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第387节
魏泽涛又说道:“杨生,新加坡那边也已经差不多谈好了,我这边的速度可能比郑生那边要快一点。”
“那我们这就准备去新加坡,英国这边,目前除了工厂也没什么好投资的。”杨文东又道:“你这边以后在英国或者欧洲,不要投资地产,租厂房就行了,一切以简化为主,争取在这边打通销售链就行了。”
虽然说从长期来看,欧洲的地产也是走高的,但具体走高多少,他不知道,那投资就没什么意义了,还不如在知晓未来的亚洲投资,特别是欧洲还有房产税等等,甚至在美国都可能比欧洲更划算一点。
当然,涉及到零售业务、港口或者一些基建等等,还是可以投资的,前世李嘉成也这么做过,虽然看起来有时候会亏,但长期还是有利可图的,当资本足够多的时候,也是可以考虑的。
“明白。”魏泽涛答应说道。
11月6日,杨文东、魏泽涛以及多人来到了新加坡。
“感觉才几个月的时间,新加坡就变了不少啊。”来到中区边缘的位置后,杨文东看着四周很多在开工的场地后,说道。
魏泽涛解释道:“是的,这几个月变化很大,新加坡成立之后,Z局稳定,东南亚很多华人资本也都闻风而来了,您也知道,在东南亚,华人群体可都是很有钱的。
再加上政策方面对吸引外资也是非常鼓励的,甚至很多欧美资本也都来投资了,英国、美国都是如此,这基本建设也就非常多,目前都是民间资本、海外资本负责商业及工厂,政府资本负责道路这些的基本建设。”
“嗯,这样的搭配的确合理。”杨文东又问道:“那重工业呢?”
“重工业?”魏泽涛回道:“现在的新加坡并没有什么重工业,除了一些油库或者简单的炼油厂,这也是以前西方列强的军事需要,其他重工业就比较少了。”
“哦,那行,先不管。”杨文东也没再多问。
前世他对新加坡的历史了解不多,但也知道前世有一个巨头资本叫做淡马锡;
淡马锡成立的初衷就是发展新加坡的重工业,包括钢铁、造船、石油化工等高风险、高投资的工业领域,为未来经济发展打下基础。
眼下新加坡的重工业,不行倒也正常了。
魏泽涛接着说道:“前面就是我们工厂的选址了,一共60万尺,这也已经是新加坡政府能够答应在中区周围最大的面积了。”
“在中区周围,也是帮助他们就业。”杨文东道:“不然我们去偏僻的地方,去哪招那么多有学历的人?”
虽然长兴实业的很多工作岗位倒也不一定非得需要有学历的人,但有的话肯定也是更好的,一个工厂,平均学历越高,那技术研究、质量管控肯定更好.,相对于多的人工成本,长兴实业肯定更注重质量。
当然,这也是指生产部门,如果只是搬运工、清洁工这些的,倒也不会刻意要求,毕竟,招聘也要考虑到文盲,甚至香港那边也都开始招聘残疾人,有些工作残疾人能做那就特意留给他们。
魏泽涛也同意道:“是啊,所以一切都有个平衡,在中区周围这样的地方,也只能要到这么大面积了。”
杨文东则道:“没关系,反正也是以组装为主,那就建高楼,一层放置大型注塑设备,建筑强度建好一点,二层以上也可以放置一些小型设备,再之上做仓库、组装车间,跟香港学就行了。”
虽然新加坡在土地政策上做的比香港好,但地方毕竟就这么大,还有那么多工业,那轻工业也只能跟香港一样,建在楼里了,这也正常,就是前世内地,到了后来轻工业也开始上楼了。
“明白,我的打算也是这样的。”魏泽涛又问道:“杨生,还有一个问题,要不要建宿舍?”
“这个不建,中区附近人够多的,也有很多房子。”杨文东摇摇头说道:“这个工厂也不算很大,除非不得已不然就不要这么折腾,实在不行就给点租房补贴就行了。”
早期他开始创业的时候,因为在偏远的尖沙咀,很多人住的很远,且非常穷,不得已之下只能建宿舍,而观塘那边也是类似,另外就是工厂规模实在太大,周围建筑群覆盖不了那么多员工,所以只能搞住宿。
但后来随着香港经济发展,工厂周边房产也越来越多,长兴实业也开始逐步取消住宿政策了,一个是有风险,另外就是管理太麻烦,几千年轻人工作的时候还好控制,下班了聚在一起,就是政府都不敢不当一回事。
再一个,当员工经济条件好的时候,他们本身也会追求出去生活,毕竟宿舍虽然也还行,但很多方面还是比不过外面的。
而如今在海外,就更不可能多事了,哪怕是都是华人的新加坡也是如此,自己能提供待遇不差的工作就不错了,不可能跟当初在香港那样操作。
“好,不建宿舍也好,还能省点空间。”魏泽涛回道。
汽车很快到了目的地,眼前还是一片农田,待下车后,魏泽涛道:“这里就是未来我们工厂的地方了,那边还有一个小村庄需要拆迁,这方面是新加坡政府负责,我们不管过程,但因为地皮免费,所以拆迁费用我们需要承担。
只要拆迁完毕,工厂就会立刻打地基动工,预测估计明年年中就可以建成了。”
“速度还可以。”杨文东点点头说道:“那就尽快完成拆迁,补偿什么的不是很离谱就行,尽快达成规模,这样对我们或者新加坡都有好处。”
土地是免费的不假,可免费也是最贵的,免费的背后有着很多未来的经营、纳税条件,有些类似前世上沪市对特斯拉、迪士尼的要求了。
“好的,新加坡这边尽快投产,香港那边的生产压力才能降低一点。”魏泽涛也说道。
杨文东又看了一眼后道:“那后面这边有进展了就告诉我,我们在国外的第一个大型生产基地,还是要做好的,这里也要负责未来东南亚乃至欧洲的市场。”
魏泽涛则答应说道:“没问题,这方面我会记录到每个月的月报之中。”
“行。”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长兴集团内部的多个子公司,每个月负责人都需要写一份关于公司的报告,将一些重要事情写进去,毕竟不可能什么事都直接找杨文东这个老板,且即使如此,也需要以文件来记录。
查探好长兴实业未来工厂地址后,杨文东在新加坡政府人员的带领下,见到了之前的李局长。
“李生,您好。”杨文东礼貌握手说道。
“杨先生。”李局长也同样握手。
二人寒暄一会后,李局长道:“杨先生,长兴实业工厂的投资进展条件也都谈的差不多了,我想还是尽快定夺下来,你看如何?”
“可以,我也希望能够尽快在新加坡投资。”杨文东点点头,又道:“那不知道其他几个投资,什么时候能完成,这次我来新加坡,如果都差不多定下来,我也需要与多家银行进行协商后续融资计划。”
涉及以千万美元为单位的投资,都是需要通过银行的,且即使新加坡这边还没有谈妥,也需要早点与银行协商,属于前期谈判。
而杨文东来这里,也是为了尽快完成这些事情,拖的越久越不好,毕竟,流入新加坡的外资也越来越多,出现竞争者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杨先生,你的商业广场以及酒店都没有问题,地皮价格基本上也定下来了,手续方面,下午我会催促一下相关部门尽快走完流程。”李局长接着说道:“倒是集装箱码头,这件事最近又有美国公司也想参与,在商言商,我这边也需要谨慎,特别是美方那边还能提供一些管理经验技术。”
“有美方参与也好,我们都没有经验。”杨文东表现的毫不在意,道:“我这边本身也是小股东,不在意有其他股东,只是希望这件事尽快定下来。”
港口这种生意,可不是只有自己有眼光,所以有其他想参与也正常;且自己也没有与新加坡政府签约,那对方有所迟疑也很正常。
李局长笑说道:“那好,既然这样,我会尽快安排人将所有项目整理好,到时候会有一个官方的签约仪式,希望杨先生也来参与。”
“没问题。”杨文东答应说道。
只要在新加坡站稳了脚跟,那后续自己也就在东南亚有了一个基地了,不过眼下资本还不够多,先在新加坡好好经营再说。
一周后,杨文东参与了新加坡政府举行的国家级别招待会,共同宣布了多项重大投资,杨文东的这几个也只是其中一部分,但涉及的资金,也高达2500万美元。
第二天,这件事也很快上了当地报纸,同样,一天后,香港那边也播报了出来
PS:现实中商业谈判比小说复杂多了,时间线会很长,小说里不可能拖个几年,所以快速定下来了。
第455章 中环海军基地旧址
“杨文东重资投向新加坡,香港地产市场路在何方?”
“1亿港元投资,长兴集团意图打造新的投资基地!”
“香港经济下跌,为何华人财团还重资投资外地?”
11月15日,当杨文东回到香港的时候,各种报纸也都开始报道此事,涉及到杨文东、香港地产、经济等等问题,所有人都很关注。
毕竟,从今年一月份开始,到如今快年底了,很多地方的房价平均降了一半,好一点的也有三成,太多的人损失惨重,不管是高位接盘还是自有家产的普通人,都希望香港的经济早点能够恢复。
“唉,一亿港元啊,这笔钱要是投资在香港,那估计房价也能涨一点了。”一名中年男子在报摊买了报纸后,看完第一页内容后叹气说道。
“老张,你就别指望了,现在香港的地产大亨们,都不投资了。”身边一名年轻人笑道:“港府现在连卖地都卖不出去了,好不容易有人买了,结果又被港府违约收回去了,笑死人了。”
老张则说道:“小王,这件事没那么简单,那块地买走的人是霍营东,他与北边的关系最近比较近。”
“哦哦。”小王点点头,又道:“大人物的事情我们也不清楚,不过这房价的确太贵了,我店里面全是卖房的,买房的就没几个。”
“是啊,生意不好做,连饭店生意都查了。”老张接着说道:“一个亿啊,给我千分之一我就可以一辈子不工作了。”
“那不一定,现在的十万,以后就不值钱了。”小王又说道:“其实买房还是最稳的,就是不知道这一波房价下跌,什么时候才能触底啊。”
老张则道:“这要是知道了,借钱梭哈一把,可就真的赚大发了。”
小王道:“别做梦了吧,回去工作吧。”
香港各家报摊门口,不少人聚在一起,讨论着这件事,特别港岛区域,这里居住的相对来说都是有点资产的,也有房产,对于房产市场的波动,都很关注。
“看来杨文东判定香港房价还没有到底,要不然肯定投资香港了。”
“他判定不一定准确吧?”
“没人能准确,但人家之前可是在去年下半年大规模清空自己物业,然后今年年初地产市场就不行了,你觉得他的判定可不可信?”
“.有点道理,那我们公司暂时就别想着抄底了。”
北角,带着黑框眼镜的李嘉成,看完报纸后笑说道:“看来我也不用再纠结要不要现在就抄底了。”
“你之前不是确定目前还没到房价谷底吗?”庄玥明不解问道、
“之前我的确是这么判断的。”李嘉成道:“只是我也没有太大把握,只是凭感觉,现在杨文东在新加坡大投资,那也说明他暂时不看好香港地产了。”
“这可不一定,人家在海外投资,又不代表不会在香港投资?”庄玥明笑说道。
李嘉成摇摇头道:“应该不会,1亿投资,就算可以贷款,自己也要投入三四千万进去的,虽然长兴集团规模大,但你也别忘了他们在航运市场的负债,我要是杨文东,恐怕也不敢短期在香港继续大投资了。”
“你这么说倒也对,但如果杨文东判断错了呢?”庄玥明又说道。
李嘉成道:“或许吧,可房产市场,其实就是一个信心问题,不管外部或者什么内部乃至政策原因,只要很多人相信市场会变好,那就会变好,反之也一个道理。
现在杨文东这样大手笔投资海外,那必然会导致很多投资者不看好香港地产,这样一来,原本不一定的事,就可能变成一定了。”
“这倒也是,就跟银行挤兑一样。”庄玥明点点头。
香港这几年发生了几次挤兑,就是这样,不管谣言是不是真的,可一旦挤兑了,那就是真挤兑了而如果没有其他资本帮忙,那后果就是九死一生,廖创兴银行虽然抗住了,但自己家族产业也彻底废了。
李嘉成接着说道:“现在还是继续等吧,等过段时间再看看。”
这一天中午,杨文东也看了一些各家报社的报纸,查看着如今香港社会的反应,作为如今香港最有财力的华人财团,一举一动已然能够影响香港经济,所以他也非常关注。
“叮叮叮~”电话声音响起,杨文东摁了按钮,对头很快传来秘书温柔的声音:“杨生,郑生来了。”
“让他进来。”杨文东回道。
一小会后,郑志杰走了进来,道:“杨生,新加坡那边的地皮已经交割完成了,我已经通知贝津铭团队去那边了,他们会根据政府要求以、土地状况还有周围建筑,来设计我们的长兴广场以及四季酒店。”
“嗯好。”杨文东点点头说道:“不过这件事也需要找两个陪衬,不然贝津铭那边还不得死要价。”
虽然他比较尊重贝津铭这位华人顶级建筑师,可在商言商,人家也是商人,要是你指定人家单独报价,送上门的猎物谁不宰一顿?
换位思考,谁要是这样找杨文东做生意,他也可能这样做,除非是能够做长期生意,但也不能指望人家跟自己想法一样,想赚短期钱的人太多了。
“这没问题,我会通知欧洲以及日本的设计公司。”郑志杰又说道:“只是这样的话,如果次数多了,每次都是贝津铭团队中标,难免会被业内人知道我们的套路,甚至贝津铭也会知道,这样也不太好。”
“有道理。”杨文东听完后,考虑一会后道:“那这样,未来也不能全部交给贝津铭,有些建筑,也要适当的给其他公司机会。
只是目前我们手中,也没什么项目了,只有这两个了。”
如同制造业选供应商一样,不能只依赖一家,任何行业都是这个道理。
“其实也不一定。”郑志杰道:“杨生,有一件事要跟您说一下,港府这边,在年中的时候,曾经竞拍过一块地,这块地以前是海军军营的驻地之一,位置就在中环。
当时这块地被霍营东拍上了,可就在上个月,港府又违约收回了这块地,现在港府派人找我询问我们要不要,他们可以便宜点卖给我们。”
“中环海军基地旧址?”杨文东想了想说道:“我知道这块地,当时你还问过我要不要去竞拍。”
60年代港府财政收入中,地产竞拍的占比还比不上80年代,可也有大约20个点,而地产下跌,经济下滑,也会造成其他税收的降低,这是一个整体效应。
上一篇:技能会变异,我召唤师一人成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