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第483节
最核心的原因,就是他们还是不相信香港的未来,英国政府吹的好,要将香港建成帝国的东方之珠,可问题在于,香港的北方,未来会怎么处理香港,不确定。
别说英资,就算是一些亲英的华资都是如此,几个船王死活不肯投资地产,也是有这方面的原因。
郑志杰道:“对,他们始终还是不太放心。”
“不放心更好。”杨文东笑说道:“跟太古协商的时候,告诉对方,只要是地皮,我基本上都要,不是太差的就行;
或者以后太古集团旗下的地产想要找华资合作,也可以找我们。”
香港的地产公司,相互之间都是有合作的,特别是英资与华资的合作,一边有地皮没能力,另外一边有能力没地皮,双方结合自然是最好的。
不过合作这种事也会有反悔的;
原先历史上,太古集团为了开发太古城,与一家华资企业合作,结果后来房价暴涨,太古城价值翻倍,太古集团就反悔了,最终华英对薄公堂,太古额外赔偿了一亿港元才算结束这件事。
太古城这块地,杨文东也是知道其价值的,不低于原先历史上李嘉成的黄埔花园,不过如今他能不能合作,就不好说了。
郑志杰也笑道:‘好的,其实对于太古来说,与我们合作一起开发他们旗下的土地,也的确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本来就是,至少我是可以长期考虑与太古合作的。”杨文东又说道。
虽然他对很多英资公司有着收购的欲望,但太古是例外,不是不想,也不是太古较差,而是人家没有上市,且施怀雅家族控制了太古50%以上的股份,其他人根本没机会;
再加上太古集团的人是真的很识时务,85年之后通过各种手段向内地示好,最终导致想挑战国泰的港龙航空也失败了。
再者来说,香港身为一个国际都市,也不好将所有的大型英资全部赶走,留下一个太古也是可以的。
两天后,郑志杰再次来到了杨文东的办公室,说道:“杨生,我与太古的约翰施怀雅沟通过了,他表示,可以与我们谈蓝烟囱旧址交易的问题,只是除了价格,他还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杨文东问道。
大生意很多时候不仅仅是价格,而是有其他方面的条件,甚至本身与这件事无关也有可能。
郑志杰道:“是关于码头的,他希望能够亲自与您谈。”
杨文东抬头奇怪道:“码头?上一次太古集团没有抢到香港的货柜码头,难道现在还想借其他条件拿到其他人的码头?他不会这么傻吧?”
上一次码头竞拍,杨文东、包玉冈以及和黄的祁德尊,三人联手拿下三个码头,还有一个被怡和竞拍成功了;
太古也不是不想要,可当时面对和黄,也不知道为什么居然放弃了,如今居然想跟杨文东旧事重提;
虽然蓝烟囱价值极高,可毕竟也就是一块地皮,这种面积及位置的地皮虽然稀罕,可香港还是有一些的,且以后也可能会有,但码头可不一样,香港历史上一共只有9个,下一次港府放出新的码头至少要等十几年后,二者的价值不可同日而语。
可以说,除非是港灯、香港电话公司这样的垄断基建业务,才可能与货柜码头对比一下价值。
郑志杰也道:“这就不清楚了,应该不可能是交易码头,估计有什么合作吧?”
“也行,那就安排见一面吧。”杨文东答应道;
太古集团的老大,自己见一面也是可以的,他们二人虽然也在饮料制糖领域有竞争,但这很正常,香港这么小的城市,谁生意做大的,都可能会与其他人发生竞争;
只要不是垄断企业之间发生的竞争,那其他比如地产、股市、工厂、酒店等等做一样的事,也算不上竞争对手;
郑志杰道:“好的,那我这就安排。”
一天后,四季酒店,杨文东见到了太古集团的掌门人约翰施怀雅;
“施怀雅先生,你好。”杨文东也算是礼貌的说道;
太古集团在前世的口碑还是不错的,这一世也还行,至少在香港的几大英资洋行之中,它也算是重点发展工业了,就算是自己祖宗的特长,那对香港经济的贡献也比其他几家只知道做贸易的要强的多。
“杨生,你好。”约翰施怀雅笑说道:“虽然我们见过很多次了,但这样单独会面还是第一次吧?”
杨文东点点头道:“对。”
长兴集团起家靠出口,与香港诸多本土财团接触较少,等崛起后,自己有了根基,也不需要依赖英资财团掌控的贸易、地产业务等等;
因此,这些年虽然与英资财团的很多人在公共场合会过面,但私下里是没什么交集的。
约翰又道:“杨生,这次我约你出来,一个是想谈蓝烟囱的事情,这片土地,只需要价格合适,我可以转让给长兴地产,甚至还可以打一个折扣;
不过我希望在港口码头这一块,我们能够有所合作。”
“什么合作?”杨文东反问道。
约翰施怀雅道:“我希望能够入股其中一家码头的股份。”
“约翰,你觉得我会答应吗?”杨文东笑着反问:“蓝烟囱的价值的确很高,但对比港口就差远了。”
约翰道:“这我知道,所以我也可以补差价,只要可以谈,那价格都好说。”
“这个没的谈,我不会出让港口的股份的。”杨文东摇摇头说道:“太古如果想获得码头股权,不如考虑去问一下怡和?”
约翰笑了笑,又道:“那如果我想要的是和黄的那一份呢?”
“和黄?”杨文东眉头微皱,道:“你跟祁德尊协商好了?”
虽然入股了和黄,但因为还没到收割的时间,所以为了让祁德尊放心自己,他基本上是不过问和黄内部的业务的,顶多派了一个代表去参加董事会,核心目的也就是保护自己利益外加监督财务。
约翰施怀雅道:“对,祁德尊答应出售给我25%股份,只是这么大笔的交易需要你这位大股东的同意才行。”
“你给了祁德尊什么条件,让他答应的?”杨文东好奇问道。
约翰笑道:“这涉及商业机密,恕我不能告知,但交易绝对是公平的,和黄也获得了足够好处。”
“所以你就是需要我的同意?”杨文东追问道。
自己也是和黄第五号码头的大股东,按照协议,任何一个股东出售股份,是需要告知其他人的;更不要说自己也是和黄的大股东,皆有实际意义的投票权。
约翰施怀雅道:“对,另外,我希望杨生能够替我做说客,说服包玉冈也出售一些股份给我。”
“你要两个码头的股份,但都没有经营权,有必要吗?”杨文东反问道。
“这是我内部的决定。”约翰回道。
“行,你内部的事情我不管,包玉冈那边我可以说一下,但他同不同意,就不是我能够控制的了。”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和黄的事情过几天他会去问一问祁德尊,估计也是太古给了他非常大的好处了;
至于包玉冈那边,说一下也行,反正没什么损失,按照他对包玉冈的了解,估计不可能让出这个利益。
“好,多谢了。”约翰施怀雅淡笑一声,随即又说道:“还有一件事,我也需要杨生的帮助。”
杨文东眉头微皱,道:“约翰,蓝烟囱的合作我也是给钱的,你这对我方提出的要求,有点太多了吧?”
PS:求月票
单章
过年请一天假,需要出门,明天正常更新,谢谢大家支持。
第592章 与太古地产的合作
约翰施怀雅笑道:“这点杨生放心,我这最后一个要求绝对对你我双方都有好处的,这是关于你我的饮料产业与制糖产业的。”
“说来听听。”杨文东问道;
如果是合则两利的生意,那自然可以考虑,别说太古这家企业他未来不可能收购,就算是自己的目标怡和系,如果眼下的合作有利,那自然也可以答应。
约翰笑问道:“我知道杨生在马来西亚投资了大量地皮,准备改造成甘蔗农场?”
杨文东点点头道:“对,确有此事。”
当初他与郭贺年的合作,是两家私人公司的合作,没有对外公布的义务,也不想着到处说;
不过随着郭贺年在马来西亚大规模的投资,外加香港这边大量的屈臣氏员工前往参与开发,自然就逐步的走漏了消息,涉及到这么大规模的投资,当投资落地的时候,也不可能做到隐瞒外人。
“佩服,杨生的胆量真大,我太古集团,可不敢在东南亚投资这么大规模的土地的。”约翰说道。
虽然自己是英资企业,可这也并不能保证自己的投资在一些不确定的地方就是绝对安全的;甚至就算安全性没问题,但陌生地方能不能有回报,也不敢保证;
涉外投资,即使是美国资本,很多时候也被亏的吐血,但也没办法。
杨文东则道:“那约翰你的意思是?想跟我一起投资东南亚?”
站在任何一个人的角度来看,自己的投资的确是风险太大了,但核心其实在于郭贺年这个人,未来的亚洲糖王,在整个制糖产业链中,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不是与郭贺年的合作,那即使是作为穿越者知晓马来西亚未来的投资环境是安全的,也不会去投资农业的,绝对可能会亏。
约翰摇摇头说道:“不是,我是想锁定你们的未来的部分糖类期货订单。”
“这没问题,我也就很乐意与任何客户合作。”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大规模的粮食贸易,紧急需要的情况下其实是非常少见的,大部分都是提前签好合同,或者在国际市场购买期货订单,甚至期货诞生的本意,就是为了帮助农产品销售;
本质原因是工业品、石油都是可以存储的,而农业品不行,放时间长了就会坏,这个损失任何国家都承受不起,于是合同制与期货便诞生了;
糖类也是一样,国家上的贸易基本上都是期货制度,这也是为什么几年后内地有一次严重缺糖,找到糖王郭贺年后,他也短时间无能为力,后来还是用了很多招数,才偷偷摸摸的买了一些平价卖给了内地。
约翰笑道:“好,涉及到多少金额与价格,我旗下的饮料工厂会与屈臣氏协商的。”
“行,我也会与屈臣氏说一声。”杨文东回道;
双方老板只是决定是不是合作,后面自然有手下去负责了,如果价格差不多那二人只需要最终知道或者签字即可,如果价格始终谈不拢,那球才会再到二人手中。
这其实也不算是很大的合作,不过工业合作可以说是非常长期的,几十年都有可能,这个金额总的算起来,就可能远比一个地产项目大了。
约翰施怀雅眼见今天还比较顺利,便又问道:“杨生,太古与屈臣氏也算是竞争对手了,希望我们以后的合作,不会因为这些而受到影响。”
“那是当然,饮料市场多大?我们算的了什么?”杨文东摇摇头笑道:“至于可乐代工,我们不过就是做苦力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是竞争对手,我们可算不上。”
全球的饮料产业规模,远超过香港的GDP,他们两家的饮料业务,不过是市场的九牛一毛罢了;
以后红牛或许能够成为饮料行业的巨头之一,但太古并不会,未来几十年它还会是可口可乐的代工厂,纵然借着内地市场规模也不小,但远比不上红牛的,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
这种情况下自然也算不上竞争对手,自己的糖类种植面积巨大,以后也是需要稳定的客户的。
约翰施怀雅点点头道:“那就好,希望未来我们在香港能够和平发展,没必要为了一些小生意而发生冲突。”
太古集团上一次错失货柜码头,就是因为作为海外贸易为主的洋行,他们大概知道长兴集团如今的实力,不敢实打实的硬碰硬;
这次在知道杨文东想要蓝烟囱旧址后,也就做了个顺水人情,反正自己卖给谁也是卖;
“没问题。”杨文东顿了顿又问道:“约翰,太古集团我知道不接受投资,那不知道你们旗下的其他业务,考不考虑与其他资本合作?”
约翰施怀雅脸色一变,谨慎说道:“国泰航空不接受投资,海运也是一样,其他香港内部的业务,我太古其实经营的也不错,但如果条件合适,也可以考虑。”
“哈哈,航空与航海我就不参与了。”杨文东笑道:“我知道太古集团成立了地产公司,我想投资这个,你觉得怎么样?”
国泰航空可以说是太古集团的命根子,也是太古称霸香港的根基,全港英资除了在中环有着大量大厦的置地,其他任何业务也无法与之比拟;
除了航空,太古集团的海运业务也很不错,加上苏伊士运河之事,只要有个旧船就能赚到不少钱。
这两个业务,杨文东也不准备投资,海运自己就有,而航空虽然一直暴利,但马上就要石油危机了,也没啥可图的,本身太古也不可能出售国泰股份;
上一篇:技能会变异,我召唤师一人成军
下一篇:返回列表