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第414节
公司之内有知名度高的大股东就是方便,银行会很放心的将贷款放出来,虽然股东也只是承担有限责任;
可成功的人看中的公司一般风险自然更低,且即使真的出现问题,那只要不是必死之局,也会帮一把的,无论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还是利益。
杨文东道:“那就好,这件事我让方先名也帮一下,尽快将加油站及出租车公司拿下来。”
“多谢杨生了。”黄耀南回道。
数天后,杨文东叫来了刚刚返回的方先名,问道:“中巴公司那边的收购怎么样?”
方先名回道:“很顺利,无论是胡家还是外资加油站,他们也都急着脱手手中股票,特别是壳牌,急着出手,黄耀南在死压价格。”
“我记得香港的加油站主要是美孚与壳牌吧?”杨文东问道:“壳牌急着跑,那美孚呢?”
方先名道:“美孚没有动静,估计背后是美国政府,底气足,他们在香港可不仅仅有加油站业务,还有大批油库。”
“可惜了,美孚要是走的话,我这边倒是想接手他油库下面的地皮了。”杨文东颇为可惜的说道。
香港历史上第一个大型屋村小区,就是美孚新屯,也就是曾经的油库地皮所建,虽然是美资,但美孚来香港经营的时间也非常早,在几十年前,香港的大型油库也是用来供应内地乃至亚洲其他国家的,面积非常大。
方先名道:“美孚可是很安稳的,不过他们也的确在逐步迁移油库业务了,据说是要去新加坡以及几个东南亚国家。”
“这个我们就不管了。”杨文东摇摇头,问道:“胡家那边,情况查清楚了没?”
“查清楚了。”方先名回道:“胡忠是从1958年开始创业,建了两个公司,一个是中秧建业,一个是中秧的士公司;
前者在这几年的经济危机中损失惨重,但胡忠这个人对手下不错,即使亏损也没有裁员,仍然养着他们;的士公司这几年也一样亏损,且港府在年初还容许私人单独坐出租车,让的士公司没之前那么赚钱了;
因为债务重,加上他的身体也不算很好,所以准备退休了,的士公司准备出手,建业公司准备留给儿子胡应相,而他还有一个大儿子因为从政,所以不会接手父亲的企业。”
“人还不错。”杨文东点点头:“那这个胡应相,能力怎么样,查到没有?”
方先名回道:‘查过了,他的能力很强,中秧建业虽然是胡忠当董事长,但早在60年之后,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胡应相做主的;
包括这几年经济危机,少有的一些项目,也被胡应相拿到了一两个,才能养得起那么工人。’
“具体资料有吗?”杨文东问道。
“有的,都在这里。”方先名连忙上前,将资料递了上去。
一般杨文东听汇报,不是非常重要的资料,就只是听听,很少要资料看;好在他这边也都有准备,宁可用不到,也不能要用的时候没有。
杨文东接过资料,认真的看了起来,这些都是中秧建业这些年承接的各种业务,可以看出,早期的中秧建业还只是接一些边角业务,但后续规模越来越大,直接开始承接大型建筑了;
而其中很多业务都是胡应相拿下的,也难怪人家在70年代后能够快速崛起,超越李嘉成成为地产五虎之首,如果不是太多资金投资国内基建,那可能也能成为未来的五大家族之一了。
待看完之后,杨文东道:“约胡应相出来,就说我想见他一面,跟他谈谈合作?”
“您跟他谈?”方先名有些不确定,问道:“这种事交给郑志杰就行了吧?”
其实别说杨文东,就算是郑志杰的地位,也不是胡应相能够能够随便见的,甚至其父亲胡忠也不行;中秧建业,不过是一家中型的建筑公司罢了,跟长兴地产比起来,天差地别。
“就我来见,你安排就行了。”杨文东没多说什么。
“好的,我去安排。”方先名也不会多问,提醒一次就够了。
香港北角的一处别墅内:
中秧建业的董事长胡忠听到儿子所说,震惊问道:“什么?杨文东要约你在四季酒店见面?”
“是的。”胡应相点头说道,他刚刚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也跟父亲一样震惊。
胡忠又问道:“有没有说什么事?”
“没说,我也很奇怪,我们家的业务,跟长兴集团也没什么大的合作,怎么会让杨文东约见我?”胡应相很是不解。
“难道跟中巴收购我的的士公司有关系?”胡忠分析道:“可这种小生意,怎么会惊动杨文东?”
的士公司其实也价值千万了,可对于杨文东来说,那就是小生意。
胡应相道:“即使是因为的士公司,那也不应该找我啊?找父亲你才对,我这些年也就是负责中秧建业而已。”
胡忠想了想道:“既然约你了,那就认真去见吧,这件事我感觉大概率是好事。”
“好。”胡应相也答应道。
第二天,四季酒店总统套房内。
“杨生,您好。”胡应相见到杨文东后,立刻说道。
“胡生,客气了,请坐。”杨文东笑说道。
二人坐下后,服务员上来了热茶,杨文东直接问道:“胡生,你怎么看香港未来的经济?”
胡应相心中一顿,然后说道:“我对香港的未来还是看好的,因为国内需要香港这样的一个对外窗口,跟49年一样。”
“那你父亲还在出售出租车公司?”杨文东又问道。
胡应相回道:“出租车公司是我父亲一直运营的,他不看好要出售我也没办法,而且港府放开了个人可以申请出租车牌照的限制,这必然会导致出租车公司竞争力大幅度下降。”
“嗯所以你掌控的中秧建业,就还是在维持运营?”杨文东又问道。
胡应相点点头道:“是的,家父心脏也不太好,所以也准备在出租车公司出手后就退休了,以后中秧建业的运营,就会是我管理了。”
“那也好,你的能力,其实比你父亲强多了。”杨文东笑了笑道;
胡应相则试探问道:“杨生,不知道您约我出来,所为何事?”
“我想跟你合作。”杨文东说道。
“合作?杨生是想将建筑方面承包给我?”胡应相心中大喜。
长兴地产、长兴基建的规模,在香港地产行业是排名前几的,这样的大公司,一点点业务就能养活中秧建业了。
“对,我可以给你一些建筑方面的业务。”杨文东又问道:“不过我很好奇,你父亲曾经公开说过一句话,干了建筑一辈子,却比不过其他炒房一年,那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胡应相沉默片刻后道:“杨生,不瞒您,我的确是有了做地产的想法,只是目前这个情况,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也对。”杨文东点点头道:“我后面会安排长兴地产的人与你接触,不过如果哪一天,你考虑成立地产公司,可以告诉我一声,我可以投资,这是我的名片。”
和合实业目前还没有成立,那自然就不可能现在投资,所以目前也就只能认识一下了;
如果只是看投资收益,杨文东可不会单独约胡应相出来,未来的地产五虎在他眼里也算不了什么;
但胡应相特殊在于80年代在国内大规模投资基建、改善民生,虽然本身也有盈利目的,可怎么说都帮助了数以千万的内地人,这一点就足以让他另眼相看了,可比只会囤地等着升值的某人强多了。
至于长兴地产方面的合作,更无所谓了,不给胡应相也会给其他人,那么多大型项目不可能都是长兴地产自己招人去做事的,各种外包很常见。
“好的。”胡应相接过名片后立刻收好,这种大人物的名片很多时候作用是非常大的。
PS:求月票,
第494章年,牛市开启
对胡应相的帮助,算是兴趣,投资他其实也是比不上李嘉成等人的;,
不过他对于内地基建的兴趣,或许对未来的自己有一点帮助,以内地的基建蛋糕之大,就算杨文东的资产再扩大百倍也只能吃下一小部分,那自然也可以带着其他人一起参与,也能分摊zz上的一些风险。
而胡应相这样的人,也该获得比其他未来四大家族更高的财富,或许,等未来一些自己看不上或者不合适投资的方向,也是可以指挥他去做的;
当然,自己也得有足够的股份,互利共赢才是王道,不然他也不会做慈善帮助别人致富。
香港,太平山:
杨家一行人乘坐多辆豪华奔驰防弹轿车,来到了一栋别墅之前;
众人下车之后,苏依依看了周围一圈,道:“这个面积大小,比我们现在的房子要大多了。”
“对,太平山的房子,面积当然要大多了,不然凭什么成为香港的政商中心人士聚集的地方?”杨文东笑说道。
这次地产危机爆发后,他在8月份的时候他拿下了两栋太平山的正常别墅,不过他也不太想住二手的,因此就向港府直接买下了太平山的一块地皮,然后自己建房子;
港府一般很少批准太平山地区的新地皮,不过特殊时候,就不会在意了;
苏依依又问:“那这房子什么时候能建好啊?”
杨文东笑道:“大概69年初吧,我们自己的房子,不是商业楼,所以还是要慢工出细活的,后续,各种家具、装修材料也需要静置一段时间。”
虽然他购买的很多家庭用品都是最高品牌的,但这个时代对于环保意识不强,他也是担心装修完之后还有甲醛之类的致癌物,特别是家里还有婴幼儿,所以宁可再等等,反正也不急。
“那也就一年出头了。”苏依依算了下说道。
时间很快就到了12月中,内地一位领导最终发话:香港保持原样;
消息一出,香港所有人对未来的猜疑、不相信终于全部消失了,至此,股价与房价,终于有了一丝喘息之机,逐步恢复
郑志杰,方先名一起来到了杨文东的办公室,汇报着这段时间的收获。
“杨生,这是长兴地产目前所有物业的详细资料。”郑志杰将一份厚的文件夹递了上来,道:“这里面也标注了每个物业的投资或者收购年份,以及早期花费的成本;
其中后半部分都是今年收购的,一共涉及16栋大厦,417处临街商铺、722处大小不同的写字楼物业,另外还有131块地皮,总面积超过了800万尺。”
“800万?我记得置地的持有物业超过1000了吧?”杨文东翻开文件夹后问道。
郑志杰道:“是的,置地有很多大面积的大厦,一栋大厦就三五十万尺,这样的大厦就十几栋了,然后在港岛中环以外,也有着大片地皮、楼房、货仓等等,这些也是置地百年来的积累,我们这半年还是差了点。”
杨文东笑道:“也没事,也接近了,再个,这可能也是双向接近的,虽然经济危机可能过去了,但我还是会继续收购一些物业的。”
从明年开始,香港地产开始走高,牛市开启,这让很多在传统业务发展不顺利的英资也开始进军地产市场,比如太古、港灯、会德丰等等。
但这群英资对于地产不是很了解,不敢像华资那样杠杆上满的模式运营,于是保守的他们会采用卖地筹集资金然后再开发另外一块的模式,虽然这样没什么风险,但利润率自然就大跌了。
而接手那些地皮的富豪,也就是未来四大家族的几人,或者另外几个地产新秀,这些公司在67年抄底赚了一波,然后又低价拿到了英资洋行的最优质土地,开发出来后更是赚的盆满钵满,也为未来他们崛起提供了足够的资金。
郑志杰笑道:“那样就更好了,不过如今我们手中也有了大量地皮,或者非常旧的楼不适合出租,那要不要开发?”
长兴地产如今分为三个核心业务:开发、置业以及基建。
从63年开始,杨文东便下令开发这一块逐步暂停,直到今天,快5年了,时间也太长了,不过也恰好躲过了这一轮最惨烈的经济危机。
杨文东道:“可以开发了,只要不是港岛或者九龙重镇的核心位置,其他地方,能合适开发住宅小区的,那就开发住宅,合适开发写字楼的就建写字楼,工业用地也可以建工业楼,放心建,上一波低价跌成那样,未来几年肯定会长期走强的。”
虽然想在地皮面积上超过置地,这也算是个小目标,但位置一般的,没必要长期保留,之前经济危机的时候,时间短,选择性不强,差不多就收购了,但后面时间就长了,他也需要将这些地皮开发了,然后再去购买位置佳的物业来长期持有,只有这样才能算真正意义上赶上置地。
“好的,我这就开始准备。”郑志杰欣喜说道。
虽然大量物业收租比较轻松、简单,但这样也体现不出职业经理人的价值,随便来的人做的都不会很差;
而开发就很讲技术了,一个小区如何才能利益最大化、资金回流率高、开发时间短等等,地产公司的强弱,就看这方面的安排。
而且大量开发项目动工,也能给公司带来大量流动性,这样才更能向社会展示长兴地产公司的实力,不然这几年下来,很多人都忘了。
“行,后面开发哪几个小区,确定好了跟我说一声,”杨文东点点头,又看向方先名道:“我让你收购的那些公司股票,怎么样了?”
方先名道:“杨生,怡和系三家公司,目前我这边持股怡和3.5%、置地4.6%,九龙仓4.2%;
牛奶国际那边,目前一共持有9.05%,牛奶公司的股票比较散,市值也不高,所以更容易收购;靑洲英坭我这边有7.3%股票。
上一篇:技能会变异,我召唤师一人成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