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第242节

  “哪个大善人啊?”

  “.”

  不少人七嘴八舌的问了起来,老李头大声解释道:“是便利贴大王杨文东,他安排了卡车在羊角山下发水,所有人去都是可以免费领水的。”

  “便利贴大王?那赶紧去,婆娘看好家。”

  “我也去了。”

  不一会功夫,刚刚的人就全都没了。

  只剩下老李头,笑了笑,继续敲锣大喊:“大伙快去领水啊?再不去没了,大家带好扇子,排队的时候太热了”

  “好一个善行天下。”

  北角一间大型工厂内,带着黑框眼镜的李嘉成,看完报纸后,惊叹说道。

  旁边的表妹庄玥明也道:“是啊,这样的大善事,足以让杨文东成为香港最知名的华人了,现在各家报纸都在报道这件事了,连英文报纸都一样,很多鬼佬都对他有好感了。”

  “这一招的确厉害。”李嘉成点点头说道:“做这种事,没人会没有好感。

  可惜,想做成这样的事,靠想法是没用的,得有足够的实力才行,整个香港,估计也就怡和、太古或者杨文东这样的极少数,才能够把这件事做好了。”

  庄玥明笑说道:“如果你有他的实力,你会做这件事吗?”

  李嘉成想了想说道:“或许我也会捐点钱,只是从这些事看来,杨文东也是用心的,而不是只捐钱。”

  庄玥明道:“对,一般的有钱人,只是想作秀捐点钱就行了,才懒的在这种事上花费时间精力,杨文东显然不一样了。”

  李嘉成道:“或许他也是为了名~”

  庄玥明回道:“这不是他应该得到的吗?”

  “.”李嘉成一是语塞,点点头说道:“算是吧。”

  “君子论迹不论心。”庄玥明又道:“再说,我觉得杨文东肯定是用心了。”

  “嗯。”李嘉成想了想道:“我们没有杨文东那个财力,不过我们也可以在自己工厂内多买点淡水给工人,你觉得怎么样?”

  “可以啊,他们方便一点,干活更勤快一点。”庄玥明同意道:“小善也是善,如果每个企业家能够照顾好自己的工人,那香港的旱灾也会好很多了。”

  “好,我明天就去研究一下。”李嘉成笑说道。

  观塘的一处空旷场所,三辆卡车聚在一起,周围也有着大量正在排队的人群。

  几辆小轿车也开到了附近,不过还是保留了一些距离。

  车门打开,杨文东从里面走了出来,炽热的空气,立刻让他顿时感觉到一阵不舒服。

  “东哥,现在是中午了,温度比较高。”林浩宇走过来说道:“要不你还是待在车里吧?”

  杨文东摇摇头:“这点热算什么,当年我们不都是这样过来的,比起现在眼前排队的人,我们当年至少还是有水喝的。”

  58年那会,杨文东几人白手起家的阶段,也是天天这样风里来雨里去,夏天一样要到处跑,只不过那个时候不缺水,至少没那么难受;

  不然如果是62年或者63年创业,那大概率就成不了了,缺水,会导致活动能力大幅度下降。

  林浩宇也道:“是啊,还好58年那会有水。”

  杨文东看了看天上,万里无云,唯独一个太阳悬挂当空,这样的天气,就算采取人工降雨也行不通,大地之上,土地已经干裂,只有少数杂草还在艰难的存活着。

  “现在平均一天一个点有多少人来取水?”杨文东又问道。

  林浩宇回答道:“现在一天下来,至少一千人来取水,很多人还是来循环排队取水;

  之前我们的限额是每人3L,后来因为调来了更多的卡车与水,现在上涨到5L了;

  不过这中间的损耗非常大,因为排队时间太长,加上太阳这么热,我们也怕出事,所以排队的人,我们也是要给水喝的,还不能少。”

  “这也不算损耗,他们在这里喝饱了,那回家也能将领的水给家人,是好事。”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是的,很多人排队的时候,就是想喝个饱,然后回去省着点。”林浩宇又道:“东哥,等未来我们建好了储水站点,我觉得应该在排队的地方上面建遮阳的东西,一层塑料板也好。

  不然太晒了,一个是排队的人难受,二个就是他们会消耗更多的汗水,我们就要给他们补水,三个就是就算有水,也有可能出现人中暑的情况。”

  “好,这个没问题。”杨文东自然同意,又道:“不仅仅是遮阳的,还要在遮阳层上面安装工业电风扇,保证下面一直有风,能够驱散热量,这样更能节省水,大伙还舒服一点。”

  大夏天,人在没有风的情况下,出汗是极快的,这对于本身就缺水的旱灾,就是雪上加霜,更不要说,搞这种领水活动也需要避免人员出事。

  而电风扇价格也不贵,至于消耗的那点电,不值得一提。

  林浩宇笑道:“那就太好了。”

  杨文东又问道:“储水站点与自来水公司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林浩宇道:“他们已经开始规划路线了,我这边也已经根据他们的要求,从日本下单钢管了,半个月后钢管就会到港,到时候就会立刻开始铺设管路。

  储水站点这边,我们已经与港府协商好了,直接以工业用地的价性质,0.5元一尺买下10处总面积为12万尺的地皮,都靠近寮屋片区,施工也已经准备开始了,最耗费时间的就是水池的多层防水工艺。”

  “嗯。”杨文东道:“那两个月后能全部完工吗?”

  林浩宇承诺道:“肯定可以,我立军令状,而且我会尽快催促各方,越早完成越好。”

  “行,那这样的话,我们针对寮屋片区,能做的也都做了。”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他也只是个人,从运水、储水、发放,能做的也是有限的,能保证这么多人的基本生存用水,也就差不多了,

  至于想洗澡什么的,那就没办法了,这种事,就只能靠自己努力赚钱,才能搬出去寮屋,然后享受自己的生活。

  这也是长兴实业存在的目的之一,但这就需要时间了,以及整个社会财富的提升。

  林浩宇说道:“东哥你做的够多了,要不然,寮屋里面这么多人,日子可难过了。”

  “其实最好的办法,还是没有寮屋。”杨文东淡笑说道:“每个人都能住进砖房,有电有自来水,那才是最好的啊。”

  PS:求月票

第283章 生意与慈善并行

  “感觉还真的有可能。”林浩宇想了想说道:“东哥你的公司都快招聘了一万寮屋的人了,还有其他公司,这两年,香港的工业发展很快,而且地产也需要人。”

  长兴实业的员工,已经超过1.5万了,再加上很多供应商的员工,总人数三万也差不多了,这其中差不多有一万都是照顾寮屋群体而特意招聘的。

  杨文东笑说道:“你倒是挺关注这一块的啊?香港寮屋的人数,的确越来越少了,希望哪一天能够真的消失吧。”

  其实就算没有杨文东,等到了70年代,寮屋的大部分群体也会消失,根本原因是经济变的更好,太多的工作岗位也需要人,加上城镇化扩张,寮屋里的年轻人也就逐步的出去了。

  当然,大部分即使出去了,还是过的苦日子,只是因为整体经济的提升,变的比以前好多了。

  前世网络上宣传的香港“笼居”,也是一种穷苦人的写照,但实际上来说,至少有电有风扇、也有防蚊虫措施,也不至于吃不饱肚子,要比寮屋强太多了。

  林浩宇道:“关注过一些,以前灭鼠公司主要就是招聘寮屋的人,跟他们聊过;

  就是有个新问题,现在香港又多了很多难民,这些人的日子,比我们曾经寮屋过的还要惨。”

  “我知道,我也送了一些食物与水过去了,其他的,我也做不了很多了。”杨文东点点头说道:“以后长兴慈善基金会那边,也可以专门买点食物送过去。”

  做慈善,资金力量总是有限的,所以杨文东的第一原则是保护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等这个问题解决了,再考虑教育、环保、医疗什么的。

  “好。”林浩宇答应说道。

  杨文东又道:“那就回去吧,跟这边负责人说一下,注意安全问题,不要让这里排队的人中暑了,这里离医院远,万一不小心,还可能出人命。”

  林浩宇又道:“前几天就安排人喇叭宣传要每个人带扇子了。”

  “行。”杨文东说完后,也就上了汽车。

  随后汽车启动,返回了市区,。

  香港旱灾还会持续一年多,64年才稍微缓解,直到65年东江水前来,才算彻底解决问题。

  他会花费一些时间精力在这些事上,不过不会一直只做这件事,毕竟事情安排下去了,那手下去做就行了,有问题再说。

  而旱灾虽然是天灾,可普通人过的这么苦,就是经济问题了,只有经济发展好了,那所有人才能脱贫,不然无论是官方还是个人大资本,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回到长兴大厦之后,杨文东叫来了负责地产业务的郑志杰。

  “老郑。”杨文东与他皆坐下后,说道:“长兴蓄水基站这个事,你知道了吧?”

  郑志杰笑说道:“当然知道,这几天各家报纸都是在大规模报道,想不知道都难啊。”

  如今旱灾已经成为了香港社会的一个大难题,就算是富裕的港岛区域,都受到了影响,自来水也是经常会断掉,或者水压非常小。

  当然,富豪群体肯定影响不大,现如今很多别墅都开始购买大型蓄水桶,然后存水,甚至有的还继续用游泳池,不过毕竟是少数。

  在这种情况下,杨文东的各种操作,被媒体一曝光之后立刻被推入神坛,从前期的购置货轮买水,到九龙各地建蓄水站点,完全就是奔着解决旱灾问题的方向去的。

  不仅仅是自家媒体,其他多家也是一样,连同自来水公司也连连出来表态,会快速完成管道铺设.

  “这个热度的确是超过我的意料之外了。”杨文东笑了笑。

  原本也只是想造势逼着自来水公司不要摸鱼,想不到各家媒体都在疯狂的报道,可能本身“旱灾”与“供水”两个词,就已经是热点新闻了。

  郑志杰说道:“杨生,这些宣传并不夸张,您本身就是实至名归了。”

  “名气大了,也算是有负担了。”杨文东摇摇头,随后道:“原本我是想在寮屋片区附近建一些水站就够了,但现在借着这个机会,我倒是想做的更大一点了。”

  郑志杰问道:“杨生的意思是在其他地方也建储水站点?”

  “对。”杨文东点点头道:“我准备在九龙多个城镇附近、以及港岛部分地区,建这样的类似站点。”

  香港缺水严重的时候,基本上各个地方都缺水,可不仅仅是寮屋。

  郑志杰想了想说道:“杨生,先不说港府同不同意,这样做的话,我们的成本投入会非常高的,还有水也会是问题,

  供应十个站点,以我们长兴航运的船只数量问题不大,但要是几十个乃至上百个,那就很麻烦了。”

  “这不用担心。”杨文东顿了顿说道:“郑玉华那边准备收几艘比较破旧的大型油轮,5万吨级别的,这个运水能力,要强的多,几艘就能顶上我现在手中的20艘。”

  “二手油轮?可这样的话,旱灾过后,很难接运油生意吧?”郑志杰对航运虽然不精通,但也有所了解。

  敢用二手油轮运油的,都是豪赌了。

  杨文东笑了笑说道:“这一点我当然知道,买的就是几艘非常旧的油轮,以近乎废铁价格买的,我买回来就是准备运水的,水运完了再送去报废;

  这个交易只能说比不上其他货轮赚钱,但绝对不会亏的,小赚罢了,运水也是有一点小利润的。”

  “那这样倒是不错。”郑志杰点点头,又道:“可即使这样,水的费用也是一笔巨款。”

  杨文东摇摇头说道:“在寮屋片区的水,我是准备免费供应的,但其他城镇或者港岛,那是要收费的。”

  “收费?”郑志杰连忙提醒道:“杨生,这自来水是港府专营的,外人是没资格收费的。”

  “我知道。”杨文东说道:“所以我准备与自来水公司合作,他们可以收费,我从中赚点物业费;而且这个钱会全部进入长兴慈善基金会,我不拿分毫。

  这样一来,从明面上这件事就是慈善,赚来的钱,也是可以再投入买水的,不然我这边一直贴钱,根本就不可能持久。”

首节 上一节 242/6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技能会变异,我召唤师一人成军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