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第300节

  很多人并不知道,屈臣氏其实早期也是有可乐业务的,叫做哥喇(cola直译)汽水。

  听这名字就知道是扑街货了,香港的可乐市场,也早就被可口可乐占领,屈臣氏的哥喇只能走走非常便宜的廉价路线,还一直在亏损。

  当初收购屈臣氏的时候,杨文东知道这个后,也明白可乐业务想要翻身,是很难的,别看是本土品牌,但实际上成本还比不过可口可乐,因此,他的早期目标还是要先做好凉茶这个没有竞争的产品,其他的等以后再说。

  周浩然顿了下,说道:“杨生,这就很难了,可口可乐已经算是深入人心了,不过如果我们有家乐福,也有传媒渠道,等以后您这边还会有电视台,综合来看,也有可能救活哥喇汽水,

  但我感觉,前途有限,因为一个香港市场有可口可乐,本身也不大,而要去海外,那更难与可口可乐或者百事可乐竞争了。”

  “的确有点难。”杨文东点点头说道:“我们的成本控制,比可口可乐差多远?”

  跟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竞争?人类历史上应该还没有成功的案例,或许这些可乐牌子能够活下来,但基本上做不大。

  不过如今还有很多市场没有被可口可乐开发,那自己或许还有一点机会。

  周浩然回道:“有三点,第一就是知名度,长期的广告投入,让他们虽然看起来广告成本高,可后来者想要达到同样的效果,就需要几倍的广告投入,甚至再多也可能达不到这个效果;

  第二就是规模效应,任何工业品生产的越多,成本越低,这一点杨生您也清楚,所以即使可口可乐与太古合资,两家分利润,但成本还是比其他人低多了。

  第三就是可口可乐选择太古,也是因为太古集团在百年前起家就是靠着制糖,在制糖的成本上是最低的,而可乐最大的成本之一,就是糖。”

  “糖?”杨文东追问道:“我记得我们饮料的糖也是买的太古的吧?”

  “对,在香港做饮料,就离不开太古,不管是哪一家。”周浩然回道:“太古集团在制糖产业链上已经做的非常完善,东南亚有甘蔗种植园,也有本地的加工厂,海洋之上有自己的海运公司,香港这边也有制糖厂。”

  “掌握了完全的产业链,的确是没有对手了。”杨文东也点头同意道。

  自己的长兴实业,也一直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核心的原材料胶水、塑料、纸张,都在追求自己生产或者入股供应商,等未来有更强的实力,还要再往更前端的产业链漫延。

  而荣耀电子或者其他产业,也一样会是如此,只不过可能难度更高。

  周浩然又道:“不过杨生,我们集团其实也是有着能够复制太古在制糖产业链上的可能性的。”

  “理论上能复制一些,我们有自己的船。”杨文东想了想说道:“但终端需求不足,投入太多就不划算,制糖厂倒好说,但海外种植园的成本可不低的。”

  周浩然同意说道:“对的,但有一种可能性,能够快速提高我们终端的需求,杨生,百事可乐在香港的分公司,他们的人找过我,想要我们的易拉罐工厂,给他们代工生产百事可乐,我还没有给他们一个准确的回复,但我想到了一个更大的合作可能性。”

  “百事可乐?”杨文东也立刻明白了过来,问道:“你是想模仿太古与可口可乐的合作模式,我们也这样与百事合作?”

  能够对抗可口可乐的,也只有百事可乐了,至少人家背后都是美国政府,这样一来,ZZ方面的资源都差不多了,那后面就靠实力。

  在前世21世纪,百事可乐在可乐领域是远比不过可口可乐的,但在七八十年代,有一段时间,百事崛起,差点将可口可乐拉下神坛。

  “对。”周浩然又道:“只是这样操作,涉及到的合作以及投资就非常大了,所以我也需要非常谨慎。”

  杨文东点点头,又问:“理论上行的通,不过还是有很多问题的,香港如今的可乐被可口可乐垄断,他百事想进来,可不容易。”

  “百事可乐进入香港市场太晚了,那时候可口可乐已经成功了,外加又与太古这样的巨头合作,所以基本上没机会了。”周浩然又道:“但我说的机会,并非指香港市场,而是东南亚市场。

  百事可乐如今也准备大规模进军东南亚市场,因此也需要一个本土合作对象,类似于太古这样,可以替美国本土饮料巨头代工生产。”

  “如果能够供应东南亚部分国家的百事可乐,那这个代工,的确有搞头。”杨文东仔细思考后说道。

  饮料这个东西,就是集装箱出来了,海运成本都非常高,只能选择就近生产,可口可乐选择的就是太古集团。

  而在这个时代,去海外投资建工厂是非常繁琐的,需要考虑海外的管理、当地法律、汇率波动、当地地头蛇、不同文化习俗甚至还有政治风险乃至军事风险.

  实际上,即使在21世纪,全球大部分国家的投资环境,都是偏阿三的,内地这种能让外资安稳的非常少。

  如果只是少数海外工厂,那总公司折腾一下,还能应付,可饮料巨头需要在全球建太多的工厂,哪有这个能力管理这么多?因此,除了欧洲等少数文化类似的国家,其他地方,饮料巨头基本上都是与本地合资或者直接找代工的。

  周浩然又道:“这样一来,有着百事可乐庞大的需求,我们就也能向着饮料前端的产业渗透,最简单的就是自己搞制糖厂,一旦成功了,我们自己的饮料成本也会急剧降低。

  更重要的是,我们说不定有机会,搭上百事可乐的渠道。”

  “这个不太可能,我要百事可乐,找代工怎么可能还给渠道?”杨文东摇摇头说道:“不过,能够借助百事可乐,来发展我们自己的饮料产业链就够了。

  糖这个东西,以后我们做任何其他饮料都需要,甚至做食品也会需要。”

  人类喜欢饮料,本质就是喜欢甜,半数零食差不多也是这样,可以说,糖是食品工业的半壁江山,甚至从生物角度来说,大米面粉这种精致碳水,也是糖.

  “也是,那可以先谈代工合作。”周浩然接着说道:“不过他们之前找我,只是看中了我们的易拉罐,想让我们给他们生产一点,现在要谈的话,就是全范围的合作了。”

  杨文东道:“对,不过只要他们能够给我们足够的单子,我们也有把握把成本降低到太古差不多,屈臣氏是我的,我在工业上的成绩他们应该也清楚,

  所以这件事对我们双方还是有好处的,应该是有的谈的。”

  外资巨头与本土巨头合作,一直是永恒的双赢模式,就算哪一天杨文东要去东南亚投资,也一样会这样。

  “好的,我过两天,就在百事在香港的负责人聊聊这件事。”周浩然笑说道。

  PS:求月票

  以后

第344章 与百事可乐的战略合作

  数天后,5月7日。

  周浩然来到了长兴大厦,见到了杨文东:“杨生,我与百事可乐驻香港办事处的负责人昨天见了一面,告知我们这边的意向,

  因为涉及到的事情比较重要,且还涉及东南亚,所以他已经电话美国那边,过几天,美国那边会有一个高层来香港与您当面会谈。”

  “嗯,行,这段时间我都有空。”杨文东点头答应道。

  这样的大型代工合作,还影响东南亚地区,的确需要有权利的人来商谈。

  周浩然又道:“好的,另外我也已经调查了可乐行业在东南亚的情况,整个东南亚地区,跟香港一样,虽然也是可口可乐进来的早;

  但这些地方太大、人口多、语言又乱,加上地方文化等原因,所以即使可口可乐进来的早,也只是在一些大城市立足,整个东南亚,90%以上的市场,还是空白的。”

  “正常,香港是个城市,人口这么集中,任何产品几个月就能搞定。”杨文东笑了笑说道:“但东南亚,就太复杂了,比欧洲都要复杂的多。”

  即使是前世的内地,可乐从开始的奢侈品到后来日用饮料,也花了20年时间,这还是统一文化、统一语言的结果。

  东南亚如今的经济,估计跟80年代的内地差不多,还缺乏传媒工具,文盲率更高,作为发达国家的饮料,在这个市场,也才刚刚开始。

  周浩然同意道:“是的,不过现在东南亚部分地方经济还是发展不错的,一些中型城市也开始经济崛起,对于外来进口商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可乐也是其中之一;

  可口可乐现在也在全面布局东南亚,只是因为各种原因,主要产地还是在香港,太古将饮料生产好了,然后借助自己的船队,将饮料运到东南亚。

  而百事现在也在尝试争夺这个市场,但它本身就进场晚,连饮料还得从日本工厂运过去,运输也不是自己的,所以成本特别高。”

  “所以说,跟我们合作,对他们来说,也是百利无一害了。”杨文东轻笑说道。

  香港虽然是个小城市,可其优点还是非常多的,要不然在70年代也不至于成为小型世界工厂了。

  税率很低,文化水平高(相比于东南亚)、工人肯吃苦、航运发达、政治稳定,这些特性,其实也和前世的内地差不多,比起东南亚要强太多了。

  在五六十年代,有很多国际巨头,为了做亚洲的生意,都在香港投资。只有等到65年新加坡成立,另外一批华人借着更优势的位置,才开始有能力与香港竞争。

  而如今的杨文东,已经成为了香港最大的华资财团,且本身也就是擅长工业,与想开发东南亚市场的国际巨头们,可以说一拍而合了。

  周浩然道:“是的,也只有我们集团,才有这个能力,做成第二个太古。”

  “行,那就等百事的人过来再说吧。”杨文东想了想,又问道:“不过如果我们现在与百事合作,那太古那边,会不会断了我们的白糖供应?”

  “有这个可能。”周浩然回答说道:“不过我们现在的用糖量不高,凉茶饮料的销量也肯定比不过可乐,所以不用担心,我从湾湾那边也可以进口一些糖。

  而如果我们与百事合作了,初期就算做不了糖,但也是可以直接从东南亚买的,东南亚那边,还是有很多制糖企业的。”

  “亚洲制糖业?”杨文东问道:“我记得马来西亚就是一个制糖业大国吧?”

  说到制糖,他就想到了未来的亚洲糖王郭鹤年。

  周浩然说道:“谈不上制糖业大国,不过那边有个厉害的华人,叫做郭鹤年,靠着各种贸易手段,在亚洲糖业市场上名气非常大,他也有制糖厂,不过主要还是进口泰国、南美洲这些地方的粗糖,然后加工。”

  “马来西亚本土不怎么种植甘蔗?我还以为.”杨文东顿了顿,又道:“那郭鹤年能够进口粗糖再加工,理论上我们也行。”

  周浩然说道:“是的,如果我们向着饮料产业前段开拓,第一步就是在香港建制糖厂,然后进口粗糖再加工即可,粗糖的来源很多,不需要担心没有货。

  以后就算我们去海外投资甘蔗农场,也不可能将甘蔗运过来加工,还是要在农场附近进行简单的提取工艺,将粗糖提取出来,然后再送回香港,太古也是这么操作的。”

  “嗯,行,那这种制糖厂的资料也查清楚。”杨文东说道:“后面跟百事谈判,这些都要拿出来的,我们自己在各方面能够降低成本,才会让百事可以放心将产能给我们。”

  “好的。”周浩然答应说道。

  后续的几天,杨文东与周浩然以及集团总部办公室的人,都开始翻阅美国两家可乐巨头的资料、全球可乐市场、亚洲经济发展状况的书籍。

  没有互联网,这些资料也是很难找的,好在自己集团人脉关系大,直接从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图书馆中找到书籍后,高价买了下来再空运来香港.

  5月18日,香港启德机场。

  一男一女两名白人鬼佬,从机场走出。

  金发女子似乎还有些心情不定,说道:“戴维德,这个机场太危险了,我去过全球那么多城市,就这个机场,吓我的魂都掉了。”

  粽发男子戴维德笑说道:“克里斯汀,香港算是一个小岛,机场建设肯定受到限制,不过安全性还是没什么问题,不用担心。”

  “既然是个岛?。”克里斯汀有些好奇问道:“那这次总部为什么这么重视这个合作?”

  戴维德说道:“那是因为,跟我们合作的这个公司,在香港是一个大型财团,也是香港本土最大的制造业集团,还有着一家大型船运公司,这就非常符合,我们百事想在东南亚寻找合适代工厂商的需求。”

  “最大的制造业集团?做饮料的吗?”克里斯汀又问道。

  “不是。”戴维德指了指手上的拉杆箱,道:“做这个的,拉杆箱就是这家公司发明的,还有我们经常用的便利贴、家里用的粘钩,都是这家公司的。”

  “我的上帝?这些都是香港人发明的?”克里斯汀一脸的惊讶。

  戴维德点点头说道:“对,而且不仅仅是发明厉害,他们的商业运营也很厉害,我在来香港之前,可是查了不少资料,还找到了一个刚刚来美国的香港留学生了解了一些情况,我也简单和李说一下。

  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叫做文东杨,英文名叫艾瑞克,在1958年,他还是一个.”

  克里斯汀听完后,眼神之中充满了不可思议,道:“实在是太厉害了,5年时间白手起家,如果这样的事情在美国,那绝对会成为传媒最耀眼的创业神话了。”

  “是的,所以董事会也比较重视这次合作。”戴维德说道:“我们更看好这个人在未来绝对能够成为亚洲的顶级商人,与这样的人合作,会弥补亚洲市场,我们被可口可乐压住的状况。”

  “嗯。”克里斯汀点点头,又道:“那时间约好了吗?”

  “两天后。”戴维德笑说道:“我们休息一晚上,明天再了解一下这边的情况,后天正式见面商谈合作问题。”

  两天后,长兴大厦:

  周浩然带着两名鬼佬以及数名华人来到顶层的会议室,并介绍道:“杨生,这位是百事可乐亚洲区负责人戴维德,戴维德,这是是我的老板艾瑞克.杨先生。”

  “你好。”杨文东礼貌握手。

  戴维德也是一样回握,笑道:“很高兴能够见到你。”

  “那请坐。”杨文东又说道。

  随后,助理也逐个询问需求,并给在场的每个人上好了咖啡或者茶叶。

  双方在会议开始前也就随意闲聊了会,过了五六分钟,正式进入话题:

  戴维德首先说道:“艾瑞克,关于我们之间的合作,百事集团的董事会也是非常看好的,只是一些问题想与您确认清楚。”

首节 上一节 300/6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技能会变异,我召唤师一人成军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