摇头说道:“其实我宁可不做这个生意。”
“是啊。”郑玉华也明白老板的意思,又说道:“还有一件事,华润那边询问我们能不能接受金条与古董进行结算。”
“金条与古董?”杨文东倒是吃了一惊:“内地的外汇,缺成这样了?”
“是的,很缺。”郑玉华道:“华润的人跟我说了,他们不到不得已,是不会给香港的粮食与肉菜涨价的,可他们也没办法,外汇太缺了。
还有现在国内进口粮食,有不少也是资金严重匮乏,听说去年从加拿大进口的75万吨小麦,还是跟加拿大政府借贷的5000万加元。”
“黄金价值是永恒的,倒也可以。”杨文东想了想,又问道:“但这个古董,我记得国内是不准出口的吧?”
在改开之后一段时间,古董还是可以出口创汇的,但现在不行,内地法律明确禁止古董出口。
郑玉华道:“这个我也问了,华润的意思是部分还是可以出口的,特别是古时候民间的古董,管的并不严;
而且现在内地缺粮很严重,这种时期,可能就事急从权了。”
“嗯,那也可以商量。”杨文东想了想,说道:“你再去查一查这方面的资料,我先跟霍生再碰个面商量下。”
古董这个事情,倒是让他有了一个新想法。
第二天,杨文东约来了霍英东,不过是在中环核心位置长兴大厦。
“杨生,你这大厦是真气派啊。”霍营东站在落地窗面前,看着下方的行人汽车,以及不远处的维多利亚海港,感慨说道:“我要是能够在中环有一栋大厦,该多好。”
杨文东笑说道:“以霍生的财力,在中环买一栋其实不是多大问题吧?”
霍营东说道:“我是想在中环核心区域建一栋或者买一栋大厦,那些普通地方,我买了也没什么意义。”
“倒也是。”杨文东点点头。
这个时代的中环,边缘地区不算贵的离谱,甚至还有很多旧楼,只要花钱,就是能够买到的。
回过神后,霍营东问道:“杨生叫我来,是为了前日之事?”
“对,我的船用来装粮食没问题。”杨文东说道:“就是内地那边提出一个要求.”
霍营东听完后,感慨说道:“是有这个情况,据我所知,国内现在都在收集很多金饰,然后融化成金条,用来购买粮食。
而出售古董,我也知道,那是因为赵从衍向华润提出买古董,估计华润的人,也就跟你提了这个了。”
“赵从衍?”杨文东也明白了过来,笑说道:“原来是这么回事。”
在70年代末的香港,一共有四位华人船王,分别是包玉冈、董浩云、曹文锦及赵从衍。
这赵从衍有一个特殊爱好,那就是极端喜欢古董,别人有钱了后要么投资买房买股票,要么继续投入自己的行业,就他喜欢去收购古董。
江湖传言,巅峰时期,其一人就有着香港一半的各种古董。
当80年代船灾降临的时候,为了拯救自己家族企业,赵从衍开始出手自己私藏的古董,最终筹集了3亿港元,才成功避免了公司破产的命运。
要知道,古董这种东西可不是地产,其价格也是没有统一标准的,在紧急出售需要拿钱救命的时候,必然会被各方买家拼命压价,但即使如此,还让他卖了几个亿,这足以看出,赵船王的古董收藏数量与质量,是何等的恐怖。
“赵生喜欢古董,香港也是人尽皆知的。”霍营东笑了笑,说道:“杨生如果对古董没兴趣,就直接跟华润的人说清楚就行了,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杨文东摇头说道:“我对古董是没什么兴趣,不过,这件事倒是让我有了一个想法,或许也能够帮助内地一把。”
“哦,什么意思?”霍营东问道。
杨文东道:“国内的古董,在盛世的时候其实价值很高,而如果因为缺乏外汇就出售,那就太可惜了;
所以我的想法是,在香港建一座历史博物馆,然后我会出资购买内地的一些古董,放在其中,香港或者其他海外的游客可以来参观,我再收费,那不就是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了吗?”
原本杨文东也没在意古董这个东西,但昨天被郑玉华一提,他才发现香港只有一间描述香港历史的小博物馆
而关于中华文明的,就没有。
这让他顿时就有了自己建一个大型博物馆的想法,先不说对香港与内地都是有一定的益处,光是对自己,在“名”这个字上就能带来非常大的好处。
任何国家、城市,博物馆都是文化的象征,不遭遇大型战争,那都会遗传百年甚至更久,如果自己建了香港第一栋大型国际博物馆,必然是可以被百年乃至更久之后的历史书所记载的。
而在经济上也是可以收费的,先引进国内古董,以后香港经济起飞了,也可以跟国外博物馆合作,以香港经济的发展情况外加未来海外游客的数量,养活一个大型博物馆,完全不是问题。
“博物馆?”霍营东顿时来了兴趣,思考片刻后,赞叹说道:“杨生的这个想法真是厉害,我一直想帮着国内解决一些经济问题,但就是没想到这一点。”
“哈哈,霍生谦虚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我也是偶然想到的。”
他前世就曾经去过上沪、燕京等一些大城市的博物馆,对这些地方的人流量也是知晓的,香港未来几十年,也一样会有这样的人流量,且经济消费能力更高。
霍营东又问道:“杨生,这种博物馆的投资,可不是小数目啊?”
杨文东则说道:“的确不会很小,但也不至于很多,比起建筑费用,我估计地价可能会更高。
上一篇:技能会变异,我召唤师一人成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