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第321节

  杨文东则笑道:“塑胶花不过是一款商品而已,又没有专利,我如果想投资的是它,那我自己早就做了,我要投资的,其实是李生你。”

  “投资我?”李嘉成又不解问道:“杨生,我想知道,这个合作,对我们双方来说,都有什么好处?”

  聪明的人,看合作绝对不能只看自己一方,只有双方才有益的合作,才是长久且互益的。

  杨文东道:“对我来说,我看中你的能力,即使今天塑胶花市场不行了,可我相信李生你会找到新的产品的;

  对你的话,这就看你要求,我这边能够给你提供的资源有一些,比如说你的工厂如今效益不好,那可以做我长兴实业的部分代工业务,不说赚多少,但至少可以先稳住企业规模,这样你就有了足够的时间,来慢慢思考下一步。”

  长兴实业的很多产品都是外部生产的,特别是塑料相关的,比如旋转拖把、粘钩之类的,品种太多太繁琐了,如果都自己生产,那整个企业精力就花费在了利润不高的生产端,且员工太多,管理起来也很费劲,别说香港,就是欧美的大企业,时间长了都有一堆大企业病。

  所以让供应商生产,自己再入股,是最佳的模式,且自己是客户,又控制着香港塑料粒子的供应,还是台塑的股东,综合起来基本上也占了整个产业链的大半利润。

  而既然有那么多供应商,让长江实业做自己的供应商也是一样,还可以顺便投资入股。

  也就是现在塑胶花市场崩溃,要不然,长江实业之前平均一年几百万港元利润,想入股可没那么容易了。

  “杨生这个提议的确不错。”李嘉成也有些心动,如今塑胶花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他的工厂都被迫要裁员了。

  一旦裁员,那对外释放的信号会非常不好,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想这么做,而如果能够成为长兴实业的供应商,虽然利润不会很高,但至少能保住企业的规模。

  杨文东接着说道:“那李生是同意了?”

  “这种事,我总得听一下杨生的要求,再决定吧?”李嘉成笑着问道。

  “也对。”杨文东点点头,说道:“你长江实业的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与长兴实业的合作,这就比较复杂了,但我可以保证,你能够接到足够的订单,保住生产。

  至于我这边,我想收购长江实业20%的股份,资金方面,我会按照后续财产审计的数据来出资。”

  “这听起来不错。”李嘉成顿了顿,又问道:“杨生,能够问一句投资之外的问题。”

  “可以。”杨文东答应道。

  李嘉成问:“我现在比较看好地产市场,因为我觉得,不管香港社会通过工业赚了多少钱,除了少数人会转移外汇离开,大部分会将钱投到地产里面,还有少数就是股票市场。

  所以我觉得,与其辛苦的做工厂,还是不如做地产,而杨生您既有地产也有工业,我想知道您的看法。”

  “你这个观点,其实很对。”杨文东点点头,说道:“香港的财富,的确很大一部分会进入地产,而做工厂,除非能力非常突出,不然的话,投入的精力会比地产行业高,收益,也未必比得上。”

  这其实已经是保守说法了,如果不是精英工厂的天赋型人才,那在这个时代香港做工厂,肯定比不上房地产,香港市场的工业、贸易、海运乃至服务业所赚取的财富,最终大部分流入了地产行业,根本没办法比。

  也就是杨文东有着先知金手指,有把握能够赚全球的钱,可即使如此,如果没有电子产业与互联网产业,但其他传统产业再怎么努力,也很难比的过香港的地产回报,或者未来内地湾湾的回报等等。

  当然,这种事不存在二选一,所以两者可以同步发展。

  李嘉成赞同说道:“杨生高见,只是如今香港的地产价格太高了,而纵观全球地产历史,也都是有着地产危机的,前几年香港也有,所以我如今始终不敢下手,只能用手上的资金,买了几栋工业楼收租。”

  “工业楼的确是最稳妥的投资,就算地产市场不行,可工业还是可以的。”杨文东笑了笑,又道:“至于地产危机,的确存在,但这个世界上哪有没有风险的生意?

  做工厂也一样可能破产,或者碰到航运危机运价暴涨,一样会死一堆工厂,相对来说,地产的风险可能会更小一点。”

  哪怕是收租,也是有风险的,因为正常的置业地产生意,都是借贷买房再出租,一旦地产危机,租金下降,银行抵押不足,那也容易资金链崩溃的,除非规模发展到了非常大,无负债的持有大量物业,但在这之前,也是需要多少年顺利经营才可能做到这一步。

  “那杨生也是认为如今香港地产价格偏高了?”李嘉成问道:“我看长兴地产如今也都不怎么在港府竞拍中活跃了。”

  杨文东道:“算是吧,从58年到现在,房价平均涨了3~4倍,这种涨幅,基本上也到极限了,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回归正常。”

  “等回归正常的时候就可以抄底了。”李嘉成笑说道。

  “对。”杨文东点点头。

  这种事,正常人都知道,但正常人里的聪明人,就会选择对合适的时机,这才是最重要的,不然一个V字型下跌曲线,选错位置进场了,那一样会损失惨重。

  每次危机,很多人熬过了最高峰的诱惑,但选择错了进场抄底时间,杠杠一大,然后也会死翘翘。

  李嘉成沉思片刻后说道:“这样吧,杨生,我需要考虑一下,也需要与我太太商量一下。”

  “没问题。”杨文东也不急,他也知道李嘉成跟他不一样,庄玥明在长江实业内,也是参与管理的。

  当天傍晚,庄玥明也来到了四季酒店,在杨文东给他们准备的套间内,见到了李嘉成。

  听完李嘉成的描述后,庄玥明第一时间看向周围,小声道:“这房间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李嘉成笑了笑道:“我也想到这一点了,所以我没有要总统套房,而是随机选择了一间,这四季酒店也算是个大产业,比我们长江实业大的多,应该不会做这种事。”

  “嗯”庄玥明也觉得有道理,随后想了想刚刚听到的,并说道:“这个合作看起来还不错,但核心一点并不是能拿到一些塑料制品订单。”

  ……

  PS:求月票

第370章 地产业务分配

  “你的意思是,在地产领域,跟长兴地产合作?”李嘉成问道。

  自己想进军地产行业,自然也告知了庄玥明,二人也都是看好地产,才让他们下了决心。

  庄玥明点头说道:“对,既然我们已经决定了以后做地产,那长江实业的工厂,也就不需要再考虑太多了,只要能够保住目前企业规模就行了,甚至就算保不住,只需要不出现一次性大规模裁员,影响公司名气就行。”

  “嗯”李嘉成也深表赞同,道:“不过长江实业也算是我们起家的产业,不到不得已,我还是想继续正常经营下去的。”

  “我理解,那杨文东旗下据说也还在大规模生产粘鼠板,以他现在的身价,做这个估计也是跟你一样想法了。”庄玥明笑了笑,道:“不过我们最重要的,还是要抓住未来的机遇,只要新事业能够赚到钱,那反过来养一个不赚钱的工厂也轻轻松松。”

  “对,只是,在地产方面,怎么合作?”李嘉成问道:“长兴地产公司在香港,基本上是独立独行的,跟其他地产公司,不太一样,一般很少与其他地产公司合作。”

  既然想进军地产,李嘉成自然也对地产市场做了很深的研究,大部分地产公司都是喜欢与其他同行合作的,目的是为了降低风险以及更方便从银行贷款。

  但长兴地产很少会参与合资开发,可能也是因为背靠长兴集团,自己本身就有着巨大资金与银行信用额度。

  庄玥明则回道:“这的确不容易,但我曾经也研究过长兴地产的投资情况,发现他们从来不投资普通住宅。”

  “普通住宅?”李嘉成想了想,道:“长兴地产是有高档住宅业务的,会不会是看不上这一点。”

  庄玥明解释道:“也有可能,只是高端住宅虽然利润高,但如今香港购买最多的住宅还是普通人,这个市场规模是远超过豪宅的,长兴地产没理由不参与。

  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普通住宅纠纷多,容易出现矛盾,所以他们才不做。”

  “又或者,是因为长兴地产资金也是有限的。”李嘉成则分析说道:“长兴集团的规模的确大,但也不可能都给地产业务,所以地产业务也做不到什么都参与。”

  庄玥明笑道:“其实不管是什么原因,但他们没有参与,那就是我们的机会了,本身我们进军地产市场,最开始能做的也就是普通住宅或者工业写字楼,高档的业务我们也做不了。”

  “有道理。”李嘉成点点头说道:“那我再做一下市场调查,如果操作性可以,那以后我们做普通住宅,再拉上长兴地产,给他们分红就行了。”

  庄玥明又道:“对,如此一来,在银行贷款上,我们也会方便很多。”

  跟大财团合作开发的项目,银行肯定会比较放心,因为大财团一般不会随便违约,哪怕这个项目亏了,也会还钱的.

  “是的。”李嘉成又道:“只是杨文东如今也不看好香港地产市场了,估计短时间内,想这样合作有点难了。”

  庄玥明笑道:“这应该没什么影响,你只要提出计划书就行了,地产市场,就算出现下跌,后面也会恢复正常的。”

  “嗯。”李嘉成点点头。

  看以前香港的地产市场,除了战争因素,其他时间也都是牛市六七年,熊市一两年,长久来看,还是一直上涨的。

  几天后,郑志杰敲响了杨文东的办公室大门。

  “进来。”杨文东正在看着一本海外英文报纸,看到来人后,也放了下来。

  郑志杰上前后说道:“杨生,这是李嘉成给我的一份合作建议书,您看看。”

  “哦,我看看。”杨文东接了过来,随后认真的看了起来,过了会后笑说道:“他这建议,倒是跟新鸿基差不多了。”

  郑志杰点头说道:“是的,他们也都发现了我们长兴地产一般不怎么跟外部资金合作,而不怎么涉及的领域就是普通住宅了。”

  “他们负责开发普通住宅,然后我们投资一部分,不用参与管理,等成功后直接分红,听起来的确很有吸引力。”杨文东也笑着说道。

  如果跟其他人合作这种项目,他还不一定觉得稳妥,但新鸿基与长江实业,原先历史上的成绩就是最佳的实力证明。

  而普通住宅,其实的确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前世内地的诸多地产巨头,都是靠着这个成规模的,可想做好这个非常难,因为跟超市一样,看起来没什么难度什么人都能做,但想做到尖端,却是需要无与伦比的绝对实力。

  且这种普通住宅,最容易产生社会矛盾,事情也繁杂。

  这也是为什么早期他没有参与普通住宅的原因,如今这个合作倒是不错,利用他们的能力,自己投资资金,就可以保证能够安稳的获得回报了。

  郑志杰笑道:“对,而且我们也是他们的股东,跟他们合作不仅仅在项目上有回报,在公司投资上也会有回报。”

  “那行。”杨文东点点头说道:“那就跟他们谈好投资资金方面,至于这个住宅或者其他项目的合作,可以口头答应他们以后会加强合作,书面就不要写了。”

  未来很多没办法明确的“合作”,自然不可能现在以纸面文字确定下来。

  “好的。”郑志杰答应后,又问道:“那股份方面,需不需要多要一点?”

  “不必,有的时候太多了也不好,以后如果他们发展不错,再找机会。”杨文东摇头说道:“20%暂时足够了。”

  这投资新企业,要掌握循序渐进,不能一次性投资过多,不然可能会有反效果,人家自认为自己有能力,那可能会成立其他公司或者想办法掏空合资公司。

  这也是人之常情,他自己如果身处这样的情况,也可能会如此,前世的很多天使轮互联网投资,也是这个目的。

  先投入少部分资金获得少部分股份,这样创始人也会安心将公司业务做大做强,然后等分拆业务的成本越来越高,投资者再加码投入,放在传统产业也是如此。

  这几家企业以后都会上市的,有的是机会。

  “好,那我会尽快与他们达成一个双方都满意的估值。”郑志杰说道。

  后面的一个月,杨文东没什么大事。

  私人方面,他也经常约着白玉洁来酒店探讨窗户外面的风景,公务方面,也就一直盯着入股新鸿基与长江实业,眼下地产市场,杨文东也不准备再投入过大了,那投资一些未来地产巨头股份,最合适了。

  不过目前也只有这两家,因为这两家是未来地产巨头之中,唯二的在60年代初期规模非常小,但70年代开始崛起的,最核心的因素就是这两家抓住了几年后的地产危机,胆子足够大,拼命囤地,最终等68年之后就翻身超车了。

  而其他的,或许也有部分可以抄底了,但具体情况不清楚,且如今这些公司规模也不小,处于巅峰股价,杨文东自然不会投资,就算要投,也需要等到地产危机期间,这些地产企业业务受损再说。

  12月6日,郑志杰最终与新鸿基及长江实业达成协议,分别投资230万及370万港元,获得两家公司各20%的股份,同时,也会逐步的进行多方面的合作等等。

  心情大好之下,杨文东再一次约了白玉洁,一番耕耘之后,精神气爽。

  待二人来到客厅吃点零食的时候,白玉洁问:“今天看你很开心啊,什么事?”

  杨文东笑说道:“投资了两家潜力十足的地产公司,所以心情好。”

  “地产公司?你不是有吗?为什么还要投资?”白玉洁不解问道。

  杨文东回答道:“我是有地产公司,但香港市场这么大,我不可能全吃下吧?那既然在我吃不下的地方,会有其他同行,那我自然可以选择投资一部分,投资进去,他们去我不涉及的地方经营,我平白分一杯羹不好吗?”

  这个世界上,很多市场是不可能吃独食的,也做不到,且政府也不容许。

  而且如果在地产市场,自己的公司变成一个超级巨头,那高房价的矛盾,就都会聚集在自己身上,这样反而得不偿失,还不如站在背后,只要操控的好,绝对能赚的比站在前台的四大家族还要多。

  “哦,也是。”白玉洁点点头,又问:“那你以后投资哪?我手上也有一点闲钱,也想自己投资呢。”

  “你想投资,做收租婆?”杨文东笑着反问道。

  “对啊,我们女人,得有自己的收入才行。”白玉洁回道。

  “那你现在不要投资,等等吧。”杨文东点点头,又道:“至于我未来的投资,主要也会是大型写字楼、酒店、商场、临街商铺,住宅方面的话,只选择高端住宅或者超大面积的住宅。”

首节 上一节 321/6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技能会变异,我召唤师一人成军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